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史蒂芬.查波斯基《壁花男孩》


小說的前半段中,珊告訴查理:「我希望你第一個接吻的對象是愛你的人,好嗎?」於是珊吻了查理,這是故事中最溫暖的一個段落。但在這個段落之後,馬上秀出一首分成三大段、查理朗誦給派屈克的詩。小說裡從未提及這首詩出自那裡,或許是作者自己寫好、再套到這段情節中也說不定,但這首詩雖然給人深刻感受,卻不讓人覺得愉快,詩的最後是這麼說的:

「於是,他試著在牛皮紙袋背面/寫下另一首詩/詩名為「空無」/因為詩裡盡是荒蕪一片/他為自己打上A/然後劃開兩隻該死的手腕/他把詩黏在浴室門上/因為這一次/他認為自己大概到不了廚房」

查理自己是這麼說的:「聽說這是某個少年自殺前留下來的遺言。我誠心希望這不是真的,因如此一來,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喜歡這個結局。」這樣說來,這首詩(P.88~93)或許就是個隱喻了,作者把故事的重點濃縮在一首詩中,把苦澀的成長過程中由好變壞的感受,一下子就寫出來了,尤其是還接在查理的初吻之後…

主角是高一生,這本小說看起來是他成長、轉大人的故事,但我想適用的年齡層是相當廣的,對「大人」來說,除了可以回顧與檢視之外,有些人生經驗、友情、親情和愛情的感受與原理都是通用的,在這個常常讓人忘卻初衷的年代裡,作者寫出這個成長故事,既體貼、卻有寫實和殘酷。

只要能用心去讀,這個故事就會像是一面照妖鏡般,將我們現在所有的醜惡面貌顯現出來。

故事以查理寫給第三者的書信體方式來進行,想也知道是作者把讀者當成是收信人了,用意相當明顯,我們很容易知道查理如何從「壁花」漸漸地將自己許許多多想做的事付諸行動。而他一直被壓抑在內心深處中、選擇性地被忽視和遺忘的記憶,如何地壓迫著他的心理狀態,這種失落或慘痛的記憶,我們或多或少也都有,只是程度大小而已。

電影版雖然由作者自己擔任導演和編劇,但在部份情節上有些許出入,電影的口味稍微重一些,但倒不會太矯情,影像呈現的節奏畢竟與文字有相當大的差別,某些調整是必要的。像是電影中強調查理的精神疾病,卻淡化哈草(毒品)的部分,在節奏上掌握得相當好,敘事方式剛好也是中學生可以吸收的,當做輔導級電影可以說是恰到好處。

在小說中,查理的進階英文老師比爾佔有相當大的份量,對他的影響不會比派屈克和珊少,但在電影中,比爾的戲份少了許多,有些可惜。

小說中描述比爾指定查理閱讀、交心得報告或口頭討論的過程,讓人印象深刻,甚至點到一些文學鉅作的閱讀方法(像是提到把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當做是一般人的經歷來閱讀,真是一針見血啊~)。在故事最後,查理與比爾的互動也相當感人。這次的閱讀經驗,十分愉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