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
華麗之前
--
李奧納多版本的電影《大亨小傳》五月十七日在台灣上映,在觀看之前,決定先做兩件事,其一當然是重讀原著小說,另一件事是複習了Carey Mulligan的電影《名媛教育》。
想再看看《名媛教育》是因為Carey Mulligan也是《大亨小傳》中的黛西。
某種程度上,她在這兩部片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有些重疊的,黛西當然要極端得多,她的美全由物質化的人格偽裝而成,內容卻是空洞貧乏,或許她多少也被蓋茲比的個人特質所吸引,但真正讓她感動的,卻是夜夜笙歌和珠光寶氣這些上流社會的奢華外衣,所以當她看到蓋茲比贈送的大批華麗衣裳可以感動得痛哭流涕,黛西自己或許都不知道自己是個典型的soulless女人。
《名媛教育》的珍妮在本質上與黛西是完全兩極的。
黛西處在一九二0年代看似絢爛但已經道德匱乏的美國東岸,珍妮則是一位二戰之後、披頭四還沒走紅之前的十六歲倫敦高中生,聰明、早熟,喜愛法語和法國音樂,討厭學校和父母硬塞給她唸的拉丁文,她的生活(自以為)一如社會氣氛那樣無趣、沒有動力,於是一位三十多歲男人大衛的出現就帶來了「出口」。
大衛帶著她去古典音樂會、藝術品拍賣會、上高級餐館,珍妮陶醉在上流社會的種種,看遍珍奇藝術,日子突然變得有趣,於是有了性愛初體驗,後來輟學、放棄申請就讀牛津大學…一心嫁作人婦、享受當下的生活,直到殘酷的真相讓她回歸現實。
兩個角色都有華麗的外包裝,珍妮這個角色自然完整得多,但黛西在《大亨小傳》其實只是一種象徵,或者說是某種人格,說穿了就是作者費滋傑羅妻子賽爾妲的一部分形象,有著常態的物化人格和愛慕虛榮。
珍妮迷失的過程看起來有黛西的影子,但本質上還是不太一樣的,她雖然著迷於眼前的華麗生活,但所追求的還是有很大的成分是精神面,事實上珍妮最後雖然回歸平淡,這樣的生活或許還是她的人生目標,卻已經體會「至少先上牛津大學再說」,先自我充實,未來操之在我。
觀影之前無法評論Carey Mulligan的黛西如何,但珍妮的難度應該高得多,或許要把一位十六、七歲的女生演好還是有不少女演員辦得到,但她們多半已經歷練過,年齡與外型的格格不入會大大降低脫服力,Carey Mulligan在演出珍妮時才二十二歲,電影中看起來就是未成年的樣子,記得當初觀看時覺得很不可思議,黛西這角色對她來說應該是輕而易舉的。
--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