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田中芳樹《紅塵》

以韓世忠之子韓彥直的角度來看采石磯之戰,不算長的篇幅,又是日本作家的作品,你當然不能期待能像海峽兩岸三地的歷史小說作家寫出來的作品那般地「精彩」,但田中芳樹寫歷史有他一定的口吻和魅力,說起故事來其實還蠻有說服力的。

讓人驚喜的是他寫到了岳飛的一些缺點,而且寫得還蠻直接的,這在華文作家裡並不常見,畢竟岳飛在中華民族已經是個神樣的人物,他的行為舉止就大前提來看是無懈可擊的,要找到像批評那些梟雄、開國君主或元勳那樣的立足點的並不容易,但田中芳樹能有話直說,證明他的確更能客觀地看待中國歷史。

這就好像以日本人的角度,要批評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或德川家康都很容易,但很少有看到有人去吐嘈真田幸村或坂本龍馬。

田中芳樹不是只有架空歷史小說好看而已,他的歷史書的確也很有價值。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白岩玄《全世界,只有我看得見妳》

跟作者的前一部作品《改造野豬》比起來,這本書的企圖心小了一點,算是一部純愛之作吧。

但這部書跟其他的純愛小說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雖然人鬼戀的故事並不新鮮,但作者無論在筆調和文字的觸感,呈現出來的都與我過去看到的完全不同。

這麼說好了,女主角是個往生者,書裡當然也少不了她對於自己英年早逝的悲痛,但整個故事是明亮、清新的,也許是因為男、女主角並沒有真正地談情,書裡幾乎只有男生內心情感的自我糾結,這樣反正讓人覺得不沈重吧...

不過,書名倒是不太喜歡,日本書名《空に唄う》的意思應該是「向天空唱歌」,中文書名就淺了一點...

東野圭吾《沈睡的森林》

*** 這個評論內容提到部份劇情! ***














兇手在一開始應該就可以猜到,被加賀喜歡上的,應該是不會有好事發生的 XD

不過,詭計本身還是有一定的水準,這是東野早期的作品,如果已經習慣了他中後期作品中又「機車」又「賤」的設計,自然會覺得沒什麼,但整體而言,這案件從動機、詭計到結果,其實是蠻完整的。

最讓我感興趣的部份是加賀恭一郎的感情世界,書裡的內心掙扎不算多,但應該不難捉到加賀的人格特質,加賀恭一郎系列裡有好幾部作品似乎在一一「補完」他這個人,早先的《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是如此,之後的《紅色手指》也是,這本書在事件本身與主角個性上,維持了相當程度的平衡感。

東野圭吾《異變13秒》

要評論這本書並不容易,因為我不確定書中的這個概念是不是作者所獨創,如果是,作品本身的價值當然是要高一些的。

故事本身是很精彩,而且表面看起來好像沒有懸疑推理的成分,但看完之後發現其實還是有的,而且結局也算是出乎人意料之外。

東野圭吾會選擇這個題材,我實在有點想不通,與他原有風格並不搭,但要說他是另闢蹊徑,卻又感覺少了點什麼,唯一讓我覺得合理的解釋是,「他在寫電影腳本」,如果從這個角度來切入,就恍然大悟了,不管是分鏡、轉折都很有電影的味道...

這分明是部災難片嘛!

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桐野夏生《濡濕面頰的雨》

總算看了桐野夏生的處女作。

比較不成熟是一定的,但是桐野擅長的女性視角仍然處理的相當出色,似乎有人說感覺有點像言情小說,但是言情小說裡應該是沒有那麼豐富且赤裸裸的內心掙扎吧...

基本上,這像是一部本格推理小說吧,這在桐野的小說裡是不常見的,而且,對於習慣了之後作品的「重口味」,這本書也許會有點不適應吧 (笑)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東野圭吾《怪笑小說》

不曉得是不是個人的惡趣味,還蠻喜歡的。

書名雖然怪笑,但其實並不好笑,相對地卻反映了種種現實人生中讓你無可奈何的部分。看完覺得不好笑是正常的,就看你能不能體會作者想表達些什麼吧。

最愛的是最後一篇的「動物家庭」,看似風趣幽默,但結尾卻讓人十分震撼,很好奇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的動物模樣。

要特別一提的是「後記」的部分,因為實在沒什麼機會看到東野談談自己的寫作心情,覺得很特別、很新鮮,發掘他生活中的一面,是難得的驚喜。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AKRU《北城百畫帖》

很喜歡這本漫畫書,無關於畫得好不好、或是故事是否精彩,主要是在一種感覺。

一提到三0年代的台北城,我們總會背上一點時代的包袱、染上一抹政治色彩、或是添上一筆悲劇情節,卻很少有人注意到,那時候的北城是什麼樣風貌、當時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是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小時候,大人告訴我們的總是被「格式化」過的歷史痕跡,那麼我們對自己這塊土地的認知,多少也是被扭曲的吧。

這本書給了我一種「對了」的感覺,雖然故事不多,但其中所傳達的情感卻是綿密不斷的,像是在自己心頭輕輕地一刷,將那層原本是晦暗的記憶,刷成清清淡淡的、變得更讓人想去嗅一嗅那時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