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最後一季打算來一趟短暫旅程,
目的地還在香港和京都之間猶豫不決。
京都其實不陌生,前後總共去過三次,待了差不多有十天吧,
雖然這個城市是逛不完的,但去過的地方實在也不少了,
甚至還在當地朋友的帶領下在大津市近郊山路上踏青、探一探楓紅,
然後在超市裡採買新鮮的魚,夜裡體驗「來去鄉下住一晚」的生活。
只是年代的確已經久遠,每次想到當年自在地在古都四處閒晃,
還是會非常非常地懷念,更何況這次動了念頭其實是有目的的,
想去看看十月下旬的時代祭,祭典是這城市中還缺的拼圖之一。
但問題是時間有點硬,十月下旬工作份量還蠻重的,
就算湊時間出來,要安排長一點的連假恐怕不容易,
看看祭典、再四處走走,只有三到五天還蠻無聊的。
香港當然就好處理得多,喬個四天其實就夠了,
找個對的時間去、再設法找到便宜一點的機票,
對我這個不太瞎拚的人來說,花不了太多錢吧。
但既然這麼簡單,為什麼十五年從來都沒去過?
這…這我自己也搞不太清楚。
不過,香港對我來說,情感就延申得更久遠了,
雖然至今我也只在一九九六年底和九七年初間,
跟著兩位朋友一起造訪過一次。
但就是因為這座城市在我親眼見到時還是英國的殖民地,
而且在這十多年所接觸到的頻率遠不如更早那段青春歲月,
所以在我印象中的她其實是如同泡沫那般亮眼、卻捉不住的。
對香港最密集的印象是在那個剛認識達明一派和Beyond的年代,
是王靖雯還沒從香港轉戰台灣、還沒改回本名王菲的那個年代,
是那個台灣人對黃霑的印象從〈兩忘煙水裡〉變成〈滄海一聲笑〉的年代。
爾後~
Beyond因主唱黃家駒意外過世而解散,黃耀明唱了〈春光乍洩〉,
王靖雯的〈執迷不悔〉、〈我願意〉讓她立足台灣、放眼整個華人市場。
更早的年代裡,只要一下課,就會衝到育才街對街的冰店裡,
點一碗剉冰,等著老闆播放黃日華與翁美玲主演的《射鵰英雄傳》,
然後回家對媽媽謊稱留在圖書館裡K書。
高中三年的國文老師,唯一不禁的武俠小說就是金庸寫的,
而我和弟弟還同時著迷於倪匡筆下的衛斯理和白素,
但奇怪的是我從未看過倪匡妹妹亦舒的任何一本書。
大學時期瘋狂愛上了邵美琪,在〈我本善良〉中失明的她美到了極點,
「像妳這樣對黑咖啡沒節制地在喝的女人,除了我還會有誰喜歡呢?」
溫兆倫在戲裡對她說的這句話,說不定就是自己開始喝黑咖啡的契機。
兩天前在剪頭髮時,聽到廣播節目中播了黃耀明的〈薔薇泡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YyayTXF6os
好懷念的聲音,這首曲的粵語歌名是〈風雨同路〉,在香港紅遍半邊天,
但詞的部分,中文版實在是出色得太多了。
頭髮銀了 眉毛灰了 沒有你我像泡沫
眼睛暗了 心全綠了 誰願意情海飄泊
來年來了 去年去了 今天當是那一天
感激還了 恩義盡了 艱辛歲月我掌舵
傷懷是淺灘 何不浮沈在波瀾 就讓泡沫捲作花瓣
一朵綻一朵飛 活活生生的薔薇 是我臉上眼兒媚
聽到這首歌的同時,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黃耀明一手栽培的盧凱彤,
一位年僅25歲的曲創作歌手、不久前才在台灣校園進行循迴演唱。
這個一拎起吉他就整個人大變身的小女生,
竟讓我找回了對這顆東方之珠久違的感動。
但總覺得無奈的是,當《春光乍洩》電影在一九九七年上映時,
聽到黃耀明唱著主題曲,一直到今年再聽到盧凱彤的聲音之前,
香港印象於我竟是近乎空白的,當然並不是完全不接收訊息啦,
應該是說我沒有感受到過去香港給我的那種對生命的強烈衝擊。
原因可能有很多種,也許是王菲不再是專屬於香港的了,
也許是因為愛死了邵美琪,所以非常地討厭鄭伊健,
也許是鍾曉陽封筆了,又不愛看亦舒和李碧華,
又或許是四大天王都不太演連續劇了,就只好去看日劇。
一九九七年到現在,相信香港仍然是不斷地前進的,
但對我來說,她的魅力是真的遠不如更早的十幾年。
所以我要謝謝黃耀明與盧凱彤這對師徒,
重新點燃了我對這個地力的熱情與渴望。
盧凱彤的歌~
專輯《掀起》中的主打歌〈雀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mfgm0Toa_Q&feature=related
信義誠品中不插電演唱〈荒蕪中起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n5zdRM0n6s&feature=related
在台北Legacy演唱莫文蔚的〈陰天〉,很有味道的版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bdz84GDpmc
在女巫跟魏如萱一起玩耍,這兩個女的瘋了 X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a7b2BJYQSE&feature=related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