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Farewell, 2011.


2011年、民國一百年的最後一天,
很想回顧一下一整年都做了些什麼,
那就避開工作和感情,隨便說說好了。



---




這一年最重要的功課是閱讀。

比較確實的讀書計劃大概在去年十月啟動,每讀完一本書,盡量在第一時間寫下讀書心得,利用anobii網路書櫃進行整理,這部分在四月下旬生日過後的文章已經提過,就不多說了。

2011年一共讀了85本書,寫了78篇讀書心得,出現差距的原因在一些上、下冊的小說只會寫一篇,唯一例外的是嚴韻的詩集。(詩集要寫心得,別開玩笑了…)

以作者來分類,最多的還是東野圭吾,八本,其次是保羅.奧斯特的七本。



閱讀東野圭吾是一種習慣,2007年到現在,能看的差不多都掃光了,大概有四十幾本。基本上他寫的書即使再爛再鳥,都還是會去讀完,現在手上存貨還剩三本,一本是討論殺人心理的《殺人之門》,厚達五百頁而且全無章節之分…另外兩本是簡體中文版的《鳥人計劃》和《向眨眼乾杯》。

但或許是比較出色的作品差不多出光了,今年東野作品的中譯本品質不如往年,最值得一提的應該是《新參者》與《紅色手指》,同屬於刑警加賀恭一郎系列,日劇版早在去年就播出了,由阿部寬主演,拍得不錯的,可以看一看。

年底才出版的《時生》也值得推薦,透過「回到過去」來描述三代間的親子羈絆,嚴格說起來這並不是推理小說,屬於一種追尋自我的冒險小說,人情味極重,這實在不太像是一向機車到了極點的東野圭吾會寫出來的。



保羅.奧斯特的《紐約三部曲》在書架上擺了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一直到今年二月才真正開始去讀,要讀完這本書是很快的,但到了最後階段,卻開始慌了,因為我有點不知道如何去寫讀書心得,最後整整花了兩周時間才大功告成。

接著陸續讀完《書房裡的旅人》、《失意錄》、《日落公園》、《神諭之夜》、《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和《末世之城》,之後的閱讀順序本來應該是《機緣樂章》、《黑暗中的人》與《巨獸》,但既然新作品《無形之物》出版了,也只好先插隊。

一年之內要讀完奧斯特所有作品不難,但我刻意不去連續讀他的書,除了要消化,也為了緩和一下情緒,幾年前就曾經警告自己別讓一位作者給荼毒太深,只是讀完《日落公園》之後很想接著讀《神諭之夜》,還好道尾秀介和東野圭吾都有新書,總算是忍住了。

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從《日落公園》或《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開始吧,最好的作品《紐約三部曲》可以看過他三、四部作品之後再去讀。




---




電影的回顧在月中之前就寫過了,一樣是廢話不多說,之後又陸續看了《10+10》、《不可能的任務4》、《福爾摩斯2》和《夢露謎情》,如果以整年度來看是51部,但一定還是有漏掉就是了。

元旦假期結束,就先從《龍紋身的女孩》開始吧…
還有那個《鞋貓劍客》其實也蠻想看的…



連續劇今年看得特別少,往年的重頭戲─日劇,收看比例大幅下降,今年竟然只完整地看完〈打工族,買個家〉與〈仁醫完結篇〉兩部,倒是在緯來日本台零零散散地看了不少。

比較意外看了霍建華主演的兩岸三地合拍武俠劇〈怪俠一枝梅〉。
現在進行式則是松嶋菜菜子的〈家政婦女王〉。




--




PS3主機雖然經常被我拿來播放藍光片和DVD,但是它的老本行還是要顧啦!只是今年幾乎都拿來玩無雙系列或同類型的遊戲。

大概就是這些吧…

〈真三國無雙6中文版〉
〈真三國無雙6猛將傳〉
〈戰國無雙3Z〉
〈戰國無雙3帝王傳〉
〈戰國Basara3〉
〈戰國Basara3宴〉
〈鋼彈無雙3〉
〈聖鬥士星矢戰記〉

不過咧,一周前才拿到的〈無雙蛇魔2〉把以上那些全部打入冷宮了。三國時代、日本戰國時代、中國和日本神話、一些自創角色,總共有132個角色,劉備、諸葛亮、曹操、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源義經、孫悟空、哪吒、三藏法師、妲已、伏犧、女媧、卑彌呼,全都大鍋炒在一起了。

看來這片可以撐很久了。



卡通動畫嘛,固定在追的好像只剩「鋼彈系列」和〈海賊王〉,問題是進度都落後了,尤其是〈海賊王〉,竟然只看完空島結束…

鋼彈系列最新的〈鋼彈獨角獸〉,兩年來只出了四集,看了一半,元旦假期結束,就優先來補完吧…



--


最後是旅行…

四月底到五月底因為工作在美國待了一個月。
按比例來算的話,玩耍的時間長度就算是一周好了。
但是工作壓力大,忙起來蠻慘的,還要擔心一堆事。
這趟行程在定義上不能算是「旅行」。

回顧一整年,出去走走是加減有啦。
但不是時間短就是搭工作,真正長時間在外頭走走好像沒有。
所以我也找不到可以歸類為「旅行」的時間區塊。

真正的旅行從現在、12月31日8:00開始。
2011年的第一次、最後一次。
也是2012年的第一次。

今晚在大阪城跨年。
明年見。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島田莊司《龍臥亭殺人事件》


故事前半部的鋪的路線相當龐雜,但氣氛營造得不錯,幾個殺人事件串連成超高難度的犯罪案件,謎團重重,的確有吸引人繼續讀下去的魅力。但這類型的小說相當多,成敗總在解答篇,這部多達八十萬字的超長篇小說也就是這麼鳥掉的,毀在最後的第十二章。

先不談結局。

這個故事在社會派的部分處理得很不錯,看來島田對時代的脈動掌握得還蠻好的,事件發生在戰前最保守的鄉下地區,民智未開、人性醜惡糾結,而幾個獵奇事件切入的時機也不錯,增加了故事的可看性。

都井睦雄的故事,反應似乎有些兩極化。但我覺得這部分反而是整本書最完整、最吸引人的部分,這篇"傳記"以人性黑暗面為出發點,確實點出那個時代裡的悲哀,生存不易,人們必須展現自私的一面來保護自己,在自以為是的價值觀下,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比起那些村民,睦雄反而單純得多,至少他並沒有用污穢的手段來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本書寫得跌跌撞撞,最讓人安慰的是睦雄在殺了三十個人之後,在還是小孩的樽元純夫之前回復他最初溫和善良的面貌,而樽元純夫在幾十年後,成了拯救其後代(疑似?)通子母女的關鍵人物。

回到結局吧。

那麼多殺人事件,要避免成為不可能的犯罪,就必須採用共犯模式、多重事件、意外事件,然後再加上驚人的詭計,這個事件等於是將這些要素全部打包,卻比不可能犯罪更加超乎現實。

首先是主犯,一個快作古的瞎眼老太婆,竟然有辦法設計如此精良的殺人機關,雖然說是有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協助她做這件事,但也要老太婆有這樣的專業知識才有辦法吧…可以一直待在偏遠鄉下地區的她行嗎?

再來就是連續誤殺的可能性,老太婆連續誤殺了三個人的機率會有多低啊!而且全都是一擊斃命,這又是一個巧合,然後就因為誤會太多人造成心理不安,所以只好自殺。是怎樣,處心積慮設計了如此巧妙的機關,應該是企圖心相當高,但殺不了人就只好放棄了,這個嘛,沒什麼說服力。

另一條線的共犯結構稍微合理些,以睦雄的殺人計劃書做為主軸,一切都說得過去,唯一的疑問就是為什麼硬是要用計劃書模式來殺人,搞得太麻煩了,如果只是單純的計劃殺人,應該不難做到嫁禍給睦雄亡靈。

最誇張的是菱川幸子的死,這種意外與巧合實在是太扯了,幾十年前留在原木裡的子彈在製成古琴之後,竟然可以留在琴裡,然後成了殺人工具,只能說:我的天啊!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金黃色的小確幸


*不好意思,又聊電影了…
--



前陣子去看了十位資深導演、十位新銳導演合作的電影《10+10》,
每位導演拍了五分鐘,長度不到二小時,卻包涵了各式各樣的概念。

籌拍這片的是金馬影展執委會,電影宣傳以「台灣特有」為主題,
題材中是有不少是台灣特有的,但我覺得甩開地域包袱會比較好,
用輕鬆的心情來看看這二十個人生小故事、或異想天開的小情節,
會發現這絕非只是建國百年大拜拜的貢品。


陳玉勳的〈海馬洗頭〉有個希區考克式的結尾,走魔幻風的李烈讓人印象深刻。
沈可尚〈到站停車〉最後的神來一筆十分震撼,雖然無厘頭但存在感十分強烈。
鄭有傑的〈潛規則〉花最低成本,卻能點出台灣電影的無奈,而且幽默感十足。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楊雅喆的〈唱歌男孩〉與侯孝賢的〈黃金之弦〉。



--



一個老是考不及格、被老師處罰時不斷地在唱歌的男孩,
一個總是考一百分、在老師眼中一直是個乖寶寶的女孩。

被關在小框框的女孩,羨慕男孩的自由奔放,有了想要逃走的心情,
於是她在下次考試的時候,在試卷的答案欄按順序填上1、2、3、4,
結果當然就不及格啦,沒想到老師以為她身體不舒服,什麼處罰都沒有。

甩不開資優生包袱的小女生帶著向老師們收來大筆款項,
找到了男孩,一開口就哼著男孩總是在唱的的調調,
男孩說:「妳都有注意我在唱什麼喔…」
女孩說:「我有一大筆錢,我們可以一起逃到很遠的地方。」


短短五分鐘的影片給人的感受十分深刻,但我實在不太想講太多,
人們總是給自己設了太多的框架,這種心得還是自己去體會最好。



--






梅芳、舒淇飾演母女,導演是侯孝賢。

但金光閃閃的並不是這三位得過不少獎項的電影人,
而是一種最單純、在任何地方都可能有的普世價值。


媽媽將金項鍊拿給女兒,看著做為傳家寶的金塊,
娓娓道出數十年來家族的奮鬥辛酸史、以及人情義理,
兩代所累積的不只是歷史的刻痕,更珍貴的是永遠沈殿的情感。

炫目的金黃色並不刺眼,反而很溫暖。

黃金原本就是前一代努力打拼的成果,代表著對後代的情感,
金塊可以透過金飾店師傅的手藝,切下一小塊打成金項鍊掛在新娘的脖子上,
也可以作成手鍊,送給滿月的小寶貝,金黃色傳遞著各種微小而確實的幸福。


這對母女不需要精湛的演技,一切只要自然流露就好了。
導演也不必創作多好的劇本,交代好最簡單的人情即可。

看著梅芳用台語訴說一切,舒淇國、台夾雜地應著,
簡單的表情、單純的眼神,這一格一格切出的畫面,
不都似曾相識?

看到最後的家族大合照,突然覺得很幸福。

其實人生簡簡單單就好。

就像舒淇,
她不必當《最好的時光》的舒淇,
也不必是《非誠勿擾》的梁笑笑,
只要是個普通家庭裡的女兒就好。












--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二行,詩



---




〈比基尼〉
     一飽眼福喔…妳忘了,我們
          不曾在夏天相遇



〈冬至〉
    沒吃到湯圓,所以
     歲數並沒有增加



〈偷渡〉
    我還是想你了,早知道就把自己
       裝在行李箱中,托運出去



〈恍惚〉
    霧氣中不斷折射的無數光影,是我們
           始終停不下來的錯覺



〈風停〉
    聞不到春天的味道,一定是
          神明在開玩笑




---




原住民詩人瓦歷斯.諾幹的詩集《當世界留下二行詩》不久前才集結出書,
初版附贈了朗讀光碟,蠻值得收藏的。

二行詩的格式十分特殊,瓦歷斯.諾幹不少作品曾經在報刊上刊載過,
網路上偶而也會發現有人嘗試創作,但整體創作量還是非常有限。

短短的兩句,看起來簡單,寫起來卻相當不容易,
兩句話要說盡一切,比起三四五六七八句要難得多。

但是感覺對味的短詩,往往更讓人驚艷。

瓦歷斯.諾幹的〈墓碑〉是這樣子的:

一站,切開

 生│死

北島最短的詩甚至只有一個字,〈生活〉:



北島這首詩的標題字數雖然多過於詩文,卻透明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生活就如同一張網,或者說生活被禁錮在一張網中,不管是從網中往外看,
還是從外頭觀察網內,都有十足的穿透力,因為網再密,總不會是密不通風的,
無數的網孔,代表生活中無限的可能。


詩句愈短,標題應該也愈重要吧。

把標題偷來當做二行詩的引子是個好點子,
但切合題意還是必要的。



天冷懶得出門,只好想些有的沒的,
不過還蠻有意思的啦。




---




〈驚醒〉
    最怕的是明明夢見了妳
    卻記不起來情節是什麼



〈小情人〉
     本來想說說老情人的
     卻不小心寫錯一個字



〈Smooth〉
     夜裡漫步在空盪盪的大馬路
     像是在輕輕地劃過妳的肌膚



〈獨裁者與思想家〉
         金正日的死大於一切,沒多少人注意到哈維爾也病逝了
         但新聞終究只是曇花一現,歷史會永遠記住革命英雄的




---

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被遺忘的…


--






黑魔導士:只有我髒兮兮的…
野球君:誰叫你幾年沒洗澡!!
狗狗:喵~




--






下午三點在一號出口出站,貓咪就窩在兩段階梯之間,
乾乾淨淨的、圓圓滾滾的,一點都不像是在外頭流浪,
是走失了?還是被主人遺棄的?

午夜十一點五十分從一號出口進站,準備趕夜車回家,
貓咪還待在那裡,無辜的眼睛盯著每個進站出站的人,
應該出去晃一圈了吧?不太可能在這裡待一整天才對…

隔天再回到這個位置,貓咪不見了,
休假幾天回來卻又再出現,一樣圓圓的,
但這也是最後一次看到牠了。

找到新主人了嗎?




--






半夜醒來,怎樣都無法再入眠,
隔著窗廉透來一點點淺灰白的光,
漫漫長夜才過了一半。

打開床頭燈,一眼看見床邊矮桌上的幾本書,
擺得那麼近、一轉頭就看得到,卻好久都沒去翻了,
很奇怪的感覺。

睡前翻的書就在另一側的床上,
莎岡的住院日記、安妮寶貝的小說、
還有隆慶一郎寫的前田慶次郎。

人就是這麼容易習慣的動物,
躺在床上,習慣將頭轉向左邊拿書來翻,
就不太會去記得右邊也擺了幾本看到一半的書。

右邊對我來說,
定義大概變成鬧鐘與手機了。

睡到一半有這樣微小、奇特的心情,
好像也沒什麼不好,過不了多久又睡著了。




--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森村誠一〈一千萬人的完全犯罪〉


讀完這本書,最想先說的是結局,在盡量不觸到關鍵雷的情況下,來談一談這個結局好了。

這是一個讓我覺得收得接近完美、卻又貼近現實面的結局,有情人終成眷屬、還我清白、殺人事件終於真相大白,通常結局這麼好的,多少有點超乎現實,但在這個故事裡倒還好,至少事件背後的跨國器官買賣集團是無法清除掉的,森村誠一不愧是社會派大師,只點出背後的社會問題,沒有高調到想要只靠著一位喪失記憶的前自衛隊員與日本警察就解決這個重量級跨國集團。

這個故事雖然建立在社會派的基本架構上,卻存在著英雄主義、解謎、冒險和愛情多種要素,要將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並不容易,所以在情節的銜接與設定上有一些小瑕疵,舉例來說,銀次郎這個傳奇扒手角色,未免太過夢幻、戲劇性,像是電影或連續劇裡會出現的人物,但的確讓故事更加好看,要符合現實、又要有高度的可讀性,難度是很高的。

故事的篇幅並不長,長度在作者的作品中應該算是一般般,但似乎寫到這樣的份量就夠了,再寫下去勢必得以對抗跨國集團為主題,那就真正變成冒險小說了,我想這或許就有違森村大師最初寫書的動機了。

不過,這本書已經是森村誠一娛樂性較高的作品了,冒險成分多於推理,但總是點到為止,書名《一千萬人的完全犯罪》乍看之下應該是本格推理,沒想到最後才發現說的還是社會派,這部分相當有趣。

比較讓我遺憾的是,上月繪理與葉月由理兩位相貌近似、連名字發音都很接近的女子,到最後作者似乎是將這部份歸於「巧合」了,連「為什麼」都完全沒提到。結果整篇故事裡,兩人長得像似乎只影響到歹徒綁錯人,並沒有直接牽動事件的發展,這對一開始就對這一點存在著疑問的讀者來說,是有一點點不公平的。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帶我去看電影


回顧一年來看過的電影,
說什麼都可以,但只要一句話就好。



院線片


《全面啟動》
看到陀螺停止轉動了嗎?

《告白》
說不定,我們大家都被中島哲也給迷惑了,不然電影怎麼感覺比書還好看。

《宇宙戰艦大和號》
對木村拓哉的興趣隨著年齡的增加,已經遞減到快要變零了,這部片bug也不少,但還是很熱血啊,宇宙戰艦大和號耶,波動砲,發射!

《愛情藥不藥》
從頭到尾都做愛的電影,能夠讓人落下兩行清淚,很不容易了,這就是在說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嗎?

《三個傻瓜》
香港《作死不離三兄弟》上映的第101天,竟然稱霸全港周末票房,對岸準備上檔,強大的印度片熱賣橫跨三個年頭,你看了幾次啊?

《惡人》
善惡是無法用二分法來切割的,愛情也沒有對錯,但時間總讓人扼腕,可惜的是,電影只能表達出小說一半的味道。

《飯飯之交》
很普通的老梗愛情喜劇,但是有娜塔莉,所以要加一百分。

《黑天鵝》
我想這不是一部精神分裂的電影,只是在Nina身上存在兩種身分,一種是被期待的身分,另一種則是做為觀察者的身分,而種種觀察到的欲望,就反映在這個身分上。

《真實的勇氣》
柯恩兄弟的電影總有個古怪的味道,常常讓人覺得跟主流的美國電影格格不入,這是部好電影,但奇怪的是那個古怪的味道似乎少了一些。

《巴黎小情人》
我沒看過拉法葉夫人的小說,就結果論來看,把宮廷戲改編成高中校園故事是不成功的,但這應該跟原著無關,三角戀談得空洞、不夠深刻,卻還是出現殉情事件,很不舒服。

《綠光戰警》
綠、黃色調特別炫目,有沒有3D差了十萬八千里,還有就是久違的Tim Robins變好老…

《變形金剛3》
第3次機器人大戰,無敵鐵金剛和鋼彈到那裡去了?

《命運化妝師》
除了隋棠,我看不到其他人。

《午夜巴黎》
別誤會這是拍給文青看的電影了,把什麼歐洲、巴黎的包袱都甩開,那些作古的藝術家一個不認得也沒關係,輕鬆地看一部有感覺的電影就好。

《翻滾吧!阿信》
記得第一次看彭于晏是在偶像劇〈愛情白皮書〉裡演一個木村拓哉演過的角色,褪去偶像包袱之後,眼神也變得篤定、而且殺氣十足。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成長,最殘酷的部分就是,女孩子永遠比同年齡的男孩子成熟,」或許就是如此,年輕女孩,特別是女大學生,總會覺得同年齡的男孩太過幼稚…

《賽德克巴萊:太陽旗》
「史詩鉅片」的包袱過於沈重,單純地在配樂引導下,隨著故事流動,感受到的應該會跟電視說的、報紙寫的,還有影評人講的不太一樣喔。

《賽德克巴萊:彩虹橋》
恐怖的彩虹橋CG、小朋友變成了藍波,淨化的配樂比例減少,上集營造出來的fu少了。

《豐臣公主》
還是看書吧…小說比電影更像電影啊…

《鋼鐵擂台》
本年度最佳熱血勵志片,大、小帥哥都很吸睛。

《魔球》
主題是老美最愛的棒球,但說真的,這部片不太像是好萊塢會拍出來的。

《來自紅花坂》
場景是四十多年前的橫濱,跟我看過的港口、山下公園都不太一樣,但真懷念,好懷念小時候,都是一樣的美好年代,只是搞不懂為何對岸翻成〈來自虞美人之坡〉。

《切膚慾謀》
不太像是我所認識的阿莫多瓦,讓人摒住呼吸的異色調與十足的娛樂味有點不太習慣,影評說這是他回歸八、九0年代的復古作(攤手~),Elena Anaya的演技讓人賞心悅目。

《歡迎來到德國》
小孫子代替過世的爺爺上台演說,好感人的一幕,片尾小孫子把土耳其地圖交給老師,將圖釘標示在家鄉的位置上,才發現自己並不孤單,種族、文化差異根本不算什麼嘛。




二輪片或其他


《燃燒鬥魂》
這部電影對馬克華柏格來說不太公平,一個男配角、兩位女配角實在太出色了,主角的性格不好掌握,連真實故事中的拳王也是得到其他人幫助才能走出來的。



《創.光速戰記》
傑夫布里吉犧牲了,卻幫兒子把到了正妹耶 XD

《青蜂俠》
周董才是主角吧…

《雞排英雄》
最後突然來個一幕豬哥亮叫阿母,啊這部片是要讓人笑還是讓人哭啊…



《藍色情人節》
「如果感情就這麼消失了,我們還能相信感覺嗎?」感覺其實是最不準確的,即使還存在,我們都有可能假裝看不到。


《殺客同萌》
格鬥片+角色扮演+萌片,異色調、創新的復古美學概念,想像力萬歲!

《啟動原始碼》
結尾停格的那一幕棒呆了,每個人都笑著,因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嘛!

《藥命效應》
如果能力和成就可以預支,那有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研究如何來彌補自己所失去的呢?

《雷神索爾》
天殺的劇本,還好導演和娜塔莉救了這部片。

《命運規劃局》
說穿了其實是在告訴大家:要掌握自己的命運 XD

《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Ⅰ》
David Yates的風格其實不難掌握,看起來沈悶、過於細膩的場景,其實是一個醞釀,要讓人不致於應付不了接下來的風暴,他在導四部哈利波特之前真得沒拍過電影嗎?

《父後七日》
為了習俗,女主角必須不斷地在靈前、棺木前哭、哭、哭,但在父後漫長的歲月裡,對往生者的情感才真正不斷地糾結著,「為了這半秒鐘,我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

《愛與親愛的》
以前覺得娜塔莉哭的時候、眼睛往下吊的樣子醜醜的,其實這是她本來的樣子,而且她也不會因為哭得醜就不哭了,就會發現哭起來其實也蠻好看的。

《美國隊長》
讓人意外的是沒什麼教條式的愛國主義,看完最後一幕,突然覺得很悲傷。

《X戰警:第一戰》
有沒有注意到,這部片的色調蠻特別的,跟幾部本傳比起來,又多了一股冷調,萬磁王性格上的轉折切得特別好,真好看的一部電影。

《借物少女艾莉緹》
人類其實比小小人族還脆弱,因為人類的純真早就被借走了,卻又不想討回來。

《讓子彈飛》
說真的,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想到鄧福如的〈未填詞〉與〈聲聲慢〉…

《藍色小精靈》
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

《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Ⅱ》
分靈體都拔掉之後,魔王其實像紙糊的一樣嘛,魔杖噴一噴就掛了。

《非誠勿擾》
這部片一上映,現實生活中突然多了好多梁笑笑…

《非誠勿擾2》
片頭李香山和芒果高調離婚,片尾的旁白說到秦奮和笑笑還要好久好久之後才結婚,繞了一大圈,最後想說的還是婚姻得來不易、不能等閒視之、非誠勿擾嘛…XD

《真愛挑日子》
故事尾聲男主角父親與他分享另一半過世多年的心情,對照片尾他帶著女兒爬向小山丘時,回憶同樣場景中一幕幕有她的畫面,我們都知道,愛情其實一直存在,只是模樣不同而已。

《老闆不是人》
凱文史貝西+柯林法洛+珍妮佛安妮斯頓,卒仔、垃圾、騷貨三大魔王合體,嘖嘖嘖…

《武俠》
「萬物有千絲萬縷的因緣,所以人怎會有自性?一個人犯錯就是眾生犯錯,每個人都是同謀者」武俠說的是這個嗎?我只知道最後一幕甄子丹對著湯唯微笑的畫面,讓人覺得很安慰。

《落日車神》
伴隨著如空谷回音般的隆隆聲,孤獨之人走向一條孤獨之路,連名字都沒有,這是一首獻給喜歡孤獨、享受寂寞之人的交響詩篇,也是本年度最棒的電影。

《阪急電車》
中谷美紀、戶田惠梨香、蘆田愛菜,電影完全比不上小說,主角群卻是既吸睛又強大。








*去年十二月後半到今年十二月前半,大致上按順序,不過應該還是有漏掉。
*其實看的不只這些,但只列近兩、三年來的電影,太舊的就不列了。
*歐洲片今年看得真少,所以昨天一口氣看了兩部。
*台灣電影看得比以前多很多。


*個人喜好排名嘛…
1落日車神2全面啟動3黑天鵝4魔球5午夜巴黎



參考資料:

台灣區上映電影檔期表 (2002年以後)
中港台美2011年電影列表~維基百科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東野圭吾《時生》(繁體中文版)


一年前看了中國南海出版社的中譯本,現在總算盼到國內的繁中版,由於已經隔了一段時間,我無法具體說明一向會刪掉不少情節的南海版少掉多少內容,感覺上落差應該不會太大,試著比較一下頁數,獨步繁中版是410頁,南海簡中版只有296頁,但這不代表一定砍掉很多,由於南海版已不在手邊,也無法進行比對了。

但不管是因為繁中版才是真正的完整中譯本,或者只是心理因素,這一次讀完的感覺的確是比充實的。這本書在東野圭吾的作品中這一種十分獨特的味道,雖然親子的題材對他來說並不新鮮,但《時生》的感覺還是不太一樣,在未來死去的時生、卻在過去重生,父子羈絆似乎從來沒有斷過。

故事的設定一點都不新奇,回到過去、時空轉移的故事在中外比比皆是,電影〈回到未來〉前後三集就玩掉了不少梗。而《時生》的情節轉折不大,解謎成分不多,人性衝突也不是太強烈,在他所有作品中甚至可以說是「平平無奇」的,但在情感上,卻很難不喜歡這樣的故事。

這部小說其實可以說是「宮本拓實的自我追尋之旅」,在架構上,冒險的特色多於解謎,年輕的拓實像個長不大的孩子,明明生長環境不是太優渥、個性卻像個公子哥似的,而導因就在他還在嬰兒時就被生母所拋棄,偏偏又升高中這個性格最是偏執的階段,得知這個猶如晴天霹靂的消息。

時生回到過去,在冒險的過程中,拓實最終還是解開心結,拿著手帕拭去生母淚水那一幕,相當感人,在東野的作品中,我還是第一次讀到這樣的故事。加賀恭一郎系列的《紅色手指》雖然在最後同樣因為親子羈絆讓人心情激動,但這本書牽涉較廣,有社會問題、也有濃重的解謎味,不像《時生》從頭到尾都以三代間的親子糾結為主題,很溫暖,很少看到作者用這種不是太機車的方式讓讀者產生共鳴。

僅僅活了十七歲的時生,在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也是新旅程的開始。在時生真正活著的十七年,為什麼拓實與麗子不太去想到在過去遇到兒子的事?作者在結尾也做了解釋:「本心想,或許這就是時間的法則吧,為了不讓時間悖論發生,他們夫妻倆因此受到了時間的操控。」蠻有說服力的。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妳說,

GcO0w53DhDkBITAhITAhLUrDi8KPwrxRU8O8worCuVrlpIzmnJDogaLlp6Lmh43kuIUt776xwqnDmMKbfyrpg5LoqbPmn4nlp7blpL3jgqTCmml/w6wtw7zDh8O7RR3DjeWlpuafueiBreWnreaFjOS5ju++ncKmwqPCmC3DoMO86ICB5Y6N5bKU5LmH5p+Q56Oq5LqQ5YK+5aei5raX44OCwpQhMCFwLcOjDkghOSHCq8OySeWmo+acpeiDiuWmr+aFqOS7iu+/i8Kqw4Itwr7CrMOQ5bKg5Lm+5p+m5YGa5YOy5rmr6a2/5LyK55mh6aG45L2s6aCS5Y2yLeOBmSwGw4lHRMOGw4jClnzCteWmhOaerOiCueWmlOaHhS3ku7zvvbRnITEwIQZrwp/lsbDljZDkupnlvLnoqJzpgKXku5DnlK/onY0t5Y6o55e06Iut55qU5LiA44KvOh1vQ8KtKTnCg1HDpS3lp4XmnprogLHlpLPmh6vkuaDvvabDpFnDuMOKUOWynOS5kOachuWRqS3lk5XlnIfouZnlnprlup/kup/kuJvpu6zpg6zkuoHmgK/jgpTChyExMyHCmMK/LcOWH8ORa8K9w4dtITkhZxkV5LyC5pi+5oam5LqD5YCoLeS4iuWmnumYtu+9tMOAaMKLel/mh4fkuaDkupvlgIjkuonliIPluZst5p615rGa5p6S5qiO5rqH5ZSp772lWzAswqkowr1cEgYtQeS+tuW7kuaLkeedqeefh+++m8KQwowVw7nDrumCn+aZluS4tOaZnS3kuoLlvZjmhJzkurvkur3nmofohbDigY/ChcKjw7rCulbCvD7Cni0UHcOPw7PCuiDDrOWlhuado+iDtuWlteaFkeS6mu+/lQ7CjS0hMzMhwojDueWwveWnguS4jOOBpcKlwpzCj8KUITM0ISEwIX05SS17w4QkfcOkw78HwrjDtMOjVcONw6LCv8OjCC3Cl0/CvVrDo8KNe8KPfCnCh19HITE2MCHCgkMtw49ddVzChsORcRjCvw4Rw48mwq/Cq2Ytw7vCkz8lEARKXWPCi1/Dshdsw6PCtC3CkcOAwrLDtBwGITQ1IUw4OCExMSEhMzQhw7jCmSE5IXUtwpkCw4fDncK9w5PCsD3ClsOsw4h+w7LDp8OFwo4tbsKWTsKrfsOnwo/Ckip2RMOJfeeGrOecu+eati3lpIfmmL/vvo0hMTMhw6Iww6zDnOaBguW/t+ijqueot+ihtOeYr+WlueOCki1Ow5dYw4rCscOFNsOTPzfkurXpmb7nmp/mmrDmnI/lp4kt77yJXknDm8OxwrzmgKLlvoblnqjlr5rooozotJfmiJDmlb7lkKDku6wt5aeN55mZ5aeL44Gcw6/DmjnCqcKMITAhI8K6UDnlhrrpo7It6aCm55u+5YWk5aaN77y7eSwhMTEhw4PDvOaBq+W/ruS5geeYh+ioquOChS3mn4Lmm73mmILljarljYLkub3miIznn7XlpJrjg5PnmJflp6HjganDnBXDnC1wwpxNwoE5w5bCpOeekOWWoee/ouaLhumYtueemeacvuWJtu+/ly3DuSDDtnpO5oGn5b+055+O5Yq/6YeD5Z2d5b+x5p6L5pSl54mE6IKCLeiKpOWniOS5iOW0seeaheWkreOBs8OGwp5Ew5lpLsOfwonDnC1G57yS6ZaW6JKl6Imi5pW956q17725B8KqW2Fj5oC85b6r6KmiLeiQtue9leaHneaLpeeAjuWkoeWtiOippeeagOWngOWuueeavOWmo+OBtiExMiHDhS3Cr8OvQsOXw5xowpvCh+WfgueBqOi6ueeYmeaanuWDru+9pF0two3Dv8K1w5Hmg6Tlvobot4bmio3oqazjgpLlja3lnIjmi6npmZHli4fjg4gt55mo5aSf44KXwq4BFVDCjcOzXsKaw6rDlemprearmOi7pi3nmKHmmYvlg7fvv7RoPHJ7WeaDvuW/teWevuW/guW5i+WDnemahC3ot4Xotonnhbznmr3lp73jgaHCtk/DgChPwqRIQcOmUi3otbjpgJvkuZflsZPloK7lirTlupLloZLvvaoOaGYywqvmg7TlvaIt5ZC/6JKM6KWj5reZ5r6155i95aa344OaEsOmwqLDo8Ofw6sEw6ctFWPmjr3pgKvnqrzlh6zljaHvvbohMCHDkMKlwoLDqOaDgeW9tOWQrC3lkZnnmYDlpZPjgb/CsGXCg8ONbnnDlksmwofDlRUtw5MhMzMhwqPCuGrDvE5xHFJXKsOPwqHCo0YtwpQ/X8KyRcO2w4Uzwp7Do30hMTYwIUwrJXwtMy/CjDRkKMOOwr7CksKrfg4hMTAhUsOXwrQtEmhdwoLDvx12OCEzMyHDgiEzMyHDugE8w53Dgi1bw4kPMBbDlmpUwp1KwoDCviZfWFctwoM7w5bDj8KpLzfDicO4MMKWwp7CnGRLUi3DqAFww4TDpGJjP8KWITkh5pqI57WZ5pKj5pyH5L+E5rmYLeafiuaIrOeYnOeZkuWGgMOcXnjDriExMyHmm57nt77oo4XpnbfopZ3vvpct6YGu5bOf5aWM5LqXe3IhMTAhw7LDj8O6MAXDrlIDwp8tITMzIcKowoTCmDbDl8Oww5A=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伊坂幸太郎《A KING─某王者》


故事只有兩百頁出頭,但如果要認真來寫一本研究這個故事的書,頁數恐怕要多上一倍。

相信會有不少人看得滿頭霧水,篇尾,推理評論員陳國偉寫了一篇六頁的解說,大致上可以解開一些疑惑,但是他說得很有限,因為這本書暗喻、反諷、借題發揮和借屍還魂的部分實在是太多了,要在短短幾頁中說明這本書到底在寫什麼,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不管故事再如何暗藏玄機,這本書的確是不折不扣的棒球小說,只要對日本職棒有基本了解,應該可以看懂書裡的基本設定,主角待的仙醍(仙台)國王隊,對抗的是強大的東卿(東京)巨人隊。現實生活中,在仙台的東北樂天金鷹隊雖然已不再是萬年弱隊、有一定的競爭力,但讀賣巨人隊依然蠻橫、霸道得可以,前陣子巨人隊在日職總冠軍戰進行期間,以醜陋的內部鬥爭強搶媒體版面,像極了書中一再出現的怪獸。

故事說的是天才球員山田王求從出生到殞落、短暫輝煌卻又備受爭議的一生,「王求」這個名字,引用的是「王之所求,求之為王」,父親在填出生登記表時,才想到這兩個字合起來就是一個「球」字,王求生而為王,伊坂幸太郎說他想寫的是一個天才的故事,而他也塑造了一個天生的王者,那為什麼他會選擇以棒球為題材?書裡似乎是有答案,因為職棒裡就有王,而且有好多王,有打擊王、全壘打王、盜壘王、勝投王等等。

作者以莎翁名作《馬克白》為梗,又突兀、又有趣,馬克白雖有才能,但太過於自我感覺良好的他,最後還是走上悲慘的命運,而身為棒球選手的山田王求,不僅只是有才能,而且還天生的王者,他在仙醍國王隊最屈辱的一天出生,在父親從小施以棒球英才教育之下,註定了要在國王隊發光發熱。


王求要的不是因為棒球而來的名利,只是很單純地認定打得好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他不打壞球,要打就打全壘打,而且必須能打任何方向的全壘打,所以他從小就練成觀看投手姿勢就可以知道球會往那裡跑的能力,王求不是無欲,但他的欲只是做到這些他認為該做的事。

王求跟馬克白是不一樣的,他根本就是個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王者了,並不是所謂的不自量力、自我感覺良好,所以他其實是不該像馬克白那樣只成為短暫的王者,而且他也不必再有什麼考驗、試鍊、搞什麼「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戲碼才對。

但看看作者給了王求什麼?年紀小小就成為「殺人兇手」,一棒將球(硬式棒球)揮出,將已經發瘋、變成怪獸的同學父親擊斃。國中時遭霸凌,父親「不慎」將欺負王求的學長打死,爾後東窗事發,就在警方尚未鎖定兇手時,父親卻主動投案,他說:「這是必經之路。不過是巨大力量推動下的結果。」王求的父母,一個要他「繼續走你的路」,另一個說的是「堅持你的王之道」。而在進了職棒之後,不斷締造了種種不可思議的成績,卻因為王者巔覆了整個棒球的「原則」,不得不提早結束了王者生涯。

王求明明跟馬克白不一樣,命運為什麼還是那麼悲慘?作者甚至將《馬克白》中三位作怪的女巫搬到故事裡,父親之所以成為殺人犯,就是因為三個女巫的慫恿(或者直接下手...?)。而女巫三不五時跑出來,既要他「多欲多求」,又要他活得「公公正正」,但「公正即是不公,不公即是公正」,一個公正的人,到頭來只會落得不公的待遇,真實人生中似乎真是如此。


這本書那麼多梗,但到頭來,卻只有一個問題,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

這個世界到底需不需要王者?需不需要救世主?歷史可以驗證,多少王者、救世主最後的命運是悲慘的?他們有早早病死的、有被害死的,也有後來變質成怪物的,即使對應到現在,英雄可以變成貪污犯、也可以因為性醜聞導致名聲一落千丈。

王求進職棒後的成績,好到不可思議,這是作者的設定,如果我們打點折扣好了,假設職棒出現了一位每年可以打100支全壘打、打擊率5成的打者,那該如何是好?棒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到底棒球這項運動,需要這樣的「王者」嗎?

與其期待王者、期待救世主,反求諸己不是更好嗎?但真實人生中,能這麼想的又有多少?所以就在王求擊出生命中最後一支全壘打的同時,另一個王者也即將呱呱墜地了。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湊佳苗《往復書簡》


三個短篇全都以書信往來的形式來完成,的確是蠻特別的,在創意方面可以加分,至少跟作者前幾部作品比起來,算是變出了新花樣,只不過,一旦讀完了,卻多了一種感覺─「標新立異」。

在第二個故事的一開始,臥病在床的竹澤真智子老師寫給學生大場的信,裡頭的第二段是這樣寫的:「我是大場君在N市立T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教過你的。大場君功課很好,第二學期當上了班長…」很奇怪吧?這樣的口氣,與其說是在寫信,不如說是在說話,根據書信裡的敘述,大場每年都會寄賀卡給老師,兩人應該沒有斷了聯絡的,但老師這句話像是在說明什麼,有必要跟一位每年都會聯絡的學生這麼說嗎?

類似的感覺在三個故事裡頭多多少少都會出現,有一些不像是會出現在書信裡的文字,會突然跑出來,偶而會有那種提筆人想鉅細靡遺地交待好祖宗八代或生辰八字的感覺,為什麼會這樣?還不是因為這是在寫故事,沒有把一些細節寫出來,讀者會不清楚。

問題在於作者堅持以百分之百的書信往來方式來寫故事,只好硬著頭皮把兩位當事人都知道、但讀者不知道的事寫進去,或許成就了故事的完整性,但在最基礎的敘事設定上卻變得不合理、不寫實。回過頭來看,這些書信,倒像是另一種的第一人稱敘述了,從這角度來看,跟一些先前的作品比起來,根本就是換湯不換藥嘛。

故事本身倒是不錯,至少在架構上還算完整,而且三個短篇型態不同,做為一位暢銷作家,她算是給了讀者三個感覺不一樣故事。就意外性、精彩度來看,第三篇的〈十五年後的補習〉比較有意思,在結局上出現了多重翻轉,讓人驚喜,而且在日本國內和海外落後地區互相通信的氣氛有寫出來,原本真得可以讀得津津有味的,但這個故事卻有個致命傷,純一和萬里子這對情侶分隔兩地通信的感覺太過於平淡,也許可以解釋成他們經歷過重大事故、甚至是內心深處存著陰影,但要說青梅竹馬又論及婚嫁的男女會這樣子寫信給對方,我還是不太相信說。

我比較喜歡的還是第二篇的〈二十年後的作業〉。老師委託大場探訪昔日發生事故時六位學生的現況,發現六個人走向了不同的人生、或多或少都受到當年事故的影響,而真相並不驚人,反而有撫慰心靈的作用,這部分反倒不像湊佳苗的作風,有一些療癒的作用,雖然騷不到癢處,但有感覺。

第一篇的〈十年後的畢業文集〉在結構上沒什麼問題,也有意外性的結局,理論上是比較沒有破綻的一篇,但總感覺不夠味,大概是因為答案不難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