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三上延《古書堂事件手帖5》


「古書堂系列」無論是角色設定還是宣傳、包裝手法,完全都是輕小說或少年讀物的感覺,但故事內容卻是一集比一集還要「不簡單」,表面上,解決舊書所帶來的事件是系列的主題,但背後所牽涉到的卻比想像中的還要深沈,無論是男女主角間的愛情,還是女主角與母親的關係,都可以變成帶有深沈心理因素的謎團,甚至連他們身邊的朋友也變成影響故事情節發展的重要環節。

即使如此,舊書相關的謎題也實在不簡單,作者在這方面應該也下了相當大的功夫,想辦法把原本可能有點無聊的書籍典故,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再帶入濃濃的人情味,反而成了有趣、又有溫度的故事。

系列作在第四部急轉直下,女主角篠川栞子的母親篠川智惠子終於出現,並揭開在她身邊一些驚人的事實,第五部不但讓母女對決延續下去,甚至導入兩位主角的戀愛習題,將所有要素全都攪和在一起。

栞子與母親的交手,似乎一直落居下風,尤其母親所製造的難題,為她的感情路上帶來重重陰霾,但從未尾的發展看來,能讓栞子扳回局面的竟然是擁有「無法閱讀書籍的特殊能力」男主角五浦大輔,大輔的幾句話讓篠川智惠子所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頓時化為烏有,情節看似很神奇,大輔的反應卻是合情合理,再簡單不過。

這系列作讓人驚奇連連,尤其第五部更是驚喜不斷,大眾文化小說能寫到這般程度,實在不簡單,明明封面還是漫畫風,但內容卻是如此有料,實在不簡單啊。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西村京太郎《消失的大和撫子》


我對日本國家女子足球隊並不熟悉,最多也只知道她們奪下上一屆女子世足賽冠軍,所以閱讀這本書時,看到書中的女足隊成員的名字,一開始沒有太多感覺,後來才知道作者真得將整支包括總教練佐佐木則夫在內的世足冠軍隊全都搬進書裡,只能讚嘆西村京太郎的身份地位真是不同凡響,連日本足協都願意大方配合。

在故事裡,協助十津川警部最多的是澤穗希選手,因為她已經算是本書的主角群之一了,剛開始還以為是作者虛構的角色,後來才發現她竟是日本女足史上在國際賽中進球數與出賽數最多的選手,真是有眼不識泰山。真正虛構的是第一件綁架案中的後藤由紀,故事中設計她以富家千金和女足國手雙重身份被綁,還有家人與歹徒交涉過程,確實不太適合採用真實人物。

稍微注意一下,應該可以發現真實人物在故事中都不會提到足球領域以外的事,即使是澤穗希在小說中拍攝廣告,也是為了日本女足,這樣說來,要在這樣有著諸多限制的條件下,完全這部作品,實在是相當困難。

日本在2011年的世界女足賽奪冠,2012年的倫敦奧運女足賽也是奪冠大熱門,氣勢極旺,以從未落後的姿態,挺進金牌戰,與前一年的對手美國再度拼冠,只可惜最後還是以1比2落敗,屈居亞軍。不過,這本在2013年才發表的小說倒是更改了這個結局,讓日本靠著澤穗希的12碼罰球,以3比2力克美國,贏得金牌。

就因為創作難度太高,事件本身其實還蠻多缺點的,犯案動機過於牽強,能夠全公司上下集體犯罪不露餡也有點不可思議,一些細節部分也捉得出不太合理的地方。

不過,這也是一本足球要素很充足的小說,作者更是花了不少時間做準備,敘事方面也倒是順暢、好讀,所以就別計較那麼多了。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橫山秀夫《顏》


記得第一次讀這本書,應該是因為仲間由紀惠主演的日劇吧!第二次單純就是將「D縣警系列」從頭讀起,目標當然是最後的長篇《64》。

「D縣警系列」並沒有固定的主角,四部作品主軸不同、型態各異,作者透過一個縣警體系,揭開警察制度所造成的種種問題與現實上所遭遇的困境,在第三部的《顏》中,藉著主角平野瑞穗的視角,一探女警眼中的警察世界,畢竟在警界裡,男尊女卑的概念不可能完全消除,像是以如此嚴肅的氣氛來描寫女警視角的作品其實非常少啊。

但是倒也不用擔心嚴肅或者略偏灰暗的文字調性會不好消化,事實上這或許還是全系列最好讀的一本,因為這應該是前三部短篇集中,解謎成分最重的一部,主角雖然看似不太中用,在過程中不時流露出自己內心的軟弱,但到最後總是會解開一個意外的真相,甚至組織裡某個糾纏著她的環節也會解開。

只是她解開的真相,卻總是無法像一般懸疑小說那般,給人振奮的感覺,因為伴隨而來的往往會是一個悲傷的事實,或者另一個隱藏在背後的犯罪事件,而橫山秀夫的筆刀卻又如此入魂,會讓人對現實的殘酷感到無奈。

不曉得女性讀者對這本書的感覺如何,主角平野瑞穗一直在面對警界「女人不中用」的嘲諷下,而她所揭開的真相又多半不是讓她成為英雄、一吐悶氣的。

這本書,有驚喜,但也有那種雖然不是那麼嚴重、但揮之不去的陰霾啊…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年少時代〉的成長記憶寫真書





6歲的Mason、7歲的Mason、8歲的Mason、9歲的Mason…一直到18歲成為大學新鮮人的Mason,看著他的模樣一點一點地改變,整整接近3小時的過程裡,我一再問自己:「這是什麼?」因為這不像是我們所熟悉的電影所該有的型態,當然也完全沒有紀錄片的要素,我甚至懷疑這根本不能算是創作…

就算沒有看簡介,只要看完這部片應該可以體會到,導演Richard Linklater一定是邊拍邊寫劇本、邊拍邊為這部作品上色的。劇情橫跨12年,電影也拍了12年,這段時間裡,導演另外完成了他「Before三部曲」中的後兩部《Before Sunset》和《Before Midnight》,飾演Mason的Ellar Coltrane從8歲不到就開始演這部片,等到殺青,他也已經是個快20歲的成年人了。

影像創作要表達的通常都有個所謂的中心思想,但《年少時代》卻是在建立一個「虛擬的實際狀態」下,我很難說出這裡頭在表達些什麼,但似乎感覺得到在記錄些什麼,好像是我們所有人之間曾經擁有的那個年代中所有一切的「交集」、或「最大公約數」。

妙的是導演並沒有運用太過複雜的手法,至少在Mason每增長一歲時,都會給他一個完全不同的造型(或者說是髮型...XD),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還看到兩種不同時期的GAME BOY掌上型遊戲機、卡通《七龍珠》、《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電影首映會、遊戲機Wii,還有《星際大戰》、布希、歐巴馬,以及太空人球場裡的「火箭人」克萊門斯(Roger Clemens),這些各自分離的時空印記,就像是一道道不同的標籤,在Mason、在導演、甚至在你我的成長過程中,各自下了不同的註解。

在片中飾演Mason姐姐的是導演自己的女兒,伊森霍克(Ethan Hawke)和派翠西亞艾奎特(Patricia Arquette)分別演出Mason庇離的父、母親,隨著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可以看到他們與Mason一樣產生變化,只是各自的轉變卻又不太一樣,像是我們最熟悉的伊森霍克,12年來外貌變化不算大,片中的他最初本來像是個享受人生的浪子,但後來的人生反而過得最平淡紮實,一如外在的變化。

相對之下,母親的老化卻是比較明顯的,她的人生當然也就波瀾萬丈,像是重回大學修課、後來反而在大學授課,還有幾次再婚都嫁給酒鬼、雖然認真生活但感情反而沒有前夫那般順遂,到最後可以看到頗為憔悴的她,在兒子離家前甚至崩潰大哭。

姐姐的變化就比較一般般了,很小的時候,她是個會欺負弟弟的小屁孩,後來成了愛護弟弟的靦腆少女,反正就是女大十八變。

Mason與他的親人們就在這樣的時間軸裡,踏上了不歸路,還記得前陣子剛上映的Christopher Nolan的大作《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嗎?在某些一瞬間,兩部電影竟感覺頗為相似,一樣地訴說著時間是不回頭的、儘管前進的速率在某些物理或心理上的時空可能會不同,也一樣說著親子關係、也有成長議題。

只是《年少時代》是觸摸得到的,裡頭大概也沒有所謂的假設性吧,隨著時間流動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平凡、自然,讓你感受到的卻是誠懇與真摯。

還有個差點忘了提到的特殊經驗。在新的電影中見到12年前的伊森霍克,實在是一件非常新鮮的事,其實他的樣子不算改變很大,但還是明顯的不太一樣,這不免會讓人聯想到更久遠的《Before Sunrise》裡的他,然後又要連結到這部新作裡的兒子Mason,總覺得他們的影子都不一直在重疊著…




.

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

成長中的虛擬棒球賽

.

電影《年少時代》(Boyhood)中,伊森霍克(Ethan Hawke)飾演的父親帶著艾拉柯川(Ellar Coltrane)飾演的兒子,到太空人主場觀看「火箭人」克萊門斯(Roger Clemens)先發投球的比賽。

在這部類似縮時攝影的成長電影中,一個相當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但也可以看出這並非真正請到大聯盟球星來客串,而是將舊的比賽剪接而來。



關於這場比賽,電影中給了幾個條件:

1太空人最後獲勝
2對手是釀酒人
3老克在明星賽過後era還是一點多
4比賽後段靠著Jason Lane的三分全壘打獲勝

先看條件3,年代一定是2005年。但老克先發、對手是釀酒人且Lane開轟同時發生的比賽只有2005.8.18這一場,但這一戰釀酒人贏球且Lane貓的只是陽春彈,所以電影中的這一戰是虛構的。

導演Richard Linklater後來也自己承認啦。

於是網路上就有人找出電影中那場比賽的來源,大致上剪接自3場實戰:

2006.4.17,Lance Berkman與Morgan Ensberg連續敲出帶打點的安打。
2005.8.18,Roger Clemens先發投球。
2005.8.19,Jason Lane在8局敲2分全壘打。

很有趣。




.

金馬51

.

第51屆金馬獎落幕,台灣電影一共拿下4個獎,但靠著鈕承澤執導的《軍中樂園》分別拿下男、女配角的陳建斌、萬茜都是中國演員,真正拿獎的台灣電影工作者其實只有女主角陳湘琪,以及搶下原創劇本獎的《行動代號:孫中山》導演易智言。

台灣演員在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和女配角中分別有張震、桂綸鎂、金士傑和陳意涵入圍,但除了陳意涵之外,其他三人都靠著演出中國電影入圍。可以說的是,台灣電影在這一屆的存在感相對地要比過去薄弱得多…

但昨晚在公司看完整個典禮的轉播,那種震撼、戰慄和雞皮疙瘩掉滿地的感受,真得很難形容,當下想說的只剩下:「幹得好!」

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是同一個演員,想都沒想過吧?但以前沒有過,誰說一定不行?!

「鞏俐拿定女主角了」、「也該是她拿了」,就在你這麼覺得理所當然的時候,冒出個陳湘琪,而且她拿獎偏又合情合理。

中國電影拿下12項大獎!那又如何?台灣電影在2010年那一屆就拿過同樣數量的獎項,香港電影過去的風光也不用多說了,去年的最佳影片還是新加坡電影咧~

這個世界上有那一個華人電影獎能夠兼容那麼多不同地域的作品?

刁亦男的《白日焰火》挾著柏林影展金熊獎的氣勢而來,多麼強悍;《KANO》票房冠全台,雖是娛樂電影但整體表現不落俗套;許鞍華的《黃金時代》描寫民初一代才女蕭紅,情感細緻,以獨白呈現的敘事模式既獨特又創新。但金馬將偏偏讓婁燁的《推拿》獨攬6項大獎,堅持走自己的路。

沒有那個地方拍的電影就該如何的問題,也沒有誰、那一片、那個地方得太多或得太少獎的問題,只要符合「華人」或「華語」這兩個要素,就是比誰好、比誰較優。

昨晚甚至還看到相對於平常的種種「不協調」畫面。我看到整個典禮會場那麼多中國電影人,但香港音樂大哥黃耀明仍然可以結著象徵佔中行動的黃絲帶上場表演,我還看到鈕承澤與魏德聖兩位導演開著藍綠和解的玩笑,也看到先前陸媒放話在中國看不到金馬獎、但永瀨正敏仍然用日語為《KANO》說了一段感人的引言。

你有多久沒有看到像第51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那樣打破一切隔閡與成見的世界了呢?




.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改變

.


我想我應該是個不喜歡改變的人。

一般的「改變」,應該是代表任何讓現況產生化學效應的「動作」,但在我的主觀意識中,「改變」必須是能讓行為模式產生偏移或將生活習慣導向另一面的力量,在原有的既定生活模式裡,正面的、負面的、各式各樣的情緒發酵依然是存在著的。

所以我眼中的「改變」應該可以算是一種失序的象徵,一旦出現,內心就會有某種程度的不安產生,擔心這、擔心那的,這樣一來就會急著想消除這種討人厭的感覺,一心回歸原來的淡定自在的心情。

這樣的「改變」最常發生在工作上,這包含了職場上的新挑戰或創意上的發想,以及來自上司的壓迫或不合理要求。前者是自己勢必得去克服的部分,一但pass了就會有成就感,但後者卻是生活中最容易影響情緒波動的一環,卻偏偏三不五時就會發生,就因為這樣,在工作以外的更不允許自己輕易「改變」。

於是當面臨抉擇,只要是不確定會產生更多樂趣、或帶來更清楚的正面能量,通常會留在原地不動,維持原來的步調、不去選擇另一條路,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缺乏冒險犯難精神或者不思長進吧,但為了自我保護,應該也不致於太過份才對…


舉例來說,這幾年來出國旅遊的計劃,最後總是會鎖定日本,但這並不代表我只愛日本,或者是個瘋狂的哈日族,而是現階段安排未滿一周的連假是最方便的,適合這種天數的地點又屬日本最熟悉,想到其實日本還有不少想去的地方,最後都會想說「好吧!那就來去吧~」

不然我真得很想到歐洲四處走走,或是再去舊金山、西雅圖或紐約這些喜愛的城市看看,只是長假的安排就是一道強大的障礙,然後經費又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最後還是選擇最熟、最有把握,自己又一定不難負擔的地方…


而感情應該是更極端的例子了。

照理來說,兩性關係的強大魅力是不太會隨著年齡而消退的,不管是心靈的觸動還是情慾的糾葛,總是都讓人窮其一生都在追尋,但這幾年來我總是會在最後關頭猶豫,然後終究還是踩煞車…

當然踩煞車並不見得每次都會停下來,經常都只是先減速,免得出狀況而已,只是多踩幾次,前進的動力多少還是會消磨掉…

會這樣,說穿了就是不確定性在作祟,就是因為不保證去做了之後會變得更好, 所以寧可一切照舊,不特別去「改變」,這樣自己還是可以安心地做想做的事,維持著原來雖然平淡但仍然愉悅的關係,至少不會變得比較差才對。


或許是因為自己一直在感情上抗拒著劇烈變化,這陣子聽到的Damien Rice的新歌〈I Don't Want To Change You〉,感觸總是特別深,儘管唏噓不已但內心卻極有共鳴。

空靈的嗓音在弦樂的襯托下更顯得自怨自艾,儘管他一再強調著自己不想改變對方,卻不斷地說著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擺在什麼樣的高度,期盼著對方能回頭看看、至少能多關注一下的…

這樣痛苦,卻又何苦來哉…





.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生島治郎《追凶》


47年前的冷硬派作品,距離雷蒙.錢德勒的時代其實已經不遠(錢德勒最後一部完整長篇在1958年發表),但生島治郎這部日系小說,敘事結構都十分完整,濃重的硬派風格讓人印象尤深,感覺上在錢德勒之後短短十幾二十年,日本就能出現完整的這類型作品,相當不容易。

《追凶》是生島治郎的「志田司郎系列」的第一部作品,跟之後日系的冷硬派小說比起來,角色個性看起來單純得多,但作者對於主角離職後仍鍥而不捨地追凶的心態,描寫得極為細膩,比較可惜的是對於與妻子、女兒分開的情緒轉換,提到的實在不夠多,要不然整個故事應該可以更加有血有淚。

解謎的部分倒是出乎意料之外地豐富,整個故事最大的雷是最後的兩個驚人真相,在解出真相之前,作者在片片段段的敘述中隱含了不少線索,尤其是某些「不合理」之處,其實從一開始就出現,如果讀者夠機靈,將這些奇怪的地方放在心上,到了中、後段情節發展到最高潮時,蠻有可能推敲出答案的。

本作能夠獲得直木賞的理由不難想像,一方面固然是因為當時冷硬派的社會寫實題材實在罕見,能寫得好自然有加分效果,另一方面是作者徹底擺脫了英雄主義,盡可能地將情節導向現實,所以,一個在全國根深蒂固的黑幫,並沒有因為一位離職刑警的追凶行動而瓦解,但也給予沈重打擊,讓某些見不得光的不法之事煙消雲散。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黃易《龍戰在野 卷7》


切換到太醫王庭經的身分,更添邪帝無所不能的形象,因為在三種身分的切換下,應該就屬於這種模式最困難,畢竟太醫會出現,活動範圍一定是在神都,但在神都裡有太多可能讓他身分曝光的可能,像是與太平公主的數次「過招」就看得人驚心動魄。

不過,作者的敘事功力還是讓這種「邪帝實在太厲害」可能引發的無趣感降到最低,就像太醫與太平公主的對峙,文字氣氛極其到位,看得人捏把冷汗,還有太醫與寧采霜的曖昧雖然有點突然,但似乎有神來一筆的感覺,原本處理不好就會無聊的宮廷權力鬥爭,變得好看多了。

符太當然是新的焦點,看得出黃易在這個角色上下足功夫,獨特的個性讓他的存在感十分強烈,但目前的進度似乎還不到「收割」的階段,與柔夫人的愛情角力也才揭開序幕,還是得看後續發展。

台勒虛雲與无瑕圍攻端木菱的戲碼,倒是讓人不太能理解,按道理說,太醫相助,再加上他不能曝光,要過這一關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但無論如何,至少先變回龍鷹還是比較好,這樣一來,就算被兩大魔門高手發現,雖然會被知道邪帝已淺回神都,但龍鷹與太醫這兩個身分還不致於被敵人畫上等號。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鹿島田真希《冥土巡遊》


這次的閱讀經驗是很難定義、形容的,芥川賞作品通常會有其一定的「個性」,這本2012年的受賞作,「個性」更是特立獨行的。

年輕的主婦帶著行動功能障礙丈夫,以一晚五千日元特惠價,入住昔日曾經極其奢華的溫泉旅館,過程中,一幕幕的昔年往事與現況在她腦海裡交錯地浮現著,過去的安逸與奢華或許就是造成母親與弟弟扭曲的人生價值觀的「元兇」,而維持家族不崩壞的自己,反而得承受著所有的苦難…

而作者為她所尋求的「出口」,竟是發生意外的丈夫,丈夫的「不幸」竟讓她捉住了幸福的尾巴。

作者解構人生的模式與其說是別出心裁,倒不如說是另闢蹊徑,沒落的旅店代表著社會變遷,也象徵著人生平均素質的向下沈淪,這樣比對下來,她所面對的困苦,或許就不像表面看起來的如此不堪了,像是當丈夫的不幸成承既定的事實,只好用不用的人生視角來面對,她反而發現處處都是習慣、甘之如飴的事。即使是微小的。

另一個關於四個姐妹的故事,充斥著是游走於曖昧情感的氣氛,最小的妹妹既活在三位姐姐的陰影下,愛著三位姐姐,但內心深度也控制著她們,彷彿與姐姐們融為一體。

像這樣,即使是姐妹間的微妙情感,雖然跟奇怪或荒誕的關係扯不上關係,但仍看得人臉紅心跳,或多或少是因為作者將我們平常對自己對喜愛的人或大或小的情感盡量放大、或者說得直接的原因吧…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星際效應〉的膠卷復興運動

.

大概是因為之前幾天在日本的作息變得比較正常,周五凌晨還不到兩點就躺平,早上八點過後就醒來。突如其來的早晨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掙扎了一下,決定去看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新片《星際效應》(Interstellar),早上九點半,板橋威秀IMAX廳的第一場。

眾所周知的,諾蘭是一位不用3D技術的導演,甚至能不用特效就不用特效,如果可以的話,他甚至會希望所有畫面都用實景拍攝吧!但基本上這是不太可能的,但在這部新片,他還是做到除外太空之外,所有畫面都採用實景的方式,尤其是份量極重的太空艙內。

諾蘭還是善用了他最激賞的IMAX技術來拍攝,自從《黑暗騎士》以來,這是他第3部用這種方式來拍攝的電影,他應該是全世界最擅長此道的電影導演了吧…

技術部分我們或許不太懂,但仔細想想過去所看過的IMAX電影好了,即便是Marvel所拍攝的英雄片,在某些快速移動的畫面中,多多少少還是會給人「糊掉了」的感覺,但從《黑暗騎士》、《黑暗騎士:黎明昇起》與現在的《星際效應》中,即便片長都超過兩個半小時、且一部比一部還要長,但你會發現所有畫面都是清晰且具立體感的,3D技術似乎真得還用不著。

《星際效應》首度採用的70釐米IMAX拍攝,範圍擴達75分鐘,只是整個台灣僅大直美麗華的IMAX大廳以70釐米IMAX膠卷在播映,還未有機會能夠見識到,查了一下資料,這種方式的畫面呈現比例為「1.43:1」,與「數位IMAX」的「1.78:1」有頗大的差異,也就是說,一旦70釐米IMAX拍攝畫面要呈現在「數位IMAX」螢慕上,為了維持同樣的寬度,上、下各會有一長條畫面被切掉。

只是70釐米IMAX畫面還是要用膠卷來播放,不像數位格式那般可永續保存,每次播映都會產生一定的耗損度,所以膠卷的數量還是有限的,台灣能分到一支已經不錯了,畢竟整個亞洲也不過分到兩支70釐米IMAX膠卷。

但在這次也許是生平最早一次在戲院觀看電影的經驗裡,整個近3小時的過程全都處在極度的震撼中,形容的誇張一點,就有那種汗毛直豎和毛孔持續放大的感覺,這雖然也與劇情、角色、劇情和配樂有關,但畫面的衝擊仍是最主要的一股力道。

我看的還只是「數位IMAX」,如果是「70釐米IMAX」還得了!?深深覺得膠卷拍出來的效果還是相當驚人,雖然播放端還是數位版本,但拍攝的前端採用的卻是復古的膠卷技術,這次觀影很重要的感受就是,「膠卷不死」、「底片不死」,而且還可以跟最前衛的技術完美結合。

誰說電影一定要完全數位化?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的新作《The Hateful Eight》不也打算用膠卷拍嗎?

(咦?劇情咧?角色咧?累了,有機會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