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永別了,《實況野球》之聲
玩過《實況野球》系列的,應該對這個名字,還有他的聲音非常熟悉吧...
早期日職在台灣播的不多,就算有好像也沒雙語,只能聽中文播報與講評,Konami的《實況野球》一開始就找來安部先生擔任配音的播報員,一整場比賽,全語音,你不聽他的聲音也不行~~
記得還是龍獅虎象加鷹熊的年代,媒體還很多,南部差幾乎一出就是一周,除了幾家以高雄為根據地的報社外,其他不分大小報都會派人出長差,民生和自由還一場固定派兩位文字。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事,一是忙完後的宵夜場總是可以擠滿兩個大圓桌...
另一件事就是同業之間的「實況野球聯盟」,簡公、凌老英雄、王阿遠、英明,還有我,偶而好像還有瘦橘子,一個人帶超任主機,其他人一起集中在某個房間play,彼此對戰,記下戰績,戰到深夜,隔天中午起來,在戰,一直到要開拔到球場才停止。
記得某一周因為颱風來,整周沒吧賽,我們在高雄白金漢飯店就天天戰《實況野球》,當然也天天聽安部憲幸的聲音。
安部先生,謝謝你陪我渡過不知多少個沒日沒夜的日子,R.I.P.
.
「再見,為了再見。」
上周出差台南的時候,夜裡按著搖控器,切換著頻道,無意間切到重播的《我是歌手第三季》,發現蕭煌奇要演唱〈夜夜夜夜〉,於是停了下來,然後聽到兼差當主持人的歌手孫楠在介紹蕭煌奇時,唸了顧城的《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請,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這句詩,也不知有幾百幾千幾萬幾億個人聽過、唸過了,說真的,感觸非常深,很多時候,在夜裡,不管你是沈靜著,還是煩燥著,腦海裡也許就會冒出這個句子。簡單的句子,像是從平行時空裡被傳送過來的「啟示」,那種天外飛來一筆的驚喜,不管過了多久都還是存在著…
可總覺得吊詭的是,我在書本之外看到的「顧城」,永遠都只有這首短詩,不管是看到螢幕上有人在唸,或者報章雜誌裡有人引用,都是如此,這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我發現更多的人是喜歡讀著顧城的詩,享受著文字帶來的深刻的後座力與無限的想像空間,卻不想去了解顧城的故事,因為他的故事,既美麗又淒涼,有點恐怖、所以帶給人無限的惆悵~
不只一次聽人這麼說,顧城追求的是極度抽象的精神生活,可是他並沒有在現實生活中自食其力的能力…
我不排斥這種說法,但顧城其實也是在滿足我們在精神面所缺乏的養分,越吸收,越飢渴~
「睡吧 合上雙眼 世界就與我無關」
「再見,為了再見。」
.
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高品質的三連戰
本周連續選了3位第一次拿下單場MVP的選手,感謝楊家維、朱元勤、郭阜林和猛獅給我滿滿的感動。
很久沒採訪到如此高品質的三連戰,不拖節奏、調度似乎也找不到任何瑕疵,即使周六場打到十二局也是,而且比賽也不再是那幾位主將在打,梁家榮、馮健庭,還有猛獅那幾位...
洪總說的好,沒有所謂的神調度,只有成功的調度與失敗的調度。連勝與調度成功率高,造神難免,這畢竟是職業運動的基本模式。
周六雖然打了12局,但即使到現在我還是覺得9局領先3分讓朱俊祥上來關門時很棒的作法,如果他拿下救援成功,信心提昇,對球隊的未來是一大好事,特別是要遇到陳禹勳休息的機會特別難得。只是小朱失敗了而已...
甘蔗請把現在的「初衷」保持下去,然後也請統一企業給球隊更多點資源。
.
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麻耶雄嵩《神的遊戲》
推理小說有「神」,本來應該是犯規的,但在過程中,作者給足了讀者一種乍看之下合理的挑戰機會,只是翻到最後兩頁,才發現原來還是給作者耍了。
對讀者來說,這不是一本公平的推理小說,但如果解釋成是一本娛樂味十足的懸疑小說,倒是很OK。在型態上,有著超越常態的格局,在有「神」的情況下,所有真相都在掌握中,那還在追尋什麼?
當然「神」是不會什麼都告訴你的,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自己化身為主角,就會知道不會相信對方是真的「神」,自然就會覺得是在玩一種「神的遊戲」,就不會什麼疑問都去問「神」。
其實尚未到真正的結局時,你以為的結局就已經有點出乎人意料之外了,作者亮出最後一招時,完全就是會讓人眼珠子掉出來的結局,應該沒有人能想出這種可能性吧,雖然回過頭來仔細翻翻,還是找得到蛛絲螞跡,但線索實在是少得可憐啊,不可能有人可以推論出這樣的超展開…
在不爆雷的情況下,能討論的就不多了,對於最後的神展開,如果懶得往回翻、找線索,上網找找解答倒不難。
.
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真人版《攻殼機動隊》…
結果是→「還可以」

草薙素子在公安九課裡的職稱,原作是「少佐」,這次的真人電影版,中國和香港都延用,唯有台灣改成「少校」,完全無法接受。劇情初期的反派「九世」,在原作中叫做「久世英雄」,不懂為何改成「九世」,是什麼人的九世嗎?傻眼…
加分:主角
Scarlett Johansson扮演原著中東方臉孔的素子,原本是選角定案之後,最讓人質疑的部份。不過,劇情的安排大致上可以說得通,她的身分仍是日本女生,被改造後,臉孔出現變化,變成完美無暇的西方人,其實史嘉蕾的臉本來就有特特,大概就是融合英美、東歐和北歐的特點,先別管不符原著設定如何,但她的表現確實非常出色。
大加分:配角
配角大概是整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北野武的荒卷課長最是一絕,劇中完全讓他說日語,與說英語的其他角色對話,後段簡短的槍戰場面也十分精彩,「別派一隻笨兔子,獵殺足智多謀的狐狸」,夠屌。丹麥演員Pilou Asbæk飾演的巴特是原作份量排名第二的角色,不管是造型還是氣勢,都讓我想起當初看動畫時的形象,非常棒,倒是德古沙找了新加坡華人演員黃經漢來飾演,倒讓人有些意外,原作中他雖是日本刑警,但模樣挺像老外的。

還是要強調一次,我不是太在乎修改一些基礎設定,最重要的是原著的精神是不能動的。士郎正宗創造、押井守擔任導演的的《攻殼機動隊》動畫電影之所以能走紅歐美,動畫本身質量之高,反而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劇情所傳達的意涵,尤其人類心靈(大腦)與肉體的分離所衍生的探討,作品英文名稱「Ghost in the Shell」就是「軀殼裡的鬼魂」,原創著透過動畫,讓複雜的哲學問題更容易被理解,導入機械、人工智慧之後,所有的視野變得更寬廣。
真人版電影在這方面,顯得有些不足,比不上任何一版本的動畫電影,雖然劇情因應女主角的追尋自我,加減有探討到自己其實是一個「人」,有「腦」便代表有「心靈」、有「靈魂」,但也只是點到為止,會如何發展,猜都猜得到。
扣分:攻殼車
變成歹人的殺人工具了,這真得讓人傻眼。
加分:特效
這點沒話說,不會頭暈的人,去看3D版吧,雖然效果水準不算太突出,但絕對值回票價,但即使是一般的2D數位版,視覺效果應該也是十分炫目的。
以上。
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米澤穗信《王與馬戲團》
這本書我讀了很久,算算日子,從開始翻到現在,大約花了半個月,雖然其間因為忙工作,或者這陣子迷上新機戰的中文版遊戲,確實有耽擱了閱讀進度,但這麼久才搞定一本小說,對我來說還真得是非常罕見的事。
可能就是因為我不捨得一下子就讀完,才會拖那麼久吧。
但即使並非一氣呵成地讀完,還是覺得非常過癮,閱讀過程中的每個階段都是享受,原因可能在於這不太像一般的日係小說,畢竟故事發生在加德滿都,只有兩個角色是日本人,用中文讀著,作者給足了21世紀初的尼泊爾的氣圍(我的自以為是而已吧…)。
但原因也可能在於這不太像歐美作家所寫的尼泊爾的故事,不完全是作者是日本人的關係,而是敘事模式有點跳脫了「觀察者」的角度,變得置身其中。
原本覺得有點奇怪,主角是一位自由記者,故事背景是一個重大新聞事作過程中,所衍生出來的殺人案件,說是跳脫「觀察者」模式總覺得不太對勁…
但回頭想想,這畢竟是一本大眾文學小說,即便融合了紀實、旅情、人文,但還是一個虛構的懸疑故事。
讀完,邊思考邊寫下想法,突然覺得米澤穗信很了不起,如果說以前的《再見,妖精》和《尋狗事務所》是實驗性強的作品,「小市民系列」和「古籍研究社系列」是生活片段的話,那麼這本《王與馬戲團》就是他的集大成之作了吧。
我當然沒有問過本人,也沒看過一些有關作者的訪談之類的,就是深深覺得,這應該是他自己非常非常滿意的作品。
只是這個故事風格因為有點特殊,甚至有點專業,不會讓所有讀者都喜歡,但我真得覺得這本事非常非常得豐富,不管是前段圍繞著加德滿都街頭所進行的事件鋪陳,還是後段追尋真相時走入這城市陰暗的角落所挖崛出隱藏在深處的幽暗人心,讓人覺得一字一句都是驚喜。
這樣的加德滿都,好像是平行時空之下,存在於我們星球上的另一個七十萬人口的城市。
也可能是因為題材與自己的工作有關,感覺才會更加強烈吧~
「如果我身為記者有任何值得驕傲的事情,不是因為報導了什麼,而是因為沒有報導這XXX。想起這件事,至少能夠勉強避免把他人的悲傷當成馬戲團。」
最後還是不免落於俗套地說,只要是新聞工作者,應該是可以來閱讀這個有趣且豐富的故事才對。
.
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久違的一天看兩部的電影日
今天要慶祝的有:

久違的一天看兩部的電影日
章詒和散文集居然有作者親筆簽名
上次早上七點半起床,還睡得飽飽出門,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一早選秀,傍晚起追兩部電影,突然發現完整的一天可以做好多事啊啊~~
記得Ken跟Jenny開辦的據說是台灣第一個Fantasy Baseball League,就是1997年3月啊,整整20年了,Ken都當副校長了,當年元老還在玩的只剩Beckett、Ken,還有我,其實有好幾次忙到想讓給別人,但我大概是連放棄都懶,就一直撐到現在了。
所以今天的選秀結果應該要留下來做紀念。
兩部電影都讚,但還是先來說說大家比較感興趣的《本能寺大飯店》,雖然另一部更值得一看…
織田信長應該是日本歷
史中曝光率最高,也是被研究得最多的人吧。扮演過信長的人非常多,堤真一應該可以排進我所看過的前三名,無論是威壓感、真性情,還是那種屬於大時代大人物的氣迫,都詮釋得非常到位。

故事有趣,但我想這部片要說的還是信長這個人,雖然情節仍
有不少佼情或灑狗血的地方,但整體來說,有把信長這個人與他的歷史定義表達出來,像是他超越那個年代的大格局,所以他可以重用庶民出身的藤吉郎(後來的秀吉),當然也可以憑一張DM就知道女主角來自未來。

電影對於信長提早知道明智光秀叛變的反應與安排,就不說了,避免爆雷,但大致上可以接受,應該說,也只能這樣吧…
Viggo Mortensen的《神奇大隊長》應該是近期最期待的電影了,其實他在「魔戒」的亞拉岡之後,有過好幾部很棒的作品,只是在台灣看到機會不多,甚至連上院線都沒…
現在回想起來,要說說感想真的不容易,一動念頭,許許多多想法都跑出來,所以也只能暫時告一段落,亞拉岡真棒,他的作品應該要多一點啊~~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