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7日 星期五

道奇官網亂報,台灣媒體亂跟

725日道奇官網的「Dodgers notes」裡有這麼一段話:「He's likely out for the year and the Dodgers might even find themselves having to talk Kuo out of retiring. Kuo has hinted to teammates that would be a consideration if he needed another operation.
這段話,我只有一個感想:「屁啦!」

可不是我搞錯官網講的內容喔!有個同業連翻譯都翻錯,固然是鬧了個大笑話,但官網這篇文章的作者,sense也沒多好,「道奇恐怕得說服郭泓志不要動了想退休的念頭」?這是什麼東東?

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為什麼動個拿掉骨刺的小手術,會灰心到想要退休?因為這已經是他第四次手術了?那奇怪了,之前的兩次Tommy John手術,他都可以再爬起來,為什麼這種小case,卻反而會失志了呢?

事實上,官網這段話不算是錯誤,因為小小郭真的說過再動手術就考慮要退休的話,如果他這次動的很不幸地是第三次Tommy John手術,我反而會對這段話相當認同,沒有人會在承受三次手肘韌帶重建手術之後,不萌生退意的。

問題是,他只是動刀清掉骨刺,這個手術在有過太多在季中就歸隊的例子,比起許多因為非手術而進入傷兵名單的案例,實在是輕微許多。甚至有許多投手忍受著骨刺而繼續投球,這在台灣實在是發生太多次了,即使在大聯盟,承受著骨刺折磨,在球季結束後再解決的,也不是沒有。

那麼,道奇官網憑什麼可以說這種危言聳聽的話?

還有一件事可以說明這位官網作家搞不清楚狀況。7月初發現手肘有骨刺時,郭泓志曾希望如果真要開刀,那就馬上開,不要拖,那麼他明年春訓就可以最完整的狀態去參與(抱歉,這是工作上的管道,在此不便透露)

但當時道奇隊的立場與小小郭不同,畢竟這個手術不嚴重,就算季後再進行,春訓歸隊的可能也很高,而當時距離球季結束還有近三個月,如果經過休息與復健,也許還有可能再出場投球,再怎麼說,道奇投手群一直有傷兵的困擾。

當然啦!最後還是因為郭泓志的手還持續有疼痛感,還是立即決定動刀了。

這樣說起來,小小郭月初就有了早點開刀早點回來的想法,又如何會有想退休的念頭?

在大聯盟裡,郭泓志的名號還不算響亮,他的缺席對道奇來說也不是嚴重到難以取代,至少,另外一位左投Randy Wolf進了DL,對道奇教頭Grady Little來說,才是個更麻煩的問題,以道奇球迷的角度來看,小小郭有沒有想退休的念頭,感受性絕對輕微得多。

但在台灣球迷看來就不一樣了,對習慣以放大鏡角度來看的台灣媒體所產生的化學效應,卻是另外一個模樣,我沒有刻意去看看一般的電子媒體如何報導,但「緯來體育新聞」與「聯合新聞網」都有「郭泓志考慮退休」的標題,那麼那些嗜血的電子媒體嘛嘿嘿真不敢想像。

郭媽媽昨天傍告訴我她很難過,為什麼媒體都報導她兒子要退休,因為根本沒有這種事,「為什麼大家不多鼓勵他?而是要用這種負面報導來打擊他的信心?」

一個都通過兩次Tommy John手術考驗的選手,為什麼得因為一次清除骨刺手術就想退休?稍微用大腦想一下,我想應該很容易了解這不過是一齣鬧劇。事實上,退休這個念頭,小小郭這一次想都沒想過。

LA Times的報導中肯多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道奇主trainer Stan Conte甚至還認為現在說小小郭本季回不來還太早,雖然我不太相信他的話,但要在9月看到他開始練投,應該不是太難的事。

2007年7月26日 星期四

翻舊帳─打擊貢獻度的新思維

心血來潮,想到多年前自己還在自由時報服務時,所「創造」()的一個數據,於是翻起舊作,再檢視一次。

說是「創造」,說真的,我不敢百分之百打包票,因為當年網路還不發達,國內能看到的國外報章雜誌極其有限,我實在不知道這樣的東西是否有人發表過,當時只是單純地是把心中的靈感化成一個現實的數據、公式,再設法用實際的例子來驗證而已。

這是發表在1993年《中華棒球雜誌》5月號、一個用來評估打者在進攻上的貢獻度的全新指標(如果以前從來都沒有人發表過的話),我將之命名為「推動率」,另外還有藉著衍生出「推動率」的「推進壘數」。

如果在這個時間點過後,有人發表類似的數據,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那小弟得說不好意思囉畢竟這是個真正在出版物上所發表過的喔(茶~)

不過,想想當年的自己還真是有毅力,也許是因為真的太年輕了吧!竟然可以花那麼多時間將職棒3(1992)所有場次、所有選手的數據一個一個加算起來,知道這有多麻煩嗎?算這樣的東西必須要看看每個打席的「結果」之後,才可以一個個計算出來的,還好當年只有4隊,否則我可能會瘋掉。

算多久呢?確實耗時是不記得的啦!只知道是1992年季中想到這樣的東西,然後慢慢花時間累計,最終把稿子交給棒協的刊物是1993年的4月吧…..

曾經想過要跟朋友合作,將這樣的東西翻成英文,再透過管道在美國的刊物上發表,但一方面當年各種棒球統計數據還不發達,重視與了解的人實在不多,二來我並不是個始終那麼勤勞的人,並沒有那種持續的精力關注在這方面,而且總覺得自己不是異想天開就是不自量力,所以就一直放到現在啦!

覺得有意思的朋友再往下看吧!棒球統計數據其實是有點枯燥乏味的,更何況運用的還是15年前的資料,有興趣的朋友也許不多吧…..但要先說的是,這是我在14年前寫的東西,文字多少還是有點生澀,而且當年大家寫棒球文的邏輯跟語法都還不像現在那麼通順,覺得怪怪的話請多多包涵吧!

內容有一小部份是錯誤的,我不想直接進行修改,再怎麼說這也是以前曾經努力過的成果,即便有錯也得留下來。錯誤的部份我會用紅字標明出來,然後在最後說明一下。

也許這算是個開端吧!如果有時間、有其他朋友有興趣,再將這項指標進行修正與衍申,現在就只想把舊文拿出來重貼而已。

 

●【推動率─觀察球員上場打擊效果的新基點】

案例一:「克魯茲和王俊郎分佔一二壘,吳復連採用觸擊,將跑者送上二、三壘,接著林易增擊出安打攻下兩城。」上述的Case,林易增有兩分打點,功勞似乎最大,但倘若沒有吳復連成功的觸擊,兄弟隊能否攻下任何分數,還未可知。可是在紀錄紙上,吳復連只記上一次犧牲觸擊,在各種攻擊數據上無法顯示他這項功勞。

案例二:「兩人出局,勃朗在一壘,教練下達打帶跑戰術指令,郭建霖利用推打技巧將球打向右外野,形成一壘安打,勃朗一口氣上到三壘,最後藉著投手暴投回本壘得分。」以上案例,郭建霖是龍隊得分大功臣,如果沒有他的適時一擊,即使投手暴投,勃朗最多只能上到三壘。在紀錄上,郭建霖記上一打數,一安打,無打點,但這支安打明顯地「物超所值」。

相信許多球員和球迷都曾有類似感覺,明明這次上場表現很好,其他人也給予肯定,偏偏在紀錄紙上就是「看」不出效果來,令人為之氣結,上述兩個案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

美國的職棒歷史已超過一個世紀,日本職棒也逾五十年歷史,各種評估攻擊、守備和投手表現的數據都相當發達,但是一般球迷多半只知道打擊率、防禦率、上壘率、守備率和長打率等數據,比較「熱心」的可能熟悉奪三振率、盜壘阻殺率、得點圈(二或三壘)打擊率和對左、右投手的打擊率等等。但嚴格說起來,這些基本數據大多只能代表選手某一方面的能力,如果要講求「全面性」或是設法標榜一些「助攻型」打者的重要性,實在無從著手。

為此,美、日兩國的專家和專業媒體在多年以前便著手研究,設法在攻擊數據上考慮上述那些在一般紀錄上「看不見」的功勞,使得攻擊數據更符合全面性」'盡量可確切地評估球員貢獻度。

美國職棒界對這些評估選手貢獻度的數據相當重視,其中有一項稱為總攻擊率(Total Average )的數據,值得國內球迷參考。這項數據以取得壘數作分子,出局數為分母,其中取得壘數包括壘打數、獲保送次數和盜壘成功次數。出局數則為打席數減去安打和保送,但還得加上盜壘失敗和雙殺打數。總攻擊率算是頗能評估球員貢獻度,畢竟其中還考慮到雙殺打和盜壘失敗,美中不足的卻是對犧牲觸擊多的選手不公平,而且只將各年度單項數據予以「標準化」,無法考慮到每場比賽的「內容」。

在此向球迷介紹一項可以較為確切評估選手貢獻度的數據─「推動率」。這項數據由於顧及犧牲觸擊較多的選手以及「助攻型」球員的「權益」,符合「全面性」。

欲了解推動率,必須先介紹「推進壘數」。所謂推進壘數的意義是,一名打擊者上場揮棒的「結果」所能為球隊推進的壘數(包括打者本身)在內。例如前述的案例一中,吳復連的推進壘數為二{壘上跑者各進一壘),林易增推進壘數為四{三壘回本壘,二壘回本壘,自己上一壘),兩者在貢獻度上不至相差太多。案例二中,郭建霖的推進壘數則為三,「待遇」相當合理。至於推進壘數最多的自然是全壘打,陽春全壘打有四個推進壘數,滿貫全壘打則多達十個。

上述的「規劃」仍有較特殊之處,首先,雙殺打的推進壘數為負一。因為這位打者使得球隊攻勢化為烏有,不過其中仍有特例中的特例,例如一、二壘有人時,打者擊出雙殺打,但二壘跑者進至三壘,此時的推進壘數為零。其次打者所打出的結果」並未使情況「改善」時,推進壘數必須計為零。例如一、二壘有人時,打者的揮棒使得跑向三壘的球員遭封殺,維持原有的一、二壘,此時推進壘數「算起來」應該是一,但實際上必須記為零,同樣的道理,一、三壘變成一、二壘時的推進壘數也是零。(1)

在此,附帶一提的是,推進壘數強調打者上場打擊的「結果」均得列入「考核」,因此無論是四死球、犧牲觸擊或高飛犧牲打,甚至是一般「打數計為一,打擊率掛零」的結果,只要能使壘上跑者向前推進,就能獲得推進壘數,舉例來說,滿壘時,打者獲保送,一次打席數便能取得四個推進壘數,或是當跑者在二壘時,打者擊出外野高飛球遭接殺,跑者藉著空檔奔向三壘,此時打者也能得到一個推進壘數。

了解推進壘數後,推動率的公式即是由推進壘數除以打席數,意即選手平均每次上場能夠為球隊推進的壘數,數據高者,攻擊能力愈強,貢獻度也愈大。

以下謹就推動率的特色和優點加以分析:

()由於顧及所有打擊出去的「結果」,球員只要有助攻的功勞,便不會被忽略,因此選手即使不具長打實力,只要擁有不錯的推打技巧,仍能締造佳績,兄弟隊吳復連雖然排在九棒,但攻擊時以輔助隊友攻勢為主,往往能為球隊製造得分契機,因此推動率高達七成五五(2),甚至高於李居明、帝波和王光輝等強棒。另外,與龍族「助攻王」郭建霖比起來,吳復連打擊率略低,犧牲觸擊向是十七次,但兩人在去年對攻勢的掌握上顯然便分出有下。郭建霖的推動率只有六成四一(2),間接造成兩隊戰績上的差距。

()「重砲型」選手的推動率通常較高,畢竟他們長打較多,壘打數比常人高人一截,壘上有人時,往往一次便能推進好幾個壘,林仲秋去年下半季在台中擊出三支全壘打的那場比賽中,就締造了廿三個推進壘數。而鷹俠、林克、羅世幸和陳政賢等人,一場比賽動不動就是十幾個推進壘數,一個球季下來,累積數額頗為驚人,其中林克和鷹俠推動率均超過「一」,表示兩人平均每次上場至少能為球隊推動一個壘,貢獻度無人能及。

()在關鍵時刻經常建功的選手,推動率亦非同小可。統一獅隊陳政賢通常排在六、七棒,打擊率雖然不起眼,但每每面臨壘上有人時,都能締造驚天一擊,因此全壘打數雖少於林仲秋和羅世幸,推動率卻排名第三。類似的例子,鷹俠和林仲秋所以在推動率上有一段差距,也是因為兩人所造成的「效果」不同之故。

不過,紀錄是死的,球是圓的,推動率雖然是一項能夠同時評估打者主攻、助攻能力以及貢獻度的攻擊數據,但總是「人為的」數據,或多或少都有缺點。首先,各隊的「開路先鋒」由於經常得面對壘上無人的狀況,推動率難免較低,不過首棒的表現好壞比較容易評估,無論帥盜壘上壘率和進壘慾望方面,都能一目了然,倒也無須以推動率為他們打分數。其次,推動率在計算時必須根據每場比賽、每位打者、每次上場打擊的「結果」逐步累計,比較麻煩,無法直接藉著季後的總成績「整理」得來,但是為了能精確地評估選手實力,麻煩是免不了的。

另外,推動率只針對打者上場打擊的效果」來分析,無法顧及上壘以後所產生的破壞力,因此如林易增這種盜壘多的選手,可能便受到不平的「待遇」。但是推動率的前提是評估選手上場「打擊」所造成的效果,忽略了跑壘,倒也無可厚非。


92’年三商虎隊推動率一覽表 
球員打席數推進壘數推動率排名
鷹俠  3433451.0062
林仲秋3783130.8299
蔡生豐3301820.55225
林振賢1451020.703--
鄭幸生2561360.531--
黃世明1581000.633--
霸多1451240.855--
康雷2301950.848--
侯明坤1981350.682--
涂忠男2301340.583--
許鍚華182880.484--
陳正中3562730.76713
哥雅120790.658--
藍文成69230.333--
徐整當110520.473--
蔣坤珄63290.619--
游宗龍35210.6--
何良志1940.211--
羅維24120.5--
339123570.695--

92’年味全龍隊推動率一覽表
球員打席數推進壘數推動率排名
陳金茂3452660.77112
郭建霖3902500.64121
呂明賜3472740.7910
吉彌3192470.77411
羅世幸3473030.8736
馬斯90880.978--
黃煚隆3041870.61522
李安熙2601920.738--
孫昭立3542530.71517
勃朗3482250.64720
洪正欽118460.39--
黃清文65440.667--
艾勃78871.115--
林光宏100--
336624620.731--
  
92’兄弟象隊推動率一覽表
球員打席數推進壘數推動率排名
林易增4052380.58823
吳復連3472620.75514
帝波3092250.72815
王光輝3622530.69919
李居明3632610.71916
王俊郎2131620.761--
查維34310.912--
洪一中3282320.70718
克魯茲2912580.8875
陳彥成3112660.8557
林百亨1631330.816--
吳俊達85390.459--
陳琦豐38230.605--
吳英偉44270.614--
愛迪生82540.659--
337524640.73--

92’年統一獅隊推動一覽表
球員打席數推進壘數推動率排名
鄭百勝3071710.55724
洪俊良2491710.687--
羅敏卿3673360.9164
艾波62430.694--
曾智偵2742070.755--
宋榮泰2431890.778--
羅曼1261050.833--
呂文生1871290.69--
陳政賢3493250.9313
余富誠92510.554--
賴崇光127790.622--
鄧耀華39260.667--
吳林煉144940.653--
林克3613741.0361
耿健輝178850.478--
卡羅3162690.8518
孫長川33230.697--
徐育鉉830.375--
曾信誠310.333--
李坤哲2280.364--
348826890.771--
註:(排行榜規定打席數279)
這部分錯的離譜,其實沒有所謂的特殊規則,一切按照規則算即可,例如一、二壘有人,打者將球擊出,原二壘跑者被封殺在三壘,維持一、二壘有人,「推進壘數」本來就是零(原二壘出局為「-2」,一壘進二壘「+1」,打者進一壘「+1)。而一、三壘有人,打者將球擊出後,三壘跑者在本壘遭觸殺,變成一、二壘有人,「推進壘數」應是「-1」,其他例子,稍微算一下就知道了。

推動率是有可能超過1的,所以不該用「七成五五」和「六成四一」,應該用「0.755」和「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