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以前我死去的家》
如果以年代來看,我對這部作品並沒有太多的信心。《以前我死去的家》在東野圭吾出道的第十年的1994年出版,這段時間他並不是沒有好的作品,但真正的代表作恐怕得等到1996年的《惡意》和1998年的《秘密》了。
也許是因為有這種心態,讀完這本書,卻有了意外收穫。這雖然不是一個複雜的故事,甚至場景幾乎只集中在一個地方,角色也只有兩位,但作者在氣氛上掌握得非常好,對於真相可能帶來的衝擊與恐懼感,一點一滴地透過文字敘述,在讀者心中累積毛骨悚然的感覺。
但嚴格說起來,這並不是一個心理驚悚的題材,而是針對過去扭曲的回憶來進行一次重整,這裡的「扭曲」可能是重疊、可能是空白、也可能是被抽離,甚至是遭到置換,在探索自己這段扭曲回憶的過程中,愈接近真相,剝離出來的真實記憶遠非書中人物所能想像與承受。
在某種程度上,這本書也巧妙地運用了敘述性詭計,而且從序幕開始就在玩這種把戲,然而故事中的「我」所扮演的角色卻出乎人意料之外…
主場景是沙也加與前男友「我」所探險的舊屋,要尋找的答案自然就在這間屋子裡,日記、幾封信,以及一些細微的線索,就在真相逐漸拼湊出來時,卻發現這棟舊屋所代表的意義竟與原先所想的完全不同。
不知道該不該算是出色的作品,但的確很有趣,仔細想想,故事本身似乎很難找到破綻,且閱讀樂趣十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