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不幸自慢

--

「不要老是覺得自己比別人更不幸」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經常會在心情低落時這樣提醒自己
也不見得一定是這麼說,也有可能是:

「千萬別把不幸當做是個藉口」
「不可以一直在不幸中停滯不進」

每一次說的多多少少都有點不同,但都大同小異啦
雖然在真正極度沮喪的時候,這麼做的效果很有限
但總覺得即使自我催眠,也要反覆地做這樣的動作




大一時,家裡環境不太好,父母離異,唸的又是私立大學,
能用的生活費極其有限,隻身北上、生平頭一次獨立的我十分不習慣。
系上的大四直屬學長看見我三不五時不自由主自怨自艾的模樣,
不客氣地說:「你知道中文系有個學妹每周只有50塊錢可以用嗎?」

那麼多年了,我連當年的生活費多少都忘了,卻記得「50塊錢」這個關鍵字,
雖然那時的錢比較小,但這數字還是低得不可思議,而且這50元還包括吃飯錢。

只是當時的我還是不懂事,雖然一周只能用50元這種事讓我「心服口服」,
但在之後很長時間裡始終沈溺在自以為處境淒慘的情緒裡,
看到別人日子難過,常常會想著「有我可憐嗎?」、「這算什麼?」。

大三的時候,社團的同屆好友、一個總是很強勢的女生這麼跟我說:

不要覺得自己很不幸,在我們身邊,比你運氣不好的大有人在,
如果你總是這樣想,那就真得會很不幸了,
因為你會變成習慣、會變成常態
。」


她的話在當下能聽進多少,我不記得了,但確實是在後來才慢慢消化掉的,
這些話對於矯正自己這種病態的心理狀態有多大幫助,很難去量化,
但那麼多年來卻總是能夠記住、偶而會在腦海裡浮現,
即使其他的部分已經很模糊、甚至早就忘了。



在網路發達之後,人與人的接觸更密切,才發現有這樣病態心理的人其實不少,
看看他們的模樣,再想一想從前的自己,就會有一種「啊,好丟臉!」的感覺。

仔細想想,這種心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
即使歷練再多、心裡再強韌,大概也無法完全避免,
重要的是會不會一直逗留在其中,有沒有辦法跳出來。

當「不幸」的想法出現時,會先問問自己:「這是如何造成的?」
其實多半都是自己的緣故,大多都是犯錯之後,歸咎於運氣不佳。
一旦沈澱下來,這種「假性的不幸」很快就可以消失,回歸理性。


比較麻煩的是,如果真得成了「受害者」,解決問題往往不是自己一個人能夠辦到的,
伴隨而來的就是失望、甚至是絕望了,隨著傷害程度的增加,「不幸」也會跟著擴大。

印象中這種情況通常都出現在感情與家庭上,
尤其是感情困擾,自己犯錯與被害兩種因素往往共存,
我也曾經因此舉步維難,久久才踏出一步。

大概是因為這樣,一旦產生了類似的信心危機,
只好進行自我心戰喊話,一定得催促自己去動,
步調再慢也沒關係,至少別停在自認不幸的狀態裡。





後來聽了一首叫做〈不幸自慢〉的日文歌,
意外地發現這個日文字彙反而能簡單說明這種心理狀態。
自慢就是自滿,這四個字就是對不幸感到自滿或自我感覺良好的意思。

人怎麼能夠滿足於不幸呢?
想也知道這是一種病態心理。


〈不幸自慢〉是椎名林檎八釐米單曲集《絕頂集》中的一首歌。
她寫下了這樣的歌詞: 

「你總是自以為是被害者地苟且偷生
總歸一句認為是年輕人的話就做吧

憑藉著性格扭曲和冒瀆來謊稱專長
穿著好看的衣服架式擺得好看的就行

不幸自慢

好想說,嗯算了
和我完全沒關係

fuck off 去死吧 」
中文翻譯取自EMI代理在台發行的《私的放電》


如果不知道什麼是「不幸自慢」,這些歌詞大概會看得滿頭霧水,
一旦搞懂了,用這句話來推敲這些句子,其實就不困難了。



嗯,的確是
不幸自慢,去死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