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murmur~~~~~


躺在床上發呆的時候就會覺得原來的我已經不知道跑到那裡去了然後便要摸著黑漫無目標地去尋找另一個我結果在路上遇到一個叫做莎莎的女生她告訴我在某個地點可以找到一個容器沒想到我到了後卻發現一台指揮艇我猜那就是容器接著我按了旁邊的開關上面覆蓋的整片玻璃罩就打開了坐上去後指揮艇就自己飛了起來只是最後卻飛到一台鋼彈上面自顧自地組合起來竟然不是我想應該是的無敵鐵金剛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伊坂幸太郎《陀螺儀》


最終篇讓人有似曾相似的感覺,因為好像是把前面的全都連在一起了。

因為近來生活節奏大變,時間被切得片片斷斷,這本小說很遺憾地沒辦法一口氣讀完,而是採用一篇一篇折開來讀的方式,但這種型式對於讀伊坂的短篇集實在是不太妥當,畢竟他再怎樣都會想辦法把這些故事串在一起。

當然,我還是有一些針對這些「連結」的想法,只是有些就變得模糊了些,再回頭翻又顯得大費周章,所以也就算了,而且這種若有似無,既有連結、卻又似斷了線的閱讀經驗,其實也挺不賴的,讀過那麼多書,偶而會有這種狀況,既自虐,卻又享受其中。

我猜作者自己偶而可能也有這種斷了線的感覺,即使是一整個長篇故事,大概也有吧,說不定就是這樣,讓他的故事變得特色有魅力。

但最後仔細想想,從第一篇〈濱田青年真的嗎?〉開始,每一篇的題材,甚至是時間背景或世界觀都不太一樣,一直到最後一篇的〈後面的聲音很吵〉,又刻意要串在一起,但好像又不太突兀,即使覺得bugs還是很多…

奇妙的閱讀經驗~~


.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雷神索爾3:諸神的黃昏》:從槌神變成雷神


槌神索爾變成真正的雷神索爾?
這根本變成了超級英雄的自我認同與成長電影了嘛…
圖像裡可能有6 個人、文字但我覺得最天才也最GY的點子是,假奧丁觀賞的話劇中,扮演雷神的是Chris Hemsworth的哥哥Luke,扮演洛基的竟然是…Matt Damon,哈哈哈哈哈哈~~
彩虹橋大決戰是整部片的精華,配樂讚到極點,女武神(瓦爾奇麗)的出戰畫面,尤其驚心動魄,美術設計、特效之創意開到最高檔,精彩極了。
自我認同的比重極高,雷神就不必說了,浩克也是,甚至女武神、冥后都有,這部片另一個成功的地方是角色的延續性十分強,特別是洛基,惡作劇之神根本當之無愧,也只有他哥能治他。
影評絕對非常高,導演掌握了製作高口碑的訣竅,這方面漫威是真的很有一套。
另一個高評價的關鍵,應該是所謂的「大破大立」,阿斯嘉是什麼?其實並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代表「人們」,只要人在,阿斯嘉就在,哲意十足,雖然挺簡單的。
Cate Blanchett真的非常了不起,不管是魔戒的精靈女王,還是漫威裡的冥后海拉,都是讓人難忘的角色,冥后的造型因她而生,唯一遺憾的是,收的結局有點掉漆…
啊不對,誰能保證冥后領便當了?

.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memo:《你是我的勇氣》


傳說中最好的創傷後勵志片,一直以為是誇大其詞,沒想到真的很不錯,不灑狗血,不掩飾當事人與家人的難堪,平實地紀錄真實的人生,不管這為傷後重建英雄是否被捧過頭,但這的確是他送給世人最好的禮物。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文字我以為馬克華柏格的《愛國者行動》已是波馬爆炸案相關影音創作中最好的了,但這部片更出色,當然主題不同啦,前者說的是波馬從發生到破案的過程,這部新作說的是相關的一個人以及他周遭的人們所發生的事。
這應該是傑克葛倫霍的生涯代表作,也是波士頓這座城市在這個世紀最重要的電影之一,影響力也許不輸描寫《波士頓環球報》的《驚爆焦點》。
唯一遺憾的是,在片尾的文字敘述中,並沒有提到Jeff Bauman已在年初與妻子艾琳離婚,其實這沒有什麼好隱藏的,人生沒有一定要是如此完美,傑夫與艾琳仍是好友,並且共同撫養女兒。
#BostonStrong
#神之右手跟老爹一人演一部波馬片是怎樣

.

《氣象戰》~主題正確的爽片


先P.S.
這部片的香港災難場景的新聞畫面,似乎是引用了高雄氣爆事件?大家都在傳啊…

完全是一部主題超正確的爽片。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雲、摩天大樓、戶外、文字和水主角雖然是美國人,但演美國總統的是以西班牙文為母語的Andy Garcia,太空站的頭兒是德國美女,最後把主角救出來的是墨西哥工程師,香港的吳彥祖戲份比想像中的多…..
最重要的是,幕後黑手是一位處心積慮想讓美國重回世界領導者而不惜生靈塗炭的人。
很明顯,導演很努力地擺脫美國爽片常給人的「大美國主義」心態,劇中的天候控制衛星系統叫做「荷蘭男孩」,並由全球菁英科學家通力合作來完成,雖然美、中兩國還是出力較多…
劇情一開始就是美國即將把「荷蘭男孩」的主導權交給國際連合組織,卻在此時發生事件,總統交代,在交出來之前,一定要把問題找出來blablabla的…
懷疑總統是很容易的,劇情也是這樣安排,但稍微熟悉爽片套路的人應該會知道不可能,更何況某個一直演反派的實在是太像壞人了…預告片其實也爆出線索。
但沒關係,這應該不是重點。
還有一個很想說的是,Jim Sturgess的演技還是不行,出戲到有點誇張,連演他哥女兒的小女孩表現都比他優,實在可惜了一張帥臉,沒爆紅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演技優異的裴斗娜難道沒教她前男友怎麼演戲?

.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絕對不是黑色喜劇的《大佛普拉斯》


搞到最後才知道,大佛才真的是最重要的,才知為何片名要加「普拉斯」(plus)。
影評捧得超兇,彷彿是台灣電影救世主似的,但讓我超想看的原因是他的調調,預告片就很有昆汀塔倫提諾的味道,宣傳說的也是「台式黑色喜劇」,但看完了,卻覺得並不是這樣的…..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文字
這並不是黑色喜劇,至少不能說是喜劇,要說的話,我覺得是「黑白幽默片」。啊廢話,黑白片大家都知道了…我不是說冷笑話,因為,這部片的梗不是我們一般認知的「黑色」,只是感覺有點像,就是很多部份說得非常直接,所以用「黑白」來形容。
既然說的直接,也就不是先前聽到的「諷刺味極重的電影」這種,導演根本就不閃不躲,不管是地方政治大老的蠢樣、台灣鄉下社會底層人的生活形態,或者信仰與造神的深入民間,就是完全不藏地跟你說,甚至連作愛的台詞都不遮不掩,實在是好台…..
行車紀錄器甚至成了這部電影的一大圖騰,這樣誰會不知道在譙媒體?
這樣的形式,沒有在台灣電影中看過,當然也沒有在其他各國電影中看過,因為這是一部台到徹底的作品…..
尤其是林生祥的配樂,更是直接與過往不管那裡那國或誰的電影做切割,你偶而會因為有莫名其妙的戰慄感,但有時也會哈哈大笑。
結局其實是有猜到的,因為劇中關鍵的「彩色」片段,早就給人缺一塊拼圖的感覺,剛好可以用最後的畫面貼上。
只是隱藏片尾顯得多餘了,因為結局雖然沒給你直接的答案,但夠清楚了。

.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雷利史考特《銀翼殺手2049》


先複習舊作果然是對的,實在是太久了,很多情節都忘了,熊熊來看,難免有些連不上…
但我不是說非得先看前作不可,直接收看新作絕對沒問題,只是從頭開始的話,可以了解整個世界觀,以及深刻體會到,兩部作品的主題其實不太一樣。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文字35年前的舊作,說的是反烏托邦,現在回想起來,當年的雷利史考特真的是個有勇氣、大破大立的導演,那個年代,用那麼慢的節奏來拍科幻片,甚至還有長鏡頭慢慢zoom in,當年票房不佳可以理解…
要35年前的觀眾普遍接受這種新東西,應該是不可能的吧,但這部片與導演本身後來都贏得了無可取代的歷史定位。
新作回歸人之本質的探討,舊作的「複製人」是新的,原本用來改善人類生活的創造,卻衍生出許多問題與無法控制的後果,而新作中,「複製人」已經很普遍了,於是就出現新的問題,會思考且有血有肉的「複製人」是「人」嗎?
這題材,我承認是老梗中的老梗了,別說電影了,日本動畫「鋼彈系列」就把新人類與人類的問題討論得快爛掉了,但是這部超過160分鐘的新作,看下來的確豪無違和感。
應該是因為電影開始沒多久,就接受了故事設定的世界觀,或許我是因為看過舊作,多少有點先入為主,但新作整體處理起來應該還是相當平衡的,只是難免要多花些時間來演。
讓人欣慰的是「福伯」哈里遜福特並沒有像「星戰」重啟後那樣領便當去了,而且老牌「銀翼殺手」也算是身手依舊。
不過,新作的軸心還是飾演洛城警探「複製人」K的萊恩葛斯林,這角色戲份多得嚇人,內心戲也爆多,而且都關係到事件的發展,他的表現也相當不錯,又是一部代表作啊。
故事後段出現了西恩楊(Sean Young)的瑞秋,還是35年前的她,說著新的對白,也許是像劇情中那樣是個假貨,找酷似的人來扮演,但總覺得有點像是特效就是了。

.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追龍》~那個美好的舊香港


敬那個美好的舊香港,與無線3/5虎將。
2017年只剩下最後的1/4,我TMD終於發現了這一年最喜歡的電影,雖然絕對不是最好的…..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文字劉德華再次演雷洛,衝著這點,即使電影再爛也要來看。既然有雷洛,當然有跛豪,甄子丹雖然在我那舊時代的記憶裡是個「新人」,但我一直覺得他是個有原則的人。
電影還給了我黃日華、湯鎮業、鄭則仕、吳毅將、曾江,無線五虎到了超過一半,雖然是新手法,但音樂、色調、節奏,無一不走懷舊風,大街鬥毆、城寨追殺,那雖然是一個貪贓枉法的年代,但總覺得那個香港才是活力十足的,因為一切都存在著規則,以及義理。
香港的動作片、警匪或黑道片一向重視節奏,但這部片一切以「情」為出發點,雷洛與跛豪的兄弟情、救命恩情就不必多說了,豬油仔對雷洛的忠心、跛豪四兄弟間的情感、小花對跛豪或許夾雜著恩惠愛慕敬愛與親近之情,每一幕都讓人十分揪心…
那是一種並非單純灑狗血,而是自然而然地覺得人與人之間有情是一件超棒的事的超美好心情。
隨著華仔重心翻唱許冠傑的《浪子心聲》,「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唱出口,還有那個年代的爵士樂,雖然那是一個比我所知道的舊香港還要更早許久的年代,但總是個過去的我比較接近的年代。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多麼平常的一句話,卻是跛豪一生奉行的準則,我不在乎電影一定還有不少加油添醋的部份,但他是一個所有香港人都知道的大毒梟,卻也是個活得實在的人。
敬這個讓人泫然欲泣的超美好夜晚。

.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Darren Aronofsky《母親!》


說真的,不喜歡。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文字和特寫不喜歡的原因是說太多、太貪心,導演在《力挽狂瀾》和《黑天鵝》之後,連著兩部都犯了同樣的毛病,不能說問題出在引用或套用聖經故事,純粹是過度膨脹的企圖心作祟,前作《挪亞方舟》甚至出現自我意識極高的「曲解」…
熊熊去看,或是對導演完全不了解,肯定看得很頭大,所以這應該是一部可以先做點功課再去看的電影。
但你能看出端倪又如何?上帝、聖母、耶蘇、亞當、夏娃、該隱、亞伯,能將角色套入又如何?宛如救世主的男人,你絕對不會理解他的心態,那是一種以天下萬物為芻狗的魔神心態。
如果只是單純的心理驚悚片也就罷了,哈維爾巴登果然夠變態,珍妮佛勞倫斯又是爆炸級演出,一些小線索,像是廁所裡疑似心臟的某物,點到為止卻又能達到效果,只是後段的「變奏」反而破壞了這樣的節奏…
到後來,真的覺得有很多都是多餘的,吃人肉…是怕看的人不知道在講耶蘇嗎?
相信這仍是一部許多人認同的藝術片,我大概也只是「偏向」不喜歡,至少是比《挪亞方舟》好多了,雖然對觀眾並不那麼體貼…

.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穆荷蘭大道》燒腦神作真的燒腦嗎?


終於看了這部被全世界影評捧到爆炸的神片,因為當年沒上映,在加上口碑已被傳得頗瘋狂,周日晚上的真善美票房挺好的。
與諾蘭的《記憶拼圖》並列兩大燒腦的神作,看完的第一個感覺是:沒有那麼誇張、嚴重。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特寫《記憶拼圖》才是真的燒腦,《穆荷蘭大道》主要是觀影者「自亂陣腳」,在藍色方塊被鑰匙打開後,整套劇情變得完全不一樣,突然不知所措,即使想自行腦補也來不及了…
基本上就是冷靜,就算是結束後霧煞煞的,也可以好好思考一下,然後避開那些擾人的隱喻,只要想辦法講主線連起來就好。
導演從未對外解析過劇情,這是對的,雖然網路上的解答很多,答案基本上都一樣,但無論如何,還是自己腦補、燒腦最實在。
年輕的娜歐蜜華玆非常可愛,在這部片的表現超精彩,就是被大衛林區那種說不上的詭譎電影氣氛給刷去不少存在感,小遺憾~~
BBC的21世紀最佳電影,不管這個評價是否合理,《穆荷蘭大道》確實為電影工業打開了一個不太一樣的視野與角度,沒看過的人,千萬別錯過了。
差點忘了說,還是別先上網看分析文吧。

.