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又聊電影了…
--
前陣子去看了十位資深導演、十位新銳導演合作的電影《10+10》,
每位導演拍了五分鐘,長度不到二小時,卻包涵了各式各樣的概念。
籌拍這片的是金馬影展執委會,電影宣傳以「台灣特有」為主題,
題材中是有不少是台灣特有的,但我覺得甩開地域包袱會比較好,
用輕鬆的心情來看看這二十個人生小故事、或異想天開的小情節,
會發現這絕非只是建國百年大拜拜的貢品。
陳玉勳的〈海馬洗頭〉有個希區考克式的結尾,走魔幻風的李烈讓人印象深刻。
沈可尚〈到站停車〉最後的神來一筆十分震撼,雖然無厘頭但存在感十分強烈。
鄭有傑的〈潛規則〉花最低成本,卻能點出台灣電影的無奈,而且幽默感十足。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楊雅喆的〈唱歌男孩〉與侯孝賢的〈黃金之弦〉。
--
一個老是考不及格、被老師處罰時不斷地在唱歌的男孩,
一個總是考一百分、在老師眼中一直是個乖寶寶的女孩。
被關在小框框的女孩,羨慕男孩的自由奔放,有了想要逃走的心情,
於是她在下次考試的時候,在試卷的答案欄按順序填上1、2、3、4,
結果當然就不及格啦,沒想到老師以為她身體不舒服,什麼處罰都沒有。
甩不開資優生包袱的小女生帶著向老師們收來大筆款項,
找到了男孩,一開口就哼著男孩總是在唱的的調調,
男孩說:「妳都有注意我在唱什麼喔…」
女孩說:「我有一大筆錢,我們可以一起逃到很遠的地方。」
短短五分鐘的影片給人的感受十分深刻,但我實在不太想講太多,
人們總是給自己設了太多的框架,這種心得還是自己去體會最好。
--
但金光閃閃的並不是這三位得過不少獎項的電影人,
而是一種最單純、在任何地方都可能有的普世價值。
媽媽將金項鍊拿給女兒,看著做為傳家寶的金塊,
娓娓道出數十年來家族的奮鬥辛酸史、以及人情義理,
兩代所累積的不只是歷史的刻痕,更珍貴的是永遠沈殿的情感。
炫目的金黃色並不刺眼,反而很溫暖。
黃金原本就是前一代努力打拼的成果,代表著對後代的情感,
金塊可以透過金飾店師傅的手藝,切下一小塊打成金項鍊掛在新娘的脖子上,
也可以作成手鍊,送給滿月的小寶貝,金黃色傳遞著各種微小而確實的幸福。
這對母女不需要精湛的演技,一切只要自然流露就好了。
導演也不必創作多好的劇本,交代好最簡單的人情即可。
看著梅芳用台語訴說一切,舒淇國、台夾雜地應著,
簡單的表情、單純的眼神,這一格一格切出的畫面,
不都似曾相識?
看到最後的家族大合照,突然覺得很幸福。
其實人生簡簡單單就好。
就像舒淇,
她不必當《最好的時光》的舒淇,
也不必是《非誠勿擾》的梁笑笑,
只要是個普通家庭裡的女兒就好。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