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走在陽光裡



--




午後的教堂街一帶特別悠閒,穿梭在南北雜貨林立的巷弄之間,享受著忙碌工作之外、難得的偷閒時光。

只是北緯四十三度的九月天其實有點涼,穿著短袖閒逛,就想走出來曬曬太陽,一杯從SECOND CUP外帶的咖啡,就可以懶洋洋地窩上好一陣子。

囧的是沒有注意到膠框的墨鏡已經變形,說不定路人不斷指指點點的,自己卻一直老神在在。









--




總為浮雲能蔽日,似乎是中央公園給我的印象,去過幾次,天候狀況總是不太好,撐著傘在園區內疾走、還差點找錯出口,這種鳥經驗實在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唯一的好天氣是在暑假的七月天,躺在假山上感受都會叢林的氣氛,走過廊橋下,靠著透光的這一側,即興吹著薩克斯風的老先生,在傍晚時分帶來另一種風情。






--






金黃色的銀閣寺總是特別亮眼,
但怎樣也想不到其實只有攝氏七度,
在這個室外洗手都快凍傷的一月天,
陽光顯得更溫柔、且彌足珍貴。

就在兩個小時後,
雪飄下來了。





--




橘紅色座椅跟佛州南端的免費陽光很搭吧~

燠熱的五月天,配著啤酒,在高層看台上吹著海風,或許比賽看不太清楚,但跟隨著現場氣氛放鬆自己,很享受的~


可是上面那一層怎麼會空盪盪的呢?

可容納超過七萬五千名觀眾的美式足球場,做為大聯盟馬林魚比賽只會開放四萬人左右,只是馬林魚每年平均觀眾人數總是不到兩萬人,大概是怕比賽太空,棒球隊今年總算是換了新家。

這座球場就只有美式足球或足球了,有點可惜,氣氛挺不賴的說。





--





車埕三月天,
櫻花盛放,
在萬里無雲的天空下,
迎風搖曳生姿。

在早春日子裡,
終點站的陽光也是輕輕柔柔的。

置身時間流動減緩的錯覺中,
卻只想留下自己的影子。







--






搖滾名人堂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廣場前這一把把的吉他了,
陽光下一道一道的影子,像是傳承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排列組合。

艷陽高照的十月天,溫度剛剛好,有點涼涼的,感覺很舒服,
從伊利湖吹來的風,緩緩的,像是在安撫搖滾靈魂不羈之心。





--









Anne Mikoleit與Moritz Purckhauer合著的《城市密碼─觀察城市的100個場景》(行人出版社,洪世民譯),一開始的第一道觀察〈人們走在陽光裡〉中是這麼說的:「人類會盲目地追隨太陽,它燦爛的光和宜人的溫暖形成某種誘惑,城市人顯然難以抗拒。」只是這本以紐約市蘇活區為範本所寫出來的城市觀察,好像不太適用於我們所在的城市。

時代進步,城市著重於便利性,待在室內的機會增加了,我們已不再習慣走在陽光裡、不再試圖尋找陽光下的遮蔽處,而陽光往往就在我們身邊,可能在小咖啡館窗邊的座位、在人行道的樹蔭之間,也可能在剛放學的小朋友的臉上。我們只是忘了,忘情地融入大都會全新的脈絡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