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黃易《龍戰在野》卷18(完)


「盛唐三部曲」第二部的完結篇,收尾收得非常精彩,最後請出武曌來扮演因假扮自己而壽元的千黛,是人很意外,但回頭想想,武則天閉關之前,有說過不會再出現嗎?

龍鷹獨戰七大高手,以及大軍圍攻他一個人的戰役,描寫得相當精彩,但這樣的局面給我最大的迴想是,作者的這部作品真的是以反向思考的模式來寫的。

在過往的武俠小說或歷史小說中,主(視)角多半都是所謂的白道或俠義道,這點連金庸小說也不例外,我們常常在這些故事中看到主角突然發現自己身邊有某個人、甚至某一組人是「壞人」,然後面臨新的困境、麻煩。

但在《龍戰在野》的故事中,視角卻跳到另外一邊去了,龍鷹可以看到另一邊有白道、有一心中興大唐的有志之士,但也有只為私己之力的韋武集團和一心顛覆中土的塞外組織,而這群人中彼此並不完全知曉對方真正的身份。比如說,假設宇文朔是故事的主角,大概會覺得洞玄子怪裡怪氣的,但不見得知道他是「妖道」,當然楊清仁的身分,他也是被蒙在鼓裡的。

在這個完結篇裡,從主視角來看「反龍鷹集團」的結構,是很有趣的事,在這個時間點裡,在群人能夠湊在一起,但之後的局面就應該不太一樣了,後武則天時代,權力結構大幅改變,過往的敵人可能變成朋友,反之亦然,某些跡象在卷十八裡,其實多少都有些暗示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