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星際效應〉的膠卷復興運動

.

大概是因為之前幾天在日本的作息變得比較正常,周五凌晨還不到兩點就躺平,早上八點過後就醒來。突如其來的早晨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掙扎了一下,決定去看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新片《星際效應》(Interstellar),早上九點半,板橋威秀IMAX廳的第一場。

眾所周知的,諾蘭是一位不用3D技術的導演,甚至能不用特效就不用特效,如果可以的話,他甚至會希望所有畫面都用實景拍攝吧!但基本上這是不太可能的,但在這部新片,他還是做到除外太空之外,所有畫面都採用實景的方式,尤其是份量極重的太空艙內。

諾蘭還是善用了他最激賞的IMAX技術來拍攝,自從《黑暗騎士》以來,這是他第3部用這種方式來拍攝的電影,他應該是全世界最擅長此道的電影導演了吧…

技術部分我們或許不太懂,但仔細想想過去所看過的IMAX電影好了,即便是Marvel所拍攝的英雄片,在某些快速移動的畫面中,多多少少還是會給人「糊掉了」的感覺,但從《黑暗騎士》、《黑暗騎士:黎明昇起》與現在的《星際效應》中,即便片長都超過兩個半小時、且一部比一部還要長,但你會發現所有畫面都是清晰且具立體感的,3D技術似乎真得還用不著。

《星際效應》首度採用的70釐米IMAX拍攝,範圍擴達75分鐘,只是整個台灣僅大直美麗華的IMAX大廳以70釐米IMAX膠卷在播映,還未有機會能夠見識到,查了一下資料,這種方式的畫面呈現比例為「1.43:1」,與「數位IMAX」的「1.78:1」有頗大的差異,也就是說,一旦70釐米IMAX拍攝畫面要呈現在「數位IMAX」螢慕上,為了維持同樣的寬度,上、下各會有一長條畫面被切掉。

只是70釐米IMAX畫面還是要用膠卷來播放,不像數位格式那般可永續保存,每次播映都會產生一定的耗損度,所以膠卷的數量還是有限的,台灣能分到一支已經不錯了,畢竟整個亞洲也不過分到兩支70釐米IMAX膠卷。

但在這次也許是生平最早一次在戲院觀看電影的經驗裡,整個近3小時的過程全都處在極度的震撼中,形容的誇張一點,就有那種汗毛直豎和毛孔持續放大的感覺,這雖然也與劇情、角色、劇情和配樂有關,但畫面的衝擊仍是最主要的一股力道。

我看的還只是「數位IMAX」,如果是「70釐米IMAX」還得了!?深深覺得膠卷拍出來的效果還是相當驚人,雖然播放端還是數位版本,但拍攝的前端採用的卻是復古的膠卷技術,這次觀影很重要的感受就是,「膠卷不死」、「底片不死」,而且還可以跟最前衛的技術完美結合。

誰說電影一定要完全數位化?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的新作《The Hateful Eight》不也打算用膠卷拍嗎?

(咦?劇情咧?角色咧?累了,有機會再說…)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