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先挑了法語版來看,原著是法文嘛!而且法語版的上映的廳數和時段真得非常少,何其有幸地離我家最近的電影院一天還有三個時段在播,不快快把握怎行?英語版大不了二刷再選看就好了,這部電影應該會ON檔蠻久的,但法語版可不見得…
看完法語版,我很確定會再二刷去看英語版,甚至國語版也考慮。
印象中《小王子》的閱讀經驗一向都不是那麼的輕鬆,雖然只是薄薄的一本小書,雖然看起來是一本童話書,但每讀到一個段落,總會不自由主地停下來,不一定是在思考,也許只是放空。雖說要很單純地直接K完這一本小書是很容易的,但總覺得這種做法對我沒有什麼吸引力,因為這麼做就只是「讀完一本書」而已…

在翻書的過程中,其實早知道電影基本上應該算是將原著完整呈現出來了,但或許是情節中添加了不少額外的劇情,還是想看一下,跟原著比起來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只是沒多少就覺得自己有點無聊,因為影像與聲音是不會停下來的,等於是讓觀眾被動地接受「閱讀」這種行為,而文字是在擺在那兒的,隨時可以暫停,兩種不同的形式,即使內容有許多相同之處,感覺上差異一定很大。

電影中較具爭議部份,應該是後段小王子被迫「長大」的劇情,如果單純以劇本精彩度或戲劇性來說,是還蠻出色的,但對照前段多著墨在原著的部分,感覺上是有點太過於顯性、或說得太多的,尤其是從「害怕長大」到「即使長大,也會成為一個很棒的大人」,總覺得有點流於說教的感覺…
但回頭想想,如果不這樣,有可能把《小王子》拍成一部大家都看得懂的電影嗎?突然覺得,要是不小心拍成藝術電影,還真得不太好玩,所以,「小王子」變成「王子先生」也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再怎麼說,本質上也還是「小王子」啦~
其實,對於「不想長大」或「變成不好的大人怎麼辦」這種事,常常會覺得:「真得很無聊欸!不想長大就還是會長大啊~會不會變成壞大人,是自己可以決定的事吧…」但說是這麼說,有事沒事你就是會浮現「當小孩真好」之類的念頭,一定會突覺得「大人的世界好複雜喔」…
沒辦法,人就是這麼一種麻煩的生命體@@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