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李滄東的新作時,我還真的不記得是否看過村上春樹的原作了。
要記住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要比記住長篇難多了,這不只是因為短篇很多而長篇就那幾部這種簡單的理由,而是短篇說的總是某種你本來可能覺得是不經意、枝微末節的事,如果你突然被挑動也許會心有戚戚焉,或是覺得挺震撼的,但通常輕輕略過的機率是比較大的。
我大概是從初出社會,就斷斷續續地去讀這些東西,他的長篇都是鉅作、大作,所以懶或沒耐性的時候,就加減去讀短篇,大概就是因為如此,這些短篇,經常就只是讀過而已…
所以,電影《燃燒烈愛》看完,就找了短篇小說《燒掉柴房》來看。
只能說,148分鐘的電影,與不到一萬字的小說,都非常高明。
小說很短,所以表面上看起來,電影加料加得非常多,但李滄東表現出來的,完全是原著小說的中心意識。雖然時代相隔許久,因此電影在人物背景上大作修改,尤其是在男主角部分更幾乎是相反的身分,但你會發現,依然是忠於原著的。
當然,導演要的絕非僅只於此,就因為男主角從事業有成的白領男子,變成仍一事無成的小伙子(身分倒是都一樣是作家),這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就很明顯地在說年輕人對生命、愛情、激情的徬徨、迷惑與執著了。
電影剛開始,女主角說的關於great hunger與little hunger的那段話,大致上可以銓釋導演所要表達的,這是小說中沒有的,但道理很簡單應該人人都懂,就是做不做得到與想不想去做而已,對於「生命的飢渴」與「生理的飢渴」,你是如何看待的?
從這裡接續到女主角遠赴非洲探索生命,就再自然不過了,而電影語言自然是暴烈許多,日本小說裡的「柴房」,成了韓國電影中的「溫室」,但不管你看的是電影還是小說,都會輕易地知道,這代表的是什麼…
不,應該說,小說會讓你更篤定認定「柴房」是啥,但電影會讓你顧慮較多,腦海裡有更多雜質。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