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

宮部美幸《鎌鼬》

因為這本新作並沒有特設的導言、前言,所以剛開始讀的時候,便覺得怪怪的,讀到後兩篇的〈迷途之鴿〉和〈騷動之刀〉,發現主角是通靈捕物帳裡的阿初,疑惑感更重,雖然阿初的單行本讀過的時間已經蠻久了,就總覺得就是不一樣。

等到全部讀完,看了作者的後記之後,總了是「有解」了,但宮部美幸也真大膽,願意把年輕時、甚至未成名的創作拿出來,願意將自己的「原點」在讀者面前曝光,總是要有勇氣的。

四個短篇也分兩種屬性,後兩篇的主角既然是阿初,就一定有靈異色彩啦,前兩篇的〈鎌鼬〉與〈臘月貴客〉就是單純的時代推理故事。其中〈臘月貴客〉是我覺得有趣的一則,內容跟捕物、衙門完全沒有關係,關係人只有客棧老闆夫婦、貴客與古董店老闆,短短的篇幅差點讓人以為又與「靈異」有關,結果讓人會心一笑。

〈鎌鼬〉與〈騷動的刀〉比起作者後期的作品來說,文字與內容都相對激烈,故事當然也精彩,只是讀得出太一樣的地位,大概也是因此覺得怪怪的吧…

.


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恩田陸《節慶與預感》


六個短篇,刻意延伸《蜜蜂與遠雷》的「厚度」,將幾位人物之前或其後的事故再多寫一點。

對喜愛《蜂蜜與遠雷》的讀者來說,算是小小的service和小驚喜,畢竟若要寫寫一篇完整的續集,那或許就太矯情了一些,多寫幾個小故事是無妨,就是少了高島明石,可惜了點,這個角色的內心衝擊是非常精彩的。

倒是非主角的部分,出場頻率頗高,尤其是馬薩爾的師父納桑尼亞,其中一篇的主題還是他與三枝子多年前相遇的場景,另有一篇是集中在菱沼忠明創作《春之修羅》的起源,還有在芳江鋼琴大賽之後,小奏如何獲得她專屬的中提琴,整體來說,大致上強化了《蜜蜂與遠雷》角色的厚度。

主角部分多是延伸,在這裡反而變成配角了,變成輔助原本配角的配角了~

.

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

吉田修一《橫道世之介》


因為《續.橫道世之介》已經出版,所以才總算把雪藏多年的《橫道世之介》400多頁的書,還有電影搬出來,一口氣解決掉。

電影真是忠於原著啊~應該不會有人否認這件事,但其實原作小說本身即有極為強烈的「電影語言」,故事採二條敘時事時間軸交錯進行…不對,應該說是一條主時間軸,再穿插著一條被切得片片斷斷的未來情節。

不得不說,吉田修一這次真得變身成一個結合文字和時空的魔法師,回溯到八0年代末期,一口氣拉回我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年代,那個美好的黃金年代,那個影像文化重心逐漸從香港移轉到日本的年代。

橫道世之介的出場,正是這個年代東京的新宿車站,而在那個已經沒有世之介的未來中,千禧年後,日本早渡過的泡沫經濟,世界卻再度降入金融危機,他的朋友們和戀人在這個時空中,或者是不經意,或者是刻意地想起這個人…

故事的主軸就這是世之介的大一生活,作者帶我們看得更遠,甚至連故事中那個代代木車站的韓國留學生與日本攝影師因救人而身亡的情節,都是取材自真實事件,只是史實的部分更早一些,是發生在2001年的「新大久保車站乘客墜軌事故」。

.

2020年8月15日 星期六

今村昌弘《魔眼之匣殺人事件》


整體來說,完成度要比前作《屍人莊殺人事件》要來得高,有著濃濃的古典推理況味,雖然劇情中還是有一點點非現實的部分,但整體來說大致上算是「實事求是」,事件結構完整,而且後勁頗強。

《屍人莊殺人事件》確實有著較多的創意與異想天開,但破綻也較多,隨便都可以找出無法說服讀者的部分,反而是由神木隆之介與濱邊美波主演的電影版,因為修正了一些不協調的點,反而成了一部還算不錯的娛樂片。

比較起來,續作可能較不討喜,但內容卻紮實得多,預言的死亡人數看似非現實,但卻是整個事件的緊箍咒,作案手法、動機全都被限制在這個框框內。

實際是這個事件的娛樂味也不輸前作,結尾前的另一個驚人事實,給了讀者一個不太容易臆測得到的大反轉,缺點的話,只能說書中給的線索太少,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就是了。

.

2020年6月26日 星期五

辻村深月《傲慢與善良》


《傲慢與善良》在辻村小姐的作品,定位十分特殊,如果把作者欄遮起來,讀完整本書,恐怕還猜不到是她寫的。

要評價這部新作,其實也有點困難,要當作是娛樂小說嘛,實在有點叼絮,說是社會小說,解謎氣氛卻有點強烈,反過來要用本格推理來定義,條件又不太夠。

這麼說好了,過程中一直有「到底發生什麼事」的想法,但作者遲遲不讓答案有太多的進展,本來覺得大概是想以讓主角對兩性關係、婚姻觀都有所檢視之後,才從中找到線索,但到最後,卻還是作者直接告訴你女主角的下落,先前男主角以女主角遭跟縱狂威脅所進行的調查,變成只是單純的自省…

而書名的「傲慢與善良」就在這段自省過程是揭櫫而來…

這樣說來,這還是比較接近社會小說了,這樣想的話會好過許多,想成作者是想詮釋兩性關係與婚活的社會觀與定義,用這樣看似比較單調的訴求來讀,好倒會覺得故事好讀許多吧。

.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米澤穗信《I的悲劇》


以我對米澤穗信的高度期待來說,這本個人第11個非系列小說,有點失望~雖然仔細看看整部小說的結構,大致上來說還算蠻完整的。

新潟縣內陸深山小村的復村計劃,遷入村內的新住民為何一個一個因故離開,有的甚至是巴不得快點閃人,這種不合理的狀況,不用懷疑,一定是「人為」所造成的,整本書就在狀況發生的描述,以及解開如何「人為」…

看完結局,坦白說,中規中矩,解答篇也還算有些翻轉,雖然過程中如果仔細推敲,應該是不難找出答案,就是過程中,刺激我過速K過一本書的動力,似乎比之前的作品少多了,這應該還是一部不錯的作品,但對讀者的魅力感覺有降低不少。

角色的特性與關係,還是新作的關鍵,主角公務員萬願寺、新人觀山遊香和課長西野,一些奇怪的反應,到最後都有所解答,讓所有環節都變得合理,從這點來看,作者還是處理得不錯。

.

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吉田修一《路》


進度大概是這樣的,原著小說先看,過程中先追了NHK與公視聯合製作的迷你影集,一共3集的劇集,大約是在觀看第2集的那一天,把小說讀完,一直到周日凌晨,才把最後一集追完。

還是先說劇集觀後感好了。內容改了一些,也縮水不少,縮水不意外,400頁要在3小時的份量中拍完,難免,修改部分稍待再說,製作水準絕對堪稱高檔,公視和NHK分別是台、日優質戲劇的製作中心,再加上台灣高鐵全力配合,又有檔次頗高的卡斯,波瑠、井浦新、井協康文、炎亞綸、邵雨薇、許光漢、林美秀和楊烈都是有高知名度或口碑的演員,炎亞綸雖然是頗具爭議的偶像,戲劇上也比較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演技表現,但能講日文的小生實在有限,而且他的演出還算中規中矩。

據說某些細節是的考據是有小瑕疵,但整體來說,台灣元素不少,夜市、小吃,女主角日常生活的呈現有著蠻深刻的台北印象,不像一些日本製作的劇集,拍到台灣的情節,總是沾到皮毛那樣,劇中增加了小說中沒有的原住民祭典,算是蠻有誠意的,但砍掉Yuki帶著安西到溫泉去療養的橋段,倒是覺得可惜。

主軸部分大致上繼承了原本的脈絡,原著精神有呈現出來,修改的部分,大致上都還能接受,但關於男、女主角的關係改得讓人有點莫名其妙,女主角與未婚夫的分開方式也有點不知所云。

原作中未婚夫因為飯店的工作壓力太大,造成嚴重的憂鬱症,到最後發現彼此因為愧疚與同情的極端心情,感情反而淡了,才由男方自行退出,小說對於男、女主角的確因為女方有男友,感情未有進一步發展,但在女主角回復單身後,沒未特別提及兩人在一起,而是給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

劇集還是要顧及戲劇張力,給了一個算是美好的結局,我可以理解,但兩人在板橋車站相遇也未免太刻意了,而且高橋老先生想把跟女主角坐在一起的高鐵票讓給男主角,女主角竟然可以接受,棄癌末的老生生於不顧?!

原作小說當算就很完整了,在吉田修一所有作品中,算是相對好讀的大眾小說,對日本作家來說,他筆下的台北,以及台灣其他地方,至少有及格以上的描敘,在我這樣的在地人看來,氣氛不到像東山彰良那樣幾近完全到位,但也很夠了,畢竟本名王震緒的東山是在台灣出生與成長的日本得獎作家。

以結構來看,這算是小規模的「史詩級」作品,別期待去感受作者其他作品中,對於人性的純文學作品的要素,要感受的是在台灣高鐵從建構到通車的過程中,作者所創作出4段讓人動心的人與人羈絆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