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
湊佳苗《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大約在湊佳苗出版第3、4部作品時,曾經深深覺得她應該要放棄多視角的寫法了,畢竟再寫下去,視野只會愈來愈狹礙、走入死胡同。後來她並沒有放棄這條路,只是嘗試了其他的敘事型態,當然這包括了所謂的正統小說格式。
在經歷《花之鎖》、《藍寶石》和《母性》等作品之後,這位口碑曾經一度跌到谷底的人氣作家,總算稍微找到自己的寫作定位,現在想想,她當然還是可以嘗試讓自己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多視角模式,但絕對不是唯一的道路。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就是多視角的新嘗試,整體來說,完成度並非十分理想,但實驗性十足,試圖藉由社群網路與媒體的影響力來訴說事件真相因為這些現代新傳媒力量而完全扭曲成另一種模樣,企圖心相當明顯。
「白雪公主」與「魔女」是作者分別為三木典子與城野美姬這兩大主角所設定的形象,藉由她們周遭人士與親友的描敘,也透過媒體報導和網路散播,「試圖」加深讀者這兩種既定印象,再將線索與動機埋在其中,尤其是記者的報導、與網友的應對方式。
但有經驗的讀者應該很清楚,像這種愈是在敘事中塑造極端印象的,事實上往往並非如此,故事中段過後,兇嫌愈接近千夫所指的狀態,反而覺得太over了,變得不太現實,閱讀心態上也會覺得一定有問題。
而且愈這樣寫,要拗回來的難度也比較高,結果最後的解答乾脆來一個直接「開獎」,沒有靠任何故事裡的當事人查出來,就是過了某個階段之後,告訴你破案了,然後再加上當事人說法。用這樣的方式來營造意外結局,總覺得很不夠力。
但值得欣慰的是作者愈意嘗試新的模式,而且很認真地針對各角色獨立的情感來描寫,所以就算敘事有部分不太合邏輯,又或者有些線索太顯而易見,但也勉強還算可以接受啦。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