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唉!〈太平輪〉

.

吳宇森的《太平輪》,我不喜歡,雖然我不否認多少有受到《太平輪一九四九》作者張典婉所寫的「太平輪電影改編我的作品?我不知道」這篇文章的影響,但看過電影之後,還是不喜歡。

不喜歡的原因與所有技術呈現或個人演出沒有關係,而是因為「大方向」。應該說,太平輪沈沒事件是一塊歷史切片,但電影想要表達的太多、太過於貪心,感覺像是要拍成一部規模龐大的史詩鉅作那般。

但那麼貪心、說了那麼多,吳導要拍的,卻是一部愛情電影。

可說實在的,既然用上了這個題材,何以主題非得設定在愛情不可?「文以載道」的道理一樣適用在電影,出色的愛情電影很多,但前題都是要有一個適合的主題,可是「太平輪」所背負的東西實在太多,雖然只是一個歷史事件,但可以揪出來讓已經遺忘了的人們所關注的點點滴滴實在是太多了。

以吳宇森的身分地位,他要拍「太平輪」,就該有責任將這事件的真實面相與歷史意義告知世人,即便電影本身無法達成目的,他的團隊應該也要透過各種方式來辦到,不管是強大的宣傳、展覽或配合兩岸三地的相關活動都可以,而不是只想著要花很多錢、請很多大咖來演、怎樣拍出一個能讓中國全面上映的樣子,然後造成轟動、締造驚人票房。

不然試著想想看好了,《太平輪》已經上映了,你知道多少與太平輪有關的事呢?

你知道知名作家、主持人蔡康永與太平輪有關嗎?他的父親當年可是太平輪所屬公司的股東?你知道李昌鈺博士的父親是太平輪沈沒事件的罹難者嗎?你知道知名棒球評論員「張老英雄」張昭雄的父親當年也在這個事件中喪生嗎?

到底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因為《太平輪》的上映而多少知道了「太平輪沈沒事件」呢?

或許有人會說,「鐵達尼號沈沒事件」規模要比太平輪大多了,但電影《鐵達尼號》不也是愛情電影?但別忘了,《鐵達尼號》也是一部災難電影,裡說說了太多生死、人性,男、女主角上演的還是不同社會階層的愛情故事。而沈沒的太平輪所處的年代、發生的地點與出事的緣由,全都是極其特殊或敏感的,在整個歷史上的類似事件中亦是獨特的,為什麼吳宇森沒有想要把這些事告訴大家?

既然要說愛情故事,為什麼國共會戰場面要占如此鉅大的篇幅?這第一部的後半部整整有接近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完全都在描敘「蔣軍」的敗退,說了那麼多,就只為了詮釋黃曉明所飾演的軍長無法完成要活著回去的諾言、而託付任務佟大為所飾演的通訊官,讓他渡海到台灣將遺物交給宋慧喬飾演的妻子(其實黃曉明與佟大為表現得很不錯啦!)。

燒了那麼多錢拍了這些戰爭場面,就只為了鋪這個梗?。唯一想到的原因是「國共會戰」這個關鍵字,啊這樣就好像可以理解了…

電影中的四段關係,我比較喜歡章子怡與佟大為這部分,這段關係的描寫有王蕙玲全盛時期筆下角色的味道,尤其是章子怡,內心戲深刻,角色個性與舉止對照時代背景都有適切的詮釋,出賣肉體去換得一張船票的悲哀,更顯得那個年代的無可奈何,是整部片與主題最相容的一段。

只看上半部就說不喜歡,或許太武斷了些,但換個角度來想,已經看了一半就知道整個方向有問題,主題不對,其實已經「夠多」了,雖然下半部上映後,還是會去看啦。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