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8日 星期二

食記~玉里橋頭臭豆腐


應該有吃過,但應該要追溯到大一到大三的暑假,雖著中央日報暑期工讀團,到花東推銷報紙的時候,懶得說幾年前了...
圖像裡可能有食物

點了大盤,六塊,超大盤,比較特別的是,除了泡菜,還有蘿蔔絲,跟豆腐好搭。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戶外

外皮炸到剛好,酥酥脆脆的,內裡的豆腐吸滿醬汁,咬進嘴裡,香味四溢,整盤喀完,超滿足的,配冰紅茶,讚讚讚~~~
圖像裡可能有食物

跟台中公園路夜市的潭子臭豆腐比起來,樂勝~~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戶外

.

圖集~玉里赤柯山金針花海


騎上來有夠久的,山路陡峭,九彎十八拐x N,但上來後一切都覺得值得了。
圖像裡可能有雲、天空、花、大自然和戶外

這時間,花東交界的金針花季已到了末期,但赤柯山的花海依然赤艷艷地,不像六十石山那樣只剩下四處散落的一片一片..
圖像裡可能有雲、天空、飲料、戶外和大自然

騎車上海拔九百公尺的山上,感覺很新鮮,就算是年輕的時候,好像也沒有這樣的經驗,騎得很累,但上到這,坐在遮陽傘下,在花海前喝著熱咖啡,感覺全身筋骨都鬆了。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花、大自然和戶外

想到還要騎下山,就覺得有的悶,下山必須精神集中啊,然後就懶得離開,越坐越久.....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天空、花、草、戶外和大自然

.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花、戶外和大自然

.
圖像裡可能有花、植物、天空、樹、大自然和戶外

.
圖像裡可能有大自然和戶外

.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花、天空、草、樹、大自然和戶外

.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花、植物、雲、草、樹、戶外和大自然

.

圖像裡可能有花、植物、天空、大自然和戶外


.

食記~池上大池豆漿豆皮豆包店


傳說中的豆皮,比想像中的要好吃啊啊啊啊啊😋😋😋
圖像裡可能有食物

柴燒的豆皮豆包,外酥內軟,豆香包覆得密密麻麻的,四片的份量不少,但吃完意猶未盡...這麼簡單的東西,大概是這輩子吃過最美味的早餐,明天一大早,有空還要來吃吃~~
圖像裡可能有樹和戶外

不過真的要早點來啊~~雖然營業時間是早上七點到下午兩點,但今天摸到十點半過後才了吃,下一位客人來點,竟然已經沒豆皮了!!!
圖像裡可能有食物

沒想到竟然吃到最後一份,大概是一大早就有一大批遊客來這裡享用早餐吧。

.

2018年9月17日 星期一

遊記~池上伯朗大道周邊


#天堂之路 #伯朗大道 #金城武樹 #浮圳大觀亭
圖像裡可能有雲、天空、戶外和大自然

看地圖時,覺得距離沒有很遠,所以從民宿門口,牽了一台淑女車就走,明明還有一台變速車...
圖像裡可能有樹、天空、雲、戶外和大自然

回頭粗估一下,一整天應該騎超過15公里,說不定有20公里,一般來說是沒什麼問題,只是騎淑女車就吃力了,特別是這裡的車道看似平順,但其實上、下坡頻率不低...
圖像裡可能有雲、天空、草、山、戶外和大自然

還好沒有鐵腿。
圖像裡可能有樹、天空、戶外和大自然

傳說中的全台最出名的一顆樹,其實挺平常的,只是每次有颱風來,都有政治人物擔心會被吹倒。不過,這種規模的獨樹一格的大樹,這一帶到處都是,每一顆都很有潛力XD
圖像裡可能有樹、天空、戶外和大自然

倒是非常好拍照,雖然遊客多,讓取景的難度增加...
圖像裡可能有雲、天空、山、戶外和大自然

傳說中,比伯朗大道更美的天堂之路,因為有十幾個施工中的橘紅色標誌,美觀度大打折扣,來到路口,也就是終點,因為地勢最高,view也最優,就是橘紅色的幾個點讓人討厭...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山、戶外和大自然

租電動車與騎機車的遊客,比騎單車的多得多了,四人座電動車尤其多,且車身顏色,七彩鮮艷不一,蠻破壞景觀的。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雲、山、戶外和大自然

但池上到此一遊還算不賴,有運動到,慢慢騎,不趕時間,還蠻自在的,寬闊的田野風情,加減有回溯到小時候~~
圖像裡可能有戶外

.

食記~池上福原豆腐店


剛踩著自行車過來時,因為又熱又喘,只點了豆花和豆漿,等到豆花快吃完,涼快多了,還是點了一盤炸豆腐。

才咬了第一塊,就覺得,還好有加點...
圖像裡可能有食物

炸豆腐...不是臭豆腐喔,雖然也是有泡菜。醬汁其實略鹹,但外層的豆皮十分酥脆,內層特別軟嫩,整體的口感完全不像炸物,幾乎沒什麼負擔。
圖像裡可能有房屋、樹、天空和戶外

本來以為中餐過後不過兩小時,完全不餓,要喀完會很勉強,但我誤會了...軟嫩的豆腐入口即化,酥豆皮口感實在太好,很快就解決掉了。
圖像裡可能有食物

豆花也是沒話說,選擇了一般糖水,完全是古早味,還有濃濃的豆香。
圖像裡可能有食物

開到傍晚六點,但民宿小姐推薦時,建議還是早點去吃較好,晚點去,炸豆腐很可能會賣完。還有,假日去,可能得抽號碼牌排隊喔~~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

.

2018年9月16日 星期日

R.I.P. 樹木希林


R.I.P.
第一次認識樹木希林,不是在是枝裕和的電影中,而是在23年前的日劇《光輝的鄰太郎》,與唐沢壽明共同主演,記得是當年衛視中文台第一批日劇的其中一部。
樹木希林
印象中,大家都覺得她是是枝裕和的御用演員,但這麼說未免太給她套框框了,河瀨直美也很愛用她,最近的《光》、《戀戀銅鑼燒》裡都有她,前一部是「聲」,後一部是「聲」+「影」,日本兩大國際影展大導,都是她的粉絲。
近年來,也可以說是她生涯末期,電影作品似乎總給我一種「殘影」的印象,不是那種生命力薄弱、無力的,而是某種光源在穿透重重障礙之後,灑落下來的光景,給人平平靜靜卻洞悉世情的感覺。
一眼近乎失明,14年前罹癌,但她給人的感覺,並不是以強韌生命力存活的類型,像是「嗯,就這麼活著也好」那樣,雖然沒有很積極,但也不是無奈或苟活…
本木雅弘是她入贅的女婿,總覺得兩人詮釋角色時,在氣質上有某些共通之處,都給人強烈的「入世」的感覺。
《小偷家族》並非樹木希林的遺作,大森立嗣執導的《日日是好日》才是,10/13在日本上映,共演者有黑木華、多部未華子。
.

唐隱《并州迷霧》


狄仁傑探案、懸疑故事早就寫爛、拍到爛了吧,給這個新系列故事一個高標準並不為過,看起來是挺符合現代人的口味,主角不要太舒服、過程不要太順利,最好還有沈重的內心煎熬,結尾如果能帶著些許遺憾,那就挺完美了。

這本書都有喔。

比起作者另一系列作品「裴玄靜系列」的第一部,「狄仁傑系列」的第一部,可讀性與娛樂性似乎更高一些,謎題也在不知不覺中產生,袁從英的態度為何轉變?狄景輝安什麼心?狄仁傑怎麼可能失算?事件從恨英山莊與藍玉觀兩條線同時展開,過程中,作者逐漸將事件拼圖一一拼上,到最後反而不像解謎小說,屬性偏向於「冒險」小說。

結尾時,我對袁從英的態度轉變的緣由,並不是很滿意,顧慮到狄仁傑與狄景輝父子情的部分,總感覺沒有說得那麼情楚,為什麼要用這種近似自殘的方式來查探真相,好像沒有足夠強烈的動機…應該說,或許解釋得通,但好像有些牽強。

最後劇情急轉直下的程度,給人些許「偏激」的感覺,馮丹青「投降」得太快,狄仁傑突然從沒招變成近「秒殺」式地解決事件,雖然情節中鋪陳許久,但總給人不太平衡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