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

保羅.奧斯特《無形之物》


原文書名《INVISIBLE》與中文譯名《無形之物》都極為貼切,故事看似是為了拼湊記憶而寫的,但是拼著拼著,眼看著就要成形,沒想到最後突然散落一地、整個一團亂、甚至是消失無蹤。

作者到底在寫什麼?寫的是主角亞當的一生,一個有個奇遇的一生,是亞當自己透過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稱,再加上學生時期好友筆下所共同湊在一起的一個人生。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整本書看完,能夠清楚知道亞當到底是什麼人、或者說亞當到底存在嗎?

保羅.奧斯特寫這個故事,感覺上應該是以顛覆一般人所認知的說故事模式在進行的。閱讀故事時,腦中是有個梗概的,對於亞當這個人,也大約知道他的個性、脾氣,但到了最後的最後,亞當變得透明了,在他死亡之後,這個角色好像消失了一般,之前那個正直的他、才華出眾的他、有著奇遇的他,就這麼隱形了。

或者可以這麼說,關於亞當這個人的各種片斷的因子,其實就是一小塊的「現實」,但他好像又不是那所謂現實人生的縮影,因為這些一塊一塊的現實因子是互相衝撞的,這就導致這個角色愈來愈渺小,甚至變得無形了。

這樣看起來,這就是奧斯特擅長的虛無、無常、無限了,完全是一派標準存在主義的調調,更有甚者,我們對亞當的身份認同是無法做到"確實"的,我們也沒辦法透過思考、推敲各種線索來得到真正的答案,作者所要的重點其實是一個"過程",是一個思辯的過程、是一個命題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追尋的過程,結論、答案似乎並不是太重要。

故事最後一段,島上五、六十位男女在敲擊著岩石,透過一次又一次敲擊,將岩石敲成碎石,這些看似無意義的動作,不過是為了求生存而已,「而陽光則敲擊著他們的軀體,絲毫沒有遮蔭,每張臉上都閃爍著汗珠。」這樣說,太陽之於人們,就像人們之於岩石那樣,所要的不過是一種存在的價值嗎?

我們所追求的都是無形之物嗎?與其這樣想,不如去在意那些在過程中有形的、可以辨識的事物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