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惡人啊…





---




前陣子在東京發生的兩名台灣女留學生被殺害事件,
讓我聯想到吉田修一的小說《惡人》。

其實沒什麼根據,就只是直覺而已,這不代表案件與小說情節相似,
事實上幾乎所有細節都是不一樣的,要說相同的部分,
大概就是人心的疏離及其所造成的疑惑吧。



--






《惡人》的主角是一位從小被母親拋棄、由外婆養大的青年工人,
生長環境造成他自卑且孤僻的個性,長大後要養家、還要照顧生病的外公,
生活忙碌,沒有戀人、也沒有朋友,從來都不知如何享受生活。

母親的離去讓他不知幸福為何物,只能透過自己所知的方式來尋找,
但不管網路交友、援交、還是色情按摩,都只會讓他覺得更加孤獨,
終於在一個漆黑的夜裡,在山路中誤殺了一位援交女子。

差不多在同一個時間裡,青年與一位同樣過著單調生活的女子透過網路搭上線,
兩個孤獨的靈魂很快地墮入情網,青年這才說:「如果能早點相遇那該有多好。」

幸福竟然就這麼突然來了,但太晚了,時間不對了,還能夠停留多久?

真愛讓青年不甘如此束手就擒,決定走上逃亡之路,
以為尋得真愛的女子,竟也隨著他四處奔走,
兩人享受了一段緊張又甜蜜的幸福時光。

但這樣的幸福,終究也只會是短暫的,
即使這或許也算是真正的幸福。



--



雖然小說中的真相脈絡分明、真實事件的答案卻仍然混沌不清,
但圍繞在兇手的疑問句和驚嘆號,總是會將現實與虛擬串在一塊。


《惡人》裡的青年,是真正的「惡人」嗎?
除了誤殺一名女子之外,他所犯的法最多也只是援交或色情按摩的部分,
從來也沒有害過人,而且一個人無怨無悔地扛起家計,還喜歡幫助人。

「追求幸福,有錯嗎?」青年這麼說…
但你能大大方方地跟他說「你的想法沒有錯,只是方法錯了」嗎?

青年殺了人,還逃亡了,在媒體的渲染了,他成了凶狠的惡人,
還拐帶了一名無辜女子上路,這是世俗所認知的「真相」,
但正在閱讀這本書或看這部電影的你,一定會猛搖頭的,
至少你會認為他並不是那麼的罪大惡極。

我們所知道的善惡,界限竟是如此地薄弱,
真正心存惡意、不明是非的人,卻仍在高調地過日子。



--



東京發生的悲劇,在兇嫌張志揚引頸自刎之下宣告終結…(?)
這不是小說,無法得知真相,即使是日本警方要釐清事實也幾乎不可能了。

這個案子留下了重重謎團…

到底是不是情殺事件?
為什麼兩位女子身上都有二十幾處刀傷?
是什麼原因讓兇手如此瘋狂地砍人?
這個案件是否有共犯?
又或者案件背後另有玄機?
最基本的犯案動機是什麼?

兇嫌張志揚的心理糾結,也有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地方…

為什麼在逃亡期間還去參加偶像團體SKE48的歌迷活動?
為什麼參加歌迷活動要用本名來登記?
遭逮捕後對警方說沒想要殺人,只是要偷東西,對兩位死者感到抱歉是什麼原因?
那來的這麼大決心用水果刀割斷自己的喉嚨?

這些疑問大概都只能隨著張志揚的死而石沈大海了,
而他的身分也只會是「嫌疑犯」、「兇嫌」,而不是「兇手」。

記得某位死者的阿姨說得好:「他自殺,反而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傷害。」
阿姨是因為自己的悲痛,但兇嫌的舉動帶來的是所有關係人的傷痛,
真相無法解除,悲傷或許就永遠無法找到出口,
兇嫌父親的痛相信不比遺族家屬少,而且很可能持續一輩子。


這個案件最特殊的地方在於,你無法直接推論出一個合理的犯罪結構,
假設兇嫌是因為求愛不成而產生殺意、甚至陷入瘋狂,
那麼他後來的一些舉動就會變得無法解釋、不合理,
其他可能的解答,似乎也無法將那些在媒體披露的線索全都連結起來。

真相就隱藏在其他看不到的線索中,而最大的線索,就是兇嫌的心,
要解開案件必須從了解這個人開始,心理因素永遠是犯罪事件的最大變數,
但兇嫌已經死亡,要從周遭親友去了解他,應該是很困難的。


以公開的線索來看,張志揚應該就是殺人兇手了,
如果死者身上的傷都是他砍的,那應該是個十惡不赦的惡人,
但犯罪動機就永遠不知道了。

這部分很容易聯想到《惡人》…
如果《惡人》的主角在最後也自殺了,真相也會被埋沒吧?

閱讀時可以清楚知道事件的發展,但試著換個角度來看,
站在故事中一般民眾或媒體的立場,所有一切不是也變得模糊不清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