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大澤在昌《感傷的街角》
比起新宿鮫系列,覺得自己對這個系列好像更有感覺。
「我的工作是找出下落不明的年輕人的住址,告知委託人。而帶他們回來,並不是我的工作。」
簡單的工作原則,帶出整本書的風格,書裡沒有大事件、大案件,也沒有大廝殺、沒有太深沈的勾心鬥角,作者在寫這本書時雖然才二十出頭,但冷冽的筆調已躍於紙上,氣氛感覺上是灰濛濛的,卻一點都不生硬,可以感受到一股灰調的暖意。
寵物先生在推薦序裡提到當時的大澤在昌筆力未足,卻仍有未熟的魅力,其實我不太認同。我覺得那時候的他比較欠缺的可能是架構大事件的信心,相對地特別在人物個性與文字風格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處女作經常會予人先入為主的「未熟感」,但一位後來成名的大作家,真正最有味道的作品,往往就是他的第一部作品,這種例子並不少。《感傷的街角》雖然是一篇篇的短篇集,但從頭讀到完的感覺就像在深夜裡聽著爵士、啜飲著加水威士忌,雖然灰冷,卻又讓人意猶未盡。
作者後來的作品,更優秀、出色的很多,但總覺得這本書最夠味,我一點都不覺得當時的他是筆力不足的。
「我的工作是找出下落不明的年輕人的住址,告知委託人。而帶他們回來,並不是我的工作。」
簡單的工作原則,帶出整本書的風格,書裡沒有大事件、大案件,也沒有大廝殺、沒有太深沈的勾心鬥角,作者在寫這本書時雖然才二十出頭,但冷冽的筆調已躍於紙上,氣氛感覺上是灰濛濛的,卻一點都不生硬,可以感受到一股灰調的暖意。
寵物先生在推薦序裡提到當時的大澤在昌筆力未足,卻仍有未熟的魅力,其實我不太認同。我覺得那時候的他比較欠缺的可能是架構大事件的信心,相對地特別在人物個性與文字風格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處女作經常會予人先入為主的「未熟感」,但一位後來成名的大作家,真正最有味道的作品,往往就是他的第一部作品,這種例子並不少。《感傷的街角》雖然是一篇篇的短篇集,但從頭讀到完的感覺就像在深夜裡聽著爵士、啜飲著加水威士忌,雖然灰冷,卻又讓人意猶未盡。
作者後來的作品,更優秀、出色的很多,但總覺得這本書最夠味,我一點都不覺得當時的他是筆力不足的。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鉛字的眉批
最近找到了一本舊書─
詩人馮至的散文集《山水》
翻開書
在好幾篇文章的後頭都看到了自己當年用鉛筆寫下的眉批
隨便挑個一段好了…
「我想,人生與藝術觀是一體兩面的,
正如一個人思想行為的轉變,由萬物
操控自己到不為物役的階段…然後驀
然回首一切一切,似曾相識的。」
再讀一次作者這段《賽納河畔無名少女》的原文
覺得自己寫的這段眉批有點可笑
翻到書尾
發現當年蓋下的書章
還有「1989」這個數字
嘖嘖…
果然有夠生澀
再仔細研究一下書本頭尾
當年大雁出版社「經典系列」的第二集
發行人是作家簡媜
手上這本是初版
封面用松華紙
內文用海月紙
只印二千冊
馮至的書
在市面上應該是很難找到了吧
至少繁體中文的書都絕版了才對
這本書應該蠻值錢的
只不過
書裡有一些鉛筆寫的眉批
雖然用橡皮擦一擦就沒了
而且只是幾句呆呆的話
但還是無價的
詩人馮至的散文集《山水》
翻開書
在好幾篇文章的後頭都看到了自己當年用鉛筆寫下的眉批
隨便挑個一段好了…
「我想,人生與藝術觀是一體兩面的,
正如一個人思想行為的轉變,由萬物
操控自己到不為物役的階段…然後驀
然回首一切一切,似曾相識的。」
再讀一次作者這段《賽納河畔無名少女》的原文
覺得自己寫的這段眉批有點可笑
翻到書尾
發現當年蓋下的書章
還有「1989」這個數字
嘖嘖…
果然有夠生澀
再仔細研究一下書本頭尾
當年大雁出版社「經典系列」的第二集
發行人是作家簡媜
手上這本是初版
封面用松華紙
內文用海月紙
只印二千冊
馮至的書
在市面上應該是很難找到了吧
至少繁體中文的書都絕版了才對
這本書應該蠻值錢的
只不過
書裡有一些鉛筆寫的眉批
雖然用橡皮擦一擦就沒了
而且只是幾句呆呆的話
但還是無價的
田中芳樹《天竺熱風錄》
很可惜,這本書的翻譯遜了一些。
對王玄策這個人當然完全不熟,上網查了一下,「一人滅一國」的故事似乎為人所津津樂道,百度百科裡對於王玄策在天竺立下戰功的描寫,與這本書有些出入,而是提到竄奪王位的阿祖那兵敗後自東天竺求得援兵,結果再敗給王玄策,但書裡的東天竺王尸鳩摩卻是直接率兩萬兵來援助王玄策。
田中先生從想寫王玄策到整本書完成,足足有二十年,雖然不知道他考證做得如何,但他能夠成這個連華文都找不到的歷史小說,的確是相當不容易的。
對王玄策這個人當然完全不熟,上網查了一下,「一人滅一國」的故事似乎為人所津津樂道,百度百科裡對於王玄策在天竺立下戰功的描寫,與這本書有些出入,而是提到竄奪王位的阿祖那兵敗後自東天竺求得援兵,結果再敗給王玄策,但書裡的東天竺王尸鳩摩卻是直接率兩萬兵來援助王玄策。
田中先生從想寫王玄策到整本書完成,足足有二十年,雖然不知道他考證做得如何,但他能夠成這個連華文都找不到的歷史小說,的確是相當不容易的。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大澤在昌《毒猿.新宿鮫Ⅱ》
*** 這個評論內容提到部份劇情! ***
在我的記憶中,日系小說裡,對台灣黑道著墨最多的,除了馳星周那本描寫台灣職棒賭博的《夜光虫》之外,就是這本新宿鮫系列的第二部了。
讀完第一部的《新宿鮫》,再讀這本《毒猿》,真得有種暢快淋漓的感覺,對於台灣與日本之間黑道、警察的關聯,我不了解,所以也無法置喙,但以寫實面來看,這個故事的確很容易讓人血脈張、有如置身其中。
大澤在昌擅長的是冷硬派的警探小說,新宿鮫系列更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但《毒猿》這個故事一點都不冷,書裡處處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鮫島與郭榮民的相知相惜、毒猿燃燒生命貫徹到底的意志、郭榮民與毒猿複雜的昔日同僚之情、還有奈美與毒猿堅守的真情,鮫島、郭、毒猿和奈美,全都是有血有肉的真情之人。
書裡對台、日因為歷史淵源所演生出來的社會關係著墨不少,也提到了台灣在「一清專案」之後到中國大陸開放,逐漸轉型且敗壞的治安問題,極度地寫實,但字裡行間完全沒有貶損台灣的味道,反而對郭警官與殺手毒猿的角色設定上,多少會讓日本讀者對台灣的印象加深、甚至加分。
台灣來的警察與殺手,最後終究是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但在短短的這一集,就已經足夠讓人覺得驚艷了。
很喜歡書的最後一頁,「她開始想像台灣的海,南邊島嶼的海。曬得黝黑的孩子,跳進蔚藍的大海中捉魚。她將深深烙印在自己眼中楊年輕時的長相,重疊在這孩子身上。」
這真是一本感人肺腑、讓人熱血沸騰的冷硬派小說。
讀完第一部的《新宿鮫》,再讀這本《毒猿》,真得有種暢快淋漓的感覺,對於台灣與日本之間黑道、警察的關聯,我不了解,所以也無法置喙,但以寫實面來看,這個故事的確很容易讓人血脈張、有如置身其中。
大澤在昌擅長的是冷硬派的警探小說,新宿鮫系列更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但《毒猿》這個故事一點都不冷,書裡處處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鮫島與郭榮民的相知相惜、毒猿燃燒生命貫徹到底的意志、郭榮民與毒猿複雜的昔日同僚之情、還有奈美與毒猿堅守的真情,鮫島、郭、毒猿和奈美,全都是有血有肉的真情之人。
書裡對台、日因為歷史淵源所演生出來的社會關係著墨不少,也提到了台灣在「一清專案」之後到中國大陸開放,逐漸轉型且敗壞的治安問題,極度地寫實,但字裡行間完全沒有貶損台灣的味道,反而對郭警官與殺手毒猿的角色設定上,多少會讓日本讀者對台灣的印象加深、甚至加分。
台灣來的警察與殺手,最後終究是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但在短短的這一集,就已經足夠讓人覺得驚艷了。
很喜歡書的最後一頁,「她開始想像台灣的海,南邊島嶼的海。曬得黝黑的孩子,跳進蔚藍的大海中捉魚。她將深深烙印在自己眼中楊年輕時的長相,重疊在這孩子身上。」
這真是一本感人肺腑、讓人熱血沸騰的冷硬派小說。
心痛的感覺
深夜一不小心聽到「心痛的感覺」
最先想到的不是主唱者蘇芮
而是詞曲創作者邰肇政
印象很深的是
這首歌是在她當年還在唸大學時
因為跟男友吵架
心情惡劣
在搭乘公車的半小時裡
匆匆地完成的
這個故事
在我還是大學生時在報章雜誌中讀到
就一直記在腦海裡
不是佩服這位創作才女有多厲害
只是覺得人的感情真是微妙
時而豐沛得無法自抑
卻又經常空盪得讓你無所適從
當年的大學生
聽到這首歌總是惆悵
只是對感情一知半解又平平淡淡的
很難真正會有心痛的感覺
但現在這個世故的社會人
再次聽到蘇芮滄桑、孤獨的歌聲
想到邰肇政當年創作的心情
還有這些年來讓人難忘的故事
心裡總不免抽痛
痛得感覺
卻也讓人覺得活過了
最先想到的不是主唱者蘇芮
而是詞曲創作者邰肇政
印象很深的是
這首歌是在她當年還在唸大學時
因為跟男友吵架
心情惡劣
在搭乘公車的半小時裡
匆匆地完成的
這個故事
在我還是大學生時在報章雜誌中讀到
就一直記在腦海裡
不是佩服這位創作才女有多厲害
只是覺得人的感情真是微妙
時而豐沛得無法自抑
卻又經常空盪得讓你無所適從
當年的大學生
聽到這首歌總是惆悵
只是對感情一知半解又平平淡淡的
很難真正會有心痛的感覺
但現在這個世故的社會人
再次聽到蘇芮滄桑、孤獨的歌聲
想到邰肇政當年創作的心情
還有這些年來讓人難忘的故事
心裡總不免抽痛
痛得感覺
卻也讓人覺得活過了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韓寒《三重門》
好奇地翻起韓寒的成名作,對於一開始的不習慣稍加抵抗之後,總算一氣呵成地看完,我可以大致體會為什麼這部作品會為中國帶來那麼大的影響,但也覺得這部小說如果是在台灣或香港,能引起的共鳴恐怕很有限。
不過,這話說得有點多餘,如果少年韓寒的成長環境是在港台,寫出來的應該是另外一本小說吧~(笑)
小說本身有著太多少年說愁的滋味,蠻多地方其實太過於強說詞了。
但無論如何,當年才十七歲的韓寒,說故事的能力的確是不錯的,這毫無疑問地是一本自傳式的小說,書中裡的大部分情節即便不是發生在作者自已身上,也應該是出現在周遭的人物身上,敘事的方式不算成熟,但是有自己的味道,難能可貴的是,書裡那些所謂「批判」、「反動」的字眼或暗譽,其實並沒有太刻意,能夠很自然地寫出來,還蠻佩服他的勇氣、還有早熟。
我一直覺得不應該用文采、天才來形容韓寒,也不必刻意用作家等身分來套在他身上,他的行為模式與文風不適用在「文人」、「時勢批評家」和「文化批判者」等身分,真要說所謂的個人風格,就只要做好「韓寒」這個人就好,他已經創造出一個中國前所未有的人物與伴隨而來的新文化,其他就不必計較得太多了。
對於外來的反彈力量,韓寒還是太過著力了,他其實只要繼續說自己想說的話就好。
不過,這話說得有點多餘,如果少年韓寒的成長環境是在港台,寫出來的應該是另外一本小說吧~(笑)
小說本身有著太多少年說愁的滋味,蠻多地方其實太過於強說詞了。
但無論如何,當年才十七歲的韓寒,說故事的能力的確是不錯的,這毫無疑問地是一本自傳式的小說,書中裡的大部分情節即便不是發生在作者自已身上,也應該是出現在周遭的人物身上,敘事的方式不算成熟,但是有自己的味道,難能可貴的是,書裡那些所謂「批判」、「反動」的字眼或暗譽,其實並沒有太刻意,能夠很自然地寫出來,還蠻佩服他的勇氣、還有早熟。
我一直覺得不應該用文采、天才來形容韓寒,也不必刻意用作家等身分來套在他身上,他的行為模式與文風不適用在「文人」、「時勢批評家」和「文化批判者」等身分,真要說所謂的個人風格,就只要做好「韓寒」這個人就好,他已經創造出一個中國前所未有的人物與伴隨而來的新文化,其他就不必計較得太多了。
對於外來的反彈力量,韓寒還是太過著力了,他其實只要繼續說自己想說的話就好。
少年愁
因為想看菊地凜子
本來想再復習一下《挪威的森林》
然後買票去看電影的
沒想到意外地一口氣先把韓寒的《三重門》看完
神奇的是
雖然我並不滿意
應該說很不滿意他在十七歲寫的作品
但這本書卻有魅力吸引我快快讀完
書裡的故事處處壓抑
文字卻完全解放
在那個封閉的環境裡
造成震撼可想而知
十七歲的少年在寫書前
似乎是不識愁滋味的
所以簡單不成熟卻有力量
本來想再復習一下《挪威的森林》
然後買票去看電影的
沒想到意外地一口氣先把韓寒的《三重門》看完
神奇的是
雖然我並不滿意
應該說很不滿意他在十七歲寫的作品
但這本書卻有魅力吸引我快快讀完
書裡的故事處處壓抑
文字卻完全解放
在那個封閉的環境裡
造成震撼可想而知
十七歲的少年在寫書前
似乎是不識愁滋味的
所以簡單不成熟卻有力量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小峰元《阿基米德借刀殺人》
坦白說,並不喜歡這個故事,但書裡無論詭計或是背後所要闡述的意思,都很明確、完整,還算是一部好作品。
相信會有不少人有想同的念頭,對書中這幾位高中生有種「不愉快」的感覺,覺得好像格格不入的樣子,要找答案的話,我只想說:這是作者的設定問題。
這些高中生有沒有這麼早熟?有沒有這麼聰明?有沒有對於做這些事情感到如此理所當然?而旁邊的大人對他們的行為似乎又沒有那麼訝異、震驚?
當然啦!全日本高中生這麼多,光是高校棒球隊都可以組四千隊了,要說出現幾個「怪胎」並不讓人意外,但這些「怪胎」包括死去的女學生在內,全都湊在一起就很奇怪了,這不是近朱者赤的問題,而且他們都有多少那種奇怪和扭曲的個性。
我不敢說作者的設定是不對的,但我覺得是不現實的,覺得為了成全詭計、讓小說更好看,就刻意設計成這樣,總覺得是一件很怪的事。
這是一篇精彩的故事沒錯,但說穿了,不過是一群高中生在胡鬧、然後連累大人,接著連警察都覺得理所當然,最多搖搖頭覺得無奈而已...
相信會有不少人有想同的念頭,對書中這幾位高中生有種「不愉快」的感覺,覺得好像格格不入的樣子,要找答案的話,我只想說:這是作者的設定問題。
這些高中生有沒有這麼早熟?有沒有這麼聰明?有沒有對於做這些事情感到如此理所當然?而旁邊的大人對他們的行為似乎又沒有那麼訝異、震驚?
當然啦!全日本高中生這麼多,光是高校棒球隊都可以組四千隊了,要說出現幾個「怪胎」並不讓人意外,但這些「怪胎」包括死去的女學生在內,全都湊在一起就很奇怪了,這不是近朱者赤的問題,而且他們都有多少那種奇怪和扭曲的個性。
我不敢說作者的設定是不對的,但我覺得是不現實的,覺得為了成全詭計、讓小說更好看,就刻意設計成這樣,總覺得是一件很怪的事。
這是一篇精彩的故事沒錯,但說穿了,不過是一群高中生在胡鬧、然後連累大人,接著連警察都覺得理所當然,最多搖搖頭覺得無奈而已...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紙牌的秘密
整理舊書時
發現Jostein Gaarder的《紙牌的秘密》
想起一件往事
不記得多久以前了 還在某一家報社上班時
那時候得經常到中南部出差
印象中有一次在高雄
本來只有一位男同事跟我同行
但另一位女同事跟他是情侶
索性就趁著休假跟來了
旅行袋裡總是裝著超過自己需要的東西
這是多年來永遠改不掉的毛病
那時候袋裡就有一本《紙牌的秘密》
翻開袋子找東西 順便整理一下
女同事瞄了一眼 說:「給我看你帶了什麼書。」
我把書拿起來秀給她看 正準備遞過去
她說:「我就知道你最愛看這些有的沒的。」
我楞了一下 清楚對方誤會了
我好像告訴過他們自己以前曾經是橋牌校隊
還有愛打遊樂器 喜歡不少”不務正業”的東西
我:「不是啦!這本是…」
她笑著說:「你別僥辯了。」
既然如此 就懶得解釋了
現在想起來 覺得這樣也好
而且說起來
研究紙牌 應該比研究哲學和自我本質來得容易吧
發現Jostein Gaarder的《紙牌的秘密》
想起一件往事
不記得多久以前了 還在某一家報社上班時
那時候得經常到中南部出差
印象中有一次在高雄
本來只有一位男同事跟我同行
但另一位女同事跟他是情侶
索性就趁著休假跟來了
旅行袋裡總是裝著超過自己需要的東西
這是多年來永遠改不掉的毛病
那時候袋裡就有一本《紙牌的秘密》
翻開袋子找東西 順便整理一下
女同事瞄了一眼 說:「給我看你帶了什麼書。」
我把書拿起來秀給她看 正準備遞過去
她說:「我就知道你最愛看這些有的沒的。」
我楞了一下 清楚對方誤會了
我好像告訴過他們自己以前曾經是橋牌校隊
還有愛打遊樂器 喜歡不少”不務正業”的東西
我:「不是啦!這本是…」
她笑著說:「你別僥辯了。」
既然如此 就懶得解釋了
現在想起來 覺得這樣也好
而且說起來
研究紙牌 應該比研究哲學和自我本質來得容易吧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菊地明《坂本龍馬的夢與冒險》
歷史是無法切割的,但卻可以透過各個片段來組合成一個整體,讓後來的人們穿越時空,來了解時代的意義、以及使命。
作者將龍馬,以及龍馬周遭各式各樣的風雲人物,用敘事、流水帳的方式湊成一個概括的大歷史,將這個扭轉日本命運的重要段落,以最精簡的方式表達出來,相當俐落。
比較讓人驚喜的是,在敘事的過程中,一旦「卡關」,便透過一些相關人物所留下來的書信、日記或著作來釋疑,即便仍找不到確實的答案,至少也推敲出最有可能的答案。
很棒的想法,這本書很適合當成教科書。
作者將龍馬,以及龍馬周遭各式各樣的風雲人物,用敘事、流水帳的方式湊成一個概括的大歷史,將這個扭轉日本命運的重要段落,以最精簡的方式表達出來,相當俐落。
比較讓人驚喜的是,在敘事的過程中,一旦「卡關」,便透過一些相關人物所留下來的書信、日記或著作來釋疑,即便仍找不到確實的答案,至少也推敲出最有可能的答案。
很棒的想法,這本書很適合當成教科書。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道尾秀介《鼠男》
看推理小說最大的樂趣就是被騙,這本書可以讓你被騙好幾次,的確十分過癮。
想必很多人在看書時經常會有一種感覺:明明知道現在看到的敘述很可能不是事實,但在情感上卻自然而然地覺得就是那樣子。
《鼠男》就是這樣子,會讓你不自由主地被騙,但作者其實並沒有用太多敘述上的詭計,而是運用文字的結構來鋪陳,讓讀者自動掉入陷井裡,文字的平衡感也處理得很好,不至於譁眾取寵。
故事讓現在與23年前的事件交錯著,兩段時空裡都有幾次轉折,最近看過不少這樣的故事,東野圭吾的《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就是其中之一,但比起來,《鼠男》絕對不遜色,而且兩段故事的轉折始終相呼應,完成度更高。
就像書裡所說:「原來我們看到的都是鼠男。」的確如此,到底看到的是老鼠還是男人?被表相所迷惑的何止是看書的我們,現實生活中,這種例子不是比比皆是嗎?
想必很多人在看書時經常會有一種感覺:明明知道現在看到的敘述很可能不是事實,但在情感上卻自然而然地覺得就是那樣子。
《鼠男》就是這樣子,會讓你不自由主地被騙,但作者其實並沒有用太多敘述上的詭計,而是運用文字的結構來鋪陳,讓讀者自動掉入陷井裡,文字的平衡感也處理得很好,不至於譁眾取寵。
故事讓現在與23年前的事件交錯著,兩段時空裡都有幾次轉折,最近看過不少這樣的故事,東野圭吾的《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就是其中之一,但比起來,《鼠男》絕對不遜色,而且兩段故事的轉折始終相呼應,完成度更高。
就像書裡所說:「原來我們看到的都是鼠男。」的確如此,到底看到的是老鼠還是男人?被表相所迷惑的何止是看書的我們,現實生活中,這種例子不是比比皆是嗎?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連城三紀彥《一朵桔梗花》
這本書會那麼好看,得感謝鍾肇政先生,他的翻譯實在出色、動人心弦。
五個故事,篇篇都以花為題,全都以花來隱喻女性,從綻放、凋零到枯萎,每個逝世的女子都留下自己最美的一面...這本書,實得美得不像是一本推理小說。
關於故事的篇章,原本非並以花為題,像是最後一篇的《菖蒲之舟》本來是《忘川殉情》,但總覺得林白出版社當年做這樣的企劃,反而是一種對作者的尊敬。
我實在想不出以後有誰能夠寫出這樣的小說了。北村薰一樣有濃濃的文學氣息,但他的文學推理也有很大的成分是在「說理」與「推論」,不像連城三紀彥這五則短篇裡,將純文學自然投射在字裡行間的故事情節和角色個性上,自然地塑造成一個「花語」,不必解釋太多,就可以有所感受。
更讓人意外的是,謎底揭曉時,都有十足的意外性,而這些意外性,卻也沒有被前面耽美的文字給模糊掉,而是自然而然地導向那唯一的答案。
無怪忽鍾肇政先生說他寫不出這樣的小說,我覺得除了作者本人,再也沒人能寫出這樣的故事了。
五個故事,篇篇都以花為題,全都以花來隱喻女性,從綻放、凋零到枯萎,每個逝世的女子都留下自己最美的一面...這本書,實得美得不像是一本推理小說。
關於故事的篇章,原本非並以花為題,像是最後一篇的《菖蒲之舟》本來是《忘川殉情》,但總覺得林白出版社當年做這樣的企劃,反而是一種對作者的尊敬。
我實在想不出以後有誰能夠寫出這樣的小說了。北村薰一樣有濃濃的文學氣息,但他的文學推理也有很大的成分是在「說理」與「推論」,不像連城三紀彥這五則短篇裡,將純文學自然投射在字裡行間的故事情節和角色個性上,自然地塑造成一個「花語」,不必解釋太多,就可以有所感受。
更讓人意外的是,謎底揭曉時,都有十足的意外性,而這些意外性,卻也沒有被前面耽美的文字給模糊掉,而是自然而然地導向那唯一的答案。
無怪忽鍾肇政先生說他寫不出這樣的小說,我覺得除了作者本人,再也沒人能寫出這樣的故事了。
田中芳樹《風翔萬里》
這本書是田中芳樹第一部以中國歷史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整體水準還是不錯,可讀性頗高,但總覺得主題並不明確,故事的主軸到底是花木蘭?還是隋末唐初的動亂?
木蘭從軍的故事版本很多,這個幾乎確定是虛構的故事,我還是覺得將時空背景設定在南北朝會好一些,這段歷史本來就比較錯綜複雜些,要讓木蘭的故事合理化,應該是比較說得過去的。
隋唐的交接點是中國大歷史很重要的一環,說得認真點,甚至還是世界歷史上很重要的幾十年,作者如果想要把這段歷史介紹給日本讀者,應該有更多更適合的材料,把花木蘭套進來,會模糊焦點,會搞不清楚到底想寫的是史實?還是虛構的故事。
木蘭的故事是很有魅力的,但如果要用來演繹歷史、或藉此來反省歷史所帶來的教訓,就太過沈重了...
木蘭從軍的故事版本很多,這個幾乎確定是虛構的故事,我還是覺得將時空背景設定在南北朝會好一些,這段歷史本來就比較錯綜複雜些,要讓木蘭的故事合理化,應該是比較說得過去的。
隋唐的交接點是中國大歷史很重要的一環,說得認真點,甚至還是世界歷史上很重要的幾十年,作者如果想要把這段歷史介紹給日本讀者,應該有更多更適合的材料,把花木蘭套進來,會模糊焦點,會搞不清楚到底想寫的是史實?還是虛構的故事。
木蘭的故事是很有魅力的,但如果要用來演繹歷史、或藉此來反省歷史所帶來的教訓,就太過沈重了...
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吉田修一《惡人》
場景、時空的不斷切換,不再是閱讀上的障礙,反而更讓人緊張得喘不氣來,描寫人心疏離與是非善惡的題材本來是嚴肅的,但作者硬是讓人置身電影院般、正在欣賞一齣扣人心弦的好戲。
看完《惡人》,終於知道這本書為什麼那麼受歡迎。每個人都有孤單的時候、也有無所適從的時候,主角祐一從小被母親拋棄所產生的疏離感,讓他在長大後一直透過自己所儘知的方式來尋找幸福,網路交友、援交、色情按摩,他終究只能用這些方法來尋找幸福,多麼悲哀啊...
但想想...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尋找幸福的方法又好到那裡去了?更多的應該像是故事裡的增尾那樣,只以自己的價值觀來過日子、不斷地否認別人,雖然增尾最後是「沒事」了,但他真得能幸福嗎?
祐一與光代在逃亡期間的戀情,十分地感人,這應該是作者給讀者的一個「希望」吧,也許很短暫,但這的確是真正的幸福吧。
看完《惡人》,終於知道這本書為什麼那麼受歡迎。每個人都有孤單的時候、也有無所適從的時候,主角祐一從小被母親拋棄所產生的疏離感,讓他在長大後一直透過自己所儘知的方式來尋找幸福,網路交友、援交、色情按摩,他終究只能用這些方法來尋找幸福,多麼悲哀啊...
但想想...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尋找幸福的方法又好到那裡去了?更多的應該像是故事裡的增尾那樣,只以自己的價值觀來過日子、不斷地否認別人,雖然增尾最後是「沒事」了,但他真得能幸福嗎?
祐一與光代在逃亡期間的戀情,十分地感人,這應該是作者給讀者的一個「希望」吧,也許很短暫,但這的確是真正的幸福吧。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法月綸太郎《一的悲劇》
這本書應該蠻適合各式各樣的讀者,算是全面通吃的類型吧 XD
對於那些被「機車」結局與「機車」作者們欺騙太多次的「行家」來說,這本書中規中矩,劇情環環相扣,真兇應該不難在一開始就鎖定,但在書裡反覆了好幾次,基本上幾位當事人都曾經是嫌疑犯,這方面作者的功力相當深厚,細節上有一點點小瑕疵,但完全不影響故事的精彩度。
對於不常看推理小說的讀者來說,也許一開始可能會猜到真兇,但隨著故事的進行,很容易被轉移方向,最後真相大白時,還是會覺得自己被騙了吧。
對於不特定看推理小說的讀者來說,結局所帶來的無奈,一定感觸特別的深,情感上的自
私、曲解所造成的悲劇,在旁觀者看來,是多麼的無奈啊!
作者在後記中提到了Ira Levin的《死前之吻》,這本書是「第一人稱」的名作,故事氛圍有一點點像,但架構是完全不同的,《死前之吻》是相當棒、相當經典的小說,不曉得早期的出版品絕版了沒,有機會可以看一看,很棒的。
對於那些被「機車」結局與「機車」作者們欺騙太多次的「行家」來說,這本書中規中矩,劇情環環相扣,真兇應該不難在一開始就鎖定,但在書裡反覆了好幾次,基本上幾位當事人都曾經是嫌疑犯,這方面作者的功力相當深厚,細節上有一點點小瑕疵,但完全不影響故事的精彩度。
對於不常看推理小說的讀者來說,也許一開始可能會猜到真兇,但隨著故事的進行,很容易被轉移方向,最後真相大白時,還是會覺得自己被騙了吧。
對於不特定看推理小說的讀者來說,結局所帶來的無奈,一定感觸特別的深,情感上的自
私、曲解所造成的悲劇,在旁觀者看來,是多麼的無奈啊!
作者在後記中提到了Ira Levin的《死前之吻》,這本書是「第一人稱」的名作,故事氛圍有一點點像,但架構是完全不同的,《死前之吻》是相當棒、相當經典的小說,不曉得早期的出版品絕版了沒,有機會可以看一看,很棒的。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東野圭吾《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
整本書看完,一直在想,作者所謂的「平行世界」是什麼意思?是故事一開始中,男、女主角永遠在兩條平行、不同的列車上交錯?還是故事以兩個不同的時空來展開的模式?這樣的話,故事的兩條一直平行的線,到最後是否真的交錯在一起了呢?
這本書有一點點《秘密》的味道,結尾同樣讓人感到十分感傷,但其實故事架構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猜大概是東野的說故事能力再加上同樣的不可思議的設定,讓我覺得有一點點像吧。
兩個場景互相交錯的寫法,對東野來說不算新鮮,這個故事最出色的是人心的描寫,兩個時空裡、兩男一女的情感糾葛,在真相大白時,讀者才能真正地了解到作者為這三個角色的賦予的人格特質、還有心裡真正的想法。
這當然還是一本推理小說,但推理的卻是人心。
這本書有一點點《秘密》的味道,結尾同樣讓人感到十分感傷,但其實故事架構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猜大概是東野的說故事能力再加上同樣的不可思議的設定,讓我覺得有一點點像吧。
兩個場景互相交錯的寫法,對東野來說不算新鮮,這個故事最出色的是人心的描寫,兩個時空裡、兩男一女的情感糾葛,在真相大白時,讀者才能真正地了解到作者為這三個角色的賦予的人格特質、還有心裡真正的想法。
這當然還是一本推理小說,但推理的卻是人心。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田中芳樹《海嘯》
要找到亡宋的通俗歷史故事並不容易,田中芳樹提供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與《銀英傳》和《亞爾斯蘭戰記》這些架空歷史故事比起來,作者在書寫史實的時候,想必是輕鬆得多吧?這並非是說他在偷懶,而是要寫《銀英傳》這種題材實在是太過累人了,不只是要架構整個時空、塑造各種不同個性的角色,經常還得以自問自答的方式來說明這個龐大架構下的歷史觀感,而這些歷史觀感,又勢必是人類歷史所遺留下來的痕跡。
在書寫史實故事時,似乎就不必這麼麻煩了,只要能搜集到足夠的資料,應該就足夠串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吧.....嗯,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歷史何其寬廣,要在過去的某個階段將人、事、物的片段湊齊,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如此一來,說故事的人必須自己設法將拼圖補完,虛構、杜撰和誤解往往就發生在這個步驟。
有良心的歷史書作家,會盡量讓故事接近百分之百的真實,不然就只有擺明自己想寫的所謂的「小說」吧。這部分田中芳樹就表現得不錯,不管是《奔流》、《紅塵》還是《海嘯》,能夠在「盡量符合史實」的前提下,將故事說得如此生動,相當難得啊。
與《銀英傳》和《亞爾斯蘭戰記》這些架空歷史故事比起來,作者在書寫史實的時候,想必是輕鬆得多吧?這並非是說他在偷懶,而是要寫《銀英傳》這種題材實在是太過累人了,不只是要架構整個時空、塑造各種不同個性的角色,經常還得以自問自答的方式來說明這個龐大架構下的歷史觀感,而這些歷史觀感,又勢必是人類歷史所遺留下來的痕跡。
在書寫史實故事時,似乎就不必這麼麻煩了,只要能搜集到足夠的資料,應該就足夠串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吧.....嗯,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歷史何其寬廣,要在過去的某個階段將人、事、物的片段湊齊,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如此一來,說故事的人必須自己設法將拼圖補完,虛構、杜撰和誤解往往就發生在這個步驟。
有良心的歷史書作家,會盡量讓故事接近百分之百的真實,不然就只有擺明自己想寫的所謂的「小說」吧。這部分田中芳樹就表現得不錯,不管是《奔流》、《紅塵》還是《海嘯》,能夠在「盡量符合史實」的前提下,將故事說得如此生動,相當難得啊。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換季
轉角開了家新的7-11
我停了下來 卻不走進那在午夜依然燈火通明的門市裡
只在門前不遠的攤子前佇足
「很久沒看到你了。」 阿婆這麼說
的確 至少半年沒來了吧
阿婆夏天賣木瓜牛奶、還有一些果汁類的冰品
冬天改賣熱熱的甜品
最近才剛剛「換季」 不喜歡那些「冰品」的我自然久久沒來捧場了
「燒仙草,我要蓮子、薏仁,還有QQ…」 我說
突然瞥見攤子前的招牌 有了意外的發現
「現在也賣麻辣臭豆腐啊?」
「對啊!有空試試看。」
「兩包花生,對吧?我還記得喔」
結帳離開時 己過了午夜十二點
天氣濕濕涼涼的 但心頭卻是暖暖的
我停了下來 卻不走進那在午夜依然燈火通明的門市裡
只在門前不遠的攤子前佇足
「很久沒看到你了。」 阿婆這麼說
的確 至少半年沒來了吧
阿婆夏天賣木瓜牛奶、還有一些果汁類的冰品
冬天改賣熱熱的甜品
最近才剛剛「換季」 不喜歡那些「冰品」的我自然久久沒來捧場了
「燒仙草,我要蓮子、薏仁,還有QQ…」 我說
突然瞥見攤子前的招牌 有了意外的發現
「現在也賣麻辣臭豆腐啊?」
「對啊!有空試試看。」
「兩包花生,對吧?我還記得喔」
結帳離開時 己過了午夜十二點
天氣濕濕涼涼的 但心頭卻是暖暖的
西村京太郎《天使的傷痕》
作者早期作品中兼顧本格與社會推理的得獎之作,嚴格說起來,事件結構並不是十分地完整,但想要表達的想法卻很清楚,尤其「天使」的意義一直到最後才揭曉,社會關懷所占的比重並不是那麼多,卻還是讓人印象深刻。
西村京太郎的的名作相當多,其中當然不乏可以一氣呵成地看完的「好看」作品,這本書雖然寫得早,但絕不遜色,看完了,都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西村京太郎的的名作相當多,其中當然不乏可以一氣呵成地看完的「好看」作品,這本書雖然寫得早,但絕不遜色,看完了,都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東野圭吾《我殺了他》
要談這本書,沒有爆雷應該是不可能的吧。
東野圭吾本來就夠賤了,但這本書賤到讓人想殺了他!居然讓讀者自己想答案、猜兇手,在另一本加賀恭一郎系列《誰殺了她》似乎也是如此。
在所謂的「解答篇」中,同樣沒直接點出兇手是誰,只是又多了一點線索,東野自己好像一直沒有公布正確答案,但根據日本大多數評論家與出版社的推論,應該是駿河直之。
可以確定的是,三位嫌疑人都有殺意,而且也都動了殺人的念頭,但我覺得神林貴弘的殺意似乎不足夠到真正去執行殺人動作,而且「支持」他成為兇子的線索似乎也比較少。
獨步似乎也有意出版這本書的中譯本,建議可以找幾位專家來寫「解答篇」,附在原著小說的最後,讓讀者參考一下。
東野圭吾本來就夠賤了,但這本書賤到讓人想殺了他!居然讓讀者自己想答案、猜兇手,在另一本加賀恭一郎系列《誰殺了她》似乎也是如此。
在所謂的「解答篇」中,同樣沒直接點出兇手是誰,只是又多了一點線索,東野自己好像一直沒有公布正確答案,但根據日本大多數評論家與出版社的推論,應該是駿河直之。
可以確定的是,三位嫌疑人都有殺意,而且也都動了殺人的念頭,但我覺得神林貴弘的殺意似乎不足夠到真正去執行殺人動作,而且「支持」他成為兇子的線索似乎也比較少。
獨步似乎也有意出版這本書的中譯本,建議可以找幾位專家來寫「解答篇」,附在原著小說的最後,讓讀者參考一下。
《池上遼一近代日本文學作品選》
池上遼一挑選的五部作品中,唯一知道的大概只有芥川龍之介的《地獄變》吧,不過這樣也好,可以原原本本地體會池上想要表達的東西,不被原住所匡住。
以畫師為題材的《地獄變》會被擺在第一篇,我想應該跟作者自己也是個畫者有關,對畫者來說,自己的作品到底是什麼?真要赤裸裸地將自己想要畫的東西畫出來,也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吧,但心底要有所保留的話,對真正負責的創作者來說,往往又是一件無法容忍的事。
作者自己說,他選的都是耽美、幻想的題材,其實訴說的全都是人性的慾念,池上的畫風的確很適合男女情慾、以及名利的妄念。
再看一次,依然覺得是很棒的作品!
以畫師為題材的《地獄變》會被擺在第一篇,我想應該跟作者自己也是個畫者有關,對畫者來說,自己的作品到底是什麼?真要赤裸裸地將自己想要畫的東西畫出來,也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吧,但心底要有所保留的話,對真正負責的創作者來說,往往又是一件無法容忍的事。
作者自己說,他選的都是耽美、幻想的題材,其實訴說的全都是人性的慾念,池上的畫風的確很適合男女情慾、以及名利的妄念。
再看一次,依然覺得是很棒的作品!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奧田英朗《東京物語》
看完這本書,我很羨慕作者能夠用這種似乎不是太沈重的方式,來描敘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故事。(故事讀起來很輕鬆,但說不定作者寫起書來比我們想像中地沈重)
奧田英朗講的不一定是自己的故事,但肯定是他成長過程中的體驗,不然不可能寫得如此深刻、還有那麼地貼近人心,這會讓人想起當年、但又感嘆自己好像很難把自己的故事寫出來。
《東京物語》有很深的時代感,在主角離鄉背景來到東京這個大都會、到即將步入三十歲這個不上不下的關卡之間,那個劇烈變化的年代,我們從約翰藍儂被刺殺看到柏林圍牆倒塌,但感嘆的似乎不是這「大」時代的轉變,而是這些年來屬於自己的「小」時代的遠去、那些記憶的一去不回。
我可以回想起當年用雙卡錄音機將喜歡的抒情歌拷貝給女孩子的青澀回憶,當年在高雄聽live band演唱"Light My Fire"的震撼也還在,對於工作、抱負的熱情從強烈、平淡、消極到再找回樂趣的過程,其中的點點滴滴,三不五時都會出現在腦海中。
但是,我有辦法把這些屬於自己的故事寫出來嗎?應該說,我會不會連要說出來都不容易辦到呢?
奧田英朗講的不一定是自己的故事,但肯定是他成長過程中的體驗,不然不可能寫得如此深刻、還有那麼地貼近人心,這會讓人想起當年、但又感嘆自己好像很難把自己的故事寫出來。
《東京物語》有很深的時代感,在主角離鄉背景來到東京這個大都會、到即將步入三十歲這個不上不下的關卡之間,那個劇烈變化的年代,我們從約翰藍儂被刺殺看到柏林圍牆倒塌,但感嘆的似乎不是這「大」時代的轉變,而是這些年來屬於自己的「小」時代的遠去、那些記憶的一去不回。
我可以回想起當年用雙卡錄音機將喜歡的抒情歌拷貝給女孩子的青澀回憶,當年在高雄聽live band演唱"Light My Fire"的震撼也還在,對於工作、抱負的熱情從強烈、平淡、消極到再找回樂趣的過程,其中的點點滴滴,三不五時都會出現在腦海中。
但是,我有辦法把這些屬於自己的故事寫出來嗎?應該說,我會不會連要說出來都不容易辦到呢?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伊坂幸太郎《MODERN TIMES》
很精彩的故事,但我不得不說,這恐怕不是個不悉伊坂幸太郎的讀者能夠接受的故事。
做為《魔王》的延續,《MODERN TIMES》完整得多了,前者的故事架構其實不太明確,有點所謂的前傳的味道,後者的故事枝幹完整,甚至擴散得讓人有點難以消化。
伊坂的確寫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字味道,我感覺得出他還是多多少少受到了村上春樹的影響,那種跳脫一般化的感覺十分之強烈,但是他寫出來的比村上更加社會化、有更多時代感,給人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
從《魔王》、《GOLDEN SLUMBERS》到《MODERN TIMES》,伊坂的視野又跟之前的他完全不同,現在是完完全全的社會派小說,但是他又與傳統的社會派大師松本清張、森村誠一等人完全不同,伊坂在解構社會因素時,不只是將時代、環境的元素切入,還把人類社會的變革加了進去,也就是說因應科技的進步、數位化,以及因這些所衍生出來迥異於過往的人際關係,都考慮進去了。
簡單地說,就是把社會派的概念從2D變成3D了,但這並非代表伊坂就超越了那些社會派大師,畢竟時代不同嘛,但以這個年代來看,我還沒見過能像他那樣將這種概念發揮得那麼好的。
既然3D化了,文字的結構勢必也變得更加「活潑」,在這本書裡,到處都有梗、有暗號、有
謎題,由文字所組成的,那怕只是一個字、一句詞、或一段話,可能都別有意含,一下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漏掉一些訊息。
可以的話,這本書最好是一次、一氣呵成地看完。
做為《魔王》的延續,《MODERN TIMES》完整得多了,前者的故事架構其實不太明確,有點所謂的前傳的味道,後者的故事枝幹完整,甚至擴散得讓人有點難以消化。
伊坂的確寫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字味道,我感覺得出他還是多多少少受到了村上春樹的影響,那種跳脫一般化的感覺十分之強烈,但是他寫出來的比村上更加社會化、有更多時代感,給人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
從《魔王》、《GOLDEN SLUMBERS》到《MODERN TIMES》,伊坂的視野又跟之前的他完全不同,現在是完完全全的社會派小說,但是他又與傳統的社會派大師松本清張、森村誠一等人完全不同,伊坂在解構社會因素時,不只是將時代、環境的元素切入,還把人類社會的變革加了進去,也就是說因應科技的進步、數位化,以及因這些所衍生出來迥異於過往的人際關係,都考慮進去了。
簡單地說,就是把社會派的概念從2D變成3D了,但這並非代表伊坂就超越了那些社會派大師,畢竟時代不同嘛,但以這個年代來看,我還沒見過能像他那樣將這種概念發揮得那麼好的。
既然3D化了,文字的結構勢必也變得更加「活潑」,在這本書裡,到處都有梗、有暗號、有
謎題,由文字所組成的,那怕只是一個字、一句詞、或一段話,可能都別有意含,一下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漏掉一些訊息。
可以的話,這本書最好是一次、一氣呵成地看完。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田中芳樹《紅塵》
以韓世忠之子韓彥直的角度來看采石磯之戰,不算長的篇幅,又是日本作家的作品,你當然不能期待能像海峽兩岸三地的歷史小說作家寫出來的作品那般地「精彩」,但田中芳樹寫歷史有他一定的口吻和魅力,說起故事來其實還蠻有說服力的。
讓人驚喜的是他寫到了岳飛的一些缺點,而且寫得還蠻直接的,這在華文作家裡並不常見,畢竟岳飛在中華民族已經是個神樣的人物,他的行為舉止就大前提來看是無懈可擊的,要找到像批評那些梟雄、開國君主或元勳那樣的立足點的並不容易,但田中芳樹能有話直說,證明他的確更能客觀地看待中國歷史。
這就好像以日本人的角度,要批評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或德川家康都很容易,但很少有看到有人去吐嘈真田幸村或坂本龍馬。
田中芳樹不是只有架空歷史小說好看而已,他的歷史書的確也很有價值。
讓人驚喜的是他寫到了岳飛的一些缺點,而且寫得還蠻直接的,這在華文作家裡並不常見,畢竟岳飛在中華民族已經是個神樣的人物,他的行為舉止就大前提來看是無懈可擊的,要找到像批評那些梟雄、開國君主或元勳那樣的立足點的並不容易,但田中芳樹能有話直說,證明他的確更能客觀地看待中國歷史。
這就好像以日本人的角度,要批評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或德川家康都很容易,但很少有看到有人去吐嘈真田幸村或坂本龍馬。
田中芳樹不是只有架空歷史小說好看而已,他的歷史書的確也很有價值。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白岩玄《全世界,只有我看得見妳》
跟作者的前一部作品《改造野豬》比起來,這本書的企圖心小了一點,算是一部純愛之作吧。
但這部書跟其他的純愛小說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雖然人鬼戀的故事並不新鮮,但作者無論在筆調和文字的觸感,呈現出來的都與我過去看到的完全不同。
這麼說好了,女主角是個往生者,書裡當然也少不了她對於自己英年早逝的悲痛,但整個故事是明亮、清新的,也許是因為男、女主角並沒有真正地談情,書裡幾乎只有男生內心情感的自我糾結,這樣反正讓人覺得不沈重吧...
不過,書名倒是不太喜歡,日本書名《空に唄う》的意思應該是「向天空唱歌」,中文書名就淺了一點...
但這部書跟其他的純愛小說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雖然人鬼戀的故事並不新鮮,但作者無論在筆調和文字的觸感,呈現出來的都與我過去看到的完全不同。
這麼說好了,女主角是個往生者,書裡當然也少不了她對於自己英年早逝的悲痛,但整個故事是明亮、清新的,也許是因為男、女主角並沒有真正地談情,書裡幾乎只有男生內心情感的自我糾結,這樣反正讓人覺得不沈重吧...
不過,書名倒是不太喜歡,日本書名《空に唄う》的意思應該是「向天空唱歌」,中文書名就淺了一點...
東野圭吾《沈睡的森林》
*** 這個評論內容提到部份劇情! ***
兇手在一開始應該就可以猜到,被加賀喜歡上的,應該是不會有好事發生的 XD
不過,詭計本身還是有一定的水準,這是東野早期的作品,如果已經習慣了他中後期作品中又「機車」又「賤」的設計,自然會覺得沒什麼,但整體而言,這案件從動機、詭計到結果,其實是蠻完整的。
最讓我感興趣的部份是加賀恭一郎的感情世界,書裡的內心掙扎不算多,但應該不難捉到加賀的人格特質,加賀恭一郎系列裡有好幾部作品似乎在一一「補完」他這個人,早先的《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是如此,之後的《紅色手指》也是,這本書在事件本身與主角個性上,維持了相當程度的平衡感。
兇手在一開始應該就可以猜到,被加賀喜歡上的,應該是不會有好事發生的 XD
不過,詭計本身還是有一定的水準,這是東野早期的作品,如果已經習慣了他中後期作品中又「機車」又「賤」的設計,自然會覺得沒什麼,但整體而言,這案件從動機、詭計到結果,其實是蠻完整的。
最讓我感興趣的部份是加賀恭一郎的感情世界,書裡的內心掙扎不算多,但應該不難捉到加賀的人格特質,加賀恭一郎系列裡有好幾部作品似乎在一一「補完」他這個人,早先的《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是如此,之後的《紅色手指》也是,這本書在事件本身與主角個性上,維持了相當程度的平衡感。
東野圭吾《異變13秒》
要評論這本書並不容易,因為我不確定書中的這個概念是不是作者所獨創,如果是,作品本身的價值當然是要高一些的。
故事本身是很精彩,而且表面看起來好像沒有懸疑推理的成分,但看完之後發現其實還是有的,而且結局也算是出乎人意料之外。
東野圭吾會選擇這個題材,我實在有點想不通,與他原有風格並不搭,但要說他是另闢蹊徑,卻又感覺少了點什麼,唯一讓我覺得合理的解釋是,「他在寫電影腳本」,如果從這個角度來切入,就恍然大悟了,不管是分鏡、轉折都很有電影的味道...
這分明是部災難片嘛!
故事本身是很精彩,而且表面看起來好像沒有懸疑推理的成分,但看完之後發現其實還是有的,而且結局也算是出乎人意料之外。
東野圭吾會選擇這個題材,我實在有點想不通,與他原有風格並不搭,但要說他是另闢蹊徑,卻又感覺少了點什麼,唯一讓我覺得合理的解釋是,「他在寫電影腳本」,如果從這個角度來切入,就恍然大悟了,不管是分鏡、轉折都很有電影的味道...
這分明是部災難片嘛!
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桐野夏生《濡濕面頰的雨》
總算看了桐野夏生的處女作。
比較不成熟是一定的,但是桐野擅長的女性視角仍然處理的相當出色,似乎有人說感覺有點像言情小說,但是言情小說裡應該是沒有那麼豐富且赤裸裸的內心掙扎吧...
基本上,這像是一部本格推理小說吧,這在桐野的小說裡是不常見的,而且,對於習慣了之後作品的「重口味」,這本書也許會有點不適應吧 (笑)
比較不成熟是一定的,但是桐野擅長的女性視角仍然處理的相當出色,似乎有人說感覺有點像言情小說,但是言情小說裡應該是沒有那麼豐富且赤裸裸的內心掙扎吧...
基本上,這像是一部本格推理小說吧,這在桐野的小說裡是不常見的,而且,對於習慣了之後作品的「重口味」,這本書也許會有點不適應吧 (笑)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東野圭吾《怪笑小說》
不曉得是不是個人的惡趣味,還蠻喜歡的。
書名雖然怪笑,但其實並不好笑,相對地卻反映了種種現實人生中讓你無可奈何的部分。看完覺得不好笑是正常的,就看你能不能體會作者想表達些什麼吧。
最愛的是最後一篇的「動物家庭」,看似風趣幽默,但結尾卻讓人十分震撼,很好奇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的動物模樣。
要特別一提的是「後記」的部分,因為實在沒什麼機會看到東野談談自己的寫作心情,覺得很特別、很新鮮,發掘他生活中的一面,是難得的驚喜。
書名雖然怪笑,但其實並不好笑,相對地卻反映了種種現實人生中讓你無可奈何的部分。看完覺得不好笑是正常的,就看你能不能體會作者想表達些什麼吧。
最愛的是最後一篇的「動物家庭」,看似風趣幽默,但結尾卻讓人十分震撼,很好奇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的動物模樣。
要特別一提的是「後記」的部分,因為實在沒什麼機會看到東野談談自己的寫作心情,覺得很特別、很新鮮,發掘他生活中的一面,是難得的驚喜。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AKRU《北城百畫帖》
很喜歡這本漫畫書,無關於畫得好不好、或是故事是否精彩,主要是在一種感覺。
一提到三0年代的台北城,我們總會背上一點時代的包袱、染上一抹政治色彩、或是添上一筆悲劇情節,卻很少有人注意到,那時候的北城是什麼樣風貌、當時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是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小時候,大人告訴我們的總是被「格式化」過的歷史痕跡,那麼我們對自己這塊土地的認知,多少也是被扭曲的吧。
這本書給了我一種「對了」的感覺,雖然故事不多,但其中所傳達的情感卻是綿密不斷的,像是在自己心頭輕輕地一刷,將那層原本是晦暗的記憶,刷成清清淡淡的、變得更讓人想去嗅一嗅那時代的味道。
一提到三0年代的台北城,我們總會背上一點時代的包袱、染上一抹政治色彩、或是添上一筆悲劇情節,卻很少有人注意到,那時候的北城是什麼樣風貌、當時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是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小時候,大人告訴我們的總是被「格式化」過的歷史痕跡,那麼我們對自己這塊土地的認知,多少也是被扭曲的吧。
這本書給了我一種「對了」的感覺,雖然故事不多,但其中所傳達的情感卻是綿密不斷的,像是在自己心頭輕輕地一刷,將那層原本是晦暗的記憶,刷成清清淡淡的、變得更讓人想去嗅一嗅那時代的味道。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東野圭吾《時生》(簡體中文版)
看的是中國南海出版社的版本,南海的簡體中譯本通常都會刪掉不少情節,所以我不確定自己看到的《時生》跟原著比起來,份量到底差了多少,但沒辦法,繁體的中譯本目前完全沒消息,只能先將就著看。
基本上,這是一本關於回到過去、然後過去與未來互相影響的無限迴圈的題材,不算新鮮,但東野在情節上的描寫依然很出色,主角的心情轉折說明得相當清楚,特別是故事後段裡,三代之間的親情,十分得感人。
至於作者擅長的「意外」部分,是有,但不算重點,只是輔佐親子關係的片段而已。
基本上,這是一本關於回到過去、然後過去與未來互相影響的無限迴圈的題材,不算新鮮,但東野在情節上的描寫依然很出色,主角的心情轉折說明得相當清楚,特別是故事後段裡,三代之間的親情,十分得感人。
至於作者擅長的「意外」部分,是有,但不算重點,只是輔佐親子關係的片段而已。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和田龍《無用男之城》
我不確定這個故事有多少是虛構成份,或是純粹是作者以自己的觀點來寫的,印象中,忍城之戰在成田泰季病死之後,真正活躍的應該是甲斐姬,成田長親「戲份」似乎沒那麼多、也沒那麼重。
不過這不重要啦!作者在人物的塑造上讓人十分驚喜,這不是一個驚人的故事,對日本人來說,甚至還是歷史上熟悉的事件之一,但故事能夠如此吸引人,實在不簡單。
作者的敘事方式,給人「說書」的感覺,不但著重在角色個性的刻劃,偶而也會自己下一些註腳,這種方式,印象中並不常見。但無論如何,真是一部好看的小說。
附帶一提的是,原著小說改編的電影將在明年上映,卡斯還蠻堅強的:
成田長親──野村萬齋
正木丹波守利英──佐藤浩市
酒卷韌負──成宮寬貴
柴崎和泉守──山口智充
甲斐姬──榮倉奈奈
石田三成──上地雄輔
大谷吉繼──山田孝之
長束正家──平岳大
豐臣秀吉──市村正親
電影要再等等就是了。
不過這不重要啦!作者在人物的塑造上讓人十分驚喜,這不是一個驚人的故事,對日本人來說,甚至還是歷史上熟悉的事件之一,但故事能夠如此吸引人,實在不簡單。
作者的敘事方式,給人「說書」的感覺,不但著重在角色個性的刻劃,偶而也會自己下一些註腳,這種方式,印象中並不常見。但無論如何,真是一部好看的小說。
附帶一提的是,原著小說改編的電影將在明年上映,卡斯還蠻堅強的:
成田長親──野村萬齋
正木丹波守利英──佐藤浩市
酒卷韌負──成宮寬貴
柴崎和泉守──山口智充
甲斐姬──榮倉奈奈
石田三成──上地雄輔
大谷吉繼──山田孝之
長束正家──平岳大
豐臣秀吉──市村正親
電影要再等等就是了。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阿嘉莎.克莉絲蒂《捕鼠器》
記得幾年前台大外文系曾經演出「捕鼠器」的舞台劇,當時原本有打算去看一看,後來因故放棄,蠻可惜的。
要看劇本書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你必須打破看一般小說的模式,將場景描敘與對話連結在一起,然後在腦海裡構圖,不過這齣劇簡單俐落,倒不是太困難。
雖然只是短短的故事,但情節、詭計都十分清楚,意外性十足,不愧是謀殺天后最經典的佈局之一。
要看劇本書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你必須打破看一般小說的模式,將場景描敘與對話連結在一起,然後在腦海裡構圖,不過這齣劇簡單俐落,倒不是太困難。
雖然只是短短的故事,但情節、詭計都十分清楚,意外性十足,不愧是謀殺天后最經典的佈局之一。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泡坂妻夫《幸福之書》
蠻有意思的,雖然是刻意設計的花樣,但作者的確蠻有創意的。
蠻佩服編輯的用心,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現有一點「怪怪的」,但真的要看到最後才了解這個梗。
基本上這本書是不能有導讀,也不能有讀後感的,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破梗啦!
所以就不多說了。
蠻佩服編輯的用心,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現有一點「怪怪的」,但真的要看到最後才了解這個梗。
基本上這本書是不能有導讀,也不能有讀後感的,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破梗啦!
所以就不多說了。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北村薰《盤上之敵》
作者的敘事手法很容易讓人不習慣,
對於不了解北村薰的讀者來說,
恐怕得渡過剛開始看書的適應期吧。
到了中段以後,尤其是所謂的「黑皇后」出場後
就會逐漸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濃濃的文學味還是北村的特色,
我特別喜歡最後的「戰役過後」,
是一個可以讓讀者情緒緩和的結尾。
對於不了解北村薰的讀者來說,
恐怕得渡過剛開始看書的適應期吧。
到了中段以後,尤其是所謂的「黑皇后」出場後
就會逐漸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濃濃的文學味還是北村的特色,
我特別喜歡最後的「戰役過後」,
是一個可以讓讀者情緒緩和的結尾。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東野圭吾《紅色手指》
很棒!
這一次東野圭吾將他最擅長的人性描寫擺在親情的羈絆,除了兇手一家人之外,主角加賀恭一郎自己也在這條羈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在這部作品中,「親情」在兇手與偵探各自單獨發展成一條線,看似沒有關連,但是在關係人的互動之下,兩條線的結點又連到同樣一個地方了。
加賀恭一郎的表弟松宮脩平也在這部作品中亮相了,看過日劇「新參者」的朋友相必不陌生吧,恭一郎在本作中大展身手,不只是破案方面,他也有一顆纖細的心,讓人很窩心。
希望早點能有中譯本問世,到時候再看一次吧!
這一次東野圭吾將他最擅長的人性描寫擺在親情的羈絆,除了兇手一家人之外,主角加賀恭一郎自己也在這條羈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在這部作品中,「親情」在兇手與偵探各自單獨發展成一條線,看似沒有關連,但是在關係人的互動之下,兩條線的結點又連到同樣一個地方了。
加賀恭一郎的表弟松宮脩平也在這部作品中亮相了,看過日劇「新參者」的朋友相必不陌生吧,恭一郎在本作中大展身手,不只是破案方面,他也有一顆纖細的心,讓人很窩心。
希望早點能有中譯本問世,到時候再看一次吧!
2010年10月16日 星期六
森村誠一《狙擊者的悲歌》
森村誠一作品中少見的娛樂之作
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地看完
教子的天才偵探角色十分搶眼、也很有魅力
只可惜看不到「教子+桐生」的「風塵女郎配警察」的組合成為系列作
讓人十分遺憾
真兇應該不難猜中
但重點在作者的敘事手法
很有電影的感覺
實在不太像森村的「手法」 XD
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地看完
教子的天才偵探角色十分搶眼、也很有魅力
只可惜看不到「教子+桐生」的「風塵女郎配警察」的組合成為系列作
讓人十分遺憾
真兇應該不難猜中
但重點在作者的敘事手法
很有電影的感覺
實在不太像森村的「手法」 XD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湊佳苗《贖罪》讀後感
基本人,結構上與《告白》有某種程度上的相似,但故事的環結沒有那麼緊湊,既然《告白》當初就有一些負評了,相信這本書會被批得更慘烈一些。
不過,我覺得把《贖罪》當做是一本娛樂小說,是個不錯的點子,如此一來,可看性其實還蠻高的。
不過,我深深地期盼,作者的下一部作品,要能有所突破才好,同樣的寫法,要超越《告白》應該是很難辦得到的。
還有,那個終章,還真的是一大敗筆...
不過,我覺得把《贖罪》當做是一本娛樂小說,是個不錯的點子,如此一來,可看性其實還蠻高的。
不過,我深深地期盼,作者的下一部作品,要能有所突破才好,同樣的寫法,要超越《告白》應該是很難辦得到的。
還有,那個終章,還真的是一大敗筆...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北村薰《六之宮公主》
要評論北村薰先生的《六之宮公主》,我應該是不夠格的,畢竟對芥川龍之介的了解,是那麼地有限。
不過,這本小說意外地好讀,應該是說,剛開始我自覺會看得很累人,但是一旦讀了之後,卻又不是這樣。當然啦!如果對文學沒什麼興趣,還是很容易不耐煩的,但若是你對文學不那麼排斥,真得可以試著讀讀看。
話說回來,就是因為覺得小說好讀,說說自己的心得倒也無妨吧。
先來說說芥川龍之介這個人吧!說真的,我不太記得自己到底看過多少他的文章了,應該是從學生時代就接觸了,他的小說篇幅都不長,要看完不難,但看不看得懂、是否能有共鳴就很難說了,而且同樣的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來看,很可能又會有不同的解讀。
我對芥川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文字是十分珍貴的,從不浪費任何篇幅,每一句話似乎都隱藏著深意,每一個段落好像都自成一格,我從來都沒見過一位文人能夠在那麼短的篇幅或段落中,蘊含了如此龐大的念頭,而這個念頭好像又不似他要告訴你些什麼,而是讓你自己來開發。
芥川其人其文都是個讓人頭痛的,他讓人思考得太多、但卻往往得不到答案,又或是你有了答案,卻又似是而非,以前看他的文章,一定會碰到這類的問題,但現在的我倒是覺得,不見得非得去思考他的文字不可,只要能理解他的敘事,順著讀完就好,就當做是在看一篇短的故事,像是在《羅生門》裡,你就自然而然可以體會字裡行間的流露出來的惡意,還有最後所呈現出來的人性自私面。
芥川一生都堅持純文學創作,他的潔癖不讓所謂的大眾文學或通俗文學介入自己的文字世界裡,所以我也很自以為是地認為他無法認同大眾文學,但是在北村先生這本從自己學生時代論文所衍生出來的小說看來,其實芥川是能肯定別人對大眾文學的努力的,甚至與好友菊池寬的衝突很可能都是他自己執拗一面所生出來的吧。
研究芥川文學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也許會有人說,北村先生說的不一定對,但至少對我來說是很有說服力的,他的解釋在我看來是通的,也許這得多少「歸功」於自己對芥川、對菊池的貧乏了解,如果原本知道得更多,大概意見就多了吧。
有趣的是,北村先生還是以大眾文學模式來演繹芥川的純文學世界,這似乎又是一件很諷刺的事,在現在人的角度來看,純文學如果不用通俗來包裝、不設法更加大眾化,又能有多少人能接受呢?死去多年的芥川桑知道了這樣的事實,又會怎麼想呢?
這本小說讓我收穫豐盛,在能夠接受文學論調與敘事方式的前提下,故事是一氣呵成的、也是很有組織的,書裡的「我」到出版社打工,以及跟好友正子的出遊等等情節都與主題有關,所謂的文學推理層面,北村先生做了相當紮實的詮釋。
唯一不滿的是在書的最後,作者還要透過田崎老師來讚美「我」是個「名偵探小姐」,就顯得多餘且突兀了,故事到這裡已足夠說明主角所完成的文學推理事件,不必再特別強調這是一本偵探小說吧!?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終於看完了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前兩天在查看MOD新片時看到的,突然決定按下撥放鍵,反正長期訂了「電影199」,看了也不必多花錢。
完食...果然名不虛傳,但談不上後悔或浪費時間,畢竟我的目的不在於「欣賞一部電影」,而是解答一些疑惑。
其實還是有優點啦,而且必須先說,不然之後會說不下去...
最強的應該是攝影,光是這個部分,應該可以樂勝這兩年多數的華語片,你可以找到不少單單截出來就可以當做是名信片的畫面。
其次是幾位主角的演出,絕對加分,甚至是以前讓我覺得不會演戲的陳庭妮都表現得中規中矩,更別說是劉以豪和陳意涵了。
還有就是A-Lin在片頭和片尾的串聯,讓中間的故事導出最後去唱《有一種悲傷》,這模式也不賴。
好的,那優點說完了...
其實缺點也不算很多啦,就是非常嚴重,
1,故事有問題
2,劇本很糟糕
3,情節不是灑狗血,而是十分噁爛
高中畢業就住一起到出社會工作,只有抱抱跟接吻一次,這是在騙肖欸嗎?
男主角得了絕症,要女主角找到好的對象嫁了,但有不敢說出真相。而女主角不小心知道了,很傷心,但又不忍揭穿,於是真的去找了一個好對象,成全男主角想讓自己找到好對象的心願(繞口令?)。
男主角知道女主角有了對象,找了人去調查,發現還真是個好對象,但麻煩就是有個未婚妻,與是男主角千方百計,拆開好對象與未婚妻,讓女主角可以跟好對象再一起,最後順利完成婚禮。
男主角接著準備等死,女主角成全了男主角把自己嫁給好對象的心願後,留下一支錄音筆給好對象,說啥抱歉啦對不起啦我利用你的溫柔blabla的...然後回到男主角身邊,要陪他渡過生命最後的日子。
最後男主角在女主角身邊死去,女主角也殉情了...
..................
我的老天鵝啊!!!既然最後要回到男主角身邊一起過,啊妳還去嫁人嫁個六,浪費一堆時間,不如用來珍惜彼此所僅有很有限的時間。
還有那個好對象還真慘,未婚妻讓他戴了綠帽,娶了女主角後還被二次傷害,給他寫個一千個慘字,以後恐怕會罹患什麼愛情或婚姻恐懼症什麼的吧@@
劇情中的bugs多到數不清就懶得說了,當然這部片改編自韓國電影,上網看了一下,是韓片本身故事就是如此噁爛...
其實最後殉情的部分反而沒什麼不合理,但就是過程中的情節完全脫離現實且不合理有有許多環節硬湊硬卡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故事是在女主角知道真相後,就選擇在一起,最後在男主角過世後殉情,那就比較平平無奇,可能就是個不太吸引人的故事了。
但情節高潮迭起還摻雜老梗的愛情故事並不是沒有。
但我想,這種噁爛與自虐式的愛情故事,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票房爆炸,聽說中國都賣了快10億RMB,看的人哭翻了,但事後多半也都罵翻了。
這不就是個反面教材嗎?告訴你或妳,愛情就是珍惜彼此,而非自以為是。
最後的結語:片名說的其實應該是「好對象」牙醫張書豪啦啦啦~~~
.
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一個人的好天氣
綠燈亮了
撐著傘 縮著身子 右手將包包往前撥
快步穿越馬路
雨好大 簡直讓人頭皮發麻
才剛過安全島 卻又折回來
對側的馬路 靠邊的一半成了一條小河流 目側至少有褲管的高度吧
回到原來這一側的騎樓 腦袋一片空白
該怎麼辦呢? 往左繞? 還是往右繞?
天空是灰濛濛的
對面的小河流仍有光影在流動著 非常的阿莫多瓦
只是我並沒有那種閒情逸志
還我一個好天氣吧
即使是只屬於我一個人的也可以
撐著傘 縮著身子 右手將包包往前撥
快步穿越馬路
雨好大 簡直讓人頭皮發麻
才剛過安全島 卻又折回來
對側的馬路 靠邊的一半成了一條小河流 目側至少有褲管的高度吧
回到原來這一側的騎樓 腦袋一片空白
該怎麼辦呢? 往左繞? 還是往右繞?
天空是灰濛濛的
對面的小河流仍有光影在流動著 非常的阿莫多瓦
只是我並沒有那種閒情逸志
還我一個好天氣吧
即使是只屬於我一個人的也可以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月之戀人』第一集觀後感
整體的感覺還不賴,沒那麼符合現實,偶像劇的味道非常重,現在還不確定是不是很有質感的一部戲,但劇本如果維持一定水準,應該會蠻好看的。
篠原涼子和林志玲變成一國的,讓人感覺很好,整部戲看來是圍繞在她們興木村之間,這種一男兩女的情節,女生之間交好會比交惡更具故事性與衝突性。
北川景子變成一個超級討人厭的角色了,還真委屈她了,之前在『抹布女孩』和『零秒出手』中,她都十分討喜,這一次沒辦法,誰叫她最菜呢,更何況跟這些大珈共演,也會幫他加分。
松田翔太的鱉腳中文聽起來很不順耳,看來他應該會跟北川湊成一對吧!然後再負負得正 XD
至於志玲姐姐嘛...第一次演日劇,講不太輪轉的日文,其實她的日文應該是比戲裡表現出來的要好啦。整個來看,還OK,而且有她的魅力在,娃娃音沒有講中文那麼重,她的演技平平,但蠻有大將之風的,果然,作品本身的質對演員形象是影響極大的,『刺陵』裡的林志玲與『月之戀人』裡的林志玲,會讓人覺得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XD
看到木村和林志玲演對手戲,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他們算是同類吧,演技都不是強項,但都很有丰采,會讓人不禁想多看一眼,當然木村是老練得多就是了。這大概就是巨星所需具備的吧,只是我們的志玲姐姐應該學學木村,慎選自己所要接演的作品吧,看看她的前男友言承旭,多麼有原則啊!錢賺多少是其次,先看劇本再說...
個人表現的話,篠原涼子還是最讚的,只是這部戲她會有點吃虧,這種不是以她為中心的劇本,能讓她有多少發揮空間呢?就只能拭目以待了...
篠原涼子和林志玲變成一國的,讓人感覺很好,整部戲看來是圍繞在她們興木村之間,這種一男兩女的情節,女生之間交好會比交惡更具故事性與衝突性。
北川景子變成一個超級討人厭的角色了,還真委屈她了,之前在『抹布女孩』和『零秒出手』中,她都十分討喜,這一次沒辦法,誰叫她最菜呢,更何況跟這些大珈共演,也會幫他加分。
松田翔太的鱉腳中文聽起來很不順耳,看來他應該會跟北川湊成一對吧!然後再負負得正 XD
至於志玲姐姐嘛...第一次演日劇,講不太輪轉的日文,其實她的日文應該是比戲裡表現出來的要好啦。整個來看,還OK,而且有她的魅力在,娃娃音沒有講中文那麼重,她的演技平平,但蠻有大將之風的,果然,作品本身的質對演員形象是影響極大的,『刺陵』裡的林志玲與『月之戀人』裡的林志玲,會讓人覺得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XD
看到木村和林志玲演對手戲,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他們算是同類吧,演技都不是強項,但都很有丰采,會讓人不禁想多看一眼,當然木村是老練得多就是了。這大概就是巨星所需具備的吧,只是我們的志玲姐姐應該學學木村,慎選自己所要接演的作品吧,看看她的前男友言承旭,多麼有原則啊!錢賺多少是其次,先看劇本再說...
個人表現的話,篠原涼子還是最讚的,只是這部戲她會有點吃虧,這種不是以她為中心的劇本,能讓她有多少發揮空間呢?就只能拭目以待了...
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
2009年閱讀筆記─伊坂幸太郎的折磨
來回顧一下過去一年來大概看了那些書吧!時間大約從2009年2月中旬到2010年2月底,大概是以平均每周一本書的速度來進行吧。
東野圭吾
《瀕死之眼》 《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 《迴廊庭殺人事件》
《分身》 《伽利略的苦惱》 《流星之絆》 《美麗的兇器》
《聖女的救贖》 《布魯特斯的心臟》
伊坂幸太郎
《奧杜邦的祈禱》 《LUSH LIFE》 《孩子們》 《蚱蜢》 《魔王》
《FISH STORY》 《Golden Slumbers: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
《終末的愚者》
宮部美幸
《理由》
米澤穗信
《春季限定草莓塔事件》 《夏季限定熱帶水果聖代事件》
《算計》 《尋狗事務所》 《再見,妖精》
森村誠一
《棟居刑事之殺人的間隙》 《棟居刑事之花之狩獵人》
《搜查線上的詠嘆調》
島田莊司
《犬坊里美的冒險》 《羽衣傳說的回憶》
綾辻行人
《殺人驚嚇館》
桐野夏生
《OUT主婦殺人事件》
內田康夫
《鯨魚哭泣之海》
泡坂妻夫
《亞愛一郎的狼狽》
北村薰
《空中飛馬》 《夜蟬》 《秋花》
道尾秀介
《獨眼猴》
野澤尚
《深紅》
萬城目學
《賀爾摩六景》 《豐臣公主》
森見登美彥
《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石田衣良
《美丘》
湊佳苗
《告白》
櫻庭一樹
《赤朽葉家的傳說》
綿矢莉莎
《欠踹的背影》 《未成年INSTALL載入》 《給夢的女孩》
村上龍
《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 《京子》
藍弋丰
《明騎西行記》
當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兒 壹》
酒徒
《隋亂 壹 塞下曲》 《隋亂 貮 功名誤》
王安憶
《小說家的讀書密碼》
林夕
《原來我非不快樂》
保羅.麥唐諾
《質數的孤獨》
就數量來看,去年看最多的,還是東野圭吾的書,但對我來說,2009年應該算是伊坂幸太郎的一年吧。一方面東野比較優秀的作品差不多都被我K光了,去年只是一一「解決」掉陸續出版的中譯本而已。
伊坂的三部代表作《重力小丑》、《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和《死神的精確度》在2008年就看完了,沒想到之後看的作品還是讓人驚喜連連,《蚱蜢》的殺手故事和《奧杜邦的祈禱》裡的稻草人讓我大開眼界,宅配男的故事結構在歐美不算新奇,但是伊坂用他慣用的語法來詮釋這種黑色的懸疑「鬧」劇,莫名地讓人一口氣看完那本厚厚的「磚塊」。
折磨讀者的功力,伊坂也是一等一的,習慣在故事一開端就瘋狂鋪陳一些看似不相干的片段,最後再一整個連在一塊,來個最後的驚喜,這種特色在《LUSH LIFE》裡尤其明顯,整本書看完是很過癮,但我很好奇有多少人能夠通過前半段的「折磨」與「考驗」。
至於東野的部分,我比較喜歡的是《分身》與《伽利略的苦惱》。《分身》在1993年出版,算是他早期作品中比較成熟的一部,比起同樣是醫學題材的《宿命》,更加完整且不突兀。相較於湯川學系列前兩個短篇集《偵探伽利略》、《預知夢》,《伽利略的苦惱》的可讀性更高,感覺東野注入了更多的商業元素,只是苦惱這一部並沒有因為討好讀者而low掉,這是東野成功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伽利略的苦惱》中第一個短篇比電視劇早了大約一年,所以在第一篇就出現的女刑警內海薰還是東野的原創角色,並不是日劇創造了由柴琦幸所飾演的內海薰。
北村薰、萬城目學與森見登美彥屬於另一種新的挑戰,都有濃濃的傳統日本味。其實萬城目的作品不能算是挑戰,因為他的小說不只有十分的大眾口味,相信翻成任何一種語言都不會有文化的隔閡,是所有人都看得懂的奇幻文學。
北村的「春櫻亭圓紫與我」系列,以日本的單口相聲「落語」來串場,內容穿插了不少日式語法、甚至是以日本文字組成結構所製造出來的梗,要深入並不容易。
森見登美彥的書目前只看了那本紅遍全日本的《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也許是因為我在春節期間讀這本書,氣氛不太對,一開始看得有點辛苦,但大概是因為好多年前在京都待過十幾天,感覺還不賴,愈看愈有味,最後也就豁然開朗了。只是這本書運用日本文字梗的情況更加嚴重,如果不是故事吸引人,對我們這種「外國人」來說,實在很難融入其中。
北村薰和森見登美彥的小說,中譯的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但我畢竟不懂日文,所以也無法評論這些作品翻得好不好,但還是看得很開心就是了。
這陣子迷上了新式的歷史武俠小說,去年初出版的《明騎西行記》已經很驚喜,最近大陸作家的《隋亂》讓人看得更過癮,不過,最期待的還是米澤穗信小市民系列的《秋季限定糖漬栗子事件》,只要皇冠一出這本書,手邊任何「娛樂事業」,都會先暫停吧!
東野圭吾
《瀕死之眼》 《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 《迴廊庭殺人事件》
《分身》 《伽利略的苦惱》 《流星之絆》 《美麗的兇器》
《聖女的救贖》 《布魯特斯的心臟》
伊坂幸太郎
《奧杜邦的祈禱》 《LUSH LIFE》 《孩子們》 《蚱蜢》 《魔王》
《FISH STORY》 《Golden Slumbers: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
《終末的愚者》
宮部美幸
《理由》
米澤穗信
《春季限定草莓塔事件》 《夏季限定熱帶水果聖代事件》
《算計》 《尋狗事務所》 《再見,妖精》
森村誠一
《棟居刑事之殺人的間隙》 《棟居刑事之花之狩獵人》
《搜查線上的詠嘆調》
島田莊司
《犬坊里美的冒險》 《羽衣傳說的回憶》
綾辻行人
《殺人驚嚇館》
桐野夏生
《OUT主婦殺人事件》
內田康夫
《鯨魚哭泣之海》
泡坂妻夫
《亞愛一郎的狼狽》
北村薰
《空中飛馬》 《夜蟬》 《秋花》
道尾秀介
《獨眼猴》
野澤尚
《深紅》
萬城目學
《賀爾摩六景》 《豐臣公主》
森見登美彥
《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石田衣良
《美丘》
湊佳苗
《告白》
櫻庭一樹
《赤朽葉家的傳說》
綿矢莉莎
《欠踹的背影》 《未成年INSTALL載入》 《給夢的女孩》
村上龍
《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 《京子》
藍弋丰
《明騎西行記》
當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兒 壹》
酒徒
《隋亂 壹 塞下曲》 《隋亂 貮 功名誤》
王安憶
《小說家的讀書密碼》
林夕
《原來我非不快樂》
保羅.麥唐諾
《質數的孤獨》
就數量來看,去年看最多的,還是東野圭吾的書,但對我來說,2009年應該算是伊坂幸太郎的一年吧。一方面東野比較優秀的作品差不多都被我K光了,去年只是一一「解決」掉陸續出版的中譯本而已。
伊坂的三部代表作《重力小丑》、《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和《死神的精確度》在2008年就看完了,沒想到之後看的作品還是讓人驚喜連連,《蚱蜢》的殺手故事和《奧杜邦的祈禱》裡的稻草人讓我大開眼界,宅配男的故事結構在歐美不算新奇,但是伊坂用他慣用的語法來詮釋這種黑色的懸疑「鬧」劇,莫名地讓人一口氣看完那本厚厚的「磚塊」。
折磨讀者的功力,伊坂也是一等一的,習慣在故事一開端就瘋狂鋪陳一些看似不相干的片段,最後再一整個連在一塊,來個最後的驚喜,這種特色在《LUSH LIFE》裡尤其明顯,整本書看完是很過癮,但我很好奇有多少人能夠通過前半段的「折磨」與「考驗」。
至於東野的部分,我比較喜歡的是《分身》與《伽利略的苦惱》。《分身》在1993年出版,算是他早期作品中比較成熟的一部,比起同樣是醫學題材的《宿命》,更加完整且不突兀。相較於湯川學系列前兩個短篇集《偵探伽利略》、《預知夢》,《伽利略的苦惱》的可讀性更高,感覺東野注入了更多的商業元素,只是苦惱這一部並沒有因為討好讀者而low掉,這是東野成功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伽利略的苦惱》中第一個短篇比電視劇早了大約一年,所以在第一篇就出現的女刑警內海薰還是東野的原創角色,並不是日劇創造了由柴琦幸所飾演的內海薰。
北村薰、萬城目學與森見登美彥屬於另一種新的挑戰,都有濃濃的傳統日本味。其實萬城目的作品不能算是挑戰,因為他的小說不只有十分的大眾口味,相信翻成任何一種語言都不會有文化的隔閡,是所有人都看得懂的奇幻文學。
北村的「春櫻亭圓紫與我」系列,以日本的單口相聲「落語」來串場,內容穿插了不少日式語法、甚至是以日本文字組成結構所製造出來的梗,要深入並不容易。
森見登美彥的書目前只看了那本紅遍全日本的《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也許是因為我在春節期間讀這本書,氣氛不太對,一開始看得有點辛苦,但大概是因為好多年前在京都待過十幾天,感覺還不賴,愈看愈有味,最後也就豁然開朗了。只是這本書運用日本文字梗的情況更加嚴重,如果不是故事吸引人,對我們這種「外國人」來說,實在很難融入其中。
北村薰和森見登美彥的小說,中譯的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但我畢竟不懂日文,所以也無法評論這些作品翻得好不好,但還是看得很開心就是了。
這陣子迷上了新式的歷史武俠小說,去年初出版的《明騎西行記》已經很驚喜,最近大陸作家的《隋亂》讓人看得更過癮,不過,最期待的還是米澤穗信小市民系列的《秋季限定糖漬栗子事件》,只要皇冠一出這本書,手邊任何「娛樂事業」,都會先暫停吧!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外面的世界
午夜前搭上捷運
車廂裡異常地吵雜
平常不是這樣的啊
皺了皺眉頭
才突然想起來原來是因為元宵節
反常地戴上耳機聽歌 再拎起小說來看
這兩件事我好一陣子沒有一起做了
會分心的
只是這時間實在不習慣喧鬧
也只好自己來選擇想聽的聲音
剛開始都還是專心地在看小說
聽到莫文蔚翻唱齊秦的”外面的世界”
注意力完全被吸走
合起書本 閉上雙眼
靜靜地享受
好深情啊
很神奇的產生一種錯覺
明明是女孩子的聲音
總感覺是在訴說男生的心情
不曉得是因為原唱是男生讓我這麼覺得
還是因為把自己的感受化入歌曲中
總之就是有這樣的心情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短短的幾分鐘裡
好像真得忘了自己還待在擾人的車廂裡
車廂裡異常地吵雜
平常不是這樣的啊
皺了皺眉頭
才突然想起來原來是因為元宵節
反常地戴上耳機聽歌 再拎起小說來看
這兩件事我好一陣子沒有一起做了
會分心的
只是這時間實在不習慣喧鬧
也只好自己來選擇想聽的聲音
剛開始都還是專心地在看小說
聽到莫文蔚翻唱齊秦的”外面的世界”
注意力完全被吸走
合起書本 閉上雙眼
靜靜地享受
好深情啊
很神奇的產生一種錯覺
明明是女孩子的聲音
總感覺是在訴說男生的心情
不曉得是因為原唱是男生讓我這麼覺得
還是因為把自己的感受化入歌曲中
總之就是有這樣的心情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短短的幾分鐘裡
好像真得忘了自己還待在擾人的車廂裡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萬城目學的關原合戰
《豐臣公主》真是異想天開!萬城目學的腦袋裡不知道裝些什麼東西,怎麼寫得出這麼離奇的故事!?匪夷所思的程度絕對不下於《鴨川賀爾摩》與《鹿男》,而且這個故事並沒牽扯到任何鬼神,不是什麼奇幻小說,純粹就是歷史的演繹。
不熟悉日本戰國史的人,相信還是會覺得這本書很有趣,但是如果能夠對豐臣秀吉身故、關原合戰到大阪之陣之間的歷史有一定了解,一定會覺得,這個故事真得有夠妙。
西元1600年,德川家康率領的東軍,在現今日本歧阜縣的關原大敗豐臣家的西軍,改變了歷史的軌跡,奠定了德川幕府265年的基礎。400餘年後的現在,萬城目悄悄地挑起另一場關原合戰,這一回,是西軍贏了。
閒來無事,把故事中的角色,與歷史人物對照之後,稍微說明一下,只是,這些人物解說裡有不少牽涉到故事內容,其中甚到提到了某些人物的隱藏身份,還沒看這本書的朋友,請慎重考慮要不要將滑鼠往下拉,免得被地軍炸傷。
會計檢查院
第六局副局長松平元─
德川家康舊姓松平,本名元康,這角色當然是影射他。
調查官旭.甘絲柏格─
旭姬,又名朝日姬,秀吉的妹妹,因政治因素被迫與丈夫離異,嫁給德川家康做繼室,是個悲慘的角色,故事裡的旭其實是大阪人,到東京當公務員,跟朝日姬一樣身兼東西兩個陣營的身份。
調查官鳥居忠─
德川家開山元老鳥居元忠,在關原合戰的前哨戰伏見城之戰為德川家捐驅。
大阪國
總理大臣真田幸一─
在大阪夏之陣差點做掉德川家康、壯烈戰死、後世稱為日本「戰國第一兵」的真田幸村,也是日本史上人氣最高的人物之一,故事裡提到幸一的父親昌一指的是幸村父親,鬼謀的真田昌幸。
豐臣公主橋場茶子─
茂呂美耶在她的心得中只提到橋場跟秀吉舊姓羽柴同音,但其實還有個梗,秀吉之子秀賴的母親淀君本名就叫茶茶,是織田信長妹妹阿市與淺井長政之女,也是改變日本歷史的重要女性。
總理大臣之子真田大輔─
幸村之子真田大助,跟幸村一起在大阪夏之陣戰死。
大輔導師後藤─
後藤又兵衛,日本七柱槍之一,大阪之陣的西軍猛將,戰死。
體育老師大野─
大野治長,豐臣家重臣,大阪之陣與淀君、秀賴母子一起自殺。
大輔同學島猛司─
戰國名軍師島左近,與石田三成交好,在關原合戰壯烈成仁。
大輔學長蜂須賀勝─
蜂須賀正勝是秀吉心腹大將,其子家政活到豐臣家滅亡。
真田鄰居淺野爺爺─
豐臣秀吉旗下五奉行之一的淺野長政。
法律教授石田─
關原合戰西軍統帥石田三成,秀吉旗下五奉行之一,西軍戰敗後遭處決。
會計師片桐─
片桐且元原是豐臣秀賴監護人,大阪之陣前被家康用計被迫轉投東軍。
小學社會科老師長宗我部─
四國大名長宗我部元親,戰敗投效秀吉,其子盛親在大阪之陣投效西軍,戰後遭處決。
茶子同學木村─
大阪之戰西軍大將木村重成,戰死。
大阪府警局警官宇喜多─
秀吉養子宇喜多秀家,父親直家是日本戰國著名謀略家,秀家在關原合戰後遭德川流放。
電氣廠中階主管前田玄二郎─
豐臣秀吉旗下五奉行之一的前田玄以,管理寺院和神社,是出了名的佛教徒,但也與天主教有往來。
路邊攤老人加藤清志和福島正─
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都跟秀吉有遠親關係,從小就被秀吉正室寧寧當做兒子在養,兩人都在消滅柴田勝家的賤岳之戰立下戰功,都被列入賤岳七本槍。關原合戰中因與石田三成不合而投入西軍,戰後都成為日本最重要的大名。
學生大谷直也─
戰國著名謀將大谷吉繼,關原合戰因與石田三成交好,在明知無勝算之下,仍投入西軍,因小早川秀秋叛變而戰死。
老人竹中丁兵衛和黑田孝一─
秀吉旗下兩大軍師竹中半兵衛和黑田官兵衛(本名黑田孝高),合稱「兩兵衛」,竹中在秀吉西征時早早病故,黑田在秀吉死後逐漸靠向東軍,其子長政成為德川旗下大將。
澡堂工作的老人速水久繁─
豐臣秀賴旗下將領速水守久。
商社社員小西─
秀吉旗下大將小西行長,是出名的基督教大名,長於財政,關原合戰後遭德川家處決。
訂閱:
文章 (Atom)
拿到書時很意外,才兩百頁,而且字體大,完全是童話書的規格,在狐疑中開始翻,欲罷不能,一下子就看完,雖然有中斷,但讀完整本書的時間,大不了兩個多小時。
故事雖然短,卻絲毫不減小說的精彩度。看了前面四部作品、習慣了那個與歷史「掛勾」的萬城目學,對於這個用新視角所創作出來的故事,卻沒有任何一分不適應的感覺,因為故事一樣地異想天開、點子一樣讓人拍案叫絕。
看這本書一定會想到宮崎駿的卡通,不同的是,宮崎駿的卡通係以動畫做為創意源頭、用2D的畫面來構思、發想,但這本書卻以文字為基礎,卻能達到一樣的效果,看書的過程中,腦海裡會有畫面、有色彩、有聲音,自己構築成一部動畫。
擺脫了歷史與神話,這個故事就只剩下了「想像」,透過了小女孩、貓和狗的視角來看看這個世界,既單純又真誠,作者只運用了生活上一小部分的元素就能發揮極大的想像空間,可以讓人笑到噴飯,也可以讓人感動莫名。
這當然是個童話故事,但卻是個適合全年齡看的童話書,小朋友看了,或許可以像書中鹿乃子那樣「開啟智慧」,面對複雜世界的大人,就看一看、「返樸歸真」一下吧!
附帶一提的是,故事一開始提到「能聽到鹿說人話的爸爸」,直覺會想到《鹿男》的男主角,這是一個梗吧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