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在黃仁宇先生過世11年之後,才知道他寫過小說,怎麼可能會不好奇啊...
對黃老的記憶,已經十分久遠了,開始閱讀《萬曆十五年》已經是學生時代的事了,《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大概在剛出社會的時候,《中國大歷史》再稍晚一些,但至少也都是超過十年,這些書靜靜地躺在書櫃裡,也不曉得多久沒再去翻了。
但是黃老的文字在腦海裡所建構出來的印象還在,至少框架是存在的,特別是在《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中,那種以宏觀歷史的角度來觀察(或者說是回顧)一些歷史事件、現象所帶來的感受,是既輕鬆、但又強烈的。
這本《汴京殘夢》讀起來其實有點像黃老在寫一個歷史事件的感覺,而他所解說的事件有兩個,首先是《清明上河圖》,書裡對《清明上河圖》製作過程的描敘可說十分地鉅細靡遺,其次是在「靖康之恥」中隨著徽、欽二帝一起遭金人北擄的一干皇室人員與汴京眾多的文化財產與人才,這部分份量不多,但確是一大重點。
串起這兩個事件的就是畫師與帝姬的愛情故事,只是剛剛拿到書、看到簡介時,便有種十分奇特的感覺,全因為黃仁宇寫愛情故事,聽起來真得有點突兀,但也讓人躍躍欲試。
真正讀完後,又覺得像是他會寫出來的內容,沒有灑狗血、沒有太過曲折的情節,這兩個人在書裡談戀愛,黃老很認真地將現實條件考慮進去了,但這不代表就不深刻了,兩人以詩傳情,雖然來回不過五次,卻已經十分地動人。特別是柔福帝姬的形象尤其鮮明,沒想到黃老也能寫出「淘氣的小妮子」這樣的字眼。
作為歷史小說,坦白說,這本書有點硬,但如果以過去一慣看黃仁宇的書的心情來閱讀,其實還蠻輕鬆的,閱讀前,或許需要一點心理建設吧。
我卻頗得意~
回覆刪除在我高中年紀時,一回逛書店,翻到一本黃皮封面,聯經出版的(汴京殘夢)(1997年的初始舊版是黃色封皮)作者署名(李尉昂)
我翻看幾頁頗覺文筆熟悉,封皮的作者簡介(李尉昂)是一歷史學者筆名,我當下斷定這是(黃仁宇)寫作風格,二話不說掏錢買下~
2000年初,(黃仁宇)逝世消息傳來,我悼念之餘,見報上羅列(黃仁宇)大作就有這本(汴京殘夢);證明我目力不差,心中得意,又復痛惜(黃仁宇)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