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無所不在的Chuck Berry


記得以前約翰藍儂曾經與Chuck Berry一起表演過〈Johnny B Good〉,找了一下,果然有,1926年生的Chuck Berry可是1940年出生的藍儂的大前輩與偶像呢,兩人後來的關係也不錯,藍儂過世多年後,Berry也與Julian Lennon一起合作了〈Johnny B Good〉…

想到比藍儂早生14年的Chuck Berry,在藍儂死後,又活了36年,藍儂遇刺時才40歲,Berry昨天安享天年,活了90年,難免會聯想到人生所謂的公不公平這種事,但這似乎並不是重點,就某些層面來說,這兩個人多少都改變了人類的歷史,至少可以確定的是,他們都改變了這個世界上所有在他們之後活過的人的生活,即使你不承認,但在不斷地波及下,一定至少有一點點受影響的…

只是回頭想想,又覺得非常非常得不可思議,在很多年多年前我才剛開始接觸西洋音樂時,Chuck Berry就已經是上古神獸級的人物,甚至有一段時間我還以為他已經不在人世了,但其實他在昨天以前都還在的,在昨天以前,他仍是上古神獸,跟很多很多年前的那個他,似乎都還是一樣了。

過了那麼久,這個人還是這個人,無人不知的〈Johnny B Good〉,〈Rock and Roll Music〉的翻弄全世界,唱進整個美國的少女心裡的〈Sweet Little Sixteen〉,還有調戲偉大音樂家的〈Roll Over Beethoven〉,都一如昨日,一如昨日的昨日…

因為Chuck Berry活了快一個世紀,活著不知不覺地侵入這個時代裡,每個人的生活與記憶中,你可能不會時常想起他的旋律,但那樣的旋律卻是無所不在的。


.

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黃易《天地明環》卷十七


黃易的玄幻武俠小說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將戰略帶入個人武技對決的場合,這在過往的武俠小說中不是沒有,但成分沒有那麼重,而且他是越後期的作品,這種風格益加強烈,到了邪帝的「盛唐三部曲」,沒有戰略是無法過關的。

先別說先前邪帝大戰七大高手,以及在大漠面對拓跋斛羅率眾高手和大軍追殺的兩大戰役了,卷十七能在大街上逃過田上淵所佈下的殺局,武功再高都沒用,除非成仙了,如果不是在極短時間內謀定而後動,採取最佳策略,根本無法逃過死局。

龍鷹讀符太「實錄」的敘事模式,老實說,有些膩了,但某些謎團似乎得如此進行下去不可,說到底這也是作者「發明」出來的方式吧,一方面協助讀者解謎,當然也幫助主角了解真相、衝破困境…

不曉得故事會寫到什麼階段,如果是韋后之亂結束,那可能快了,但如果要說到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之爭告一個段落,那就真得還早,但無論如何,還是看不出故事結束的跡象,《天地明環》卷二十以上是跑不掉了,寫到卷三十都不意外,比前兩部的卷十八要多太多了,這樣要重開新的一部嗎?可是之前「三部曲」的說法就不對了…



.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加班到深夜的經典之夜


兩周來第二次晚上11點多叫車去松山站,然後隔天值即時早班。

日本對荷蘭之戰搞成這樣我也是醉了,感謝已下班留下來看球的非棒球組同事在最後關頭協助更新比賽即時,才有辦法在一次版送出紙本主文。

這場比賽真的好看,雖然中田翔有5打點,但我覺得第一功臣是側投的牧田和久,侍Japan投手就只有他能完全壓制荷蘭打線,這半個大聯盟打線別說一支安打都沒有,連一開始有2名跑者的11局下也可以不掉分...

這真的是被中職聯軍打得暈頭轉向的牧田嗎?

看完這場,突然覺得中華隊實力實在不差,打得好就不用說了,被批最多的投手群,不也有好幾位展現競爭力?

因為短期賽事「結果」不優而要死不活的台灣社會,還真的是病得頗重@@


.

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金剛:骷髏島》IMAX 3D


two-new-kong-skull-island-posters.jpg
○比預期的好看太多了,特效超水準。
○雖然沒有所謂的超級大咖,但洛基Tom Hiddleston跟影后Brie Larson都很棒。
○沒想到Brie Larson竟然這麼辣XDD
○為何所有的電影都有山繆傑克森?
○近年來最好的大型怪獸電影應該是日本的《正宗哥吉拉》,但這部應該更上層樓。
○有續集,所以希望票房好點。
○「怪獸宇宙」的開端,期待未來的「金剛vs哥吉拉」。
○有芝加哥小熊隊加10000分…
○進場時,某妹說:「我應該坐最後一排,這樣金剛跳出來,第一個也不是吃我…」😑
2016072569986105.jpg
.

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西尾維新《掟上今日子的辭職信》


四個短篇故事裡,覺得最有梗的是最後一篇的最後,今日子指著自己手臂上寫的「掟上今日子。偵探。二十五歲」,然後說這是她的辭職信,而且這封辭職信不是用寫的,只要擦掉就好了,「只要把這個的這裡給擦掉,在事務所以外的地方找張床躺上去,好好睡一覺就行了。」

因為忘卻偵探只有一天記憶,睡醒了就會忘掉前一天所發生過的事。但這系列小說一直沒有交代,她原有的記憶是停格在什麼時候?原本就具有的能力、知識到什麼程度?沒說清楚也許更有懸疑氣氛,但不小心也會出現bugs,像是之前曾提到她不知道wi-fi,也不知道啥是記憶卡,就有點誇張了,難道不到十五歲的開始記憶停置?

由四個個性不同的女警,分別與忘卻偵探搭檔,所寫出來的四個不同死法的屍體的短篇故事,很有創意,只是仍然流於說教,其實本來是有點接近輕小說的風格,但變得有點像是推理教室,雖然不能說不好,但總會想,這樣OK嗎?這樣的小說應該要有更高的娛樂味才對…

像是在棒球場上,爬上鐵絲網卻摔下來昏倒,還有刻意沈到池底「模倣」屍體,似乎是有點多此一舉了…


.

2017年3月4日 星期六

深夜的私人秘笈


「騙到點閱率的感覺真爽!」有時候我真得會這麼想。

其實,最愉快、也讓我能夠繼續做下去的,應該是工作時經常出現的一些巧思,這些巧思,有的是靈光一閃,有的是思考後所得到的結論,有的只是小小的發想,有的卻是重大的發現或極具創意的想法。

比如說,昨晚在處理經典賽日本隊與阪神隊之戰的時候,在比賽進行過程中,牧田和久投了第3、第4局,讓對手6上6下,之後在第7局,中田翔敲出全壘打,當下就決定比賽要用這兩個人來帶。

基本上,要完成工作就是把這場比賽寫完就好,但比賽還沒打完啊,雖然牧田的comments在日文網站已經有了,但當下還是無法完成這件事…啊,不對,既然牧田之後也要寫,不如就先寫啊,把他被「中職打爆後卻連續解決阪神打者」單獨拉出來寫,一定有人看吧~

結果證實是有效果的,牧田跟後來以中田翔為主的比賽稿,在半夜的這個時候點閱率兩則都還有6千多,如果只是只單獨出比賽即時,應該也不過6、7千吧…

昨天還有一個例子。

一般來說,負責坐檯的人,必須處理目前沒人力去採訪的中職自辦熱身賽,下午在看富邦比賽時,發現「火哥」張建銘有兩支安打,當下就覺得,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能用他下標,因為「現在球迷的焦點在中華隊,用他的名字一定會有球迷點進來看」。

看了一下整場內容,發現火哥的確算是這場表現比較好的,接著我發現他有守備,有如獲至寶的感覺,他去年一整年受傷,守備絕對是非常新鮮的事,還會讓人聯想到他過去強到犯規的「強肩」,所以「張建銘守右外野」一定要入標…

半夜的這個時候,點閱率有7千多耶,這樣的比賽,在大家心思都在國家隊的時候,本來大概只會有2、3千的…

也許你會說,「多個幾千的點閱率你也爽?」、「你多做這些也不會有什麼好康吧」之類的,也許有些人會覺得矯情,但我想說的是,有種東西叫做「成就感」,如果用一些巧思,來讓更多人看自己處理的新聞,你不會有成就感嗎?

真要嫌這兩個例子太小的話,來說說這個連結的事吧。


2月28日晚上回家時,在捷運的車廂裡,無意間看到王柏融砲轟則本昂大的日本轉播版視頻,日文我是只能聽得懂一點點點啦,但發現主播超亢奮,他跟球評先後說了我聽得出來的「本物」,之後聽到球評說了「日本球界」這個聽得出來的字眼,立馬連上PTT棒球版看,果然有人PO連結,並簡單翻譯,提到球評要日職球團去挖人…

不過PTT網友並沒有提到球評是誰,回到家後,上J Sports官網去查,發現球評有藪田安彥和松中信彥,都是鼎鼎大名的名將,但還是希望是前日本和軟銀第四棒和洋聯打擊三冠王的松中講的啊...把視頻多聽幾次,總算聽到主播說了「Matsunaka桑」。

不過,我不會傻到在半夜發這條鐵定很多人看,然後會有一堆人討論的事,在邊處理陳偉殷春訓首場出賽的時候,邊把這條稿寫好,然後掛在早上6:45,讓值早班的同事去出版這則新聞。
只是最後點閱率有超過15萬,還是有點意外就是了。

--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這裡,接下來我要開始說重點了。

其實我只是想說一下工作時經常在想的事,就是剛才有提到的「成就感」,雖然我的薪資不算低,但要在現在這種即時和紙本兩頭燒的環境下保持戰意,沒有「成就感」這種東西是不行的。

那到底有那些是可以帶來成就感的?按照重要性來排序,應該是這樣的…

1,成為廣大讀者或球迷所討論的話題
2,獨占性,也就是所謂的獨家
3,點閱率
4,內容豐富有可看性
5,讓同業跟隨,是跟隨喔,不是「抄」

這五個項目其實都有關連性的,被討論得多,點閱率高,獨家的話被討論得就較多,內容好的話至少特定族群會轉載或分享,討論多或點閱率高,就會有同業跟…

這只是自己心中想到得到的成就感的排序而已,或者說是我在工作時所思考的方向,比如說,處理中職自辦熱身賽,這種大家都知道,甚至是球迷上網就看得到結果的事,目標是什麼?在處理松中信彥講王柏融這種會被廣泛討論的事,目標是什麼?在處理郭泓志要回美職這種應該是獨家的事,目標是什麼?

有時候是,在寫稿的同時,腦袋就會同時在跟著「如何下標」來轉;有時候是在寫其他新聞的時候,一併思考待會怎麼處理剛才想到或者發現的事;又或者可能會有一條獨家新聞的時候,該如何證實或怎麼找到關鍵點,如果自己忙不過來的時候,是否該請同事幫忙?

但無論如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思考再思考,要不斷思考。

記得2008年北京奧運中華隊最後一戰對加拿大,因為其他同事有跆拳道,沒辦法支援,偏偏這場比賽就是連突破僵局制都制止不了,一直搞到12局才贏球,我忘了當時幾點了,只知道絕對是過了截稿時間,但需要出去的稿子還有4、5條,所以賽後短暫的訪問時就一直在想,「該怎麼處理?」結束訪問,還沒回到記者室的時候先後給國內報社同事和在球場外支援的同事各撥了一電話,以最快的速度把訪問內容告知,各要求幫忙處理一條,然後再回記者室快馬加鞭把稿子寫完、傳回去。

如果可以的話,在你還在做事的時候,就要先動腦筋了。

說那麼多好像很了不起,但就只是認真工作而已,不要說什麼對得起公司或這份薪水這種冠冕堂皇的事,但就是要對得起自己而已,我不敢說自己完全不會打混、摸魚,特別是累的時候,常常會捨棄原本想要寫的稿子,但至少我對得起自己。

回到一開始說的「騙到點閱率的感覺真爽!」我也許會用一些小撇步把你「騙」進來,但至少我不會騙你進來看「垃圾」,以前我做過這種事,感覺很不優,所以我不會再做…

因為,寫太多「垃圾」,自己也會變「垃圾」。

--

以前有人問我該如何增加點閱率,一方面我懶得說,一方面會想說「我幹嘛告訴你」。所以會在半夜發這種落落長的文,潛意識裡或許也有那種不想讓太多人看到的念頭,畢竟這已經是自己在職場上「私人秘笈」的部份內容了。

所以你如果有看到這篇文,而且願意看完的話,恭喜你~ 
(不必說我94狂



.

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櫻木紫乃《皇家賓館》


「賓館」與「性」,七個短篇小故事說的大致上是這件兩事。

故事當然沒有那麼簡單啦,這七個故事說的大概是「性」的各種面相。〈快門時機〉說的是成全與憐憫的性,〈今天開張〉是奉獻的性,〈情趣員〉是實驗性的性,〈泡泡浴〉是渴求的性,〈老師〉裡有著可有可無的性,〈我在看星星〉點綴著日常的性,而〈禮品〉卻是要打造一個性的夢想城堡。

所有的「性」,都藉由一家賓館做連結,不對,應該有個故事沒有,但場景也算是在賓館中,看了李維菁的推薦文,知道作者老家曾在北海道的釧路經營愛情賓館,這個訊息給得很體貼,思路很快被打通,每一個故事感覺上都可以給足畫面了…

真的整個串在一起的話,作者想做的或許是對於女性的性自主權的控訴,隨著性而來的是人性,不管是壓抑的性還是剝奪的性,一定因此產生人性的陰暗面(這陰暗面不見得對照在男性身上,其實當事人本身更容易伴隨而來),為了走出這樣的陰暗面,需要某種程度的正面能量,性在這正面能量裡所扮演的角色,就不那麼感官、不會太過於情色,而是有一種你很難定義的形象。

作者用短短的七個故事,就寫出了這樣的形象,真得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