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年代,戰爭幾乎只存在於文字與影像之中,我們沒辦法體會戰爭的殘酷、以及對人類生命耗損之劇烈,僅管戰爭造成人口數量之減少,絕對是任何天災所無法企及的。
在歷史書上,我們知道的多半是納粹與猶太人的情結,種族優越感膨漲釀成的悲劇,是人類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痕;我們多少都讀過文化大革命、知道北大荒的勞改營,是華族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文化挫傷。但我們其實不太知道波羅的海三小國與其周邊國家,在二次大戰前後所遭受來自於蘇聯、史達林共產黨的迫害,因為一部歷史被遮蔽了,而且蘇聯在二次大戰後成為世界強權,真相隨著時光的流逝,變得暗淡了。
作者寫的不只是人類歷史上的「灰影地帶」,也是人性中的「灰影地帶」。我們再怎樣也無法憑空想像國家的消失、難以計數的難民從地中海邊跨越大半個西伯利亞來到北極圈的岸邊,這些確實曾經存在過的真相,現在看來顯得不可思議,成了知識領域判斷上的灰色地帶。而我們或許更難想像人心竟可以如此卑劣、人的命運竟會那麼地慘烈,這種極端的人性導向卻又不是單純的殺戮遊戲,更加難以理解。
作者是立陶宛難民的女兒,這些悲劇的真實面目只存在於口耳相傳,但故事寫來極其貼近人心、說服力強,又毫不矯情,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很清楚知道她在書寫之前絕對下足了功夫,這部小說沒有經過大量訪談和史料整理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她的文字表達也十分洗鍊又容易理解,這大概也來自於事前準備工作夠充分所帶來的自信心吧。
《灰影地帶》讀起來其實不是那麼悲哀,我們大概會一直訝異人類竟會發生如此離譜的事,會覺得難過,但書裡處處留著「希望」,也看得到人性的溫暖,小女孩莉娜擁有得天獨厚的繪畫天才,幾乎沒有任何人生經驗的她,有著獨特觀察事物的能力,再透過圖像記錄下來,把這個人類灰暗的面相留了下來,正如作者所要告訴我們的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