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宮部美幸《落櫻繽紛》


印象中,宮部美幸的時代小說中,真正武士為主角的並不多,她寫的多半都是江戶時代的一些小人物,透過中下階層的人物群像,來串成時代氛圍下的社會意識。

《落櫻繽紛》的主角古橋笙之介是個武士,僅管家道中落、父親含冤而亡,但他還是擁有這個占有一定優越感的社會身分。但看完整個故事之後,不禁會想:「當個武士,真得會比當個老百姓好嗎?」

武士有一定的包袱,如果人生順遂或樂天知命也就罷了,但偏偏這個階級經常都是不上不下的,要不是不思長進、心灰意冷,不然就是走偏門想出人頭地,結果像是被人利用、陰謀詭計、骨肉相殘一些醜陋的戲碼一再上演,書中笙之介的大哥勝之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但作者在這部長篇大作中的「武士」主角身分,似乎有點取巧。笙之介為了追尋父親身死之謎,從家鄉流落到江戶,住進富勘長屋,跟他打交道的都還是一些小老百姓、小人物,他本身就不像是個世俗眼光中的武士,個性溫順,這樣的生活感覺更如魚得水。

不過,笙之介的武士身分仍然牽涉了小說主軸事件的謎題,他在解謎、尋找真相的過程中,過的是老百姓的生活,但真正接近找到答案時,還是得回歸現實,正視自己階段身分所面臨的問題。

笙之介應該不適合當個武士,如果他只是個平民,生命也許過得簡單順利,但他是一個武士,不得不把家族這個包袱背上,僅管他只是大家公認的不成材的次子。

宮部美幸的時代小說寫的都是所謂太平盛世的江戶時代,但在這個沒有戰亂的世界裡,社會問題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多、要複雜。在她筆下,看得到貧窮,看得到饑荒,看得到犯罪,也看得到社會階級所造成的衝突。比起戰亂不斷的戰國時代,這個時代更貼近我們的年代,隨著時代所衍生的社會問題一再地發生。



.

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豬哥亮打趴成龍的〈大囍臨門〉


如果你只能看一部電影,你會選成龍還是豬哥亮?

記得春節前後問過幾個人這個問題。暫且不管之前怎麼樣,但這一回還真的是豬哥亮贏了成龍,說得仔細一些,應該是「黃朝亮+豬哥亮+寇世勳+林心如+李東學+林美秀」贏了「李仁港+成龍+約翰庫薩克+安卓亞布洛迪」。

成龍的賀歲片《天將雄獅》花了大約4億人民幣,豬哥亮主演的《大囍臨門》只花了1.1億台幣。錢花得多當然好處多多,成龍的電影有兩大國際巨星加持,當然是加分的,也有大場面與還算不錯的特效,都是讓人肯定的事。

可電影的好壞終歸還是得看內容如何,現在畢竟不是說成龍和李仁港拍的有多糟(事實上我也懶得說…),但我也不會說豬哥亮這部新作品是一部多麼優質好片…


只是你如果聽到「豬哥亮」三個字就認定這是一部爛片,是不公平且「危險」的事。

電影不是一個人拍的,當年陳松勇拍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就是一個例子,那時候很多人覺得他很「low」,但這位本土劇資深大哥不也拿到影帝?

《大囍臨門》當然無法與侯孝賢電影相提並論,但拍這部電影的是畢竟不是邱瓈寬,也不是葉天倫,而是黃朝亮,他拍的片有一定的口碑,至少導演與編劇給了這部電影一個很符合現實、也讓社會大眾產生高度興趣的主題:兩岸通婚所產生的價值觀與風俗民情的差異。

雖然劇組把這種「衝突」刻意放大、強調戲劇效果,但目的看起來是把一些風俗習慣盡量編進去,讓「台灣鄉下」與「滿族皇冑」的婚禮形式進行一次完整的對比,這樣看來,這些戲劇效果也就無可厚非了。

而這部片最大的籌碼應該是寇世勳、林心如、李東學和林美秀這幾位硬底子的配角,有好演員再加上還不差的劇本,品質還真得不太一樣,就我所知的,寇世勳是個很挑片的演員,寧可沒事做、也不會演那種票房應該會不錯的爛片…



至於「豬式笑料」嘛,當然還是有啦,只是沒那麼低俗,不再像《大尾鱸鰻》撿現成的網路笑梗來用,最「俗額有力」的梗,大概都在預告片了。

這部片元宵節就會在對岸上映了,至少林心如和李東學都夠紅,寇世勳更是中國影視界輩份極高的「大腕」演員,應該加減有市場才對…

說真的,這是一部還OK的電影,至少應該不至於會浪費錢。





.

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在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揭曉前…


--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各個獎項花落誰家,再過幾個小時、今天早上9:30開始,就要一個個揭曉了。因為有公務要忙,沒辦法收看現場實況轉播,忍不住手癢……

如果以「水準」或「深度」來看,這項影展在全世界不知道要排在幾名之後了,但卻有無庸置疑的絕對影響力。多年來,奧斯卡的屬性一直不是很固定,雖然評選標準還是綜合藝術價值與商業元素,只是每年會視風向球的飄移方式,在兩大標準的比例上產生變化,即使是同一年度,提名名單出爐到揭曉前,得獎者的呼聲也經常一直在變動。

這是因為奧斯卡金像獎的評選方式與世界各大影展採評審團評定的方式有所不定,得主的產生係透過6000多位美國影藝學院的會員投票決定,因此在揭曉前,世界各地各個大小獎項、影評人協會與媒體評選的結果,會在6000多位會員的整體心態上造成極大影響,尤其是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與俗稱「英國奧斯卡」的英國影視藝術學院獎這幾個大的項目,更是左右結果的重大關鍵。



●最佳影片
賭盤優勢:《鳥人》
實際局勢:競爭激烈
個人希望:《年少時代》

初期呼聲是《年少時代》一面倒領先,但《鳥人》的聲勢後來居上,後期幾乎拿下各區的影評人獎,但《年少時代》畢竟拿了金球獎與英國奧斯卡,賭盤差距有限,鹿死誰手還很難說。萬一是《美國狙擊手》得了獎,我應該會再度唾棄這個影展吧


兩部片都是世紀傑作,且都是獨立製片作品,兼具藝術價值與雅俗共賞的品味。但在難度上應是《年少時代》略高,且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與提昇應該也是《年少時代》更出色。



●最佳導演
賭盤優勢: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鳥人》
實際局勢:競爭激烈
個人希望:Richard Linklater《年少時代》

情況與最佳影片類似,很有得拼,因此有可能造成投票成員的心理分配要素,將影片與導演獎給了不同得主。



●最佳男主角
賭盤優勢:Eddie Redmayne《愛的萬物論》
實際局勢:十拿九穩
個人希望:Michael Keaton《鳥人》

Eddie Redmayne拿了金球、英國奧斯卡與美國演員工會獎,且在其他小獎亦是較具優勢,再加上他是老美很愛選的英國人,得獎問題不大,但不能說沒有意外就是了。

我承認史蒂芬.霍金這個角色十分難演,Eddie Redmayne的表現也相當傑出,但《鳥人》中的Michael Keaton帶給人的省思更多,霍金的角色基本上仍是「我告訴你」的模式,而《鳥人》的過氣演員是「讓你去想」,甚至「啟發你」。



●最佳女主角
賭盤優勢:Julianne Moore《我想念我自己》
實際局勢:毫無懸念
個人希望:Julianne Moore《我想念我自己》

應該沒有意外啦!本來想不予置評的,因為Marion Cotillard的《兩天一夜》還沒有機會觀看,但最近已無她可能得獎的風聲,Julianne Moore的影后大滿貫(歐洲三大獎+奧斯卡)在望。



●最佳男配角
賭盤優勢:J K Simmons《進擊的鼓手》
實際局勢:毫無懸念
個人希望:J K Simmons《進擊的鼓手》

應該沒有意外啦!Edward Norton在《鳥人》上的表現理論上是有競爭力,但J K Simmons的黑心指揮家的角色實在太有創意、太現實、太寫實了,而且他的口條、眼神與表情無一不妙,你根本聯想不到他曾是《蜘蛛人》電影中的壞心總編。



●最佳女配角
賭盤優勢:Patricia Arquette《年少時代》
實際局勢:毫無懸念
個人希望:Patricia Arquette《年少時代》

應該沒有意外啦!就整體表現來看,Patricia Arquette完全沒對手,這應該是本屆最懸殊的一個獎。



●最佳外語片
賭盤優勢:《依達的抉擇》
實際局勢:佔盡優勢
個人希望:《依達的抉擇》

這個獎大概是奧斯卡唯一比較放任以藝術層次來評選的項目,唯一有競爭力的大概是俄羅斯電影《纏繞之蛇》,深度不相上下,但波蘭電影《依達的抉擇》在畫面構成上大勝,影像的呈現可以直接觸入內心,不可思議。



●最佳動畫片
賭盤優勢:《馴龍高手2》
實際局勢:微妙
個人希望:《輝曜姬物語》

提名前呼聲最高的《樂高玩電影》居然沒入選,所以即使《馴龍高手2》看似較佔優勢,但《大英雄天團》還是有威脅性,這個兩部片完全比不是《樂高玩電影》的妙趣橫生、高度創意與寓教於樂,之所以沒入選,可能是因為有真人演出或是有商品宣傳意味(樂高)吧…

選《輝曜姬物語》純是個人喜好,日本動畫如果不是有極大優勢應該很難得獎,更何況這部作品算是有高度藝術品味。但真心推薦這部動畫給大家,水墨畫場景加浮世繪的人物造型,搭起來完全是想像不到的風格,吉卜力工作室+高畑勳為動畫開了另一扇門啊~




--




.

2015年2月21日 星期六

乙一《槍與巧克力》


就像巧克力經常都有著精美的包裝、但其實口味可能有很多種,這本書一開始感覺很可愛,或者很輕鬆,但順順讀到最後,才發現不對勁。

並不是有什麼驚天的詭計,也不是情節多麼精彩或可歌可泣,而是作者不斷地在顛覆某些常見的說故事模式,這些打破既定形態的一個個案例,在最初以前只是為了想寫些不一樣的故事,但到了最後,才發現每個環節作者都有他的用意。

比如說偵探化身為可憐的老人考驗主角時,我們或許會這麼想:「嗯,劇情大既就是這樣吧。」後來主角與一位之前一直欺伍他的壞小子結伴同行,心裡多少浮起「握手言和、一起闖江湖」的既念,還有偵探化身成落魄畫家跟主角回家時,好心的媽媽同情地送麵包給他時,我們也「不疑有他、不去多想」…

但之後,我們才陸續發現,這些根本完全不是我們原先所想的那樣,尤其最大的命題「偵探是好人」的準則,更是完全不成立。

當然這絕非是一個可愛的故事,而是一個殘酷的故事,如果要說得好聽些,那或許可以說是一個青少年成長故事。這更不是一本青少年讀物,因為有殺人逃逸、欺負老人、以德報怨、偷車潛逃,甚至是意圖下毒害人,還有心機深沈的爾虞我詐,以及善惡的邊緣化。

整體來說,小說仍具冒險故事性質,也有解謎要素,但謎底比起作者關於先前所提及的「刻意安排」來說,要單純得多了。




.

2015年2月18日 星期三

譽田哲也《草莓之夜》


如果可以的話,我一定會先讀完原著小說之後,再去看影視改編作品,這不光是因為尊重原作者的關係,而是不想被他人「先入為主」的造成自己「先入為主」的印象。

《草莓之夜》就是如此,因為日劇上映時間比小說在台出中譯本早得多,等到小說出現,反而會遲遲不急著去翻看,等到開始認真去讀,看到姬川玲子難免浮現竹內結子的臉,菊田和男會想到西島秀俊,勝俁組長又會想到武田鐵矢…雖然日劇的選角有些還挺不錯的,但這種感覺還是覺得怪怪的。

但大體上,日劇的確有拍出小說的氛圍,幾位主角的表現也都不錯,只是小說某些濃重的個人特質仍是影像化所難以取代的,尤其是玲子的部分,大量的內心獨白很難完全呈現在需要收視率的趨勢劇裡,而小說卻可以讓這些內心對白穿插在故事流程中、不致於讓人覺得太悶。

嚴格說起來,這或許可以算是冷硬派的變革體,只是主角畢竟是女性,硬功夫的底子感覺比較弱勢,但取而代之的是天生異常強大的直覺,這個特質搭上玲子昔日殘酷的遭遇,多少也造就了她某些獨來獨往的特質(說的不完全是行動,還有性格),故事末尾,勝俁特別解釋了玲子直覺異常準確是一件「危險的」事,說法讓人覺得很有意思。

事件本身倒是結構完整,也有相當的意外性,但整個故事的天平仍強烈導向於角色個性,以及透過人物串連的緊湊劇情,事件設計的存在感,倒是讀完回想時才有較強烈的印象。





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西村京太郎《東北新幹線:黑幕殺機》


西村京太郎的作品數量實在是太多了,所以經常會有敘事描寫得不夠深刻的缺點,即使故事結構再完整、或是詭計再妙也一樣,你可以發現他在交代某些重要事程時,會以簡單敘事處理過去,而非採用以人物交錯、具某種深度劇情的方式。

但這也不代表他一直都是如此,西村京太郎的優質作品或暢銷作數量,在日本推理作家中可是數一數二的,只是在他五百多部作品中,比例恐怕是很有限的。

《東北新幹線:黑幕殺機》就是這一類的典型,以政界勢力惡鬥為基礎所設計的事件,比預想中的還要複雜,在這個份量不算太重的故事裡,政界的結構描寫得十分細膩,以西村的經歷來看,寫出這種一般人不容易窺探到的領域,說服力也高。


另外在作案手法上,也有著十足的意外性,這個型態多少顛覆了單人、單方犯案的模式,而殺人事件發生過程中所出現在變數,又影響了事後的發展。

或許應該這麼說吧,這本書應該可以寫得更厚、更龐雜,但作者捨棄了不少人的交流與內心掙扎,純就設計面為主,就是很基本的通俗小說寫法。但所有人都知道西村京太郎即使過了八十歲,每年都還要寫十幾本書,所以也無法對他做太多要求了。





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

東野圭吾《歪笑小說》


跟之前怪笑、毒笑和黑笑比起來,《歪笑小說》的呈現方式有點出乎意料之外,該怎麼說呢?大概就是,雖然書名有「笑」,但很多時候實在笑不太出來的那種感覺。

雖然前一部《黑笑小說》的主題也是出版社,但歪笑的感覺卻更多元、也更加溫暖,黑笑主要還是揭開出版界的怪現象,並盡可能地以冷調的幽默來呈現,有諷刺、也有讓普羅大眾多少了解這個行業的企圖心。

但歪笑感覺上卻更貼近一般讀者,一方面是其中某些篇幅有觸及市場口味這個區塊,還不是用來搞笑,而是做為作家或出版社所必須面臨的現實問題。

但最重要的是,感覺東野圭吾似乎真得是要讓社會大眾清楚知道推理小說出版業界的無奈與心酸,出版社的政策與考量、編輯的心酸,還有作家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心態或個性,幾乎每個短篇,作者都在討論這些問題。

但題材看起來雖然嚴肅多了,可讀性卻沒有犧牲掉,他的文筆和敘事結構是幽默的,但因揭開的即使是外行的讀者也會覺得心酸、同情或感同身受的事,那種對比的情緒是十分強烈的,閱讀樂趣自然而然地產生。

如果有注意到篇尾的炙英社作品集,還可以發現與前面各個故事相連的梗,以〈宣布封筆〉中的寒川心五郎來說,他的封筆讓出版社覺得再自然也不過,但要辦引退儀式、甚至竟然還要寫一本封關大作,就讓編輯們傷透腦筋,但如果有注意到最後作品表中的「寒川心五郎《筆之道》入圍第一百三十五屆直本獎」,一定會覺得十分有趣,或許就會知道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了吧。



.

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

黃易《龍戰在野10》


商月令總算千呼萬喚始出來了,這位新女主角的出場還真得挺特別的,雖然女扮男裝在武俠小說中已經算是個公式之一,但作者也算是給了一個不太一樣的方式,至少在一開始多少還是會把讀者給呼攏到。

隨著商月令的登場,魯公寶庫、天刀傳人和雙龍軌跡一一出現,大體上是增加了故事的要素,但是好是壞還很難說,尋寶的情節經常會變得很無聊,能夠寫出像《大唐雙龍傳》裡的和氏璧那般情節,其實不太容易。

女飛賊采薇倒是挺有意思的角色,在這一集中意外地展現感性的一面,也揭開她讓人意想不到的身世,無論經歷和情路都流露出一定程度以上的感傷或憂鬱,這樣的人物在這個故事黃易的故事裡並不常出現,對故事的深度多少有些幫助,而且她的本事並不差,畢竟敗給的對象是天刀傳人,要不要讓主角納入「後宮」,就是作者自己的意思了。

比較不滿意的是楊清仁強弱程度並不穩定,氣場、氣勢也時大時小,剛出場時在大江聯總部給人不可一世的感覺,後來甚至預料到龍鷹與法明要去暗殺李顯,但在他入神都、轉往飛馬牧場之後,整個弱了下來,好像變成佈局的配角一般,有點像是霹靂布袋戲劇情中淡化昔日主角的標準模式。



.

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

萬城目學《到此為止吧!風太郎》


真好看。

從京都、奈良、大阪寫到琵琶湖,京大雙壁之一的萬城目學這次再回頭來寫他最熟悉的京都,卻將時空背景轉換到江戶幕府創立初期到大阪之陣豐臣家覆滅的這個階段。

作者自己在中文版自序是這麼說沒錯啦!不過,主角風太郎是出身自伊賀的忍者,之後遭到放逐、才落腳京都,而後來其實還有頗多成分的劇情是在大阪城裡,所以並不是純粹在寫京都吧。

但換個角度來看,劇情中對於那個時期京都的城市風情著墨甚多,甚至提到了不少庶民生活,尤其是瓢大人逛大佛寺與祇園社的情節,雖然筆調與說話語氣都很現代,卻充滿著時代氛圍。至少在這個故事裡,風太郎是個生活在京都裡、一個日子過得渾渾噩噩的忍者。

而到了最後,還會恍然大悟,這個故事其實也是為了數百年後的《豐臣公主》埋下一個伏筆,予人無限想像空間。尤其到了最後,百市的眼淚與真情告白是真是假?風太郎是否永遠閉上雙眼、不再睜開?飄大人的女兒最後流落到何方?作者留下了不少「課題」給讀者,甚至風太郎的其他同伴是否真得全都死光光,似乎也還真得不能完全說死…

前一部以京都為主題的《鴨川賀爾摩》,萬城目寫的是大學生,這次寫的是忍者,自序中說得很清楚,在角色的轉換上有某種程度的重疊,雖然忍者之於那個年代算是瀕臨絕種的職業,不像大學生在現代社會中比比皆是,但大學生之於現代人來說,是個總要脫離的身分,即使再打混,總要有回歸現實的一天,而在這個故事中,風太郎與他的同伴們也得努力從必須從時代「畢業」的忍者一職中走出來。

對於忍者的種種行徑、行頭與思考模式,作者其實做足了準備工作,在敘事上應該算是夠專業了吧,但無論如何,這些依據專業考究所寫出來的情節,總覺得很歡樂,卻又懸疑性十足,這回又多加了時代感,萬城目學的說故事能力實在是超強的。




.

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

偶像的魅力





台版F4中,我最欣賞「暴龍」言承旭,他甚至是我最佩服的華人演員,但這跟他的影視作品關係不大,而是因為他的高尚品德、人格特質與影響力。

做為一位超級偶像,15年來,言承旭大約只有10部連續劇和3部電影的作品產量,可說相當地少,F4中,他竟是作品最少的一位,「仔仔」周渝民與他同樣有挑作品、不輕易接戲的個性,但兩人電視劇作品數量相當,仔仔的電影數量卻多了不只一倍。

對我來說,暴龍的所有作品中,大約只有2006年在中視上檔的《白色巨塔》還稱得上喜歡,但他生涯代表作除了這部之外,好像也只有成名作《流星花園》,最近7、8年都沒有稍具重量的作品,有點不可思議說。

去年在日本上映的真人版《魯邦三世》電影,感覺上才是在《白色巨塔》之後,真正可以幫他加分的成績,雖然他演的是反派,而且在日本的宣傳還是以飾演魯邦4 人眾與錢形警官的5位日本演員為主,但他的戲份還真得蠻多的,而且角色造型和感覺都挺不錯的。

但我還是很意外,言承旭對於作品如此挑剔,為什麼都沒有好劇本、好導演找上他?像是幾年前還會去演《花漾》那種爛片,就是很奇怪的事。

以木村拓哉來說,他之前會愈來愈紅(現在當然走下坡了),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接得到好劇本、有好劇組配合,還有大咖或好演員來配合他演戲,但台灣似乎並沒有幫助偶像巨星締造更高成就的環境。

但即使如此,暴龍的偶像光環並沒有消退太多,一方面是他生性低調、正直,負面新聞幾乎沒有,就算有緋聞,殺傷力也不大,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本人以及他遍佈全球二十幾國的粉絲團,對於人類社會所做出的貢獻。

應該很多人知道,言承旭是一個很愛做善事的人,但多半不知道他做到什麼程度。他做的事很多都沒有讓媒體知道、只在粉絲間流傳,沒有多少人知道他會不定期到台大兒童醫院唱歌、免費幫盲人重建院拍公益廣告,或自動認捐財源即將斷絕的紙風車劇團,當年他獲選世界展望會資助兒童計劃代言人時,推掉了許多演出機會,親自走訪包括內蒙與印尼等地,還在內蒙認養了孤兒,據說他每拍一部戲都會想辦法做一點事,例如說捐戲服義賣或者捐出部份酬勞之類的。

而從早期走紅開始,他就告訴粉絲不要為他花太多錢,就算要花錢就拿去做好事之類的,久而久之,養成一股風氣,在他的感召之下,旭迷成了全亞洲做最多好事的粉絲組織,在蘭州有「言承旭希望林」,在安徽的「言承旭春蕾小學」附有宿舍、提供偏遠小朋友前來就學,台港歌迷每年都固定捐錢給育幼院,日本粉絲團甚至曾以他的名義捐了數十萬元給世界展望會,更多說旭迷們在台灣認養了不知幾位小朋友。

當然,像是印尼海嘯與日本311大地震這樣的大重大災難,也少不了言承旭與他的全球粉絲團的大力相助與動員。

所以他的影視作品雖然品質良莠不齊,我還是盡可能地會去支持,就算他這個藝人再怎麼如傳說中的難搞(老實說某種程度的難搞是應該的吧…),還是希望能給予他更多演出好作品的機會。




.

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的〈老鷹之歌〉

.

看完Reese Witherspoon的《Wild》(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回到家一定會點唱這首歌,只能說,這首歌曲用來當做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實在是太合適了。

其實〈El condor pasa〉(老鷹之歌)並非Simon & Garfunkel原創曲子,而是由秘魯民謠音樂家Daniel Alomia Robles的所創作(純樂曲),Paul Simon在巴黎旅行時偶然間聽到,立馬決定填上詞,收錄在1970年發行的《Bridge Over Trouble Water》專輯中,才開始傳頌全世界。



遨翔在天空的老鷹既孤獨又自在,一如孤身走上千哩路的年輕女子。

二十六歲的雪兒經歷母喪、性氾濫、嗑藥、墮胎和離婚之後,決定獨自走上自我放逐,也是自我認定之路。背起沈重的行頭,走在一片無盡的荒野中,一如El condor pasa曲調中的生命之歌,長達一千哩的太平洋屋脊步道宛如阿修羅的重生隧道,既美麗,又孤獨、殘酷…

很高興這部片並沒有拍成廉價的勵志電影,雖然還是有讓我不盡滿意之處,但確實是一部出色的心靈成長之作,相信原作者雪兒應該也會很滿意才對。

Reese Witherspoon的表現或許無法超越當年讓她奪下影后的《為你鍾情》,但演技平實洗練、深入人心,是她嘔心瀝血的代表作,雖然我對她並沒有特別的喜好,甚至以前還曾經蠻討厭的(現在不會了啦),但這部電影絕對值得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