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午夜之前…

--



大約是一周前的消息,伊森霍克在接受法國的AlloCine訪問時,透露他與茱莉
蝶兒、導演Richard Linklater已經討論了劇本超過半年,〈Before Sunrise〉
系列第三部電影預定在明年開拍、在2013年上映,這個經典、不落俗套愛情
故事,在經歷了兩個九年之後,將延續下去…

嗯…
這…這還要拍什麼啊?


1995年的〈Before Sunrise〉(愛在黎明破曉時),伊森霍克與茱莉蝶兒徹夜不眠
地同遊維也納,共渡浪漫一夜,黎明破曉各分東西。2004年的〈Before Sunset〉
(愛在日落巴黎時),兩人在分開九年後,於巴黎重逢,在日落前,喋喋不休地互
吐苦水…不…是互訴衷情,結尾在女主角自彈自唱〈A Waltz For A Night〉之後
,畫下句點,留給觀眾無限的想像空間。

等待了九年,發現導演還是沒給一個答案,相信不少觀眾對〈Before Sunset〉
的結局感到不滿,我倒覺得這是最完美的happy ending,就像伊森霍克在劇中
一開始的新書記者會所說:「話如果說得太白就沒意思了。」

兩個故事都有個開放式結局,但不同的是,日出前看到的是一種氣氛,會發現
愛情原來也可以是這樣,那麼平淡、那麼不灑狗血,卻如此地深刻,而日落前
看到的卻是內涵,在男女主角不斷地對話中可以知道愛情在九年中不但沒有消
失,反而存在於內心更深層的一面。

做為續作,〈Before Sunset〉好得超乎想像,這部電影做到的不只是延續,
還有發酵,兩人在咖啡廳、巴黎街頭和塞納河上的幾段對話,有好多都值得細
細咀嚼。記得幾年前國內有一些書商特別進了這兩部電影的原文劇本合集,曾
經也引起了影迷一波小小的蒐藏熱潮。(其實網路上找得到原文劇本…)


〞One single night with you little Jesse
 Is worth a thousand with anybody〞

故事的尾聲,茱莉蝶兒深呼吸一口氣唱出Jesse(男主角的名字),演唱結束,
伊森霍克問她是否在每一次表演時,都會將這個名字換成聽歌人的名字,她的
回答也很妙:「這當然!難道你以為我特別為你寫一首歌啊…」但是對照她先
前扭扭捏捏一直不肯唱的模樣,我們都知道真正的答案是什麼。

這樣多可愛啊…
為什麼不到這裡就結束了呢…


很難想像什麼樣的情節可以不破壞這種感覺。

第三部的名稱要叫什麼?
Before Midnight?


☆〈A Waltz For A Night〉~Julie Delpy from the movie"Before Sunse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VIHo-0JKA8




--




茱莉蝶兒這陣子消息不少,除了〈Before Sunrise〉第三部有了著落,她所執導
的〈巴黎二日情」續作〈紐約二日情〉也已經拍完了。但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的卻是她似乎要準備開拍已故英國龐克樂團The Clash主唱Joe Strummer的個人
傳記電影,片名〈The Right Profile〉就是1979年所發行專輯《London Calling》
中的第七首單曲。

酷耶…

不過片名為什麼不是《The Future is Unwritten》?
這不僅僅是Joe Strummer最重要的傳世名言,也是他的紀錄片的片名之一。

如果以The Right Profile來顧名思義,她的企圖心可不小。

Joe Strummer的一生是多麼難以被定義,關於他的紀錄片就我所知就有三部,
從狂妄自大、迷失到重生,人生曲線的高低起伏之大,在樂壇恐怕找不到第二
個。

這個故事的格局、所承受的包袱,絕對不是她所導過的兩部片能夠相比的,更
何況她要拍的是the right profile,Joe Strummer的the right profile說不
定連已經作古的本人都搞不清楚。

只能說,請加油吧…


☆〈London Calling〉~The C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bD5v2xijqw

☆〈The Right Profile〉~The C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Y5JfQY6BHw




--




周末夜,午夜前,看完金馬獎頒獎禮才匆匆離開辦公室。

整個晚上,一邊看著電視直播的亞洲職棒大賽,一邊用電腦收看金馬獎,
情緒消耗得太多,腦袋也一直在打轉,返家途中卻還是有些想法在發酵。

幾部入圍項目較多的片子裡,只看過台灣的三部片與〈讓子彈飛〉。

看完頒獎典禮,這幾天想找時間看看陳可辛的〈武俠〉,
〈到阜陽六百里〉要等到年底才上映,〈桃姐〉要等到明年三月,
唯一沒消息的是〈鋼的琴〉,錯過了金馬影展,就不知等不等得到院線片了。
如果有機會,也想看看〈竊聽風雲〉和〈證人〉這些純血的香港電影。


雖然看完的片子不算多,卻還是有些話想說。


◎入圍最佳劇情片的作品只看過兩部,我不覺得〈賽德克.巴萊〉應該要得這個獎
 ,至少〈讓子彈飛〉是更適合的。

 賽德克的品質與格局絕不是魏德聖另一部電影〈海角七號〉所能夠比的,這會是
 一部成就很高的電影,甚至在未來會有一定的歷史地位。但是做為最佳劇情片,
 卻有相當多的瑕疵,至少在前、後段的品質、格調是極度不平衡的。

 上集的〈太陽旗〉,導演透過配樂來傳達電影語言,我還記得當初看完電影呆坐
 在座位上的感覺,這不是一部血淋淋的史詩鉅作嗎?怎麼反而會有種美到極致的
 心情…但是一到了下集的〈彩虹橋〉,配樂到那裡去了?然後我看到不斷出現的
 商業電影橋段,到最後,連小孩子都可以變成藍波、阿諾。

 並不是說下集沒有好的部份,花岡一郎的自裁、莫那魯道與父親靈魂的對話依然
 感人,但整個感覺卻沒有上集那麼平均,而且是完全走調。

 〈讓子彈飛〉就完整得多了。

 「讓子彈飛一會吧!」這句話,姜文飾演的張麻子在開頭與尾聲各說了一次,語
 言的穿透力十足,打通了整部電影的奇經八脈。不過我不想再多說〈讓子彈飛〉
 了,這樣下去會變得沒完沒了。這是一部極為好看的電影,娛樂味十足、演員表
 現出色,而且對話、劇情充滿了各種的人性衝突、人生哲理,信手捻來都是梗。
 

◎〈讓子彈飛〉的葛優是最佳男主角的熱門人選,呼聲極高,但我怎麼覺得彭于晏
 在〈翻滾吧!阿信〉裡的表現更出色呢…

 葛優當然很神,表現依然讓人大呼過癮,可是「縣長+師爺」對他來說難度並不
 高,而且這個角色也不是整部戲的靈魂,雖然他的表現優於同劇的姜文、周潤發
 ,但卻是因為角色特性所造成。

 如果單純地以〈非誠勿擾〉與〈讓子彈飛〉來看,十年後我能記住的很可能是〈
 非誠勿擾〉裡的葛優,而不是〈讓子彈飛〉裡的葛優。兩個不同的葛優,一個是
 電影的靈魂,另一個只是電影中表現出神入化的演員。

 彭于晏的阿信,就是電影的靈魂。

 記得在頒獎典禮時,湯唯這麼對他說:「我看過預告片,你那個推頭髮的那一幕
 ,我覺得很震撼、非常地震撼。」湯唯真得好眼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
 一幕,尤其那個眼神,讓人很難忘得掉。

 比起葛優,彭于晏的演技生澀得多,但是最佳男主角,要的應該不是只有演技,
 〈翻滾吧!阿信〉並不是一部十分出色的電影,卻因為彭于晏的表現而變得好
 看、感人。


◎最佳新演員,我認同頒給柯震東。
 因為這個獎叫做「最佳新演員獎」,而不是「最佳新演員演技獎」。
 花岡一郎入圍最佳男配角,我會投他一票,事實上他也得獎了。
 莫那魯道如果入圍最佳男主角,我會考慮投他一票。
 但是這個獎叫做「最佳新演員獎」。

 考慮到未來十年對台灣電影、社會的影響力,這答案就不難了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