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時間大師



---



板橋秀泰試營運的第一天,掙扎到晚上十點半才出門,穿過車站前的公園,來到影城門口,看了錶,竟然還不到十分鐘。在售票櫃台跟還不太熟悉作業模式的售票員買了票,看了第二次的《一代宗師》。

新的影廳果然不一樣,雖然只是六十五個人的小廳,但空間並不小,視線寬闊,螢幕與座位之間刻意隔了一段距離,就算坐在第一排,應該也不至於覺得太近,很特別的格局,而且除了冷氣有點強之外,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缺點。

結束後,再穿過公園,經過7,帶了關東煮的熱湯回家,暖暖身子。

新影城開張本來應該不是什麼新奇的事,但對我來說卻會給生活型態帶來某種程度上的改變。這個地點就在慣常出入的捷運站出口不到一分鐘路程的距離,即使是工作日,深夜下班到站,看個午夜場再走路回家,也不過才凌晨一、兩點,還不到上床安睡的時刻。


--


其實像這樣改變生活型態的事,過去兩、三年間發生了好幾次。一開始是統一阪急百貨開幕,在午後上班的路線中,多了一個方便用餐或外帶餐飲的地點,也因此打通了市政府捷運站與信義誠品間的動線,在午夜前下班時,還可以晃到書店敗家、或者只是單純打發時間。

與板橋車站共構的環球購物中心,亮相的時間印象中應該要比統一阪急早一些,但這裡並不是一下子就開發完成,而是一點一滴地擴張地盤,對於頻繁在這裡出入的我來說,感受特別強烈。地下一樓的美食廣場對於生活的衝擊最大,一方面直接連接到地鐵、台鐵和高鐵入口,一些連鎖店像是哈肯鋪、大創、星巴克、摩斯和漢堡王等等,都開在這裡,其他各攤餐點雖然價格偏高,但考慮到方便性和時間因素,那些消費差額,也就不是那麼在乎了。

接下來的板橋大遠百倒還好,但在同一棟大樓的威秀影城卻顛覆了整個工作和休閒的規劃。板橋威秀開幕,代表我可以下了班之後去看場電影,然後走路回家,雖然必須花半個小時,但至少不必像以前為了看午夜場得叫小黃回家,而且深夜走在平常一向車水馬龍的街道上,寧靜的感覺加倍,也算是一種享受。

如果以一個長方形來看,板橋大遠百對我來說是斜對角直線最遠的一點,而兩個多月前開幕的誠品新板店就是長方形較短一邊的另一個頂點了,走路大約在十到十五分鐘,才試營運幾天的秀泰影城再稍微近一些。這兩個聚點,對照先前的幾個「方便性」,又更「昇級」了,先不管品質如何,但至少在節省時間上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


--


記得剛出社會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因為居住地的地緣之便,西門町一直是主要的出沒據點,只要來到這裡,想去的地方、想買的東西和想辦的事,差不多都可以一併解決。以前的西門町雖也人潮眾多,但不至於像現在因為陸客開放的關係,變得那麼擁塞,有時候在休假的晚上約了朋友,下午常會來到這裡,在有窗戶的咖啡屋待著看書。

這幾年生活型態的改變,西門町造訪的次數減少了,但也還算是個常去的地方,畢竟真善美戲院、佳佳唱片和九五樂府都還在這裡。倒是以前還蠻愛的長春戲院,因為去年十一月光點華山的開幕,兩個多月來只去過一次了。新增的聚點還有公館,因為弟弟一家人搬到那裡,連同周邊的師大路,偶而都會去晃一晃。


--


嘮嘮叼叼說了一堆,回頭看看,好像是在解釋自己可以花更少的時間完成想做的事。以前總把時間切割得比較零碎,去做某些事不是沒效率、就是花費較多的時間,現在似乎有一種把以前零碎時間收集起來、堆成一個完整時間區塊的感覺。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生活智慧,因為自己對於時間的掌握雖然進步不少,但幫助更多的卻是生活機能的強化,而生活更便利不只是縮短時間,也讓心更寬闊。

真正的時間大師是整個社會。

社會的進步清出了多餘或浪費掉的時間,只是最後如何處理這些相對於過去「多出來」的時間,還是操之於每個人自己的手中…

最後再想想,自己到底是如何安排這些「額外」的時間?好像多半用來放空、發呆、胡思亂想,有時候會無預警地突然去思考某些事,或是隨意走路、散步,簡單地說,就是沒有真正地去執行什麼事…

看來,我還是不想把自己逼得太緊嘛。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