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村上春樹《黑夜之後》

如果習慣了村上春樹的緩慢,《黑夜之後》讀起來或許會有點不適應,這個故事的篇幅不長,卻要把深夜11點56分到清晨6點52分所發生的事交待清楚,還得不斷地切換視角,感覺上不只是作者在與時間賽跑,讀者好像也被催促著去消化。

但讀完了,發現這個故事其實還蠻村上春樹的,幾乎所有的角色還蠻愛自說自話,即使是其中最寡言的淺井瑪麗多少也會,然後在說話時有時候會繞一大圈再回來,而這些繞出來(多出來?)的情節,看似對故事沒什麼影響、但隱隱約約又好像有些關連,到了最後,總有些枝節讓人覺得好像沒有說完。

不過我還蠻喜歡的,就因為黑夜這個讓自己偏好的主題。當然,並不是所有關於黑夜的故事都好,要不點出夜的沈靜或清晰,不然就是得賦予夜一種特殊的節奏感。《黑夜之後》像是作者在濃縮自己原本的書寫節奏,還好這節拍掌握得還不錯,不會一下快、一下慢,在少少的篇幅中直探黑夜裡城市的深淵

書裡採用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交替的方式,乍看之下會讓人有點頭痛,但說穿了其實可以將通篇故事當做是一個用攝影機鏡頭來對焦的無數畫面,即使是第三人稱,也可以當做是在鏡頭內,鏡頭的持有者除了觀看時間流逝之下的黑夜脈動,也在碎碎念著淺井惠麗這個沈睡的美女的一舉一動和周圍的氣氛。

一直不太喜歡去寫村上春樹,因為他的文字意象太多,每個人的解讀往往大不相同,即便只是有些額外的感觸,很可能也跟主題沾不上邊。但這本書倒是容易得多,要消化不難,至於是否認同,還真得是因人而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