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寫在開播前~NHK大河劇《真田丸》的女性角色

12322491_10153422150885914_2331091681794619166_o史載真田信繁有5個老婆,最有名的當然是生了長男大助(跟老爸一起在夏之陣戰死)的正室竹林院,大谷吉繼的女兒。
不過,提到信繁公,連大河劇也免不了帶上一些傳奇色彩,多多少少會「幸村」化,所以女主角也選了真田家內臣高梨內記的女兒,因為這位家臣也跟著一起被流放九度山、入大阪城,劇本寫起來也好寫一點吧~~
但史載對這個老婆的記載並不多,連真名都找不到,比較確定的是生下兩個女兒,其中一個女兒在夏之陣決死戰前托給伊達家的片倉重長(小十郎),後來成了小十郎的後妻。信繁公一直要到娶了第三個老婆才生下兒子,不過竹林院誰演還沒公布,這角色很重要,可以來個新垣結衣嗎?「王牌大律師時代版」XDDD
稻姬做為日本戰國時代人格特質最優的女性之一,吉田這個人選羊感覺上有點太過於年長了些,畢竟小松姬過世的時候也不過47歲,而她嫁給真田信之時才13歲,關原之戰前她將岳丈真田昌幸擋在沼田城外時,也只有27歲而已,但羊姐這個扮相,怎麼看都超過30歲XDD
不過,大河劇裡,扮年輕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真要找個年輕妹來個女武者的裝扮,還拿著薙刀,恐怕也沒什麼說服力就是了。
阿梅柏林影后黑木華第一次演出NHK大河劇,角色是男主角的初戀對象,按照往例,初戀對象只要沒有變成老婆,命運通常會有點悲慘。但在這部劇的設定中,她是真田家臣崛田作兵衛的妹妹,但在史實中,作兵衛應該是她的叔父,最後也將她收為養女。
但劇中跟史實相同的是,她生了一個女兒阿菊,也是真田信繁的第一個小孩,不確定她有沒有名分,且卒年不詳,感覺上戲份只有前段才有…
不過能看到黑木華演戲就不賴了,畢竟她的演員生涯還是以電影為主,連續劇只參與過《天皇的御廚,其他的電視劇應該都是單元劇或特別篇吧。

.

湊佳苗《望鄉》


僅管不是每一個短篇都好看,但作者藉由虛構的白綱島所衍生出來的六個故事,確實各具特色。遙遠的故鄉,似乎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遠,印象中單純的故鄉裡,其實跟大城市一樣存在的種種關於「人心」的問題。而僅止於一橋之隔的故鄉,也未必如現實中的那麼近,因為內心深處或者下意識就會變成隔山隔海那般遠。

六個短篇都有一定水準,比較出色的應該是第一篇的〈橘子花〉與得獎作〈海星星〉,如果有「白湊」和「黑湊」屬性區分的話,這兩個故事應該都算是「白湊」領域的傑作,情節有著一定的懸疑性,結局也有意外性,卻都將小島與城市的距離寫出來,人心就像隔著一條遙遠的路或看不到盡頭的橋那樣,總是保留著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這樣看起來,湊佳苗的短篇確實是比長篇更出色的,她的長篇經常由不同的短篇透過不同視角或不同時間點來串連而成,但每一條連結線,邏輯性經常是不太一致的,合成一個規模較大的故事,不時會出現極其明顯的違和感…

但短篇就沒有這樣的問題,以《望鄉》來說,六個故事雖然都發生在白綱島,但基本上都是不相干的故事,就是作者用「望鄉」來當作文題目的感覺而已,然後每一篇至少寫得都還不差,這樣的寫作方式,至少是比較安全的吧。



.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陳冠中《建豐二年》


對陳冠中不熟悉,就是對架空歷史特別有興趣,國民黨在中國內戰勝出的前提讓人好奇。說起來,要寫這題材總要有點膽識,一來鐵定會成為中國禁書,二來議題過於敏感,很難討好各家喜好,批評絕對不少。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不去太過計較這本書所提及局勢發展的合理性,那又如何?作者從政治犯、國家英雄、領袖、商業鉅子、藏獨運動、文學發展和影視創作的角度,來剖析中國在一個不是共產主義統治下,可能會有的景象,以結論來比較的話,這「烏有史」自然是比史實好得多,但還是存在著不少問題。

西藏與中國的一國二治,應該是這本書中比較「天真」的一篇,總覺得在中國完全脫離獨裁專政的政治結構之前,要做到如此理想化的成果,有極高的困難度。但作者仍然努力嘗試著建構一個最可能完成的和平之道,在共產黨沒有在中國執政的情況下,西藏自治的藍圖也許真不是空口說白話的、也許總有一天能夠辦到,只是不會像書裡講得那麼快…

如果國民黨在中國執政,黨外運動與全面民主化的到來,會比在台灣執政要來得快還是慢?這應該是個讓人好奇的話題,由於書中所設定的年代還不到「自由中國」可能發生的最早時間,所以這議題幾乎是沒討論到,很想知道作者的看法是什麼…

整體來說,這個架空歷史還是有點過於樂觀,台灣不過是那麼一丁點地方,要把成功經驗套用在整個中國,儘管作者已經盡量保有餘地,還是覺得有些地方高調得有些不可思議。不過,虛構的史實是否合理,應該不是作者寫書的重點,而是在這「建豐二年」裡各種「成果展」的衍生過程,真正的重點,應該是這些「過程」。



.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7/9的《Star War:原力覺醒》



先來一個還沒有複習的不負責Star War系列排名。
4 ≧ 5 > 7 > 6 >>> 3 > 2 = 1
tfa_poster_wide_header當然,還有8和9,8的預定上映日期已經有了,2017年5月26日,9目前只知是2019年,日期未定。

整體來說,1999、2002、2005上映的1~3,在口碑和深度方面,與1997、1980、1983上映的4~6,有一段不小的差距。這理由似乎有點複雜,也不是我這種外行人能說清楚的,但問題一定出在喬治.盧卡斯自己,1~3的部分他自己包下所有的導演工作,然後自己寫劇本,又要掛名監製,但在最早上映的三部中,盧卡斯自己只在4擔任導演,5、6分別交給了Irvin Kershner、Richard Marquand。

總覺得,1~3會飽受批評,就是盧卡斯管得太多,雖然這個影史上最重要的系列電影是他發想與打造而成,但這故事世界觀多麼寬闊、設定多麼繁瑣,完成作品須要完善的分工,還要有驚人的創意,還得在七年內完成,盧卡斯你要寫劇本、要當導演,還要掛監製,會不會太貪心了一點…

或許是因為這前車之鑑,迪士尼在2012年併購盧卡斯影業後,採用了最安全的方式,為7、8、9各找來能夠獨當一面且個人色彩濃厚的導演,喬治.盧卡斯連劇本都不寫了,就是單純當個創意顧問,當然故事還是他的。

7的導演大家都知道了,就是鼎鼎大名的J.J.亞伯拉姆,就是最新一系列《Star Trek》(星際爭霸戰)電影的導演,用這個辦法把兩大星戰系列連結起來,虧迪士尼想得到。至於8,找上了年輕的Rian Johnson,為什麼會找他,或多或少也能推得出原因…

42歲的Rian Johnson並不是個知名度高的導演,執導過的長片至今不過三部,每一部都有不錯的口碑,尤其是2012年的《Looper》(台譯《迴路殺手》,由喬瑟夫高登李維、布魯斯威利和艾蜜麗布朗特主演),在當年被不少媒體評選為年度十大佳片,這部片的電影語言和邏輯讓人大開眼界,大概很難從古往今來找到類例的案例,劇本結構牽涉了因果輪迴和時空悖論,還有不同時空、平行時空的世界觀,這種感覺,很切合星戰8中天行者路克的自我放逐、芮的謎樣身世,以及史諾克的身分所連結在一起的謎團。沒有意外的話,8的精彩度不見得更高,但口碑很可能優於7,甚至直追4和5。

最後的9,不囉嗦,交給《侏儸紀世界》的Collin Trevorrow負責,這傢伙更年輕,比Rian Johnson還小三歲。看過《侏儸紀世界》的話,或許可以肯定Collin Trevorrow應該是個拍系列完結篇相當合適的人選,更何況劇本仍是由Rian Johnson來寫。
Screen_Shot_2015-04-16_at_1.38.59_PM.0「Star War」系列的製作團隊對於劇情一向是保密到家的,演員和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是有簽保密條款才對。J.J.亞伯拉罕果然聰明,他並沒有把「Star Trek」那一套搬上來,雖然電影製作技術與特效經歷那麼多年進步神速,但他仍維持4、5、6一貫以來的基底,而且很多模式的套用的,先別說X戰機、鈦戰機這些老面孔,連第一軍團vs.反抗軍的模式都讓人特別懷念,再加上搬出三位三十多年前的老面孔出來,所以70mm拍的畫面固然讓人驚艷不已,卻仍感受到濃濃的懷舊風。

ReyTFA有人說這是J.J.亞伯拉姆對於老星戰的致敬之作,但我覺得這個說法很奇怪,因為相對於老星戰,這個最新的星戰作品,並不特別「新」,時間軸不過晚了三十年,很多東西不延續下去才奇怪咧,只能說導演處理得真得相當不錯。

7的劇情中,最讓我感興趣是芮的身世,因為她對於原力的運用,不需經過很多時間的訓練,就能達到最佳效果,尤其是與凱羅忍的光劍對決竟能勝出,第一時間我的心中直覺是「不可能」或「太唬爛」,想想在4、5、6中,天行者路克是經歷了多久的磨練,才成為真正的絕地大師…

但仔細想想,劇情中,芮一開始根本不知原力是啥,甚至懷疑絕地武士只是一個傳說,而她的原力展現,給人「突然想起來」的感覺,但並不穩定,更何況當她碰觸路克的光劍時所產生的一串畫面,又引人無限遐思。

要我猜的話,芮對於原力的運用,並非是「不會但有潛力」的那種,而是「本來就會但被封印或者失憶了」。
期待8。

.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TURN


--



Travis的《The Man Who》是我相當喜愛的一張專輯,
只是在深夜裡聆聽,卻是一種折磨。

這種折磨卻像是顆誘人的甜美果實,總忍不住去摘採,
然後再一口咬下去…

好比這首他們最受歡迎的〈Turn〉 ,輕快的旋律讓人朗朗上口,可是一聽到「if we turn, turn, turn, turn, turn …」,心裡總不免有些許刺痛、或者充塞著滿滿的惆悵。

當我們不斷地喊著「如果我們能夠改變、改變、改變、改變、改變」,再接著重覆著「改變、改變、改變、改變、改變」的時候,總是可以想像或感受那種悔恨、無奈,甚至是無力回天的心情吧~

Fran Healy寫這首歌的時候大概才二十五、六歲,他們的事業正達顛峰,心中所念所想的總是能化成如詩般美妙的作品,傳達給所有喜愛他們的人們。

可是,不知為何,總覺得每個旋律、每段歌詞,都像是在訴求他內心的苦,或者說,是在訴說許多人共同所有過的苦澀記憶。Fran的能量,其實潛藏著某種壓抑的因子,不會讓你傷心、難過,只會讓你陷入某種一時無法脫身的低氣壓,卻又心甘情願。

至少,Fran在不斷地強調要改變之前,他也說了:「我只想找到一個我所在的世界,我想活著,我想存活下去…」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憂鬱吧~但我想不只如此,那應該是Fran、還有他的伙伴們所獨有的一種失落感才對…



--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星戰的時光墜道


《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今天上映。
「星戰系列」電影續作終於在10年之後問世,但按照電影世界觀的時間軸來推,這部新作的前作應該是1983年的《星際大戰六部曲:絕地大反攻》,至今相隔了32年,而七部曲的故事,就設定在六部曲之後的三十多年後…
還記得32年前的六部曲的最後,還留下那些人嗎?天行者路克、莉亞公主、韓索羅船長…這三大主角經歷了三十多年都還在,喬治盧卡斯與收購盧卡斯影業的迪士尼公司早早就想把當年飾演這三個要角的演員找回來,但要辦到這件事,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SR三人中,只剩下飾演韓索羅的哈里遜福特還活躍在這個圈子。飾演天行者路克的Mark Hamill當年演戲根本只是插花,因為他的本業是配音員,而且在這一行成就頗高,當年會來演完全是個巧合,就是突然被盧卡瞄到,硬是要他來演戲,「星戰」四到六部曲結束後,基本上就不太當演員了,以前有過那種「紅不起來的演員」之類的新聞或專題,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當演員完全是Hamill的副業啊~
飾演莉亞公主的Carrie Fisher沒那麼極端,她是演員沒錯,近年來偶而也客串演出,但她也是小說家、編劇、配音員,也參與表演藝術,梅莉史翠普的電影《來自邊緣的明信片》就是她的原著,曾經是個暢作家,她還有個頂頂大名的前夫─民謠名團「Simon & Garfunkel」的Paul Simon。
不過,這兩位主就淡出這個行業的「老朋友」還是接受了迪士尼的邀約,參與演出。雖然新的故事有新的主角群,但既然是接續六部曲而來,你無法想像看不到韓索羅、路克和莉亞吧?總會想著,韓索羅和莉亞有沒有在一起?或者莉亞的天行者技能練成了嗎?
三十多年後的他們再次出現,樣子全變了,你不得不感慨一下,當年見到他們時侯的自己,是什麼樣子?還在做些什麼?
走進星戰的時光墜道,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了。

.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艾美懷斯》/《槍響前決定愛不愛你》/《異色童話集》


會傷腦筋的電影,通常我一天的上限是兩部,但最近的休假日,時間被切得有點零碎,再加上這陣子實在發生太多事了,總覺得有必要把腦袋塞得滿滿的,然後把不必要的雜質擠出去。
12346510_10153396580795914_7195964236334669877_n《AMY》是自己急著要看的,另外兩部是怕現在不看就看不到了,最後在七個半小時內將三部片看完,發現還好。
《AMY》完全做到紀錄片該做的─「清楚、不保留」,另兩部在解讀上也沒有障礙,有的只是留下不少東西讓你事後可以好好地想想。只是要抱怨一下,《Slow West》翻成「槍響前決定愛不愛你」實在有夠爛的,倒不如用之前台北電影節的《西部緩慢之死》。
做為紀錄片,《AMY》真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素材真的太多了,而且那些不管愛她、害她,或者既愛她又害她的人們,沒有一個不掏心掏肺地出來說說他們心目中那個彷彿還活在昨天的女孩。
說真的,看這部紀錄片,你根本可以完全不認識Amy Winehouse這個人,因為在這128分鐘裡,幾乎可以把她的事全告訴你,包括常人所無法理解的為何那些飽受世人所喜愛、看重的人會如此地折磨自己,然後走向自我毀滅之道。
之後無縫接軌觀看的《Slow West》,剛好可以撫平《AMY》帶來的無奈與心碎。這部片明明是悲劇,甚至上演了「在傷口上灑鹽」的黑色幽默戲碼,卻沒有什麼悲傷的感覺,悲慘的結局恰恰驗證了劇情中一些早就埋好的梗,像是男孩做的夢、保鑣為何要將他綁在樹上,還有劇情的第一人稱旁白為何要換一個人等等…
於是你會恍然大悟,原來故事的邏輯不能用我們現在所知的價值觀來度量,因為那可是你死我活的美國大西部啊。
最後的《異色童話集》果然很適合在午夜前觀看,白子雙胞胎、森林中的紅髮裸女、啃食海怪心臟的皇后、把跳蚤養大的宅男國王、被巨怪帶到深山的公主、想上國王想瘋的老嫗、為求變年輕不得不剝皮但竟然還死不了的另一個老嫗,然後竟然還看得到似乎有提供氧氣的潛水用具,還有古典的巴洛克吉他…
三個王國串連在一起的「童話」故事,有點驚悚、又有點天花亂墜地看完了,變態的美感讓人覺得過癮極了,但問題是,那些隱喻也是多到讓人頭皮發麻~~~

.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愛的自彈自唱演唱會


終於見識到Ai粉口中最有誠意的演唱會了。

雖然整個過程不到兩小時,但塞滿了九百位觀眾的小場地感覺特別好,這大概是我聽過的演唱會中,與表演者最近的一次,整個表現台上只有單一樂器~一台鋼琴,還有造型氣氛燈,以及一長、一小兩張椅子加一張桌子的下午茶擺設。

大塚愛從來都是一位不甘寂寞的歌手,演唱會總愛跟歌迷分享自己的想法,像這種有點沙龍式的自彈自唱演唱會尤其如此,來台帶著寫滿羅馬拼音的中文小抄出場的習慣不變,硬是要用中文對話的誠意十足。

整場演唱會,連同中段抽兩位歌迷互動的部份,大概有七、八段談話,特別是三首翻唱曲,在演唱前都特別說明一天自己為什麼要唱這首歌。

◎屎爛幫〈楽園ベイベー〉(樂園寶貝)
因為老公在上電視節目中總愛談到她,所以這次她打算好好消費他。

◎今井美樹〈Miss You〉
4歲開始學古典鋼琴,學了一段時間,覺得自己沒天分,很想放棄,於是老師建議她自彈自唱看看,所以12歲開始這麼做,今井美樹的〈Miss You〉就是她第一首自彈自唱的歌曲,幾乎可以說是個人音樂生涯的起點。(15歲就開始填詞譜曲了,出道前就累積了60多首曲子,至今所有發表的歌曲,都是由自己填詞譜曲)

◎山下達郎〈クリスマス・イブ〉(聖誕夜)
在準備來到演唱會場的過程中,看到台北街頭到處都有聖誕的擺飾,還看到了巨人頭(進擊的巨人展不是在松菸嗎?三浦春馬才剛離開吧…),還說聖誕夜會不會出現巨人吧…所以她一定要唱這首日本有最名、紅了三十幾年的耶誕歌曲,提前感受氣氛。

過程中突然來了一段純演奏曲〈うら、うらら道〉,當時創作的心情大概就是,平常你走慣了的路,突然想換一條路來走走看,但一定多少有種不安的心情,甚至可能會擔心走不到目的地…這種微小的心情能化成一首曲子,實在是一件神奇的事。

大塚愛最大的創作本錢的確是她的琴技,她的鋼琴演奏屬於那種即興、沒有框架的模式,果然當年早早開始就自彈自唱讓她一整個大解放,所以這幾年她在主要的「LOVE IS BORN」系列演唱會之外,還開了一條「AIO PIANO」的巡演,今年已經是AIO PIANO vol.3了。



.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倪匡《妖火》


我不記得當年看這本書的感覺如何,現在再翻嘛,首先就是覺得書名其實沒什麼意義,「妖火」其實不能代表什麼,至少不是重點。

其次是張小娟的部分,的確是會讓第一次讀的人嚇一跳,但稍微思考一下,會發現這個設定有點走鐘,雖然動機可以歸類為雙胞胎的特殊人格,但她的能力方面,在書中的描敘是有點不一致的。

不過,前半部的冒險情節,的確是蠻精彩的,至少感覺上優於前兩部作品,只是後半部牽扯到國際大陰謀,又讓衛斯理的威能無限擴張,整體來說有點不平衡。我知道衛斯理在後來有許多事件是發揮了他主角專有的優勢,但那些故事的特色本來就是如此,這個故事的轉變是有點突兀。

倒是有一點,那個科技超越當時世上所有國家的國際陰謀集團,首領很明顯地就是希特勒吧,太多線索了,只是倪匡並沒有明說,甚至有些部份還刻意掩飾,只是,納粹的色彩實在是太過強烈了。

故事是不難看,就是前後風格與節奏有點不太吻合就是了。



.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這個忘卻偵探…


沒想到秋季日劇我會先看完這一部,但完結篇還要等幾天實在是太虐人了@@
《下町火箭》當然是非常好看的,但問題是看完前五集的「火箭篇」就停下來了,相信一旦開始下第六集的下篇,應該會想一次K完全部,這樣乾脆就等全劇播畢再一次看完吧。
天海祐希和澤村一樹的《偽裝夫婦》很有趣,這個組合變成搞笑喜劇意外地有點搭,松坂桃李、木村文乃和菜菜緒的《警報》也好看,菜菜緒的完全惡女形象非常非常讚…不過,這兩部還在進行中,我的注意力就被《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給攔截了。
01-tile對新垣結衣,我的喜好度一般,倒是岡田將生算是年輕男演員中我比較欣賞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他是伊坂幸太郎的死忠粉絲,還演了三部伊坂小說改編的電影,但最重要的應該是他的演技愈來愈好,肢體語言和表情都很豐富,至少在這部戲裡,新垣的表現明顯不如他。
不過,新垣結衣的「忘卻偵探」一角,還是很有魅力,角色設定新鮮、有趣,也因為個性使然,不須要太多表情、也不必有過多的情緒,這是一個偏向「理性」的角色,而岡田的「不幸之男」就是個偏「感性」的角色了。
編劇的表現實在是非常好,主角每天醒來就會忘記前一天所發生過的事,所以案件都必須在一天之內解決,而她與他的關係依然在每次經過「忘卻的一天」之後,而有所變化,你會期待之後的變化是什麼,當然也會期待真相倒底是什麼。
原著是西尾維新的「忘卻偵探系列」小說,已經出了五本單行本,只是尚未有中譯本,也許日劇播出後,台灣的出版社會進吧。只是這系列被歸類在西尾的「輕推理」中,算是我比較沒興趣的懸疑小說類型,等到出了中文版,也還不知道該不該弄來看看…

.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黃易《天地明環》卷2


卷二持續了龍鷹的「范輕舟」與符太的「醜神醫」兩條線同時進行的模式,只是時序上有嚴重的落差,龍鷹在閱讀符太所留下來的《實錄》的時候,時間已過了大半,事件也有了的新的發展,但《實錄》裡所寫的,總像是新的內容。

龍鷹在洛陽瀏覽這些內容時,符太應該已在新都長安,這個動作大概只在補完整塊拼圖,但那麼長的時間裡,事件衍生的落差並不好處理,比如說,當《實錄》裡符太和妲瑪還在探田上淵時,北幫在龍鷹所面臨的「現在」早將黃河幫挑了,而且大江聯精銳盡出卻只能吃土,田上淵還找過「范輕舟」而讓他身分乎之欲出。

在寫作技巧上,要彌補時間的落差並不容易,畢竟發生過的事總有跡可尋,要讓龍鷹在讀《實錄》時維持完全的新鮮感並不容易,即使內容幾乎都在描寫符太在禁宮裡不為人知和私密的遭遇。

在情節中,出動秘密軍團做掉符君侯的二十八位高手,這一手玩得最高明,面對武三思的人馬,可以推給大江聯,面對大江聯的質疑,「范輕舟」還可以推給龍鷹,這個動作也解決不少問題,故事的推展也容易得多。

符太的宮廷故事倒是好看得很,甚至主主線好看了,感覺上他似乎比龍鷹更適合扮演「醜神醫」這個角色,尤其與妲瑪的糾葛讓人興趣昂然啊。




.

2015年12月6日 星期日

勞倫斯.卜洛克《酒店關門之後》


在系列作的時序上,這本書一開始給人錯亂的感覺,明明在前作《八百萬種死法》中,馬修已經戒酒了,但在這裡卻還是個不可救藥的酒鬼,一直讀到最後才恍然大悟,但這裡又出現一個問題,如果一開始並不知道這系列作會寫到幾本,這個故事說不定會給人完結篇的感覺。

但這不是廢話嗎?勞倫斯.卜洛克的「馬修.史卡德系列」多有名啊,六本書不過是全系列的三分之一而已,但我只是想到當初作者還在創作這些故事的過程中,說不定會給死忠粉絲這種感覺吧。

比起前五部作品,《酒店關門之後》的死亡味道特別濃烈,相對之下,生存意識也異常清晰,馬修就像是曼哈頓西中城的一縷幽魂,看似漫無目的地過日子,但生活頻率其實有一定的節奏,每個深夜遊走於眾家酒館,不像是一種救贖,最多只能說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大多時候,他看起來冷靜、不在乎,但偶而的暴衝,卻又讓人意識到他不過是一個失意的中年人。

馬修在半推半就之下,接下兩個委託事件,按照過往經驗,這兩件事應該是有所關聯才對,但到最後,事件本身還真得沒有什麼關係,只是馬修在追查真相的過程中,因為這兩個案件的交互啟發,仍然激發出不少靈感,尤其到最後,一件事的結果讓馬修對另一件做了一件反常的舉動─自己當審判官…

偵探自己當判官,會覺得是禁忌嗎?但對勞倫斯.卜洛克來說,似乎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而《酒店關門之後》的故事,在整個系列故事中,就像是主角過往日子的一段「黑歷史」,但就像馬修自己說的:「我不會為我喝進去的任何一滴酒感到後悔,但我感謝上帝,我不再喝了。」



.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不想摃龜


瞄了一下,前一篇日記已經是10月12日的事了,真久…
如果今天不寫,這個月就摃龜了@@
還是先持續至少一個月一篇好了。

其實也不是不寫,而是很多東西不適合貼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因為習慣使然,每個月總會寫個十來篇文章,只是都擺在其他地方,然後自己決定那一篇要給多少人看,或者可以貼在那裡。

說真的,寫東西不一定是要給別人看的,很多時候就只是自己想寫而已,覺得此時不寫、更待何時,寫過之後,記錄下某種心情或心得,會有那種走過就留下痕跡的心感覺。

現在回頭想想,以前還蠻怕一些太過自我的東西會給別人看到的,後來卻發現真得想太多了。寫自己,總是不夠理性,文字邏輯會跟平常不同,別人很可能就有看沒有懂,不然就是直接跳過去,這種「語言」,恐怕全世界只有自己一個人懂得吧。

現在的我並不是怕別人看自己寫的東西,而是覺得有沒有人看都無所謂,所以,即使寫了,也比較沒有動力來PO文。

也是因為愈來愈少像現在這樣直接在這裡打字,想寫都是別種心情了,但這也是無可奈何吧,隨著時間的變化,心情會變,環境會變,現在的這裡,已經不是過去那個可以讓我主動寫字的地方了。



.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葉室麟《蟬記》


即使生命短暫如蟬,也要留下些什麼吧。戶田秋谷用僅剩的十年,就是想藉著完成家譜來忠實記錄過去所發生過的事,而這所有的過程,就記錄在他的記事本「蟬記」裡,而這一頁頁的生命篇章,其實也不過是戶田一家人、庒三郎和向山村的日常。

這原本應該是個悲傷的故事,但讀起來卻是出奇地心境平和,即使戶田最後還是切腹,卻似覺得理所當然,很奇怪的心情吧?!但這本書好像就在告訴我們,生命的定義,應該不像世俗所想的那樣,該是只要有所為,便無需在乎長短。

而那個年代有那個年代的邏輯,小說中頗能將讀者帶入那個年代的氛圍,德川幕府的藩文化似乎變得不那麼難懂,即使不了解日本文化,多少也會有所感覺吧。

其實庒三郎與秋谷是同類人,被惡意、利欲所侵害的人,某些特質是相通的,這樣的人往往被湊在一塊,看起來好像是要被拋棄的,但最後總是結成一股龐大的力量,屢試不爽。

在故事裡,秋谷從頭到尾不變,庒三郎是一點一滴在改變,但他本質就是如此,改變只是因為更懂真相、更懂生命的意義,真正不一樣的就是郁太郎了,郁太郎的成長,不就是秋谷的重生嗎?



.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重啟的《D坂殺人事件》


周五換檔的新片中,對兩部日本電影興趣極高,但最急著想去看的不是伊坂幸太郎作品改編而成的《蚱蜢》,而是江戶川亂步名作《D坂殺人事件》的影像化。



關於《D坂殺人事件》,電影宣傳標榜的是異色、SM,但我在乎的是其他部分。這個短篇推理故事是名偵探明智小五郎的初登場之作,這時候的他還是個遊手好閒的學生,與後來成立少年偵探團、對決怪盜二十面相時間的感覺不太一樣,但這個故事絕對有其不可動搖的歷史地位,畢竟亂步所創作的這個角色,對後來的日系推理影響說有多大就有多大。

拿《名偵探柯南》來說好了,江戶川柯南中的「江戶川」,指的當然是亂步,毛利小五郎是從誰拷貝來就不用說了,怪盜基德自然取自怪盜二十面相,而「少年偵探團」的名稱更是直接拿來用。

橫溝正史筆下的金田一耕助最常被拿來跟明智小五郎比較,日劇都不知拍過幾次特別篇了,漫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中的明智警視自然也是影射明智小五郎,感覺上日本人喜愛金田一耕助多於明智小五郎,但說真的,1924年就出場的小五郎,影響較大、文學地位也比較高。

《D坂殺人事件》是91年寫的短篇小說,在敘事方面與現代的形式不太相同,亂步畢竟是日系推理的開山鼻祖,自己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所以他沒有將篇幅浪費在一些辦案細節中,但是人物的描寫卻十分鮮明。小說嘛,不管是那個年代,人物還是最重要的。

至於SM,虐待狂與受虐者,這樣的情節在當時自然是超級大膽的,尤其要出現在才濫觴的日系推理,根本想都想不到。不過,江戶川亂步之所以會成為時代的先驅者,本來就是因為他的「變」和「不安牌理出牌」。

有趣的是,SM在這短短的故事中描敘的並不多,卻是解開真相的絕對關鍵,感覺「份量」還蠻重的。所以,《D坂殺人事件》兩次拍成電影,都被刻意拍成限制級的異色題材,1998年真田廣之與嶋田久作主演的版本,以及影展常客窪田將治這次拍的,都是如此。

看了一下電影介紹,果然還是改了不少,其實原著小說結構並沒有那麼簡單,偵探角色就有兩個,不可能犯罪的設定即使在現在來看還是相當有水準,翻轉的情節也有,雖然沒有後來推理小說用爛的「偵探讓警察吃癟」的情節,但也夠精彩了。

但既然要以異色的主軸,總得多些料才行,再加上《D坂殺人事件》這故事,日本人實在太熟了,要有新鮮感總得改編一下。只是,明智小五郎在電影中已開了偵探事務所,而死者從舊書店老闆娘變成老闆,差好多喔…但衝著導演的招牌和原著的吸引力,還是非看不可就是了。


.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我的少女時代》的時代

8575112259-vert《我的少女時代》11月19日在中國上映,上映第四天…
1、超越《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中國的台灣電影票房紀錄
2、成為史上第一部在中國票房破億人民幣的台灣電影
3、總票房收入超越此片在台灣的總票房
4、壓下《飢餓遊戲》完結篇與《007惡魔四伏》成為單日票房第一
這麼厲害?台灣電影即使有合拍背景,在中國排片量還是多少會受影響,能夠突破排片困境,一定與策略正確有關,這是專業領域,外行人很難懂也不了解,所以不予置評。
問題是,這幾年在中國票房火紅的電影,「爛片」的比例還不低,這部片算不算是這一類?當然不是的。如果真要以「水準高不高」或者「藝術價如何」來評估,《我的少女時代》確實只能說是普普通通的,但絕對是近年來娛樂性最高的華語片之一。
也許在多年以後再回頭看,《我的少女時代》可能會讓人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但至少在這個年代,這部片的確捉住了時代潮流的脈動,掌握了現在人想要彌補卻總是無法如願的懷舊心態,取得普羅大眾的共鳴,即使這樣的共鳴不知能持續多久,但至少在現在是大成功的。
在剛剛結束的金馬獎頒獎典禮中,《我的少女時代》真的不是可以拿到任何獎項的作品,但不可否認地是一部成功的電影,甚至比起《海角七號》和《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還要成功,原因是在題材、情節和政治性方面,能被拿出來「鞭」的部份少了很多很多。
不得不說,陳玉珊或許不是一位非常厲害的電影導演,但絕對是個非常聰明且有遠見的人,除了避開地域性與政治的敏感部分,還扛出了劉德華、言承旭、陳喬恩和蘇有朋做為電影的「附加價值」,而這些人在任何華人世界裡,不是神,就是招牌~
但真正撐起這部電影的,應該是男、女主角,雖然宋芸樺我不覺得她會得獎,但入圍最佳女主角是合情合理,王大陸稍遜、但也不差,他是沒入圍,但就算入圍最佳男主角,也勉強可以接受。
.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刺客聶隱娘》vs.《醉.生夢死》


12241452_10153361210485914_3463432261494518625_n《刺客聶隱娘》拿下最佳劇情片,反應絕對兩極化,但這樣的反應才是最佳影片該有的。
比如說,2014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得主《冬日甦醒》,一定會有人說「我幹嘛要花196分鐘去看一部悶到不行的片啊!」,幾年前橫掃各大國際影展的伊朗電影《分居風暴》,一定會有人說「啊夫妻不合就乾脆切一切算了,何必搞這麼多事?」
金馬獎的取向,經過這些年來的發展,應該已經蠻明確的,在劇情和導演方向,有著絕對的藝術導向,但娛樂片、商業片還是有機會在個人獎或一些技術獎項上出線。
五部入圍的劇情片,都是標準的藝術片,藏語電影《塔洛》沒機會看得到,賈樟柯的《山河故人》還在等上映,看過的其他三部確實都是內涵豐富的好作品。
不過,香港新生代導演翁子光的《踏血尋梅》題材比較另類,比較像是奇幻影展的菜,在極度異色血腥的外包裝下來探討人性深層對於生死的定義,實驗性太過強烈,要獲得電影人普遍給個「最好」的標籤,恐怕不太容易,所以先劃掉。
還沒看過的《山河故人》也大膽先劃掉好了,理由是在作為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時,口碑有點兩極,至少比起《刺客聶隱娘》有一大段差距。所以在暫時先將《塔洛》當做空氣的情況下,最佳影片大概不是《刺客聶隱娘》,就是《醉.生夢死》。
在最後答案揭曉前,我還是押了《刺客聶隱娘》,原因是:錢花得多很多、導演名氣大很大。
但別誤會了,這麼說並沒任何酸味或貶損的意味,而是一種絕對的肯定。試想,侯孝賢導演為什麼可以花這麼多時間、籌到這麼多錢來拍這部片?那是因為他多年來所累積下來的本錢。大家願意配合他的時間,不管大牌、小牌都一樣;還有各方面最出色的人才想一起完成作品,即使知道他脾氣龜毛還是很OK;知道拍片經費不夠,中國、日本、韓國…都有人願意贊助。
你能想像受到大家喜愛的日本偶像藝人妻夫木聰能以拍他的片為榮、即使推掉許多案子都要配合拍戲檔期、就算深入中國山區幾天不洗澡也沒關係嗎?一個導演到了這樣的高度,有這麼多資源和優勢,為什麼不用?
如果單就藝術價值來看,《醉.生夢死》與《刺客聶隱娘》應該是各具特色、平分秋色的。正因性侵案入監服刑的張作驥的確拍出一部全新風格的作品,在重重隱喻與濃烈的陰暗色彩之下,《醉.生夢死》這個描敘社會底層的故事,出奇地不讓人覺得煩、不覺得無聊,在仍然偏緩的節奏下,帶給人一種想一探究竟的氣氛。
在這樣的氣氛下,會發現每位演員都好像都被角色給磨出油來,不管是老鼠、母親、同性戀哥哥,還是不能說話的援交女,都在這道黑暗之光下散發色彩,這絕對是一部以「人」為主所構成的電影…
《刺客聶隱娘》剛好相反,「人」雖然重要,但畫面、音樂,以及串成這些的「邏輯性」都扮演著對等的角色,侯導的招牌長鏡頭是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但每一個畫面帶出來,仍然呈現出某種驚喜,可以想像,這些畫面真的是磨出來的,風聲、光影、蟲鳴、飛鳥,一如對白和人的動作,都是磨出來,或等待出來的。
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美術或服裝造型這些,感覺上都像是加分題了,但這些加分題卻又是不斷雕塑出來的,在雕塑的過程中,需要適當的選角,即使一個小配角都不能馬虎,就算是阮經天這種大家都認識的臉,在電影中無法辨識也無所謂,一切都為成就侯孝賢的電影語言。
這些需要用更多錢和更多時間才能磨出來的電影語言,這就是為什麼「贏了」的關係吧。
至於看不懂嘛,有個小小的訣竅不妨試試看。先把對白拿掉、無視或不在意,只靜靜地看畫面就好,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不必擔心跟別人想的不一樣,反正見解不同你也不會少一塊肉,而那些說話就當做bonus就好…

.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倪匡《地底奇人》


我不太記得多年前看這個故事的感覺了,現在重讀的第一個感想,就是「白素怎麼會突然喜歡上衛斯理的?」

答案只能歸於「一見鍾情」,但在白素在以生命挺而走險救走衛斯理之前,兩人也不過見過三次面,唯一比較曖昧的情節只有衛斯理不小心「襲胸」,突然變成「愛到要用生命來保護對方」,坦白說,不太能說服我。

衛斯理與白素的故事,還有他們夫妻之間的情感,建立在之後許許多多的冒險中,讀者所知道的深刻故事,都在之後才發現,兩人相識的過程,其實有點牽強。

故事的結構仍然偏向江湖武俠,整個結構蠻完整的,七幫八會的組織架構與恩怨情仇說得還蠻清楚的,比較遺憾的還是尋寶活動的設定,尤其為因應時代變遷,讓七幫八會把大筆錢集結起來藏在一個地方,負責藏寶的人還把一起去搬遷財寶的人會殺光,坦白說,不太符合中國幫會的特性,反而比較像傳統武俠小說中,流寇、大魔頭的埋寶方式,不然就是被推翻的王室後裔將驚人的財寶藏起來,做為復國之用。

讓人覺得突兀的還有白奇偉的改變。在故事初期,白奇偉是個性格卑劣、沒有氣度的幫會少主,但大家都知道,他後來是一個非常好且很有本事的人,所以作者安排在胡克島尋寶劇情的後段,讓白奇偉服了衛斯理,一下子「洗白」了,現在看起來,真的有轉得太硬的感覺,至少會覺得一開始白奇偉寫得太壞了。

衛斯理傳奇的非科幻故事大概就這麼告一段落,但倪匡當年在創作這個故事的時候,恐怕也沒想到會變成華文世界裡最知名的科幻小說系列吧。




.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關於12強的一些想說的事~彎得夠低


其實這事之前就想說了,只是結果沒出來前,說再多好像也沒用,但我很肯定的是,這樣的想法,不管是像現在這樣連8強都打不進去,還是最後不小心拿到冠軍,都不會改變。

在28人名單公布時,蔣智賢因為胸部挫傷,再加上第2個小孩10月要出生,似乎有意辭去12強的國手資格,當時心想,如果真辭掉,那還真是剛好,這樣的話,不管補余德龍還是王勝偉都是不錯的選擇。

12強28人名單中的野手部分,給我一個硬梆梆的感覺,柔軟度不足。雖說「強攻!強攻!」是這次不斷呼喊的口號,也是現階段國內職棒生態之下,所做出最適當的作戰策略,但物極必反,不可能全盤都用「攻擊極大化」來考量,一場棒球比賽的未知因素何其多,作戰空間多大啊!更何況,預賽就要連打5場,天曉得會發生什麼事。

攤開12強的15個野手名單來看,應該只有捕手高志綱不是依據攻擊力做考量,甚至這次擔任代跑角色的林志祥,同樣是個攻擊好手,至少他絕對是林智勝/郭嚴文這組之外,最會打的二壘手。

一個全部都很會打的陣容如何?當然很棒啊!但問題是,會打與會守要發生在同一人身上並不容易,這次當然也有這樣的人選,陽岱鋼、林志祥都是,如果要再勉強放大標準,或許張建銘、陳鏞基也還算是,攻擊力優的王柏融守備水準也算中規中矩。但說真的,就這樣而已了…

說到「強攻」,不免想到打出這個口號的中信兄弟,這支球隊不斷強攻強攻,確實靠著沒有超級大砲的打線,打進總冠軍戰,但要知道,他們在強攻的策略還是維持著相當具有彈性的柔韌度,至少陳江和與王勝偉的二、游搭檔鞏固了球隊的中心線,有了穩定的防線,投手投得心安,打線也好發揮。

至於拿到總冠軍的Lamigo桃猿,火力夠強了吧!守備也夠不穩了吧!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他們極少把守備好的詹智堯調離中外野,兩位守備好的內野手余德龍和郭永維出賽頻率其實也蠻高的。

今年的Lamigo的確是中職歷年來攻擊極大化最具代表性的球隊,但他們還是保有一定的柔軟度,必要時,或許沒辦法像中信兄弟那樣彎得低,但至少還是可以彎下來。以余德龍來說好了,林智勝受傷或休息時,他可以守游擊,林智平狀況差不受信賴時,他可以站三壘,就像今年總冠軍戰那樣,比賽後段需要人長傳阻殺,他可以到外野,壘上需要腿時,他可以代跑,更別說他的攻擊能力有一定水準,這支球隊光是因為他這個選手,就不知有多少調度模式與作戰方式可以選擇。

雖然我辦不到把世界各地職棒賽季完整研究過,但應該很難有那種完全以攻擊為考量的球隊能創造一個成功球季的案例,短暫的成功或連勝會有,但要一直持續下去應該不太可能。在這樣的邏輯下,或許你會說,那用這樣的方式來拼個短暫的國際賽應該是有機會成功的吧?

對的,是有可能成功,可一旦出狀況,恐怕就沒有退路了。

所謂的「退話」,應該可以解釋成因應作戰所做出的最佳選擇,是一種可以調整、或者說有彈性的空間。預賽最後一戰對上波多黎各中,林志祥代跑林泓育來搶分、張建銘接替高國輝守左外野和高志綱接替張進德蹲捕來想辦法守住延長賽的突破僵局制,都是這種概念,但你會發現,攻守能力都不錯的陳鏞基先發之後,比賽後段只能選擇守備能力較差的蔣智賢來守三壘,這種狀況就是「沒有退路」了…

即使在打到分出勝負為止的傳統棒球比賽中,因應守備與速度的局面仍不時會出現,12強賽採用的更是近年來為了縮短比賽時間所創造的延長賽突破僵局制,在這樣的制度下,鮮少有球隊會像古巴總教練Victor Mesa那樣採用強攻方式,先推進、希望至少能搶下2分大致上是目前世界各國所普遍認定的基本策略。

既然突破僵局制要這樣打,那麼最重要的是什麼?在「多得一分是一分」和「少失一分是一分」的前提下,關鍵是什麼?

你會不會覺得,
攻方比較不會撈大支、擊球確實些送回跑者比較重要?
內野守備水準、布陣默契會影響失分多寡?
外野阻殺能力優更能減少失分?

可想而知的是,比賽一旦進入突破僵局制,穩守比強攻更重要,尤其是一支球隊若能有一位可以主導內野守備布陣的人物,會更加有利。在28人中,陳鏞基算是不差的人選,但這幾年來他因傷多少影響守備範圍,只有他是絕對不夠的,如果能有內野主導能力比鏞基更好的王勝偉,或者是內野底且不管拉到那個位置都可以的余德龍,這支球隊的柔軟度一定會更好一些,最好是這兩隻一起選進來…

需要的時候,要能彎得下來才行,一支完整的球隊,不能像一棵硬梆梆的大樹那樣,被颱風一吹就倒。




.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伊坂幸太郎《剩下的人生都是休假》


開放式結局對作者來說,並不少見,但這次的句點,卻來得非常突兀。

開放式結局當然是要留有想像空間,這次就完全有種收尾之處不像要收尾的感覺,好像是作者寫到這裡,突然就把電腦關起來,高喊:「老子不寫了!」的那種感覺。

雖然是這樣,倒也不是隨隨便便就沒留下任何線索就結束,毒島大哥為何一直固定觀看「沙希」的美食部落格?還要溝口去看?為何美食部落格的作者剛好叫做「沙希」?這樣推論的話,應該可以知道毒島並不是隨便編個事來想辦法脫身才對。

短篇集的型態,但其實說的是一整個故事,這對作者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這次卻是沒有規劃的,寫完一篇再寫下一篇,這點不必等到結尾的導讀就可以感覺出來,像是第四章的〈小兵〉擺明就是番外篇,讀者一直想知道岡田的下落,他跟你說了,寫的卻是小時候的故事。

這種興之所至就寫的方式,也許會有一些讀者不習慣,但看多了他的故事的人,應該是比較可以接受的吧。作者以「遏然而止」的方式,留下一大塊空間,好像就是告訴讀者「既然我都這樣地隨興地在寫故事了,你們應該也是可以隨自己的高興把這些空間填滿才對」。

伊坂幸太郎這個人,果然是一位不斷創造驚奇的小說家。



.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關於12強的一些想說的事~關於轉播


凌晨回到家,剛好正重播到七局,弄了碗泡麵,邊吃邊看完,包括賽後訪問,對於這次的轉播作業,有一些想法。

坦白說,退步了。當然,在技術和硬體水準上依舊犀利,我說的是「軟體」部分,尤其是「人」的部分。

舉例來說,加拿大終緒者Dustin Molleken在八局上場時,主播並不知道他今年是李振昌的隊友,更不知道他在2012-13年是陽岱鋼在日本火腿的隊友,當然就不知道登板首打席對上陽岱鋼,是前隊友的投打對決。

另一個案例是,中華隊在熱身賽首場對上多明尼加時,當Wilson Betemit上場時,主播竟只說了一句「最高層級到3A」…嗯,Wilson Betemit,大聯盟生涯75發全壘打,是全世界唯一與王建民、郭泓志、胡金龍、陳偉殷都曾當過隊友的人,當年郭泓志在大聯盟唯一的全壘打(還甩棒)是道奇的連3打席全壘打,這傢伙就有份,過去十年來,在台灣的直播和媒體報導都已經不知曝光多少次了,會出這種包,已經不是只能用「沒做功課」來代過了吧。

因為工作的關係,看過的轉播並不多,但光是這一場半,就看到這些,其他剩下的,天曉得還有多少個「不知道」…

至於賽後訪問,呃…稍微勉強了些,這麼重大的國際賽,對象又是會讓一般人敬畏的郭總…不過,我也只看了這一場,說不定只是剛好差一些,說不準就是了。

最嚴重的事應該是11月11日在轉播中出現的圖卡。



如果是把古巴和波多黎各的國旗弄錯或許還可以原諒,但中華民國國旗變成中華台北會旗本來就已經夠委屈了,還要被墨西哥「統治」,實在是有夠慘的了。

最後來看看一段恐怖的「驚悚片」,要說是八點檔的無極限橋段也可以。

2015世界12強-復仇者聯盟 完整版


然後看看日本贊助商為「侍Japan」監督小久保裕紀拍的「Samurai Spirit」廣告。



一切盡在不言中。




.

關於12強的一些想說的事~面對媒體


對加拿大的賽前,也不曉得中華隊的誰透過新聞官還是棒協人員傳來「球員們覺得壓力很大,能不問就盡量不要問」的話。

老實說,當下的第一個反應,不是不爽或憤怒,而是擔心。

在這裡要違反本性地來老王賣瓜一下,根據多年來採訪過上千場中職比賽和上百場大聯盟比賽的經驗,愈抗拒媒體的球員,抗壓性和心理素質愈差,只有極少數怪咖或特立獨行的人例外,比如像「火哥」張建銘就是。

能夠坦然面對媒體,不是懂得在什麼場合做什麼事、或放得開,不然就是天生神經大條。舉例來說,對義大利賽後,見看打不好、氣色不佳的高國輝走到mix zone,我還是請他聊聊,而他也很有系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還有就是王柏融,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很不好問的球員,在我印象中,大概每二、三次訪問,才會真正想讓我報稿一次,但基本上只要找他聊,他還是會真正停下來聊,只是也許還千篇一律的回應,那是因為他一向不太會表達,沒有抗拒媒體的感覺。

與王柏融相反的是呂彥青,他大概就是稍微正常一點版本的王維中,說穿了就是屁孩吧,只要沒有攝影機,即使訪問的對象是完全的陌生人,也可以講得像是在閒聊打屁。

不管是老江湖或者還不太懂得如何應對,既然都已經站在最頂端,就算逼,也得讓自己去接受這件事,做得好不好,再說。

面對媒體是選手很重要的工作,即使等級高到像大聯盟季後賽、奧運比賽,或者像是日本或韓國的國家隊,甚至是紐約洋基隊,多少都還是會有賽後訪問以外的採訪空間,能夠晉升到這種程度的選手,沒有人會排拒守規矩的媒體。

真正抗拒媒體的,就是經不起考驗,或是「心臟小」,承受不了太「刺激」的場面,所以說,需要透過人傳話,拜託媒體能不訪問就盡量不訪問,你說會不會讓人擔心?

而據我所知,有某位選手從開戰之後就一直拒訪到現在,而那個人,在那個最關鍵最關鍵的打席的表現,大家都看到了…



.

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改變,乘以十次


Travis的《The Man Who》是我相當喜愛的一張專輯,只是在深夜裡聆聽,卻是一種折磨。

這種折磨卻像是顆誘人的甜美果實,總忍不住去摘採,然後再一口咬下去…


好比這首他們最受歡迎的〈Turn〉,輕快的旋律讓人朗朗上口,可是一聽到「if we turn, turn, turn, turn, turn …」,心裡總不免有些許刺痛、或者充塞著滿滿的惆悵。

當我們不斷地喊著「如果我們能夠改變、改變、改變、改變、改變」,再接著重覆著「改變、改變、改變、改變、改變」的時候,總是可以想像或感受那種悔恨、無奈,甚至是無力回天的心情吧~

Fran Healy寫這首歌的時候大概才二十五、六歲,他們的事業正達顛峰,心中所念所想的總是能化成如詩般美妙的作品,傳達給所有喜愛他們的人們。

可是,不知為何,總覺得每個旋律、每段歌詞,都像是在訴求他內心的苦,或者說,是在訴說許多人共同所有過的苦澀記憶。Fran的能量,其實潛藏著某種壓抑的因子,不會讓你傷心、難過,只會讓你陷入某種一時無法脫身的低氣壓,卻又心甘情願。

至少,Fran在不斷地強調要改變之前,他也說了:「我只想找到一個我所在的世界,我想活著,我想存活下去…」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憂鬱吧~但我想不只如此,那應該是Fran、還有他的伙伴們所獨有的一種失落感才對…


.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黃易《天地明環》卷01


前系列的結尾收得漂亮,以中宗復位和武曌「駕崩」劃開一個新時代,第三部的開始,作者也順勢拉開另一種新的風貌。並不是說寫法有改變,而是與之前的故事展開模式有很大的區別,實在很難想像這還是前後兩集的故事。

最大的變化當然是符太化身為「醜神醫」王庭經,這絕對顛覆了龍鷹先前一人三化、甚至四化的格局,在大方向來看,是戰略上的重大改變,作者在先前的故事中,讓主角藉著多重身份解決不少問題,面對新的局面,又有了新創意,的確是高招。

卷一最大的進展是北幫幫主田上淵的現身,甚至點出了他應是大明尊教前代原子的可能性。因為這個角色的出現,改寫了先前所設定好的敵我勢力版圖,龍鷹甚至有可能被迫與台勒虛雲合作,來尋求解決事情的方法,先前針對北幫所做的部署,恐怕也得另外補強,故事發展到現在,至少已經有龍鷹一幫人、韋武集團、大江聯、北幫等四大勢力在中原互相「攪和」。

小說的敘事方式也有了變化,至少在卷一是由龍鷹化身的「范輕舟」和符太的「醜神醫」兩條線同時進行的,雖然符太的部份基本上算是由龍鷹讀他所錄寫下來的《實錄」所展開的,在時間上有些落差,但也算是在主線之外,補強了整個事件的發展。

看來黃易真的是個腦筋很好的作家,先別說「盛唐三部曲」寫得如何,但至少在目前三十多卷中,真得發揮了不少創意。



.

倪匡《鑽石花》


隔這麼久才重讀「衛斯理系列」的首作,感覺有點詭異,其實我不太確定自己以前是否看過這本書,就算是看過,也不記得是幾時看的了,雖然一定是在學生時代,但至少我已經想不起來是在看這系列到什麼程度,才回頭來讀這本書的了。

現在來讀,一個感想:不好看。

在閱讀的過程中,隨便都可以找出覺得不協調的地方。最奇怪的是衛斯理突然喜歡是黎明玫,沒有任何徵兆,只能歸因於「一見鍾情」,但無論如何都覺得跟主角個性不太合,像是勉強湊出作者原先想設定的模式,但不太能說服讀者。

劇情中最奇怪的部分是隆美爾的藏寶圖竟是個在義大利隨處都可買到的假貨,這就真得不合邏輯了,以「死神」唐天翔的事業版圖,怎麼可能會不知道這件事?

但這本小說還是有優點的,至少在衛斯理的個性上下了不少功夫,也說明了他師承揚州瘋丐金二的功夫。衛斯理的個人色彩是很強調的,這點確實在延讀到之後的系列作中,而他的武功也是之後作品的重要「配角」。

如果沒看到後來的作品,這部系列首作大概就只會覺得是「現代武俠」或「現代冒險」故事了。



.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惡魔黨終於出現的〈007:惡魔四伏〉


spectre-lea-seydoux-1280jpg-73e5f9_1280w1.蕾雅瑟杜(Léa Seydoux)實在是一個很特別的女人,五官不協調、牙齒不整齊,卻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魅力和神奇美感,有點像是武俠小說中那種這裡不美、那裡不好看,但全部加起來就是一個美女的那種感覺。
2.班維蕭(Ben Whishaw)的Q戲份有增加,不賴,這集甚至還有出任務。但他現在的樣子,真得跟以前《香水》的時間差很多了。
3.莫妮卡貝露琪(Monica Bellucci)真得老了…
未命名4.強大的最終BOSS應該是新007系列成功的重要關鍵,《Skyfall》的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皇家夜總會的邁茲米克森(Mads Mikkelsen,《謊言的烙印》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都是,新老大克里斯多夫華茲(Christoph Waltz)有夠壞,雖然結尾有一點點落膝,但還算是一位頗為強大的大反派。
5.用底片拍的畫面,在IMAX的大螢幕上的快速移動不致於糊掉,這應該是數位拍攝很難辦到的吧…
6.主題曲還是很好聽。英國歌手Sam Smith的〈Writing’s On The Wall〉,一聽就有Adele〈Skyfall〉的感覺,果然都是湯瑪斯紐曼(Thomas Newman)處理的,特別到了Abbey Road Studios去錄製,連續兩部系列作,主題曲都加分不少。
7.片頭的墨西哥市亡靈節混戰有創意,不過劇中小飛機雪中大戰有點扯,更扯的是末尾龐德用槍擊中直昇機的引擎,那距離、那準度有點瘋狂啊…
spectre-poster-daniel-craig-lea-seydoux8.連續兩部導演Sam Mendes將主題鎖定在龐德的身世,但新作在情感上的呈現比不上前作,對主角過去的描敘,有種「說這麼少不如不說」的感覺,特別是大反派太過於純粹的惡,也顯得不太合理。這點在《Skyfall》就處理得很好,龐德、M夫人與大魔王間的情感糾結竟是整部片的重心,這在動作片裡算是相當罕見的,尤其茱蒂丹契(Judi Dench)與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的表現真得非常搶眼,也十分感人了…
9.不帥的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還是好看。到目前為止,他的007系列中,《皇家夜總會》略勝《Skyfall》,這兩部都比《惡魔四伏》好上一些,《量子危機》再稍微差一點。

.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沒事找事做之山下智久好戲排名

瞄了一下山下智久新的月九檔《朝五晚九》,戲本身是還蠻有趣的,但這傢伙一點都沒有長進啊,本來在傑尼斯的演技排名中,他一直被我排倒數第二的,但這下子恐怕連相葉雅紀都要超越他了。
不過人紅就是有好處,一定會有好劇本、好的製作團隊找上來,還會搭上好卡司,甚至還可能針對演技不好這點,來設計角色特性。仔細想想,山P的好劇比例實在頗高,常常是即使他表現不怎麼樣,整部劇還是很好看。
挑五部最好的來看看,只限於他被列在主角群的…
NO.5《零秒出手》
1382448645-3480266011
很通俗的題材,一不小心就會很演得很芭樂,不過編劇是大森美香,所以就不必擔心了。看過的人很多,就不多說了,絕對會你一看就停不下來。山P這部算是多少有發揮,演技還可以,但跟北川景子的氣場比起來,還是弱了一大截,不過配角群很強,相武紗紀依然讓人討厭得徹底,伊藤英明會讓你覺得「啊幹嘛去選山P啊」,還有貫地谷詩穗梨和溝端純平也不賴。
NO.4《東大特訓班》
1381894912-960570257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搞不好是史上卡司最強的日劇,阿部寬、山下智久、長澤雅美、小池徹平、新垣結衣、紗榮子、中尾明慶和長谷川京子,不過當時的新垣和紗榮子都還不夠紅就是了。山P在這部戲裡實在沒什麼存在感,跟當時資歷差不多的長澤比起來,有高下立判的感覺。但無論如何,阿部寬一個人就可以把所有缺點蓋過,更何況像這種暢銷漫畫改編的熱血作品,對大叔來說實在是駕輕就熟的。
NO.3《求婚大作戰》
7d325d4a8ba342cba5cafe1d227b54bc_2
這部日劇真是好看,雖然配角群(榮倉奈奈、濱田岳、平岡祐太)的發揮要優於主角群(山下智久、長澤雅美、藤木直人),但主角群也很不錯,大概也是山P至今表現最好的一部。對長澤和山P來說,都是代表作,應該也是台灣粉絲心目中的最強日劇之一,尤其主題曲超級霹靂無敵強又讚,所以就不多說了。不過,可別輕易就來溫習一次,這樣恐怕一整天你就別想做別的事了。
stand-upNO.2《Stand UP!!》
廢話不多說,四個主角二宮和也、山下智久、成宮寬貴和小栗旬。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二宮是日本演技最好的男偶像之一吧,這部劇應該就是他受到肯定的開始,當年的他只有20歲,看起來完全未成年,他們四個扮演的就是17歲的「處男四人組」,每個人個性都不太一樣,對性的憧憬各有不同態度,而想像總是天馬行空的,劇情的超展開一定會讓你覺得很過癮。還有不得不提到的是擔任英語老師的釋由美子,這選角實…實在是太令人激賞了。

NO.1《改造野豬妹》
ktpt091先來說說這部劇有什麼好處…
崛北真希的成名作。
有最好看的時候的戶田惠梨香。
第一次覺得山下智久演技不好還真是好事。
應該是龜梨和也最棒的一部作品。
同樣廢話不多說,要我挑史上最佳日劇,這部應該可以排在前五名。原作是白岩玄的直木賞入圍作,風格偏平淡和晦澀,但木皿泉夫妻檔新編的劇本實在是太棒了,日劇常常會有太過說教或強調夢想的缺點,這部日劇有說教也有夢想,卻是用寫實的生活面來呈現,說寓教於樂實在是太過小看了,戲裡常常會有讓你不禁深思卻又不覺得沈悶無聊的橋段,整體來說會讓人覺得看戲就像看一本書,但戲劇效果還是很優,甚至優於大多數你看過的。
龜梨和山P以這部劇的角色名稱組成「修二與彰」的臨時二人團體,主題曲是賣了超過200萬張的暢銷名曲《青春Amigo》,雖然我並不喜歡傑尼斯團體的歌曲,但不得不說這首歌的調性和旋律實在很搭這部劇,輕快的節奏在稍慢版的劇情中起了中和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