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桐野夏生《柔嫩的臉頰》

作者看似沒給答案,好像是個多重結局,但從最後的篇章來看,應是暗指出真相的。

讀完這本書,有時空錯置的感覺,好像佳須美就是有香,就像佳須美在年輕的時候逃離家鄉一般,幼年的有香只是以另外一種不同的方式離開自己的親人。

同樣的感覺也出現在佳須美幼年時代所見到的古內,以及後來的石山身上,作者透過佳須美喃喃自語地說「古內就是石山、石山就是古內」。對她來說,古內是後來逃離家鄉的契機,只是她後來再也沒見到古內,那麼後來把石山當做古內,又是什麼想法?或許就是另一種救贖吧!讓佳須美擺脫苦尋不著愛女有香的牢籠、解放出來,因為佳須美與石山已經不像當年彼此癡戀著對方、各走各的路,這樣一來,她該可以重新開啟自己的人生了…

這樣說起來,從年幼的佳須美到有香失蹤之間所經歷過的時光,就是一面大鏡子了,從鏡中世界所投射在兩邊的影像,以近似的方式存在著,而兩種影像有一定的因果互依關係,佳須美在其中一邊扮演著自己,在另一面則是分飾兩角,包括自己與有香。

解開有香失蹤之謎,或許並不是這本書最重要的目的,但透過解謎的過程,可以看桐野夏生所傳達的許多訊息,最殘酷的是「再堅韌的愛情也是會破滅的,只要一件悲劇事件就可以辦得到」,而人心最自私的部分就是「為了自己現在最想做、最想辦到的事,可以其他什麼都不要,即使只是一瞬間的想法」,還有許多兩性關係和家庭親情中的想法,可以從追求真相的過程中找出來…

在故事後段中才出現的癌末瀕死刑警內海,可以說是整個故事最關鍵的人物,他的出現給了佳須美一個從不同視角來檢視整個事件以及自己人生的機會,最後的解脫、覺醒,甚至是重回自己逃離的故鄉,都與內海有關。

作者也藉著內海揭開真相。當佳須美與內海相遇之後,兩人曾經各做了一個與真相有關的白日夢,內海夢到的真兇是後來飲彈自盡的地主和泉,而佳須美夢的卻是丈夫為報復她的外遇,與佳須美父母聯手,將有香帶回她離開後就沒有再回去過的老家。

這兩個答案都被後來的發展給推翻了,但內海臨死前夢到的內容卻相當突兀,突然出現一個在先前敘述中未出現過的警察脇田,為了立功將有香殺害而製造事端,彷彿是要將事作做一個合理解釋所做出的安排。

最後一章的〈砂岩〉是有香的自述,她聽到了母親偷情的聲音,終於解開了佳須美與石山深夜幽會時所聽到的聲響之謎,而在內海死前的夢中,脇田因為被要求處體發臭的狗屍而有「搞個事件」的發想,狗屍這個線索,果然還是有用的…

最後,有香看到一個男的正微笑地看著自己,這種說法,男人對她來說顯然就是個陌生人,在事件中,唯一突兀、對有香來說是陌生人的只有內海夢中的警察,而內海夢醒了就斷氣,來不及說出真相。

「快點殺了我吧!有香將自己細小的頸子伸了出去。」小說這最後的一句話,讓人毛骨悚然啊~~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東野圭吾《再見了,忍老師─浪花少年偵探團2》

比起前作,忍老師重現江湖的六個短篇,實在有趣得多、也成熟多了,也許對本格推理來說,這依然是個小品、是適合茶餘飯後好好K一下的故事,但仔細想想,這幾年來大賣的東川篤哉差不多也是這樣的感覺而已,憑良心說,這本《再見了,忍老師》跟「推理要在晚餐後系列」比起來,優於第一部,比起第二部也算是旗鼓相當。

只是東川的「晚餐後系列」兩本單行本分別在2010和2012年發行,東野這本「浪花少年偵探團系列」第二部卻是在1993年就出版。只能說,兩個世代的讀者口味大相逕庭,忍老師未能在當年引起廣大迴響實在可惜,這本書可以是優良少年讀物,也適合影像化。

六個短篇提供了幾乎完全不同的素材,有殺人案、校園懸疑事件、意外死忙事件,也有綁架案和偽鈔案,但事件的核心人物十分一致,包括忍老師、兩位中學生田中鐵平與原田郁夫,以及爭奪忍老師的刑警新藤和企業家本間「情敵二人組」。人物互動自然與故事的生活化,都是第一部的幾個短篇比不上的。

忍老師大喇喇的大阪姑娘個性也更明顯了,其中的一個短篇發生在東京,作者對於東京與大阪不同的城市風情有些著墨,這在娛樂小說裡也算是頗為難得的。比較讓人不滿意的是,故事尾聲中忍老師與新藤的感覺似乎明顯加溫,這部分就轉得有些牽強了,這樣說來,難道是東野不適合寫戀情情節?  (笑)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走在陽光裡



--




午後的教堂街一帶特別悠閒,穿梭在南北雜貨林立的巷弄之間,享受著忙碌工作之外、難得的偷閒時光。

只是北緯四十三度的九月天其實有點涼,穿著短袖閒逛,就想走出來曬曬太陽,一杯從SECOND CUP外帶的咖啡,就可以懶洋洋地窩上好一陣子。

囧的是沒有注意到膠框的墨鏡已經變形,說不定路人不斷指指點點的,自己卻一直老神在在。









--




總為浮雲能蔽日,似乎是中央公園給我的印象,去過幾次,天候狀況總是不太好,撐著傘在園區內疾走、還差點找錯出口,這種鳥經驗實在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唯一的好天氣是在暑假的七月天,躺在假山上感受都會叢林的氣氛,走過廊橋下,靠著透光的這一側,即興吹著薩克斯風的老先生,在傍晚時分帶來另一種風情。






--






金黃色的銀閣寺總是特別亮眼,
但怎樣也想不到其實只有攝氏七度,
在這個室外洗手都快凍傷的一月天,
陽光顯得更溫柔、且彌足珍貴。

就在兩個小時後,
雪飄下來了。





--




橘紅色座椅跟佛州南端的免費陽光很搭吧~

燠熱的五月天,配著啤酒,在高層看台上吹著海風,或許比賽看不太清楚,但跟隨著現場氣氛放鬆自己,很享受的~


可是上面那一層怎麼會空盪盪的呢?

可容納超過七萬五千名觀眾的美式足球場,做為大聯盟馬林魚比賽只會開放四萬人左右,只是馬林魚每年平均觀眾人數總是不到兩萬人,大概是怕比賽太空,棒球隊今年總算是換了新家。

這座球場就只有美式足球或足球了,有點可惜,氣氛挺不賴的說。





--





車埕三月天,
櫻花盛放,
在萬里無雲的天空下,
迎風搖曳生姿。

在早春日子裡,
終點站的陽光也是輕輕柔柔的。

置身時間流動減緩的錯覺中,
卻只想留下自己的影子。







--






搖滾名人堂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廣場前這一把把的吉他了,
陽光下一道一道的影子,像是傳承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排列組合。

艷陽高照的十月天,溫度剛剛好,有點涼涼的,感覺很舒服,
從伊利湖吹來的風,緩緩的,像是在安撫搖滾靈魂不羈之心。





--









Anne Mikoleit與Moritz Purckhauer合著的《城市密碼─觀察城市的100個場景》(行人出版社,洪世民譯),一開始的第一道觀察〈人們走在陽光裡〉中是這麼說的:「人類會盲目地追隨太陽,它燦爛的光和宜人的溫暖形成某種誘惑,城市人顯然難以抗拒。」只是這本以紐約市蘇活區為範本所寫出來的城市觀察,好像不太適用於我們所在的城市。

時代進步,城市著重於便利性,待在室內的機會增加了,我們已不再習慣走在陽光裡、不再試圖尋找陽光下的遮蔽處,而陽光往往就在我們身邊,可能在小咖啡館窗邊的座位、在人行道的樹蔭之間,也可能在剛放學的小朋友的臉上。我們只是忘了,忘情地融入大都會全新的脈絡之中。



黃易《日月當空 卷一》


開場白挺特別的,與作者前一部作品《邊荒傳說》的燕飛一般,這一次的主角龍鷹一開始並非全無根基,比較特別的是他竟是被魔門之主杜傲當做鼎爐來養的,滅了魔門的武曌反而成了他的救命恩人。

卷一中提到不少《大唐雙龍傳》中的傳奇人物,寇仲、徐子陵、師妃媗、婠婠、向雨田、石之軒、侯希白…只是從唐到武則天稱帝,已經隔了快一個世紀,要讓這些傳奇人物再出現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所以作者一始就開很努力地拉出一個天下武林勢力的分佈圖,慈航靜齋傳人很早就出現,花間派武功一下子就亮相,武曌自然是一統天下武林的霸主,但僧王法明一系似乎也不容小覷,反倒是魔門一開始就式微,只剩下一個少了自由的邪帝。

主角一開始就是邪帝,聽起來像是會把故事格局搞得太小的樣子,不過黃易一開始就把線拉得頗寬,伏筆也不少,即使背景只設定在洛陽神都,故事還是精彩,不愧是說故事的高手。只是小說既然涉及武則天與太平公主一脈,還有盛唐開化之風,混雜道、魔兩系的武功免不了採補與陰陽調合之道,這些年來黃易努力省去男女歡愛的情節,甚至不惜大幅修改《尋秦記》,這部分該如何淡化,就讓人好奇了。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桐野夏生《IN》

桐野夏生的小說有一種魔力,當你讀完整本書,再回過頭來看看,情緒往往會被鎖在某一個點上,久久難以抽離。

在故事的末尾,「環突然想起青司倒下那晚她所做的那個夢,夢中的青司臉很浮腫,下巴鬆弛。死亡是虛無,環頓時一陣頭暈目眩。」再稍微往前推一些,當環得知青司即將不久於人世時,曾在自家見到來訪的青司(的幻影?),而那時候的青司卻是當初他們相識不久時候的模樣,只是環並未讓他久留,就要他回到自己該待著的地方。

而在最後,環在讀了弓實的信,才真正意識到「無垢人」的定義,突然之間發現青司也成了她生命中的「無垢人」。他們自從前一次碰面、到得知他病重垂危,青司就已經在她的生活中消失了,這或許就是一直只能殘存在陰暗面的不倫戀的命運,但所有的一切就只能剩下回憶,還真是悲哀的事。

當我們想到那些曾經帶給自己許多回憶的人,而這些人卻又已經離開自己的生活圈,能不感傷嗎?這些人不見得只是已經死去的人,還包括因為各種因素而"消失"的人…

《IN》這個故事,表面看起來是作家鈴木環在解開已故作家綠川未來男的小說《無垢人》之真相,尤其是書中未來男之外遇對象O子的身份,但說穿了其實就是在尋找「無垢人」的定義。環以「格殺愛情」為主題,想從未來男在《無垢人》中自述家庭衝突、不倫戀中尋找答案,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也正在找尋格殺自己與青司之間的愛情的方法。

但到頭來,才發現,愛情不必抹殺,而是會自動消滅的。桐野這枝血淋淋的筆,恐怕又傷了你我的心了。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電影台不小心看到之〈手札情緣〉



在我印象中的瑞秋麥亞當斯(Rachel McAdams),大概就停留在這部電影了。

她倒不致於成為那種所謂的「一片影星」,另外的代表作,像是〈時空旅人之妻〉、〈愛.重來〉,口碑也還不差,但是跟〈手札情緣〉比起來,感覺還是落差很大,不只是影片本身好不好之差異,還包括角色本身的存在感。

憑良心說,瑞秋在〈手札情緣〉中並沒有什麼影后級的演技,純粹就是自然外放、真情流露,從初嚐戀愛滋味、相信真愛無價的少女,到成長後遭逢巨變、再面臨愛情與人生方向抉擇的女孩,她的表現自然而真切、說服力十足。但這個角色卻是在對照年華老去、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她,才會一直讓人唸唸不忘的,這也是小說之所以好看、電影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原因吧。

在這部片之後的兩年,她先後拒絕了007系列〈皇家夜總會〉、〈鋼鐵人〉和〈黑暗騎士〉的演出,理由是暫時不想演出大製作的動作片。但從現在的角度回過頭來看,除了〈鋼鐵人〉之外,另外兩部絕非只是單純的動作片,而是同類型或同系列作品中開創新格局之作。〈皇家夜總會〉讓Eva Green一泡成名,這個龐德女郎角色更堪稱是歷年來性格衝突最強烈的一個,〈黑暗騎士〉則是讓瑪姬葛倫霍創作生涯一波小高潮,更何況這角色名字也叫做「瑞秋」。

這幾年她參與了幾部賣座片的演出,但在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中,角色的存在感幾乎可以讓人無視,而在〈福爾摩斯〉中,第一部的戲份還算多,第二部卻是沒多久就領便當…

有趣的是,〈手札情緣〉這對銀幕情侶不但都是加拿大人,而且都在安大略省的倫敦市出生,竟然還誕生在同一家醫院,同樣都是天蠍座,不過Ryan Gosling小兩歲又少五天,兩人也的確交往了四年,直到2008年才分手。

其實還蠻喜歡瑞秋小姐的,至少她還算潔身自愛,先前因為環保原則,一直不買私家驕車,盡量騎腳踏車或搭公車(現在我不知道),這點還蠻讓人激賞的,不過可以拜託妳眼光好一點可以嗎?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

在這本新版的《在路上》問世之前,國內一直都將Beat Generation翻成「垮掉的一代」,雖然就定義來說,「窮困潦倒的一代」似乎比較貼切,但用習慣了「垮掉的一代」,好像也沒什麼異義。新版改成「垮世代」,倒是感覺還不錯,一方面符合現在用語,另一方面是因為何穎怡的翻譯實在太過於出色,這方面尊重她並不為過。

但是要來談論「垮世代」卻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並不是因為年代久遠而沒有明確的存在感,而是因為它的影響深遠、無所不在,在成長過程中所接觸到的各種可能與其相關的文化產物,很難界定其沾有多少「垮世代」的成分,像是當我們一旦知道巴布狄倫和佩蒂史密斯深受「垮世代」的影響,但後世又有多少人受到他們兩人的影響?還有,當我們清楚像是馬龍白蘭度和詹姆士狄恩的叛逆不羈多少與「垮世代」的刺激有關,但是這兩位絕世巨星又在整個世界的文化產業中傳達了一種跨世代的魅力。更別說是昔日那個過渡時期中,全面介入人類文化歷史中的嬉皮文化了…

雖然這麼說或許有點誇張,但「垮世代」一直到現在仍然深深主導整個次文化的發展,只是受影響的人們往往不知道他們的行為模式是當年那一代人突破既有的道德觀感和束縛之後、所開發出來的。當然,這並不只有正面的影響,不管是曲解也好、或是表達方式有誤,人們不見得能夠了解真義。像是凱魯亞克說過:「只有面對自己的骯髒與腐敗,才能夠真正地自我提昇。」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藉由那些負事物、負能量來達到真正的精神昇華?

因為我很貧窮,所以我擁有一切。」《在路上》的第四段旅程中,薩爾與狄恩離開奎格利亞、即將抵達終點站墨西哥城之前,停留在一個叢林小村,狄恩鋪了一條毯子在泥巴路上倒頭就睡,被數千隻蚊蟲叮咬的薩爾本來是無法入眠的,但後來他直接躺在車頂上,「依然無風,但車頂有令人冷卻的成份,我上的汗珠乾了,數千隻死昆蟲在我的肌膚上結塊……躺在車頂仰望漆黑天空,有如夏夜躺在關緊的車後廂中。生平第一次,我覺得天氣不是觸摸我、撫弄我、凍斃我,或是讓我大汗不止的東西,天氣就是我……睡覺時,細小的昆蟲像毛毛雨落在我臉上,愉悅舒坦。天上無星,厚沈沈,難以望穿。我可以晚躺在這裡,臉蛋暴露於穹蒼下,它也只會像一襲天鵝絨布覆蓋我,不會傷害我……

這本書讀到這裡,已近尾聲,傑克這個真實經歷讓人莞爾一笑,他貫穿全美的四躺旅程,墮落、縱情、自由,圖的實在不是享樂,事實上受苦受難的時候還更多,他想要的或許就是某種提昇,是那種?一般我們都會說是心靈或精神層面,但真正的感受,或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這段「蚊蟲夜眠」的經驗,或許多少可以體會到他想些什麼、表達些什麼…

相對於「垮世代」的混沌不明,閱讀《在路上》的經驗倒是可以很愉快的。在那個還沒有貓王、沒有披頭四、搖滾樂還在醞釀、嬉皮文化還得好一陣子才出現的時代中,傑克化身的薩爾,跟著狄恩,在一串串的爵士樂音中,走過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道路,在紐約、在舊金山、在丹佛、在芝加哥、紐奧良、底特律、休士頓、聖安東尼奧,雖然是同一個國度,卻體悟到異樣的城市風情,他們浪費自己的人生、卻也看得更多聽更多,他們放縱享樂、但也折磨苦難甚多。天堂與地獄,是人的性靈中所能探索到的極致,他們努力地朝著這兩個極端的方向齊頭並進。

書的最後一段可以做為一個最溫暖的總結:「當夕陽落下美國大地,我坐在舊的河堤碼頭,望著紐澤西州的狹長天空,我能感受到這一塊不可思議的粗獷大地浩浩滾向西岸,感覺到它的條條大路,以及在這廣闊土地上逐夢的人,我知道此刻的愛荷華,小孩一定在哭,因為那兒的人們就是任由小孩哭,今晚,星星會露臉,難道你不知道上帝就是維尼熊嗎?夜星低垂,黯淡光芒撒落草原上,不久,黑暗就會全面降臨,淨化大地,抹黑河流,覆蓋山峰,收納最後一片海灘,誰都無法知道誰的將來會如何,只知道我們無法逃避年華老去這件無望的爛事。


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東川篤哉《密室鑰匙借給你》

東川篤哉的「烏賊川市系列」總共出過六本單行本,最早出現的中譯本是新雨出版社的《請勿在此丟棄屍體》是系列的第五部,剩餘的五部,尖端出版社預定在明年十月之前陸續發行,這本《密室鑰匙借給你》正是系列作品的第一部。

至目前為止,東川的三大系列「鳥賊川市」、「鯉之窪學園偵探部」和「推理要在晚餐後」剛好都各發行了兩本中文版。雖然對國內讀者來說算是比較不熟的系列,但「烏賊川」的兩本小說對於本格推理的捍衛,反而是表現得最好的。尤其是「推理要在晚餐後」,對我來說就是娛樂書,能夠思考的部分不多,即使有,也很容易被轉移焦點。

當然長篇在本格推理的架構上是較好發揮的,但是「烏賊川市」的兩本書,在事件的結構上也比「鯉之窪學園偵探部」的《不學無術的偵探學園》來得出色。

但如果以這系列的兩個故事來比較,就難說了,以筆法和情節的連貫性來看,《請勿丟棄屍體》會比較完整,在他貫有的搞笑風格和案件結構上,維持相當的平衡。而《密室鑰匙借給你》或許因為是他第一部作品,感覺格局上比較亂,幽默感有、卻還不明顯,但如果仔細注意兩個殺人事件、密室和不在場證明等要素,其實還挺複雜的,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應該是有相當大的企圖心。

如果是深度的推理小說迷,應該會比較喜歡這本《密室鑰匙借給你》,事實上在日本,本書也是東川篤哉被認為最具本格推理味道的一部,雖然不見得能夠完全做到能讓讀者公平的挑戰答案,但事件的線索其實在敘述中陸陸續續地出現,或許有人覺得第二個殺人事件解決得有點草率,但作者在這個部分確實是有給了明顯的線索,所以也就沒什麼好計較了。

幾個主要角色陸續出現,這部分就當做是系列作的導讀即可,此外,就好好享受解決事件的快感吧。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金色塵埃






Tori Amos的歌曲中,就屬這首最難以捉摸了。

即使不必在意歌詞,只聽著旋律,再對照著MV中緩慢流曳、時而亮麗時而單調的畫面,隱隱約約可以捉到一點感覺,在短暫的片刻中,會誤以為自己是懂得她的。
 
但聲音背後的琴絃,總會打在思緒中的空位,每個音符都像是要挖出你記憶深處最脆弱的部分,這時卻又發現她那頭惹眼的紅髮,反而變成面中最單純的一個記號。

而你又會覺得,往事如同MV中一幕幕飛逝的風景,雖然見得到,卻已都灰飛成煙,正如她所說的,我們終究會明白,手中緊握的只不過是金色塵埃而已。


--


寫這首歌的時候,Tori Amos正在馬里蘭州的18號公路旅行。

雖然在北卡羅萊納州的Newton出生,但她在2歲時舉家搬到馬里蘭州首府巴爾的摩,5歲時又搬到稍微靠西邊的Rockville,年少的青春歲月都在這裡渡過。18公路雖然在巴爾的摩東側,距離家鄉已有段不短的路程,想必也是成長的據點之一。我不確定MV的風景是否就在這條路上,但這首歌曲說的確實是她回憶中特別珍藏、甚至是私密的一些情事,歌詞就像是一首美妙的詩作,十分地意識型態。



*Rockville是出了名的中式美食區,台灣餐館和小吃也不少,這幾年王建民、陳偉殷分別在華盛頓國民、巴爾的摩金鶯發展,這裡似乎成了台灣旅客、球迷頻繁造訪的區域。



























她一開始是這麼說:

Sights and sounds
pull me back down
another year

I was here
I was here



在這個成長據點中,她回到那個清澀、懵懂無知的歲月…

一起偷偷摸摸越過reflecting pool蹺課的回憶、
雨天躲在櫻花樹下將你的笑容凝結在記憶中的回憶、
漫步在煤氣燈點燃的街道上被暮光包圍著的回憶…

但是她又提到了那個風流的多情男子阿飛,也就是Jude Law電影《阿飛外傳》中的角色,透過一如老電影《神秘眼》中那雙通靈的眼睛,在黑暗中可以看見他盡情地笑而她盡情地哭,一切彷彿在夢中有著訴說不盡的感傷…

但她也不忘自問自答地說著故事中的她有著深赤的緋紅頭髮,這紅髮就是記號,可以像秋天一樣明明白白地凝視著一切,當她出現的時候,「我」就可以將過往的記憶凍結。



--



You'll say as we are looking back
and then we'll understand
We hold gold dust
in ours hands

好像都是這樣…
每一次回首從前,到最後總會發現,
手中握的,都是捉不住、卻又閃閃發光的金色塵埃。



--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八木澤里志《我在森崎書店的日子》


故事很短,所以整體來說,情緒緩衝的不夠多,常常讓人覺得「怎麼突然變好了」,像是貴子本來還因為失戀一直無法振作,卻只是因為被悟叔帶到咖啡屋,馬上就能夠去思考自己的問題,在夜裡輾轉反側,隨手拿了一本室生犀星的《一個少女之死》,人生開始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老實說,覺得說服力有些不夠,而且短短的兩篇故事中,有不少段落都給我這樣的感覺。

很想把這種感覺稱之矯情,但這畢竟是一本相當正面的療癒小說,而且十分淺顯易懂,如果歸類為青少年文學讀物,好像就沒什麼不妥了。

比起主角貴子,我對她的桃子嬸嬸的印象還比較深刻,後篇的故事對桃子的內心傷痛寫得非常清楚,在民宿的短暫生活豐富、充實,對這本書的感覺稍微有回來一些。倒是故事中並非是一味地變好, 一直有失落、感傷,但也一直重新得到力量,比較符合現實人生。

在二手書店上著墨的篇幅有限,但神保町的氣氛有寫出來,森崎書店似乎也活靈活現地躍於紙上,可惜的是,在翻譯或者編排上似乎出現不少問題,錯字或錯誤的稱呼還不少,而且很多還是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東野圭吾《麒麟之翼》


《麒麟之翼》是「加賀恭一郎系列」的第九部作品,想必東野圭吾最初在創作這個角色時,應該是沒有想到故事是要以這樣的方式來呈現的。

從《紅色手指》、《新參者》到《麒麟之翼》,故事的主軸似乎變得不在案件本身,閱讀小說的目的好像也不在於找出兇手,而在於探索人心。在親情羈絆之下,人性中溫暖與殘酷不同的兩面昭然若揭,不但要破案,還要讓案件中的關係人得到救贖,加賀恭一郎也就成了一位能夠透析人心的「神探」。

相較於之前的六部作品,加賀系列這三部新作已經走出一個全新格局。《紅色手指》的主題在於親子羈絆,而且還是兇手與偵探兩條線並行,事件的最後幾乎也是將這兩條線的謎團同時解開,重點不在於兇手是誰或犯案手法,而是至親之人之間,為什麼會出現那樣的「行為」,是兼具本格與社會兩派推理特色的神作。

《新參者》以人形町中所有案件的直接、間接關係人做為連結,以「人情」為基礎來描述事件梗概,但最終的主軸、破案的關鍵仍是親情,親情的牽絆既可做前進的動力,但一旦走偏了,卻也會成為沈淪的藉口。東野在這部作品中寫出了全新的格局,結局並不是最重要的部分,而是過程中所傳達的念頭。

《麒麟之翼》或許是本格色彩最淡的一部,找出真兇的關鍵在故事的後段才出現,作者的目的應該也不在解謎了,而是在案件抽絲剝繭的過程,拉出一道一道的社會議題,除了原本的親情與人情之外,還有愛情、職場,甚至是校園和教育問題,或許每道議題都不是特別深刻,在串在一起卻成了一個深刻的故事。

有趣的是,《麒麟之翼》中雖然出現兩名死者和一件悲劇事件,但卻沒有真正帶著極大惡意的犯行,至少從未出現真正的「殺意」。嚴格說起來,有些「說教」的味道,但倒不因此而顯得突兀,加賀恭一郎那雙銳利的眼神之下總是帶著最溫暖的關懷,東野筆下的神探,雖然犀利、神奇,但並不虛偽、做作。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November murmur



---




非假日午後搭捷運通勤,照慣例坐在倒數第二截車廂邊邊的座位,
車廂中依然有著過半數的手機「低頭族」,我在座位上也低著頭,
卻是在翻看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半自傳小說《未完成的肖像》。

過了西門,人潮意外地多了起來,車廂通道上很快站滿了乘客,
繼續讀我的書。突然有人拍了我的肩膀,「這位先生…」
抬起頭,是一位年過三十的男士,「你書看得很認真,好像很好看。」
我愣了一下說:「是還不錯…」內心的OS卻是:其實並不好消化…

「看什麼樣的書呢?」
「小說。」
「誰寫的?」
「克莉絲蒂。」
「這位是誰呢?」他轉頭看著旁邊的女伴,「妳知道嗎?」
「有聽過的樣子,好像很有名。」女伴說。
「寫推理小說的,很有名的暢銷作家。」
「那你看的是推理小說囉…」
「不是耶…」

或許是看到我回得不是很熱絡,這位男士也就沒繼續多聊,
朝我點了個頭,就跟女伴閒聊起來,再過兩、三站就下車了。


並不是不想搭理人家,在捷運車廂能跟陌生人閒聊也是難得的機會,
只是搞不懂對方有什麼目的,因為對方搭話的方式不像對書有興趣,
那是推銷?拉保險?老鼠會?傳教?還是有什麼其他怪怪的目的?
是另有意圖的「搭訕」?完全不像…

在不清楚狀況之下,也只好簡單回應了。


這種事在都市還真是奇特,要不去懷疑對方有什麼特殊目的還真難,
都市人通常只在隱藏自己的面目之下,才會搭訕陌生人吧,像是在網路上…

如果在鄉下,不知道是不是就見怪不怪了,
但時代變化實在太劇烈,或許鄉下人也一樣變得疏離了。




---




結束工作,大約傍晚五點半,中清交流道就在附近,一會驅車北上,或許有點塞車,但七點半以前應該可以到想轉乘去下一個目的地的捷運站。

上了公務車,開車的他卻說:「我進市區買一下三明治,反正現在回去也是塞。」這………我立馬回他說:「那家三明治,在台北有分店啊,有幾個點可以買的…」他卻不死心地說:「沒關係啦,去一下,花不了多少時間的。」

花不了多少時間?真的嗎……
下班時間,要從交流道附近開到火車站一帶的老店,來回一趟要多少時間啊…這個時間,在市區主要道路移動絕對比在國道上行駛要來得恐怖,而且這年頭除了連續假日,幾時見到南北向的兩條高速公路大塞車的?

忍住…忍住…我告訴自己……


沿著崇德路往市區開,他說:「怎麼走比較快?」嗯…路不熟,還想要快買快回啊……但還是乖乖回他:「崇德路直走接三民路,一直開,過了中正路第一個路口左轉…」

忍住…忍住…我告訴自己……


拎了兩盒三明治,他回到駕駛座,車子發動後,「從那個交流道上比較好?」
我冷冷地說:「別上中港,這時間的中港路是全台灣最塞的路。」
然後再補充:「也別走大雅路和中清路,不會好到那裡去…」
好沒氣地說:「還是乖乖走崇德路回去,車也多,但不會塞。」

忍住…忍住…我告訴自己……


經過全球影城附近,他停了車,「我買個吃的,等我一下,你要買嗎?」原來是個鹹酥雞攤子,「我不餓。」滿肚子不爽,會餓才怪…等了好一會,還沒回來,往攤子一看,原來才剛排到他@@

忍住…忍住…我告訴自己……


好不容易從崇德路左轉到環中路,經過7,又停下來…他說:「我買個咖啡,你要嗎?」我說:「我有水,而且今天喝過咖啡了。」這次比較快,大約五分鐘就回來了,總算可以閃了,卻聽到讓人火氣直往上飆的一句話:「終於可以上路了!」瞄了一下車前座上的電子鐘,晚上七點十五分…

忍住…忍住…我告訴自己……



喔喔喔~我有忍住喔~
沒有酸任何一句、沒有嗆任何一句,甚至沒有任何的抱怨…並不是因為脾氣好,因為還沒到我的極限,而且倒沒有真得趕時間,但公差結束,誰不想早點回去、不管休息或做其他什麼事都好?

這位大哥浪費了多少時間呢?一小時四十五分,再乘以二,總共三個半小時。如果真想吃三明治,大不了隔天我在板橋車站代買,算花個半小時好了,這樣折算一下,多省三小時耶!


要做什麼事之前,是不是先想一下會不會影響到別人比較好呢?浪費掉的時間是要乘以人頭數,這是每個人都應該都有的觀念吧…生命就這麼浪費掉,一點都不有趣,還要連累別人浪費自己的生命。


抱怨完畢…




---




11月2日夜晚看了新的007電影《空降危機》,電影暫且不說,倒是
ADELE為電影量身訂作的主題曲〈Skyfall〉讓人特別的驚喜。

光看這個歌詞MV好像沒什麼特別感覺,但電影在前導劇情結束後的片頭中,大量的死亡拼圖搭配ADELE的歌聲和廣闊的管絃樂音,有種震撼至極的戰悚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