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湊佳苗《往復書簡》


三個短篇全都以書信往來的形式來完成,的確是蠻特別的,在創意方面可以加分,至少跟作者前幾部作品比起來,算是變出了新花樣,只不過,一旦讀完了,卻多了一種感覺─「標新立異」。

在第二個故事的一開始,臥病在床的竹澤真智子老師寫給學生大場的信,裡頭的第二段是這樣寫的:「我是大場君在N市立T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教過你的。大場君功課很好,第二學期當上了班長…」很奇怪吧?這樣的口氣,與其說是在寫信,不如說是在說話,根據書信裡的敘述,大場每年都會寄賀卡給老師,兩人應該沒有斷了聯絡的,但老師這句話像是在說明什麼,有必要跟一位每年都會聯絡的學生這麼說嗎?

類似的感覺在三個故事裡頭多多少少都會出現,有一些不像是會出現在書信裡的文字,會突然跑出來,偶而會有那種提筆人想鉅細靡遺地交待好祖宗八代或生辰八字的感覺,為什麼會這樣?還不是因為這是在寫故事,沒有把一些細節寫出來,讀者會不清楚。

問題在於作者堅持以百分之百的書信往來方式來寫故事,只好硬著頭皮把兩位當事人都知道、但讀者不知道的事寫進去,或許成就了故事的完整性,但在最基礎的敘事設定上卻變得不合理、不寫實。回過頭來看,這些書信,倒像是另一種的第一人稱敘述了,從這角度來看,跟一些先前的作品比起來,根本就是換湯不換藥嘛。

故事本身倒是不錯,至少在架構上還算完整,而且三個短篇型態不同,做為一位暢銷作家,她算是給了讀者三個感覺不一樣故事。就意外性、精彩度來看,第三篇的〈十五年後的補習〉比較有意思,在結局上出現了多重翻轉,讓人驚喜,而且在日本國內和海外落後地區互相通信的氣氛有寫出來,原本真得可以讀得津津有味的,但這個故事卻有個致命傷,純一和萬里子這對情侶分隔兩地通信的感覺太過於平淡,也許可以解釋成他們經歷過重大事故、甚至是內心深處存著陰影,但要說青梅竹馬又論及婚嫁的男女會這樣子寫信給對方,我還是不太相信說。

我比較喜歡的還是第二篇的〈二十年後的作業〉。老師委託大場探訪昔日發生事故時六位學生的現況,發現六個人走向了不同的人生、或多或少都受到當年事故的影響,而真相並不驚人,反而有撫慰心靈的作用,這部分反倒不像湊佳苗的作風,有一些療癒的作用,雖然騷不到癢處,但有感覺。

第一篇的〈十年後的畢業文集〉在結構上沒什麼問題,也有意外性的結局,理論上是比較沒有破綻的一篇,但總感覺不夠味,大概是因為答案不難猜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