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

金基德,R.I.P.

周五睡前注意到這個消息時,愣了一下,但實在是睏了,周六的鬧鐘調的又是一大早的6點45分,所以一直到周六回到花蓮、發完稿之後,心情才正式轉移到這件事...

在2018年 金基德 於被捲入 #MeToo 風波前,他是我最欣賞的韓國導演,順位還在奉俊昊、朴贊郁和李滄東等其他國際大導之上。

然後不管他是否真做了這些被批露的惡事,他的《空屋情人》都是我最愛、最喜歡的韓國電影,猶在《寄生上流》之上。

R.I.P.

金基德是唯一在歐洲三大獎都拿過大獎的韓國導演,2004年的《撒馬利亞》(台譯:援交天使)拿下柏林影展導演銀熊獎,同年作品《空屋情人》奪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2011年的《阿里郎》斬獲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最佳影片,2012年的《聖殤》更完成生涯最高成就,贏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比起奉俊昊和朴贊郁的兼具藝術但偏娛樂,以及李滄東兼具娛樂卻偏藝術,金基德的作品幾乎全是非主流的純粹藝術片。

基本上他對於電影是否賣座應該不是太在意,但仍然渴求自己的理念獲得認同。對金基德一知半解的人們與媒體總愛將他把性與暴力連結在一起,但其實只是將人類的行為模式以較極端的方式呈現出來,突顯人性本質與生活反思。

性與暴力只是呈現方式的其中一部分。代表作中,勉強比較符合大眾口味的,也只有《空屋情人》、《春去春又來》和《撒馬利亞》這幾部...

2018年金基德陷入性侵風暴,雖然真正被判的罪行只有掌幗女演員,雖然媒體以3位不具名女演員指控他性侵、拍戲要求與男演員性接觸,都仍流於片面,警方調查後也無法證實,但我還是得對他這個人打上問號。

這麼多、這麼強烈的爆料與指控不可能空穴來風,我不知道他是否「動手」,但他對女性的價值認定可能真的有問題,甚至與藝術價值牽扯在一起,導致行為模式走調...

應該把「最欣賞的韓國導演」改成「最欣賞其作品的韓國導演」,人格與品德部分只能保留。

但金基德死了的這件事,仍然覺得莫名傷痛,而且情緒特別複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