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

《NICO:地下絲絨之後》的妮可最後三年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文字當初光點華山釋出這部作品的試映會訊息時,有點猶豫,2/11是石垣島出差的最後一天,班機落地是下午3點,試映會在晚上7點,等行李+回板橋放行李+搭捷運到善導寺站再走過去,時間是足夠的,但我無法確定下機後是否有多出來的工作…
想想,還是用2個會員點數換了一張票,反正要是趕不上就算了,還好結果算是順利。
說到Nico,總會想到安迪渥荷(Andy Warhol)、Lou Reed,以及他們所一起擁有的那個全世界最出名的「香蕉」。
但與Nico有所連結的名字何其多?包括啟蒙她音樂創作的The Doors主唱Jim Morrison,包括那個她兒子的生父卻始終否認的國際巨星亞蘭德倫(Alain Felon),包括Bob Dylan,包括爵士樂手Bill Evans,包括名導費里尼(Frederico Fellini),包括滾石合唱團的吉他手Brian Jones…..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文字妮可的藝術天分,妮可的驚才絕艷,妮可的放浪不羈,妮可的意氣風發,有多少人被她的魅力所折服,有些拜倒在她石榴裙下,有些為她量身打造作品,有些需要她的創作,或是一起合作。
不知道她的故事也罷,一旦你產生興趣,開始去探詢她的故事,肯定會覺得超級不可思議,怎麼會有這樣的人類。當初就是因為「地下絲絨與妮可」(Velvet Underground & Nico)多掛了一個女生的名字,才覺得好奇…
但這部「劇情片」裡的Nico,並不是一般我們平常在各種媒介上所接觸到那個「美好」的她,而是人生中最後3年的她,想到彌補失去兒子的遺憾的她,對音樂理念堅持的煙酒和藥物不離的她。
這是Nico鮮為人知的陰暗面,卻也是最真實的一面,你無法因此而了解她的偉大、天分、作品風格,說真的,如果不知道這個人,這部電影也許會看得有些不耐煩…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戶外和特寫所以我蠻佩服「翻面映畫」的勇氣,出身德國、在美國發跡的Nico,在歐美許多地方確實是傳奇人物,但在台灣知道她的人,恐怕不太多。
但如果稍微了解她,這部片可以「補強」對她的印象,如果已經很了解她,更能夠「補完」某些你原本所不知道的。
電影拍的十分細膩,但想必有許多人對於Nico的選角無法認同,直接扣分…
柏林影展影后Trine Dyrholm的表演功力自然沒話說,但我第一眼的印象:「這不是Nico。」我說的不是一般人看多了的年輕時的Nico,事實上,中年的Nico並未隱居,那時候的模樣也不難見到,真的就不是電影裡所展現的那樣。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特寫不管年輕還是跨入中年,都有種掩蓋不了的「病態」感,不是Eva Green那種病態美,她的病態在於氣質的散發,往往有種違和感,但總是很快就被她所「說服」。
但Trine Dyrholm無法有這種感覺,這不是演技或能力的問題,而是「適性」,她與Nico真的有些不太同調…
只是Nico應該是無法模仿的,需要如此苛求嗎?真的不需要到很像,只要「有感」就好,所以這角色需要的或許不是出色的演技,而是「神態」與「感覺」…
不然,這個脫離「傳記電影」包袱,只取人生片段的題材,實在是蠻有意思的,導演與劇本對於Nico在那個階段心態轉變,極盡寫實之能事,節奏與音樂不一定美好,但刀刀見血…
稍微可惜了點,但只要你稍微知道Nico或是對她有興趣,還是很推薦。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