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時喜歡研究數據,也曾經自創打者的攻擊貢獻指數,但也不知幾時冷卻掉的,至少在2003年因水果而重回這個領域時,已經不是特別在乎這些了。不過今天同業間因為六月打擊MVP而有些爭議,突然想再拿出幾個數據來比較一下。
6月表現最好的打者大概不出林泓育、林智勝、郭永維和耐克,就以這四人的6月成績來做比較,純屬個人興趣。至於win shares這些網路上數據派愛用的數字,一方面太複雜,而且也考慮到守備方面貢獻,這裡只討論打擊,因此不予討論。
★攻擊指數
Total Average,CPBL官方使用指數,分子是「壘打數+四死球+盜壘成功」,分母是「打數-安打+盜壘刺+雙殺打」。
結果:耐克1.69、郭永維1.29、林泓育1.25、林智勝0.86
★整體攻擊指數
OPS(on-base plus slugging percentage)=上壘率+長打率,近年來大聯盟最普遍使用的評估選手進攻能力數據。
結果:耐克1.346、林泓育1.136、郭永維1.081、林智勝0.851
★攻分率
RPA(runs production average)=(打點+得分-全壘打)÷打席數,就是打者平均每次上場打擊所能製造的得分,全壘打的發生會同時產生得分和打點,因而必須扣掉。
結果:耐克0.387、林智勝0.321、郭永維0.294、林泓育0.204
其他的基本數據方面:
安打數:林泓育16、郭永維15、林智勝13、耐克13
打點:林智勝14、耐克10、林泓育8、郭永維5
全壘打:林泓育4、林智勝3、耐克3、郭永維0
盜壘成功:郭永維3、林智勝2、林泓育0、耐克0
打擊率:郭永維0.484、耐克0.448、林泓育0.372、林智勝0.277
上壘率:郭永維0.500、耐克0.484、林泓育0.438、林智勝0.340
長打率:耐克0.862、林泓育0.698、郭永維0.581、林智勝0.511
.
也許是因為田中芳樹本人對於中國歷史文化鑽研得頗深,在一些作品中處處見得到所謂的東方要素,但他的敘事模式又深受西洋翻譯文學影響,這種特殊調性在日系作家中是絕無僅有的,而《亞爾斯蘭戰記》中又是最早承襲這種特色的長篇小說。
最明顯的是武技,基本上就是東方模式,不只是無敵戰士達龍,奇夫、法蘭古絲,甚至是那爾薩斯也是一樣,另外就是戰術與一些戰爭元素,辛德拉的戰象部隊感覺像是來自《三國演義》中的南蠻征伐戰,雖然背景的基礎設定仍屬於中世紀。
比較明顯的還有「日式角色扮演遊戲」要素,無論是伙伴的收集,還是一層一層的解謎要素,以及最後大魔王的醞釀,再加上主角亞爾斯蘭的自我突破與聖物加持,對遊戲玩家來說應該也是很親切的。
桐野夏生最厚的一部小說,但說來奇怪,這本書因為某些原因,中斷了兩、三次,從開始到讀完大約花了半年的時間,但即使隔了一段時間再拿起來讀,感覺仍是無縫接軌。這種結構完整的小說,隔斷閱讀本是大忌,但《異常》完全不受影響,的確有點異常。
《異常》的主題是女性的陰暗面,讓人不忍卒「讀」,內心不免悲傷、無力,你會覺得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這種事、為什麼這幾位主角的心理如此異常,甚至覺得這樣的故事太不健康,但說真的,世界那麼大、人心與環境差異如此鉅大,你怎麼知道不會有這樣的事?
或者說,雖然我們都不會像故事裡的主角們那樣去做,但許多人長久下來,行為模式多少都有偏差過、出軌過,或是真的去做「壞事」,即使有人自覺一輩子都沒有什麼行為上的偏差,但內心深處一定有著屬於自己的陰暗面,只是通常不願坦然面對。
而桐野夏生只是將這些內心陰影刻意地放大,把人心中帶著惡意、卑劣完全掏出來,這既是許多人藉以生存、向上爬的手段,但多數人卻又不願承認。
書中的的女性角色,無論是平凡的「我」與傾國傾城美貌的百合子姐妹、各方面都不錯的同學佐藤和惠,以及優等生美鶴,她們本質各異,卻面臨著各自不同的處境、有著不同的黑暗靈魂。其中的百合子看似最早墮落,但讀完看來她的觀念與行為模式卻是始終不變,其他女生雖然也都是內心與性格都早有定向,但後來所走的路主要還是因環境和外在因素而釀成,但百合子卻很早就打算靠著自己天生的條件、將男人視為玩物,只性不愛。
從「我」到百合子,再到「我」,再到美鶴,再到和惠,再到「我」,感覺上是愈讀愈無奈、無力,尤其到了最後的和惠那段落,一定會為那種價值觀、是非歡的扭曲而感到悲傷、不可思議,但相當的,我們不也對人性中的黑暗之惡有更好的辨識力?
故事裡的幾位男性角色,包括木島父子、張,甚至是最後的百合雄,慾望所帶來的性格扭曲又各自不同,尤其是最後的百合雄,雖然故事並未交代下去,卻可以預期得到又是一個怪物的誕生,但或許他會更聰明,將所有人性的醜惡玩弄於股掌間,這一定是「我」所法阻擋、或者也不願阻擋的。
.
提到關門海峽,總會聯想到歷史的交接點,以及河豚。
--
對日本人來說,關門海峽中的壇之浦是「源平合戰」的終點。因為平家的覆滅,武士地位大幅提昇,並開啟了長達七百年的幕府時代,一直到明治維新前才結束,這個時間點影響的,不只是日本歷史,還有人類的發展。
對我們來說,下關港是馬關條約的締約之地,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大清總理大臣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下眾多不平等條約,台灣從此落入日本版圖長達五十年。
日本歷史我還算小有認識,源平合戰的重要性多少還算清楚,對於戰神源義經這位日本史上最廣為人知的悲劇英雄,一如對中國歷史上眾多名將那般傾慕不已,來到這裡,一定會回味過去在書中、在電視劇裡所看到、聽到的故事,讓自己的心情逗留在時空的長廊中。
只是,源義經在海戰裡意氣風發的模樣,總沒有小時候在課本裡所讀到的那個歷史事件來得深刻,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自己所屬地方的意識愈來愈強烈,看到下關,總會想到台灣,還有在那之後為自己的歸屬之地,所帶來的新生命力與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
扺達門司港已經下午快四點了,比預定計劃晚了兩、三個小時,一個人隨便走走就是這樣,常常都會拖到時間,但卻很少像這一次那麼後悔,畢竟關門海峽是這趟行程的兩大重點之一。
因為晚上還得回到博多站,再搭新幹線到鹿兒島,時間真得有限,盤算了一下,巖流島是一定來不及了,非得割愛不可,然後忍痛放棄去吃河豚,這樣一來,就很簡單了。沒在海邊逗留太久,就搭渡輪穿越海峽,只花了五分鐘,就到了對岸的下關港。
從下關的渡輪著船口,順著沿海公路走到赤間神宮,並不遠,這裡因為奉祀壇之浦之戰中被迫投河、八歲的安德天皇,以及有著平家一門之墓而成為下關最重要的古蹟,也是最熱門的景點,但我的目標卻是旁邊的春帆樓本店,也就是一百一十九年前的日清議和之地。
春帆樓本身就是個歷史悠久的飯店,據說還在伊藤博文的指示下,取得日本第一張河豚的料理執照,好奇看了一下,一泊二食大概都要三、四萬日圓,一餐大約一萬二到一萬五日圓,所以嘛…
記得當年的李鴻章曾經在談判過程中遇刺,使得原本在春帆樓唇槍舌戰、一直搞不定的停戰協定,「順利」完成,簽下後來普遍認定為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但總覺得伊藤博文與陸奧宗光當年多少有點故弄玄虛,本來就是想停戰,只是故做高調想多拗一些吧…
遇刺的那條小路就被取名為「李鴻章道」,據說他曾經因為此事而討價還價、希望不割讓台灣,不曉得是真是假,但無論如何,台灣與澎湖終究成了日本領士。
一百多年過去,下關春帆樓猶在,一旁的日清議和紀念館還留著當年的手稿、李鴻章的墨寶,也重現了議和的談判桌。現在想起來,小時候的課本上總給我們單方面霸道式的概念,因為過去的教育模式往往就是將過錯一股腦推給別人,而在經過那麼多年後,卻可以體會到歷史事件帶來的是另一個方向的發展,台灣在日本的統治下,或許傷痕累累,但也得到不少,我們不就正享受著民族融合的果實?
--
從赤間神宮往關門橋與壇之浦古戰場就是一段漫長的路程了,照理說就算不折返回港口搭船回門司港,至少也得租個腳踏車或搭巴士過去才對,但也不知那根筋不對,硬是就這麼走了過去。
但走起來似乎也不是什麼太辛苦的事,原以為在夏日午後趕路會很痛苦,但海風吹來,竟然還有點涼意,還有著大橋做為標的物,又看著海灣裡的渡輪從視線中接近、遠離,心情也還不賴。
穿過關門橋底,就會看到馬關開港百年紀念碑,還有壇之浦古戰場遺跡,突然想到背著幼帝跳海的故事並不陌生,這才查了一下,宋末陸秀夫背著六歲的趙昺從崖山跳海,距離壇之浦之戰,也晚不到百年,感覺歷史軌跡像是在同一時間軸流動著…
古戰場的遺跡裡,除了安德天皇投水紀念石碑之外,配合二00五年NHK大河劇《義經》的拍攝,特別製作了源義經和平知盛的雕像。其中的義經手持太刀破浪而來,象徵他在平家第一猛將平教經垂死力拼之下,連換八艘船的典故,而平知盛腰纏巨繩、手持巨錨則是代表這位平家總帥投海自盡的決心。
--
之所以選擇不搭船回門司港、刻意繞了一大圈,最終目標其實就是為了走一走關門海峽的海底行人隧道,只有完成這段行程,才甘心回到博多車站。
這段隧道的長度只有780公尺,可見關門海峽有多窄,但既然在海底之下,就一定非常深,從入口下去必須搭乘電梯,行人免費,自行車必須繳20日圓的通行費,而且只能牽著走、不能騎,入口就在壇之浦過馬路的斜對角,就這麼順道回對岸。
能在海底深處漫步的經驗可說絕無僅有,尤其是待在這麼狹窄卻發生過那麼多事的海峽裡,彷彿有站在歷史中心點的感覺。在我的頭頂上,經歷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海戰,不遠處也有過改變中國與台灣命運的事件,想必坂本龍馬的海援隊一定也將這裡視為重要航線,往前回溯到大航海時代,西方列強也不會放過這麼重要的海道。
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就在這天的最後一個寄託之地,有種吸納一整天看過、感受到的種種波動的錯覺,而這樣的錯覺竟又延申到古往今來,好像海納百川於一身、功力大增。
回到地面,已是海峽的另一側,要到門司港車站,又是一大段路程,但過了一個轉角,落日餘暉照耀海面,也直射到眼前因風聲而瑟瑟作響的樹葉上,心情大好。
就這麼結束一天,挺好的。
--
.
.
6月26日,阿根廷vs.奈及利亞
Lionel Messi進兩球其實只能算是正常發揮 (煙),阿根廷真正踢出比前兩戰好太多的攻勢效率,關鍵就在於Angel di Maria回復水準,這位皇馬的奪冠功臣大概是休息夠了吧,整場近一百分鐘滿場飛,幾次射門也很有威力,只差破門而已...
Vicent Enyema不愧是上屆賽事大發神威的大賽型門將,全場撲掉阿根廷10次射門,而阿根廷全場18次射門中有13次射正,包括3顆進球,等於10次射正未進都是被門將處理掉,而不是任何防守球員。
尤其是Messi上半場結束前的兩個自由球,Enyema撲掉的那球簡直神乎其技,被踢進的那球,如果不是視線被擋掉,誰敢說Messi的第2球會進?
照理說奈及利亞就算輸球,晉級可能性也非常高,應該是要踢得輕鬆一點才對,比賽進行中不時見到Enyema與Messi、西瓜有著敵友之間的良性互動,但下半場被進了第3球之後,幾位年輕球員似乎有點腦沖血,多吃了幾張黃牌,16強大概要對上法國,這樣不太妥當啊...
阿根廷最「驚人」的後防線在上半場沒出什麼狀況,奈及利亞的第一顆進球是因為他們反擊太快、射門太刁,大概任何一種鐵桶陣恐怕也來不及回防吧。但下半場開始「回復水準」,第2球丟得十分愚蠢,如果不是Pablo Zabaleta,大概還要多掉一球。
KUN的失常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受傷,第一場對波赫因為先踢5-3-2,發揮的機會很多,但沒有一次掌握得好,後面的一場半幾乎隱形,連畫面都很少掃到他。
相對之下,Ezequiel Lavezzi替換他踢邊路後,進攻效率大增。希望KUN休息之後,至少在8強能踢出水準,畢竟「Messi+Kun+西瓜」真得是全世界最華麗的前鋒陣(雖然西瓜狀態也低於應有水準...)
★結論是,這場比賽其實應該是5:3、6:3或6:4才對啊~~~~~~(翻桌)
.
這一集在人物設定上有幾個值得一提的。
蒙古女醫阿茹娜被塑造成軍師的角色,作者讓她在戰場、在與天竺人的爾虞我詐中都有所發揮,整體來說,這位女主角到目前為止雕塑得有點太過完美,不過她對傅翔深情告白的橋段,十分感心。
完顏老道在傅翔的協助下,完全領悟「後發先至」的真諦,成了真正的「完顏不敗」,只是原先的老頑童印象,卻變得有些莫測高深,但仍是至今最具個恆的角色,感覺上,他的人生目標不全然是所謂的武道追求,反而是在遊戲人間之餘的一種自我挑戰。
而最引人注意的應該是明教臥底在皇城、已經升到錦衣衛副指揮使的章逸,這個角色從第一集開始就讓人摸不清底細,只知道必要時可以發揮超過原先所被認定的能力,在這一集裡能夠解決掉同樣深藏不露的金寄容,雖然又出乎意料之外,但多少也讓他的底細曝光。
相信會有人懷疑章逸是正是邪,或者他到底有啥圖謀,但來到未尾,因為傅翔願意加入明教而真情流露,倒是相信他並不是壞人,不過就城府極深、有所圖謀、想走出一條自己路吧。
感覺上,上官鼎在封筆多年後,新作與當年那個武林群雄並起的年代已有所不同,他筆下年輕主角群,不再像過往作品那樣,一味地忠君愛國、復仇永遠大於一切。
章逸為了協助刺殺朱元璋,在京城處心積慮多年,但失敗後覺得空虛、沒什麼,反而想做自己該做的事,而傅翔和阿茹娜協助燕王守燕京、鄭芫和朱泛全力幫助建文帝,但他們之間並沒有隔閡。
時代變了,小說更要符合人性,看來上官鼎趕得上的。
Seth MacFarlane的新作《百萬種硬的方式》雖然比不上前作《熊麻吉》,但大致上仍是一部可以讓人心情放鬆的限制級喜劇片。
但這部片卻有一個《熊麻吉》永遠比不上的優點。想想看,你有多久沒看過莎莉賽隆(Charlize Theron)在電影中談戀愛了?
稍微回顧一下,她前一次真正有比較具份量的感情戲,似乎得追溯到2008年與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合作的《全民超人》了,但我們都知道,這部片的感情戲只是陪襯,她前一部真正可以歸類為愛情電影的恐怕得是2004年的《英法情人》,但這部作品口碑實在不好,始終也沒動力找來看。
看看她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代表作,無論是奪下影后的《女魔頭》還是演技同樣大有發揮的《北國性騷擾》都是具有話題性的人性議題之作,內容平平但因個人造型特殊而讓人印象深刻的《倩影刺客》,當然也沒什麼太具深度的情感戲碼。
仔細想想,還真得會發現,如此美麗動人又氣質出眾,同時演技出色的女神,居然沒有什麼太特色的愛情代表作。
這樣就可以知道《百萬種硬的方式》有多珍貴了。雖說片名看不出端倪,原文「百萬種在西部掛掉的方法」(A Million Ways to Die in the West)也一樣,但劇情的本質真的是愛情,這根本就是一位西部阿宅與一個神槍手惡棍之妻尋得真愛的故事。
當然這部電影在本質上是帶有顏色、笑梗十足的喜劇片,雖然創意與深度都大不如《熊麻吉》,可是做為一部帶來歡樂、讓人轉換心情的作品,確實有不錯的發揮。
但無論如何,莎莉賽隆真得在電影中談情說愛,而且幾乎整部片都是如此,跟男主角從好友、曖昧,到最後彼此認定是真愛,然後英雄救美、幹掉壞蛋,雖然說這些愛情戲碼都是不能再老的老梗了,但管他的,莎莉賽隆耶!
看戲的情境通常是會將自己化身為劇中主角,當你觀賞這部片時,下意識地將自己化身為男主角,與女神談戀愛,是多麼棒的一件事!即使是女性觀眾,不管妳把自己當做是她,還是在情境上也愛上她,不也都是臉紅心跳又開心的事?
.
做為標題名稱的「真假王子」可以說是貫穿整個第一部故事的主軸,亞爾斯蘭的身世之謎雖然沒有在這一集中揭露,但在末尾老將軍巴夫曼要求眾人不能殺了席爾梅斯王子,並強調「殺了他,便斷了帕爾斯王室的正統血脈」,基本上,應該就可以隱隱約約猜到是怎麼一回事。
當然,因為是重讀一次,當然知道大致上是如此,雖然許多情節已經不記得,但一讀到關鍵段落,某些片斷總會記起來。
「血統」是全故事所要解構的要素,雖然作者的寫法比較像是中世紀奇幻的青少年讀物,但還是有一些他想要藉著像這樣的大眾讀物來傳達給讀者的想法,血統的迷思是至今在某些地方仍無法打破的,而亞蘭斯蘭正是他破除這個遏止人類進步屏障的關鍵人物。
二戰初期,日軍在中國意氣風發、攻城掠地,殘殺眾生,但在國內,庶民生活卻意外地平和、充滿樂趣,這對七十多年後的現代年輕人是很難想像的是,外頭打得你死我活,死了那麼多人,裡面的氣氛卻是那麼歡樂。
但這與庶民無關,即使日本與美國開戰後,在太平洋戰爭中節節敗退,在皇民化之下,日本國內得到的也只是戰事有利的訊息。戰事初期,國內經濟還稱得上熱絡,中期之後開始打腫臉充胖子,到了後期才真正嘗到苦果。
三0年代的日本社會稱不上絢爛華麗,卻有著全面性積極上昇的力量,遺憾的是這樣的力量有很大的成分導向於支持戰爭,但還是不少能量傾注於社會進化(雖然沒有持續太久)。小說前段所描寫的東京中、小資產階級的生活,很快就聯想到先前AKRU所作的漫畫《北城百畫帖》,那個描寫二、三0年代日治時代下台北城的生活,就有這種感覺。
時代背景是這部小說的骨髓,喚醒我們所不知的那個日子裡從美好逐漸崩壞的經歷,而角色的記憶與互動則是這個故事的血肉,女僕女喜一如喃喃自語般的懷想記就像是一幕幕的電影畫面,不斷地訴說自己所發生過的事,以及那個她所知道的年代,在她的記憶中,戰爭的印象極為模糊,即使到後來她的生活因戰亂而產生極大的變化,但還不從未領略過戰爭的慘酷。
多喜的生活重心,主要圍繞在時子夫人與恭一少爺,而牽動著角色關係之氣氛的則後來成為繪本作家的板倉,在多喜的懷想中,沒有任何控訴,只有對每個人的牽念,即使對板倉、對先生也是如此。
多喜對夫人的感情,在過程中不難發現,只是若有似無,要直接聯想到並不容易,作者對於人物情感上的微妙變化,掌握得十分出色,在故事結構上,也算是刻意隱藏著這個部分,對讀者來說,多少也是種驚喜和意外。
如果單純以故事情節來看,卷二或許是從《日月當空》一直到現在,最精彩的一集,從一開始從山南驛突圍、大破薛延陀馬賦,一直到落入鳥妖圈套、被突厥大軍困住,最後靠著大明教妖人符太來援與幾個巧合,逆轉戰局,很難想像這麼多情節發生在同一卷中。
在戰役的描寫部分,《日月當空》中的南詔守城戰原本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段落,但這一集作者將整個空牌拉大、卻依然銜接得那麼順,看得人驚人動魄,一口氣讀完。
一般讀者對歷史戰場多半不太了解,因此戰役的描寫更重氣氛,能夠讓讀者情緒投入其中,就算成功,其他的部分只要不出現明顯不合理之後即可,這一連串的塞外千里追逐戰,堪稱是黃易生涯中的代表作。
不管角色個性、組織結構還是人物與歷史事件之間的關係,從《日月當空》到《龍戰在野》,整個故事多多少少、三不五時都出現一些瑕疵,但某些段落的個別發揮卻有高於過往水準的跡象,先不管這系列作是不是真得超越舊作,但黃易在敘事上、說故事的能力上,是真得比以前更成熟的。
從《聽說桐島退社了》、《何者》到《少女不畢業》,不得不思考的是,朝井遼到底是何方神聖?
最讓人好奇的當然是他的年齡,朝井遼發表《聽說桐島退社了》才不過二十歲,以《何者》拿下直木賞時僅僅二十三歲,而現在他也不過二十五歲而已,你一定會覺得他為什麼如此年輕就那麼會寫、可以寫那麼多,而且每一篇都是如此出色。
但他的文字並不是少年老成的那種,不能說是成熟洗練,也不是生澀有力,而是一種專屬於他的表達方式,他的文字感覺毫無前例,絲毫沒有誰的影子,硬要形容的話,應該可以算是比較內斂的,在平實的敘事上輕巧地帶著某種程度的喃喃自語,看似淡然,但筆觸能深入內心,卻又是如此地生活化。
《少女不畢業》是由一所即將拆除的學校裡的七位女學生為主角所寫成的短篇集,作者在書本剛開始〈給台灣讀者的話〉裡曾提到,這七個故事是以「內容充實」為目的來寫的,而不是像先前那兩本中譯作品的「重視自己想傳達的意念」,這樣說的話,他的意思應該是以「大眾文學」的想法來創作的,但說真的,這部短篇集,還是「純文學」作品。
「在謝幕曲中大方坦承暗戀老師」、「我的青梅竹馬是如此耀眼」、「在校生致謝詞中公開告白」、「與男友告別之後各奔前程」、「因為偷偷喜歡某個人而不得不出此下策」、「雖然背景不同但那並不重要只要開心安心就好」、「緬懷著已經逝世的人但還是得解開心結」,在相一個場景中,作者將高校畢業前的生活切出七個片段、七種心情,一切再自然不過,唯一算是「限制條件」的大概就只有學要拆掉這件事了。
神奇的是,照理說高中生活離我已經很遠了,但小說讀來還是津津有味,我想朝井遼寫的不只是校園或青春小說,而是庶民生活的某種型態了。
也不知隔了多久,再次重讀田中芳樹這部架空歷史名作,現在想起來,這部作品與他的長篇處女作《銀河英雄傳說》一樣都有著年齡層上的迷思,表面上看起少像是青少年讀物,但實際上卻以歷史為元件,囊括了大量人類從古至今的行為準則。
《銀英傳》的時空背景是未來的星際空間,為了讓填滿廣闊的世界觀,作者套用了相當驚人的歷史因子,雖然基礎仍是人類已經建立過的一些骨幹、框架,但虛擬、虛構的部分實在也蠻多的,理論上應該不太好消化,可一旦套上的豐富的角色和種種的戰略、戰術運用,就變成了一部讓人欲罷不能的長篇大作。
《亞爾斯蘭戰記》就稍微親切了些,故事背景係以中世紀為基調的虛構世界,矢志復國的王子、絕世猛將、天才軍師、傾國傾城的絕代美女,所有的基礎設定,都不陌生,現在看起來甚至有些老梗了(但這是錯覺了,畢竟作者開始寫這本書是在1986年)。
但這部作品中還有奴隸制度、有宗教狂熱,還有民眾、軍人的群眾盲從本質,而且雖說是中世紀調性,作者還塞了不少東方色彩進去,風格頗為奇特。
整體的故事深度是不如《銀英傳》,但田中芳樹獨特的透過某些「原理」來檢視某件事的習慣還是看得到,對年輕讀者來說,或許會覺得是一件麻煩的事吧…
--星巴克不是常常會有買一送一的活動嗎?印象中我幾乎沒有刻意去注意這類的訊息,通常都是經過門市發現大排長龍,才意識到應該又在買一送一了,這時候就算本來想買咖啡,也會直接掉頭閃人,畢竟時間對我來說還是比較重要。但偶而還是會出現人潮不多時去消費、卻發現剛好碰到這樣的情況,這時候就會覺得特別幸運。記得有一次在上班前的中午帶著500c.c的保溫瓶,到車站地下一樓的星巴克門市,想外帶剛好可以裝滿的大杯本日咖啡,卻聽到店員問說:「兩杯大的嗎?」這時候才發現又有活動了。想了一下,告訴對方我要外帶兩杯中杯本日咖啡,兩杯都裝進保溫瓶之後,剩下裝不完的咖啡就用最小的外帶杯來裝。沒想到在刷隨行卡時,竟然只扣掉我65元。會訝異的原因是我以為應該會扣掉75元才對,這是中杯本日咖啡的原本售價。雖然自己準備容器可以扣10元,但畢竟還是用掉一個外帶杯,甚至連防燙杯套也拿了,原本以為應該是沒有這樣的優惠了,結果店員還是幫我省了一筆小錢。然後就莫名其妙地覺得挺開心的,雖然只是省下10塊錢而已,但這種微小而確實的幸福還真得挺不賴。像這樣的小確幸,每個人的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會發生,不管是日子過得苦哈哈的人、還是那種總是無憂無慮地遊山玩水遊戲人間的人,只要心情有高低起伏,就一定發生過,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都略過這種感覺,然後淡淡散去…不過我覺得小確幸不太適合刻意追求,也不應該當做是生活目標的一種,因為「小」必須要從「無」或「很小」、「微小」、「極少」這些衍生而來,才會有正面能量或滿足感,一旦刻意為之,多半都比「小」還要大了。或許村上春樹當時也只是隨手寫下「小確幸」的,只是我對他之後刻意去解釋,就覺得有點多餘了,像是「必須要有些個人規範」,而個人規範則是「背離完全快樂主義的生存邏輯」,這樣說,多數人應該會愈聽愈糊塗吧。其實顧名思義就好。村上桑「耐著性子激烈運動後,來杯冰涼啤酒的感覺」當然是小確幸,畢竟他並不是為了想得到那種感覺,才刻意去先跑步再喝啤酒的,跑步對他來說是生活目標之一,是一種努力要去做的喜好,喝冰涼啤酒應該對人生沒什麼直接幫助,但當下喝完的舒爽感卻可以帶來滿足、帶來幸福的感覺。主動爭取小確實其實也不是壞事啦,但太頻繁地這麼去做,總覺得生活方向容易偏離就是了。當然在定義上的誤解就另當別論了,記得某次聽到一位年輕人工作了幾個月,存了錢去買唉鳳,像這樣努力後達成目標是好事沒錯,但一聽到對方說到「終於有唉鳳了,真是一種小確幸」,差點昏倒…好多廢話…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