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朝井遼《聽說桐島退社了》




讓我意外的是,原著小說和電影的呈現方式不太一樣,但過往那種不太舒服的感覺並沒有出現。

一般來說都是對改編後的影視作品較不滿意,畢竟對於原作的忠誠度與先入為主的觀念,是很難被取代的。不管是情節刪剪、追加人物或劇情,甚至是顛覆原本的設定,總會讓人感到不奈。

但這種狀況在《聽說桐島退社了》卻是不成立的,雖然電影與小說在情節與人物的組成方式有很大的差異。

退出排球社、從頭到尾都沒出現的桐島,是貫穿整個故事的軸心,但原作小說是透過幾個主要人物的獨立篇章,來累積桐島這個人的存在感,而電影卻是藉著桐島的退社,來訴說這件事對每個人的影響,然後在校園這個小社會中,衍生出所謂的蝴蝶效應。

說的仍是同樣一件事,電影的內容與細節與原作有著不小的差異,但說服力仍是不低,最主要是在於媒體傳播屬性的不同,透過畫面的呈現與鏡頭切換的方式,導演醞釀出一種獨特的說故事方式,桐島退社這個事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他周遭的人,讓這些人的內心世界產生變化,並且彼此交錯出層層疊疊的關係。

小說的媒介是文字,六位主角以第一人稱的敘事方法來傳達「這段時間」內自己所發生的事與心情,而桐島退社只是其中的片段,卻透過一段段的堆疊而逐漸具像化,在時間軸的流程中,隱約地推動所有動態變化。

影像在於觀察,文字在於體會,兩者同樣都得在腦海中構圖,而作者的文字既有著跳脫出來的冷眼旁觀,也有自己身處其中的獨白,在所有角色的第一人稱敘事中得以深入其內心世界,卻又將所有看到的圖塊拼在一起,湊出一個真相、一個事實。

小說對於所有角色的「定位」有俱細靡遺解讀,為什麼在校園中還是可以分成「上層」與「下層」?在這一分為二的小型社會裡,似乎每個人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不同,尤其是前田涼也、宮部實果與菊池宏樹,一個有所執著,一個有著不為人知的苦楚,另一個則是對於價值觀搖擺不定卻又不得不隨波逐流。

在一個看似平平無奇的社會,細細地解讀每個人或每一種變化,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