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三上延《古書堂事件手帖4》
這個系列首度以長篇方式來呈現,但說的絕對不比前三部的短篇集來得少,女主角行蹤成謎的母親出現了,栞子與大輔的感情也有了進展,以古書為主題的解謎部分,這次單純以江戶川亂步為題材,光是關於他的作品的謎題就有好幾個,其中還有些是還是多層次的。
而解謎方面還不只在古書,最重要的還是栞子母親的動向、何以消失,還為她為何要在這個事件中與女兒競爭,故事情節環環相扣,謎題一道接一道,讓人讀得過癮,完全不是輕小說的範疇。
慶幸的是先前已讀過亂步幾部重要作品,清楚他文風之詭譎與神經質,這本小說讀起來輕鬆、容易理解得多了。其實書中對於亂步的幾部重要作品,有著頗為詳盡的說明,容易看懂,但亂步的魅力很難用文字來形容,唯有真正去讀、去感受。
可惜的是「少年偵探團」系列實在太過龐雜,要接觸到中文版非常困難,記得以前國內曾有出版社發行過這方面少年讀物與漫畫,但現在大概也找不到了。
這系列另外也可以說是五浦大輔治療「恐書症」的過程,在這部小說中,他甚至已經可以讀完一些短篇小說,這進展與栞子身世、兩人戀情同步進行,很有趣,作者將多樣能製造閱讀樂趣的元素加進去,功力愈來愈深厚了。
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美國隊長2〉偏不說黑寡婦之角色評量
有雷慎入!
彩蛋兩枚,請留到兩段字幕全都跑完。
◎「黑寡婦」娜塔莎.羅曼諾夫:100分
BJ4
◎「美國隊長」史帝夫.羅傑斯:90分
隊長其實很好理解,正直、善良、不做作,但這種個性的戲劇張力中蠻吃虧的,雖然《復仇者聯盟》中是領導者的角色,但角色整體表現平平,情緒變化不大,還好在這部續作中,存在感完全得到平反,在Marvel漫畫改編的電影作品中,這次的美國隊長在情感面的呈現,或許是最扣人心弦的一次,尤其在相隔七十年後再見摯愛與摯友的這幾幕,克里斯.伊凡的表現就已經值回票價。
◎「冬日戰士」詹姆士.巴奇.巴恩斯:85分
先說一下,個人對於台灣片商「酷寒戰士」的新譯名完全無法苟同,過去漫威的漫畫、卡通作品中,Winter Soldier的中文譯名都是「冬日戰士」,考慮到角色經歷與個性,「冬日戰士」十分傳神、貼切,「酷寒戰士」嘛,就不予置評了。
冬日戰士是美國隊長在二戰時期的戰友,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摯友,戰後遭逢巨變,原作中是被蘇聯改造、洗腦,並植入機械手臂與特殊能力,但在這部電影中改造他的是九頭蛇的反派集團。而他與隊長的恩怨、羈絆,在美漫中描寫得十分深入,甚至一度暫代、成為第二代美國隊長,在電影中只描敘原作前段設定風格,是重要反派角色,造型夠酷,選角也選得好。
◎「神盾局局長」尼克.福瑞:80分
局長在這部作品中,存在感變得十分強烈,〈美國隊長2:冬日戰士〉之所以被普遍認為是至今拍得最好的漫威電影,也是因為幾個重要角色都有十足的發揮,隊長、黑寡婦、冬日戰士和局長都各具特色,同時還埋下不少伏筆,局長的最後轉折,也是商業電影也具備成功條件的最高段。
◎「獵鷹」山姆.威爾森:70分
新出爐的漫威電影英雄(美漫愛好者當然是不陌生啦),能力不賴,翅膀收起、張開的作戰模式也讓人大開眼界,但其他角色太過突出,相對之下,獵鷹就只是個單純的配角而已。電影中只知他完全配合隊長而已,後來那段九頭蛇佔領神盾局總部,一位工作人員說著「隊長命令」而不畏生命威脅,反而更讓人激賞,不過獵鷹的作戰場面挺不賴就是了。
◎「神盾局創始人」佩姬.卡特:90分
去年漫威曾釋出15分鐘的《Agent Carter》微電影,並收錄在《鋼鐵人3》藍光片的附錄影片中,二戰時期身為美國隊長女友佩姬被設定成神盾局的創始人之一,這也是冰封醒來的史帝夫之所以願意支持神盾局的關鍵。續作中再見佩姬已垂垂老矣(讓人讚嘆的老妝),出現時間雖然短,但那段「我很高興你活下來」喜極而泣的畫面,感人致極。
◎「特工13」雪倫.卡特:保留
這或許是幾位主要角色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位。在最初的設定中似乎是第一部女主角佩姬的孫女、姪女或姪孫女,本片籌拍初期曾被定調為女主角,據說還打算找來《歌喉讚》女主角安娜.坎卓克來演出,但後來擔心份量不足,決定把女角主線集中在「黑寡婦」這一邊,最後還是被淡化了,劇情中只知道是被神盾局局長派駐成為隊長的鄰居,兼具保護與監視任務。
另外一種說法是,Marvel也在觀察觀眾對這個角色的反應,視情況可能會在《復仇者聯盟2》中出現,因此在最後還是給了她一個打靶的特寫,做為伏筆,畢竟,在原作中,雪倫可是美國隊長的正牌女友。
◎「九頭蛇總指揮」亞歷山大.皮爾斯:70分
找勞勃.瑞福來演出不是個壞主義,以表情、演技來看,他的表現也是中規中矩,但總覺得這角色劇本寫得並不好,很快就露饀了,相信看慣了一些勾心鬥角劇情的觀眾應該在他第一次出現,就直覺這會是個大魔王的角色。
.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還不了的咖啡
--
侯導說,王晶文如果繼續當演員,應該會有很不錯的成績,但是他想做自己,不想扮演別人設定好的角色,那也很好,我很高興他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楊渡說:「如果已經焚燬的香格里拉能夠在另一個世界裡重現,我相信晶文會很開心地重遊舊地。」
--
記得事情發生的那個夜裡,我待在台南,看完午夜場的《藥命俱樂部》,走出戲院,開了手機上的臉書…
一個月過去,看了同業、好友們一篇篇懷念他的訊息、文章,我始終無法動筆寫下一字一句,很奇怪啊,腦袋裡那麼多想法、那麼多畫面,平常的我明明是個有什麼想法或者想寫什麼時就會忍不住一口氣寫完的人。
或許是因為真得太悲傷了。
每次去想他的事,感覺就像把過去的記憶板塊,一塊塊拆掉似的,明明那些畫面是一直存在的,有些還因為這件事變得特別鮮明,卻一直有種回憶、往事都要逐漸流掉的錯覺,眼框溫度一下子飆高…還以為那個深夜裡,眼淚已經流乾。
一直到他的最後一次派對裡,當陳慶國上台講話的時候,我才知道為什麼,因為我們失去的不只是這個人,還有過去那段時間裡,與他有關的種種。這種狀況分明就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但每次都還是困在五里霧中、等待清醒…
於是我想到李瑞麟老師,想到自己過去那段離開媒體圈的日子裡,向他探詢陳友彬教練告別式的事…
也會想到以前還在自由時報、職棒出差還在一次出兩位文字到一地比賽而且一出常常就是一整周的時候的事。
那時候職棒記者作息頗為頹廢,每次一到中午,我們還在睡夢中,剛剛發完晚報稿子的他總會來按我們房間的電鈴,門一開就喊著:「喝咖啡!喝咖啡!」
當時只要一出差我都會帶著一大包磨好的咖啡豆、濾杯和濾紙,可是在高雄住的白金漢大飯店要取得剛煮開的水不太容易,忘了是房間沒有煮水機還是水不夠熱的樣子,有一陣子還蠻困擾的。記得某一天的下午一點多吧,他又跑來說要煮咖啡,我就說不知該如何去煮開水,只見他舉起手來,把鋼杯和電湯匙遞過來,我說:「好大膽啊!在飯店裡用電湯匙。」他說:「管他的,喝咖啡比較重要。」
回憶就像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來,雖然知道很多事永遠不會忘記,但下意識總會覺得有些說不定就這麼樣地就流掉了…
結束那個台南差的隔天到靈堂看他,碰到幾位聯晚的同業,我說:「昨晚有夢到王晶文,而且還夢他有個蠻大的兒子,真奇怪,可是我忘了是什麼情節了。」黃麗華就說:「王晶文怎麼會有兒子?不過如果他在外頭偷生一個我們也不知道啦。」
我想我應該會常常想起這個人,會常想到還欠一杯、卻永遠無法還了的咖啡,但我大概不太會去刻意寫他,因為真得還挺悲傷的,或許這是最後一次了吧…
--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東野圭吾《學生街殺人》
以出版時序來看,《學生街殺人》是東野圭吾的第四部作品,但是那種異色、灰暗的頹廢調調,在他往後二十多年的作家生涯中,卻再也看不到了。
讀完整個故事,再回過頭來看看篇頭的「外家導讀」,不禁還是得苦笑一下,總覺得奇怪,國內的所謂名家好像總愛批評東野初期作品「不成熟」,這本書也不例外,「筆鋒尚在磨練階段,人物視角的切換、小說的架構設置之拿捏也未見精準」,但說真的,總覺得這裡是在說反話啊…
這部作品成功的地方,就在文筆的調性,以及角色個性的塑造,作者在描寫這條日暮西山的學生街時,給人一種低調、緩慢卻又山雨欲來的感覺,幾個殺人事件成了這種調調中的爆點,慢慢拉出幾位關係人之間的交接點,在結尾爆出的真相,真探人心底層的缺口。
角色雖然不是個個都有稜有角,但至少在主角與真兇的心理狀態上,東野一方面用文字細說,也運用建構出來的「風格」來堆砌,甚至在某些橋段,還做了某些暗示,直指故事之後的發展、與真相之所在。
至於缺點,或許反而在詭計的安排與動機的強弱平衡,尤其關於某個證據藏在某件事物上的部分,感覺有些牽強,關於第一位兇手的身分,很容易縮小範圍,因為選擇性真得非常小,花點心思應該可以猜得到,不過這部分不嚴重就是了,作者埋下的解謎要素還是挺豐富的。
故事的最後,主角因為父親的幾句話,頓悟了人生某些道理,也靈光一閃,將某些有形、無形的線索連接在一起,雖然氣氛和情緒上似乎不夠飽滿,但敘事結構還真得挺不賴的。
最後要說的是,實在不曉為國內的代理出版社為何要將這本書歸在「學生三部曲」,雖然故事在學生街,但主要角色幾乎沒有學生,真得有「學生三部曲」這種說法嗎?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青春記憶裡的緋色幻夢
--
印象中真正開始能夠自主地去選擇音樂來聽,大概是升上高中的時候了,那個年代聽的不是國語流行歌就是剛剛發芽的民歌,一直要到上了大學才認真地去聽西洋歌。
其實在上高中前也不是沒在聽歌,但就是有什麼聽什麼,可能是看電視、聽廣播,或者聽大人放的歌,也可能是在公共場合聽到的歌。
後來發現那段時間被外在環境灌輸的音樂,對我來說有點像是青春記憶裡的緋色幻夢,某些音符、某些餘韻在後來的某些時候,都還會浮現在腦海、彷彿眼前有個畫面似的。
那種感覺就像是身處在一個夢中世界,一旦被觸動,輕如薄霧般的感受總要伴隨現實生活中新的事態而來,悲苦、喜樂交錯,既惆悵、又感動。
二0一三年最後一天的最後兩個小時,我在電影院裡就渡過一個如夢似幻的時光,耳伴不斷響起那個年代的歌曲,眼前的多種彩色也串成那個恰如其份的調調。
其中的一首,Tom Jones的〈Delilah〉。
上高中大約是七0年代交替到八0年代的時候,這樣說起來,八0年代的開端應該就是記憶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了。在那個跨年夜裡,我聽到了青春歲月裡不知聽了幾百遍的經典名首,腦袋裡浮現一個清清楚楚的印象,即使在過去某一次是「第一次」聽這首歌,但我很確定小時候一定也聽過好幾次了,可能只是聽到副歌、甚至只是那段「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但就知道一定不陌生。
Elton John〈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
用這樣的方式來推算,七0年代的歌曲就是夢中世界裡的聲音了。
以七0年代為背景的電影《瞞天大佈局》,用的明明是政治醜聞這種一向嚴肅又冷硬題材,拍起來卻如此有趣、節奏明快,有舞台劇的感覺,但故事懸疑有味、對白妙語如珠、音樂重擊末梢神經。
電影中段的一場派對裡,小三Sydney(艾美亞當斯Amy Adams)與正宮Rosalyn(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有一場讓人嘆為觀止的對決,兩人唇槍舌戰,氣勢霸道極了,但你可以感受到她們的內心都很糾結、很不安,那種細微的感覺很難捉摸、不知該如何形容…
就在Rosalyn挑釁似地吻了Sydney之後,響起了這段音樂,讓人恍然大悟地全身冒起了雞皮疙瘩。當下就有一種「啊!」的感覺,心碎了是多麼感傷的事啊!
The Bee Gees〈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
整部電影雖然沒有特別專屬的配樂,但大量的七0年代歌曲恰如其份地切入特定的片段裡,電影不再只是導演掌鏡、演員對話,歌曲也可以說故事、可以勾起內心深處那些三不五時都要被翻出來的念頭,與電影情節混雜在一起。
像這段,你會發現珍妮佛勞倫斯實在太powerful了!
Wings〈Live And Let Die〉
~Jennifer Lawrence scene from《American Hustle》。
這大概是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單飛自組Wings之後,最出名的一首歌吧,大學時期剛聽到時就很有印象,這沒啥好意外的,畢竟是007電影名作《生死關頭》的主題曲,尤其那段間奏,幾十年來也不知被用過多少次了。這首歌完全把珍妮佛的神經質與跳tone表現出來。
可惜的是原聲帶並沒有完整收錄片中用到的歌曲,倒是在電影裡只是一閃而過、讓人難忘的木吉他代表作,並沒有被遺忘,讓人十分驚喜。在那個冷戰逐漸白熱化的年代裡,這首歌不知撫慰了多少人的心靈,雖然出現在電影的剛開始,但也適合用來當做結尾。
America〈A Horse With No Name〉。
--
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湊佳苗《母性》
或許是作者自做自受,在近期出版的作品裡,詢問度比剛出道時低得多了,儘管《藍寶石》+《花之鎖》+《母性》的平均水準要高出不知幾倍。
在朋友之間,有人高喊「再也不碰湊佳苗」,看到她針對寫完《母性》的發言「寫完這本書,就算從此封筆都沒關係了」,有部落客或推理評論家開心地說再也不必被荼毒了,但湊佳苗真有那麼差嗎?
《告白》當然是成功的,《贖罪》和《少女》也還不致於太糟,但從《夜行觀覽車》、《往復書簡》、《為了N》到《境遇》一路下來,只有慘不忍睹可以形容,口碑被完全破壞,不只在日本的銷售量嚴重下滑,在台灣也沒有剛出道那麼夯。
看了一下她的創作年表,基本上應該以2012年為分水嶺,2011年最後作品《境遇》可以說是她口碑最慘的一部,但隔年4月的短篇集《藍寶石》卻給一耳目一新的感覺,比較奇怪的是結構完整的《花之鎖》出版日期卻是介於《境遇》與《往復書簡》之間。
口碑不錯、還入圍山本周五郎賞的《母性》在小說結構上是十分罕見的,故事本身其實沒有太多的懸疑推理味道,主題在倒數第二章(第六章)的「關於母性」裡說得很清楚,就是「母親」與「女兒」,或者說是「具有母性的女人」與「不具有母性的女人」,而作者透過母親與女兒的第一人稱現身說法,俱細靡遺地描敘這兩種女性角色的心態,雖然以男性的角度來讀不曉得是否真是如此,但仍給人「極度寫實」的印象。
只是敘事體上仍給足人吊胃口的感覺,《母性》仍然採用作者先前已經被厭煩了的多重視角,在每一章中以三個不同的女性視角來敘事,但或許是故事本身「雜質」不算太多,前陣子那種嫌惡或違和感並沒有出現,母親和女兒說的事雖然重疊、卻有助於釐清真相,而前段所說的「母親」和「女兒」這兩種女性的區別並非以母親與女兒兩種視角的本人來區分,而是這兩種視角都在說明女性是否具有母性的兩種不同模樣。
結局仍是意外的,小說本身的懸疑推理要素不在於「故事本身」,而在於「敘事模式」,這種呈現方式並不多見,先前覺得已跌落谷底的湊佳苗能再有這樣的表現,老實說讓我覺得頗意外。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橫山秀夫《動機》
雖然同樣是「D縣警系列」,但第二部的《動機》卻與第一部的《影子的季節》有著完全不同的調性,前作以警察本身為主題,重點在於警察制度、警局生態以及員警的理念和心態,對社會大眾來說,等於將警察一直以來給人辦案和捉犯人的印象,直接切入到他們的生活與職場上的明爭暗鬥。
第二部就不像前作那麼嚴肅了,除了首篇的〈動機〉仍以警察為主題之外,其他三篇的主角分別是假釋的殺人犯、媒體記者與法官,雖然仍是與警察關係密切的角色,但整體來說,那麼揭開某種事件神秘面紗的濃重已經沒有,文字和敘事上都提供了更多的閱讀樂趣。
事實上,《動機》連社會派推理都不算,四個短篇都有強烈的解謎況味,尤其是前兩篇的〈動機〉與〈逆轉之夏〉,從頭到尾都在尋找答案,是標準的本格推理故事,前者對於角色個性與其間的對立關係有深刻的描敘,文字結構簡單明瞭,後者不只在案件上有多重翻轉,透析了更生者之處境,以及加害者與被害者間的問題。
第三篇的〈情報來源〉的主題在於媒體工作者的價值觀與理念之糾結,尤其是身為女性的主角在職場上所子受的壓迫感,始料未及的是,謎題反於在於她所謂的「情報來源」,結局的翻轉有點突然,能寫出女性細膩的心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第四篇的〈密室的人〉以半開放式結局來收尾,就有點詭異了,篇名中的「密室」也不是一般推理小說常見的專有名詞,只是一間象徵著某種意義的小房間。
四個短篇各有特色,整體來說,這本短篇集不但好讀、有趣,對於幾個與犯罪相關的「身分」人等的心態都有深刻的解讀,相當出色,尤其是前兩篇,更是不可多得的絕頂之作。
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東直己《泡BAR偵探:打給那位偵探的電話》
要先強調的是,台灣片商為這部小說的電影版所取的中文片名,等於很嚴重地擺了一顆大雷,建議還是讀完小說,再去找電影來看,甚至連片名都不要知道比較好。
閱讀冷硬派小說往往會有一種上了癮的錯覺,作為主角的偵探總是孤獨地走在街道上,身影看似冷漠,內心卻極度熱愛這個屬於自己的城市。雷蒙.錢德勒的菲力普.馬羅是如此,勞倫斯.卜洛克的馬修.史卡德亦然,大澤在昌的新宿鮫差不多也是這樣。
但嚴格說起來,這類型小說往往缺少古典(或本格)推理小說該有的理性態度,很多時候,偵探都是一意孤行地在做事,常常沒有太多的辯證思維,每每靠著直覺辦事,馬羅、史卡德和鮫島都是如此,但這些角色也多半因此更迷人、更有味。
東直己「泡吧偵探系列」(或「薄野偵探系列」)中的「我」也有這樣的個性,但故事的氛圍其實不太一樣,過去幾個較知名的冷硬派偵探多半都以大都會為主根據地(馬羅在洛杉磯、史卡德在紐約、鮫島在東京),這些城市都太大了,犯罪事件自然層出不窮,「我」的「地盤」卻只在札幌,雖然札幌人口也接近200萬了,但畢竟地理位置偏遠、天候又冷,全年降雪日大約三分之一,犯罪率自然也較低。
或許作者就因此將「我」的根據地選擇在日本三大紅燈區之一的薄野,在這個人心算是北國最複雜的區域,「我」被塑造成一位典型的冷硬派偵探,但札幌比起那些大都會,畢竟還是個人情味較濃的區域,所以「我」在情緒上的挹注,也比較直接、比較敢收敢放。
「我」這位人情味較外放的偵探,在第一部就將自己的個性展漏無遺,但在一步一步接近事件真相的過程中,作者不斷將他的堅持、執著放進去,因此經常將自己曝露在險局裡,這部分就是典型的冷硬派小說格局。
因為先看過電影了(拍得非常好喔!),在討論懸疑面怕會不太樂觀,在電影裡打電話來委託事件的「近藤京子」的真正人選出現得早,因此不難猜出來,但小說情節裡,這個人選出現得晚,但我認為一出現之後,讀者應該就知道了,作者用來隱敝真相的敘事手法其實很單純的。
但我認為結果應該還是出乎意料之外的,雖然不難知道「近藤京子」是誰,但恐怕不容易猜出她最後竟會這麼做,「我」完全被擺了一道。
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KANO〉二三事之長老冷靜一點
幾天前,卑南族長老陳冠年透過媒體公開批評電影《KANO》刻意扭曲事實,將當年嘉農棒球隊在日本甲子園高校棒球賽冠軍戰中的九局上半編出一個不存在的內容,他的父親上松耕一在那個半局遭到三振,將最後機會留給第四棒王牌投手吳明捷,雖然吳明捷擊出深遠飛球遭接殺,卻成功地塑造了他的英雄形象。
根據媒體的報導,長老說:「這個不存在於歷史的電影畫面,污辱了我的父親。」
事實當然並非如電影所演出的那樣,本名陳耕元的上松在九局上並沒有上場打擊,棒次在他後面的吳明捷自然也不可能出來揮棒,這段情節是劇組編出來的沒錯,但這樣的作法污辱了陳耕元嗎?真得有像長老所說的「將輸球責任推給父親」?
我想做為陳耕元三子的長老一定是心有不甘,好不容易有人願意將這個塵封已久、已經被泰半台灣人遺忘的故事拍出來,但是戲份都集中在吳明捷、蘇正生與平野保郎身上,「上松」這個名字只從飾演近藤兵太郎的永瀨正敏口中提到幾次、出現在幾個畫面而已,然後就是九局上那次三振。
上松耕一在《KANO》裡確實存在感薄弱,比較讓人有印象的還是戲裡與千金大小姐的邂逅,說真得,沒看到這則新聞,我還真得不會特別注意到那次三振,身為後人難免心理不是滋味…
但即便是戲裡提到陳耕元被三振,就是污辱他嗎?就是將輸球責任推給他?這我就不太理解了,棒球是特別講究團隊合作的運動,稍微有點概念的人都知道,在電影中九局上那個case中被三振絕對稱不上是戰犯,情節中也沒有上松嚴重失誤或犯什麼大錯之類的,既然長老出自棒球世家,不可能不了解這個道理,會有這種反應,就只能解釋成「不甘心」而已。
如果要真讓我在看完電影之後找戰犯,單純以現實面來考量,人選只會是手指破皮還打死不退的吳明捷,其次是不換投手的近藤教練,上松不知道要排到第幾去了。
台灣媒體一向有放大或渲染的毛病,但這則新聞連平面媒體披露的內容都差不多,想必長老在記者會當下或許還真得有點義憤填膺,說出來的話就有點不合邏輯了。我支持長老站出來將史實說清楚,但實在沒有必要用這些激烈的字眼來進行訴求,只會造成反效果,他的姪女、也就是前立委陳瑩就沒有類似的反應,反而在媒體訪問時還為電影全力讚聲。
陳耕元先生對台灣棒壇、甚至體壇的貢獻,以及對台東縣地方發展的影響之深,在歷史上已經得到肯定,他的次子陳建年曾是台東縣長、孫女陳瑩更是縱橫國會的鐵娘子,被稱為戰後台灣第一強投、旅日名將王貞治摯友的蔡炳昌還是他的小舅子,他在農校期間作育英才無數,甚至跟嘉農戰友拓弘山一起發崛田徑名將楊傳廣…
這麼了不起的成就,絕對不會因為電影中提到不多或一次三振而被抹滅,反而是透過《KANO》的上映,陳耕元這個人、做過的事,會被媒體一再提及,被廣大的影迷、球迷或社會大眾去挖崛。
如果沒有《KANO》,台灣有多少人記得嘉義農林棒球隊的事?
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黃易《日月當空 卷十七》
混入大江聯總部的故事相當精彩,但還是會擔心作者沒完沒了地寫下去,造成整個故事的比重太過於畸形,還好在這一集的最後四個篇章總算讓龍鷹脫離苦海,「重出」江湖。
大江聯這段情節最大的作用在於增加整個故事在角色關係上的複雜與深度,讓敵人變得不見得是敵人,對於敵營不再是一味地打壓、甚至消滅就可以。在了解大江聯的局勢之後,龍鷹更深入整個種族、魔道之爭的核心,在敵人之中,甚至考慮了未來的合作對象,像是寬玉、高奇湛。
在中段部分出現了《大唐雙龍傳》中最恐怖的「影子刺客」楊虛彥的後代,但楊清仁在能力值上設定得很不賴,但在對付龍鷹的事件上卻顯得不怎麼樣,有點沈不住氣,即使在兩人單挑時看來實力相當,卻不覺得有多了不起,可惜了點…
最後的仙胎與魔種的觸發,卻又是黃易的神來一筆,龍鷹因端木菱的誘發,導致心靈昇華,因而讓仙胎與魔種在肉體分離的情況下水乳交融,這段寫來有點脫離現實、但卻又再真實不過了。龍鷹所提到的「起不了絲毫欲念」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即便不是像小說中說得如此超然物外,一般人也可能因理想或其實喜愛的事物,而擺脫欲念。
以仙胎、魔種的纏綿來啟發智慧的心門,突破思緒的困境,的確很有意思。
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小路幸也《東京下町古書店vol.2》
剛開始這第二部時,曾想到作者是不是就這麼以如此溫馨的調調一直寫下去堀田一家人經營舊書店與咖啡屋,雖然總是給人歡樂丶溫暖的感覺,但一定也經歷過痛苦與悲傷的事,總覺得多些角色的內心掙扎會更完整。
但仔細想想,故事裡還是有許多煩惱丶擔憂,甚至也有面臨人生抉擇的部份,只是作者並沒有把心思聚焦在這方面,刻意維持溫暖的筆調,雖然文字好讀、也很有感覺,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像是第一部中鈴美在愛上阿青與坦承身世時的心理糾結似乎有點不著力,感覺這麼重要的事一下子就解決、pass過去了。阿青生母的身分揭曉也有這種感覺,反而是前陣子的日劇在心情掙扎部分描寫得比較細。
第二部稍微好一點,堀田家的大家長堪一與失散幾十年的妹妹重逢時,作者在兩人的情緒反應上有較多的描述。整體來說,第二部在情感上的表現比較好,那種「家族史」或刻意營造的味道也少了許多。
不過這系列作品倒是有個足以歷久不衰的優點,在每個篇章裡多少都帶著一些解謎況味,有些甚至夠份量成為一個獨立的解謎故事。第二部一開始那個棄嬰與挖洞的古書所衍生的事件就十分有趣,讓人讀得津津有味。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吉田修一《被取消的城市導覽》
在閱讀過程中一直有個想法:作者為什麼會寫這些故事?
敘事的方法其實很單純,很容易了解故事裡發生了些什麼事,但每個短篇彷彿都是生命中的一個切片,說到某個程度之後遏然而止,感覺上就像把某個人(或某幾個人)的人生抽取出一個區塊,再仔細端詳一番。
通常像這樣,多半是因為要書寫內心,但吉田修一這次卻不是這麼做,角色本身的喃喃自語並不多,有也通常是伴隨著「敘事」而來,大致上,故事都沒有刻意「停格」、讓角色來思考,而是讓時間自然流過…
但在這每一片段中卻傳達了種種情緒,有傷感、有恐懼、有憤怒,還有種種煩惱,但多半都不是那麼激烈,因為人生中大起大落的事本來就不多,那些不平靜多半不是短暫的、就是即使不管它也不致於影響生活的,但我們總還是希望人生不要太過於失落、好過一些。
吉田修一本來就擅長描寫生活中最簡單、平實的部分,即使像《惡人》這樣的故事,也沒有偏離現實生活,像這本短篇集那樣,多少幫大家填補上生命中的缺口,其實也挺不賴的。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輕聲說再見。
--
面對死亡,我總是極盡可能地用坦然的態度來面對,
如果不痛、不痛苦,突然死去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
誰說死後的世界就一定真得那麼糟糕?
原本我是這麼想的。
但幾次的痛苦經歷都證明了,
這種想法實在太自以為是、太過天真。
因為死亡多半是突如其來的,
而我們每每以自我中心的態度來看待這事,
殊不知在有意識之下碰到的都是其他生命的逝去。
死亡也是無法心理建設的。
一個生命的消失,總會依據在自己生命中所占據的份量,
在心中漾起大小不一、程度或輕或重的灰色漩渦,
然後四處散佈著那種名之為虛無的氣場,
時間一到才有可能自動散去。
--
幾天過去,
我還是無法相信你走了。
記得前天夜裡夢到你,
身邊居然有個長大成人的兒子,
依稀還看到你交往了十多年的女友,
你們不是一直奉行著不婚、不生的準則?
夢醒時分有種似是而非的感覺,
一下子搞不情楚那個才是真的,
等到完全清醒也只能苦笑而已。
當然沒有這個長大的兒子,
連女友都已經遠走他鄉好幾年,
而你也出發前往另外一個世界了。
--
請原諒我寫不出悲傷的文字,
因為眼淚與傷痛已經奪走我所有力氣。
再見。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